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577期2025年10月)
時勢評論:社論:昂首仰望,因我們得贖的日子近了!

撰文/繟然|聖靈月刊577期-2025.10|主題/你們髮白,我仍懷搋



 
前言

日本一名漫畫家,在她的作品《我所看見的未來》中,預言2025年7月5日將在日本南方的太平洋上,發生比日本311地震還可怕的毀滅性大災難。雖然後來證實為「子虛烏有」,但事前確實引發民眾不少恐慌,許多觀光客也因此不敢赴日旅遊,成為一場莫須有的笑談。

末日預言常失誤不準,然而許多人仍信以為真,除了讓部落客博得點閱率外,此現象也隱含著人類對末日生存的焦慮。


 
末日的徵兆與提醒

隔日,7月6日,「丹娜絲」侵臺,造成農漁損失數十億元,新聞報導用斗大標題寫著:「首登嘉義颱風,丹娜絲發威如末日。」臺南電線桿整排倒塌,停水停電又斷訊,雲林湖口17級強陣風,風大到車子開不動……。1這正是極端氣候造成的暴雨(或乾旱)的末日景象。

2025年1月24日美國科學期刊《原子科學家公報》(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宣布:象徵人類邁向滅亡時間的末日鐘(Doomsday Clock)2已走到11點58分31秒,意即指針走向12點(毀滅)的倒數時間,只剩下89秒。


 
末日鐘是什麼?為什麼是警示指標?

1945年7月,世界第一顆原子彈出現,發明原子彈的科學家們於1947年設立「末日時鐘」(Doomsday Clock),用來評估人類距離滅亡有多近。若時間走到午夜12點,就表示人類文明已走到盡頭,藉此警示公眾核武的危險性。1947年時,末日時鐘的時間是午夜前7分鐘;2025年1月24日則是午夜前89秒鐘。

科學家透過觀察、科技發展和環境的變化,每年警示大眾與政策制訂者,要一同省思全球的安全狀態,避免人類遭受自我毀滅的威脅。

今日,有戰爭核爆風險、氣候變遷、生物安全風險,以及新興科技與資訊戰威脅等四種風險因子互相作用,導致末日時鐘趨近午夜時刻。3


 
從聖經看末日的景象

聖經對世界末日(末世或末日審判)的描述,分散在許多經卷,如但以理書、以西結書、馬太福音以及啟示錄。七年大災難(The Great Tribulation)記載於馬太福音第二十四章、啟示錄第六至十八章、但以理書第九章27節。獸與假先知(The Beast & the False Prophet)出現在啟示錄第十三章:敵基督者(Antichrist)逼迫信徒、褻瀆神,最終將被基督以「口中的氣」毀滅。如經上所言,這不法的人必顯露出來。主耶穌要用口中的氣滅絕他,用降臨的榮光廢掉他(帖後二8)。「這不法的人來,是照撒但的運動,行各樣的異能、神蹟和一切虛假的奇事,並且在那沉淪的人身上行各樣出於不義的詭詐;因他們不領受愛真理的心,使他們得救」(帖後二9-10)。

觀諸今日世局,氣候環境災難頻傳,戰爭風聲不斷、地震頻率高、瘟疫橫行等天災與人禍交織。反基督的邪惡宗教和政治力量聯合,以科技極權操縱(啟十三16-17)4、監控經濟系統、數位貨幣植入、全球ID方案等進入這個世界。似乎告訴我們眾弟兄姐妹,一個明確的信息,即主來的日子近了!

耶穌在馬太福音第二十四章、馬可福音第十三章,與路加福音第二十一章中的末世教導,通稱「橄欖山講論」(Olivet Discourse),乃是對門徒與所有的弟兄姐妹面對邪惡力量與末日災難時的勉勵。主的告誡是一種策略性的提醒,實際上,是能在末日濁世亂流之中保守我們的靈命。

牠又叫眾人,無論大小、貧富、自主的、為奴的,都在右手上或是在額上受一個印記。除了那受印記、有了獸名或有獸名數目的,都不得作買賣。在這裡有智慧:凡有聰明的,可以算計獸的數目;因為這是人的數目,它的數目是六百六十六(啟十三16-18)。

以傳統對印記的象徵來說,「右手」代表行為,「額」代表思想或信仰,也就是信徒要完全效忠基督。「獸的印記」表示整個人(思想與行為)順從敵基督的勢力。數字 666,被視為極端虛假,即「不完全的完全」,三個6(雖接近7,但永遠不是7),象徵極端的虛假或邪惡的人性。

666不是單純的數字,而是指向一種「不完全的人本中心體系」,人自以為可以成為神,用科技或權力建立「地上烏托邦」,卻與神對立。

當今社會,藉由「獸國」掌權數位貨幣、電子支付由,就能精準管控「誰能作買賣」,於是就會形成以經濟手段壓迫人民的情境。很多當代學者與信徒,會把這段經文與「科技監控、極權統治」相互連結,例如,身分控制:經文提到「手」與「額」,與今天科技發展出晶片植入、生物辨識(指紋、虹膜、臉部辨識)正好對應。經濟壟斷:數位貨幣與電子支付,一旦集中於單一政權或全球體系,就可能完全控制「買賣」。極權現象:啟示錄的「獸」象徵不僅是個人,也可能是體制或政權。當科技、經濟、政治結合,就能形成全球性的掌控。


 
耶穌的告誡與提醒

1.保持儆醒謹慎,不要受迷惑

主一再警戒我們要謹慎,免得受迷惑。因為將來有好些人冒祂的名,要迷惑許多人,並且要我們不可被撒但(假基督、假先知)的奇妙預言或所行的假神蹟奇事所誤導(太二四4-5、11)。末日之際,對異端、邪靈的防備,必須謹慎以對(約壹四1-6;彼後二1-3)。



2.持守信心,面對末日災變亂象,不要驚慌害怕

主說:你們也要聽見打仗和打仗的風聲,總不要驚慌;因為這些事是必須有的,只是末期還沒有到。民要攻打民,國要攻打國,多處必有飢荒地震。這都是災難的起頭(太二四6-8)。

觀諸世局現況,烏俄戰爭持續三年;以哈的衝突,巴勒斯坦民族的生存未定;印巴邊界的爭執;近日阿富汗也因地震,傷亡數千人。這些天災人禍,誠如末日臨近描述的狀況。真信徒面對世界災難與末世徵兆的態度是,以信仰的角度解讀,可以關注但不驚慌,也不要被恐懼所壓制。



3.忍耐到底,面對逼迫與試煉,必然得救
末世亂象中,信仰的考驗是真信徒必然面對的功課。那時,人要把你們陷在患難裡,也要殺害你們;你們又要為我的名被萬民恨惡。那時,必有許多人跌倒,也要彼此陷害,彼此恨惡;……只因不法的事增多,許多人的愛心才漸漸冷淡了(太二四9-12)。這是主親口告訴門徒的。末日臨近,真信徒一定會面對的信仰挑戰是逼迫、陷害、迷惑、彼此恨惡,甚至生命的斬殺,人際間沒有信任,沒有親情、關懷與同胞之愛。

雖然如此,我們依然要持守真理,以神所賜的全備軍裝面對魔鬼的挑戰,如保羅的勉勵:你們要靠著主,依賴祂的大能大力作剛強的人。要穿戴神所賜的全副軍裝,就能抵擋魔鬼的詭計。因我們並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乃是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所以,要拿起神所賜的軍裝,好在磨難的日子抵擋仇敵,並且成就了一切,還能站立得住(弗六10-13)。主所吩咐的是: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



4.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太二四14)

主耶穌對末日主再臨時的教導,既非恐慌式的預言,也不是模糊式的神祕,而是一種積極正面、策略性的提醒。告訴我們要主動積極,參與神國的擴展,這也是愛的實踐,因主的吩咐乃是: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二八18-20)。


 
結語

「末日幾時來到?」是許多預言家專注的議題。對真信徒而言,這很簡單,就是主的真道遍傳天下後,末期才來到,而且無人知道末日的確切時刻。因為耶穌說: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連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唯獨父知道(可十三32)。

因此,過度推算末日日期,只會使我們偏離信仰的實踐與行為。

主啊!求祢引導、帶領,使我們信心堅定,對於末世徵兆的顯明,始終得以保持儆醒與禱告,如經上所言:你們要時常儆醒,常祈求,使你們能逃避這一切要來的事,得以站立在人子面前(路二一36)。昂首仰望,因我們得贖的日子近了!

主啊!也求祢保守每一位主羊,不要被世界遮蓋心中的眼,能以智慧察看現實與時代的變化,積極參與福音的推展;在苦難中依然堅持信心、實踐愛心;從容面對逆境與逼迫,以致得救。阿們。

 
註:
1. 聯合報新聞,https://udn.com/news/story/124531/8856962
2.〈2025年末日鐘倒數89秒!走向毀滅午夜的四大危險因子〉,greenpeace 綠色和平。https://www.greenpeace.org/taiwan/update/39616/2024%E5%B9%B4%E6%9C%AB%E6%97%A5%E9%90%98%E5%80%92%E6%95%B890%E7%A7%92%EF%BC%81%E8%B5%B0%E5%90%91%E6%AF%80%E6%BB%85%E5%8D%88%E5%A4%9C%E7%9A%84%E4%B8%89%E5%A4%A7%E5%8D%B1%E9%9A%AA%E5%9B%A0%E5%AD%90/
3. 同註2。
4. Shane Fenwick,〈A Reflection on Revelation 13〉,“Politics that Devour”。(中文譯為對吞噬的政治:啟示錄第13章的反思)。
Douglas C. Youvan,〈rophetic Parallels Between Revelation 13 and Modern Technology〉, 2024 年。此篇論文探討人工智慧與《啟示錄》第13章中獸的意象之間的關聯,特別是 AI 如何成為一種現代化的「活像」造像,透過技術操控與欺瞞,引導全球順從。內容融合神學省思與倫理關懷,提醒讀者科技可能在不知不覺中成為屬靈的考驗。
PDF 下載

作者: 繟然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0/01/2025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