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577期2025年10月)
真理論壇:靈修:願你們平安!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撰文/蝸牛|聖靈月刊577期-2025.10|主題/你們髮白,我仍懷搋



圖/卓恩
 
引言

「平安值千金」是一句世人習以為常的安全標語,可見在一般人的觀念中,「平安」是最寶貴的,也是最渴求的。

然而,世人的「平安」觀念一般侷限在肉體的平安(body-peace),即肉體上的無病無災,而實際上,「平安」的內涵非常豐富。於國家而言,平安指沒有戰爭和衝突的和平景象;於個人而言,除了身體健康以外,還包括心靈的平安(emotional peace),而最高境界是屬靈的平安(spiritual peace),是指人生與神連結,這是從一個充滿愛與盼望的信仰而來。

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雖然人心渴求平安,但聖經卻提醒我們「末世必有危險的日子來到」。因為生態環境遭受人為的嚴重破壞污染、不法的事情增多、過度的生活壓力、人心慾望的膨脹等,使得人的身體與心靈都難以得到安寧。

在世人高喊「壓力山大」的同時,更妄談屬靈的平安。於是乎,在充滿冷漠、艱難困苦、恃強淩弱中,心中毫無盼望的人們失落了生活的目的,以致心靈憂傷,如聖經所言:「人有疾病,心能忍耐;心靈憂傷,誰能承當呢?」(箴十八14)。

人的盡頭,是神的開頭。在這黑暗絕望中,有一個親切、慈愛的聲音從亙古飄來:「願你們平安!」

這聲音曾經說過:「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太十一28);這聲音曾經說過:「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約十四27);這聲音曾對惶惶不可終日的門徒三次說過:「願你們平安!」(約二十19、21、26)。

是的,這聲音是主耶穌的聲音,祂想要藉此告訴我們:


 
一、平安是主的心願

1.世間沒有真平安

當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第三日復活時,對門徒說的第一句話就是:「願你們平安」。因為祂知道門徒心裡憂愁、無所依從。倘若世間有真平安,主耶穌自然不必這麼說。

今天的世人何嘗不是如此,雖然追求「平安」,但是卻失落了「平安」。

有人錯以「罪中之樂」為平安。人生以吃喝玩樂為目標,甚至達到「凡我眼所求的,我沒有留下不給它的;我心所樂的,我沒有禁止不享受的」地步(傳二10)。然而,姑且不論這一切感官刺激的短暫性,人心也是不容易因此而滿足的,往往為追求更大的享受和慾望,會使人陷在放縱、罪惡之中,以致上演不少的慘劇,現實的案例不絕如縷!

有人錯以「屬世成就」為平安。雖得資財、豐富、尊榮,以致心裡所願的一樣也不缺,只是這一切本就有限,不能長久擁有,最終要留給未曾勞碌的人;若後人不知愛惜,更覺枉然(傳二18-21)。何況,賺得全世界,卻失喪了生命,得不償失!

有人錯以「信仰虔誠」為平安。錯誤的信仰,會使人隨從迷信的惡俗,順服心中運行的邪靈,生活充滿「忌諱」與「恐懼」(弗二2)。

這一切世間不平安的背後,是因為全世界都臥在那惡者的手下(約壹五19)。當罪自亞當、夏娃入了世界之後,這世界就每況愈下,人無法自救,以致活在仇恨、競爭、勞苦、壓力和恐懼之中(羅五12)。



2.在耶穌裡有平安

主耶穌曾應許我們,專心信靠必有平安,這是因為祂乃是真神道成肉身,本是無罪的,但為使我們脫罪得救,甘心降世為人,最後被釘十架,成為代罪羔羊。祂赦免了我們從前一切的罪過,使得我們享有平安。這樣的具體平安是:

疾病得醫治——身體的平安。疾病是使人失去平安而難過痛苦的一件事,但主耶穌是全能的醫生,沒有一種病祂不能醫治;只要祂肯,連死人也能復活(太四23-24)。在真耶穌教會裡,病得醫治的見證不勝枚舉,許多本會信徒的家庭,都是因家人罹患疑難雜症蒙主醫治而來信主的;所以有全能的主可作倚靠就有平安了。

惡習能革除——生活的平安。俗語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古人道:「平山中之賊易,除心中之賊難」;一旦染上惡習,靠人力極難革除。菸酒嫖賭往往令人深陷痛苦,但靠決心與努力想戒掉,卻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然而,神的聖靈若在人的身上作工,人以為極困難的事,亦能在不知不覺中得到解決。本會信徒中,過去性情兇暴,屢屢犯罪者,因信主蒙恩,後來如羔羊般溫順的不乏其人。可見信耶穌,靠著禱告能求得聖靈的能力,一切惡習皆能革除。

患難蒙拯救——意外的平安。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詩四六1)。天災人禍頻仍的世界末期,人們生活匆忙,生存競爭劇烈,出乎意料之災難層出不窮,諸如颱風、地震、土石流、洪水;綁架、殺人、放火、車禍、職場傷害、偷竊搶劫等等,往往令人措手不及,許多人因而對前途灰心喪志,誠然可憐!然而在真耶穌教會信徒的生活體驗中,有不少蒙神隨時救助的見證,乃耶穌施恩、憐憫信徒之明證。

死後得永生——永遠的平安。人信神的主因在於今生的平安,但更要緊的是將來的永生,因看得見的今生是暫時的,看不見的來生是永遠的(林後四18)。一般世人總認為人的結局就是離世,過一日離死更近一步,是故活著時盡量追求享樂;惡人則放縱其情慾,反正有朝一日必撒手人寰。信主的人因明白死後能上天國享永生,因此對來生充滿盼望;在世敬虔事主、守道行道,作工的果效也必隨著(啟十四13),並有公義的冠冕為他存留,到天國可以領受獎賞,故基督徒有喜樂的人生。



3.主願我們有平安

「願你們平安」這是主耶穌對門徒的心願。因此祂向我們發出了邀請: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太十一28)。

主耶穌的邀請,像極了一個慈祥溫柔的長者,站在心門緊閉者的門外,輕輕、不停得叩門地說:「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我要進到他那裡去,我與他,他與我一同坐席」(啟三20)。

面對能夠給我們生命帶來平安的耶穌基督,我們還要在沉默中繼續等候嗎?

不要說等自己退休了再來信。因為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現在的平安未必代表將來一定平安;意外和明天,先迎接哪一個,誰都不知道。現在來信主,就是為了每個不確定的明天,都有神的保守與看顧。

不要說信主後感覺不自由。君不見今天很多人做不到戒菸、戒酒,沉溺其中無法自拔;但是基督徒靠著耶穌基督可以做到戒菸、戒酒,請問誰才是真正自由的人?

不要說自己不配信耶穌。教會不是聖人的陳列館,而是罪人的醫院。因為我們有罪,所以更需要耶穌。人子來,正是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當機會來臨,智者抓住機會,愚者錯失機會,人不可因為猶豫徘徊而錯失良機。


 
二、患難中仍有平安

1.人生在世必遇患難

有一次傳道人走訪一位長期沒來教會的信徒,問起緣由,她說:「信仰只是一種精神寄託而已,根本不會有實質的果效。前幾年我父親得癌症時,全家迫切禱告,結果父親還是走了。禱告有什麼用?信仰有什麼用?」

這樣的例子在教會並不少有。弟兄姐妹經常聆聽講臺上的恩典見證(主要是肉體方面的恩典),於是便理所當然地認為:「基督教就是應該要有免於苦難的權利,這樣才能榮耀神。」

我們是這樣相信的,也是這樣告訴慕道者的:「信耶穌能夠讓你在世得平安,來世得永生!」我們在信主前,教會的福音和信息不是一再告訴我們,信耶穌會讓你心靈得平安,身體病痛得醫治、意外得拯救、憂傷得安慰嗎?

但是信主後,我們卻發現實際的情況不盡如此,基督徒也會生病,還是會遭逢意外,至愛的親人也會突然離世,事業也會挫敗,一切的愁煩勞苦似乎沒有因為信主而停止,我們不禁這樣問自己:「為什麼我信主後,苦難還在?」教會裡的弟兄姐妹,甚至傳道、長執,依然脫離不了人世間許許多多的病痛折磨,甚至年紀輕輕就離世。因此有些人心中難免會浮現一絲絲猶疑:「為什麼會這樣?」「神在哪裡?」「神不是慈愛的嗎?」



2.患難當中仍有平安

其實,主早已說過:

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約十四27)。

我們看清了,主耶穌指明祂所賜的平安與屬世一般的平安不同,是「我的(主的)平安」!這種平安,並非只有在世的平安!

屬世的平安在於將「外在的風平浪靜」當成「內在平安」的先決條件。人因擔心波動會帶來不安,所以認為「沒事」就是最大的福氣。

基督徒真正的平安,是由心裡發出。這種「屬靈的平安」之特色是:

不是不會遭遇苦難,而是能勝過苦難。所以耶穌說:「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十六33)。這樣的平安是雖知道自己處於暴風巨浪中,但明白隨時可停泊於神的避風港灣;雖感覺自己處於死蔭幽谷中,但明白身後有神的榮光永遠照耀。不論何時、何事、何處,基督徒永遠有神所賜的平安在心中,那是世上任何患難也影響不了的事實。

不是不會遭遇爭戰,而是能勝過爭戰。耶穌說:「我來並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動刀兵……」(太十34-36)。基督徒為了信仰問題會遭遇爭戰,但我們要藉由禱告交託給耶穌,就能勝過信仰的爭戰。因此主所賜的平安不是風和日麗下的慵懶,而是黑夜中與主走在風浪上的頌讚!不是靜態裡的相安無事,而是在激烈爭戰中,舉手投足之間所夾帶的宏大的屬靈力量,以及因著對主的信賴而產生的平靜與安穩。

不是不會遭遇死亡,而是能勝過死亡。使徒保羅是蒙神揀選的使徒,到外邦傳揚福音。他是基督的僕人,但卻為了福音多受勞苦,多下監牢,受鞭打是過重的,冒死是屢次有的。又屢次行遠路,遭遇各種的危險,還有為眾教會掛心的事……(林後十一23-29)。後來,保羅被囚禁在監牢中,沒有人前來幫助,竟都離棄他。惟有主站在他旁邊,加給他力量(提後四16-18)。保羅在離世的時候,唱出勝利的凱歌:「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祂顯現的人」(提後四7-8)。

這就是有「屬靈的平安」在保羅的心中,使他能勝過死亡的恐懼。

簡而言之,世人所說的平安,往往是「消極性」的,為使人避禍、忘憂、麻醉;而基督徒擁有主所賜的平安,是「積極性」的,雖然面對患難,卻能勝過。

「沒有礁石的阻擋,怎能激起美麗的浪花?」主耶穌要熬煉屬祂的人,像熬鍊金銀一般(瑪三1-3),熬煉愈久,就愈發純淨。神容許我們長時間在痛苦中,正是要除盡我們身上的雜質,使我們成為精金,為祂所用。

陷於苦難中的同靈們,讓我們一起在苦難、挫折中品嘗艱辛的果實,神的恩典是我們用不完的,祂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吾輩當鼓起勇氣,在苦難、挫折中勇敢地站起來!


 
三、願我們有真平安

「願你們平安」是主耶穌對信祂之人美好的賜福。然而,神的恩典歷來伴隨著祂的期待,正所謂「權責一致」,人要得到主所賜的真平安,需要做到:

1.與神和好

當主耶穌降生時,天使歡呼宣告說神的平安臨到了地上(路二14)。主耶穌走向十字架之前將祂的平安賜給門徒作為永遠的產業(約十四27,十六33)。

當基甸要為耶和華築一座壇獻祭時,將壇起名叫「耶和華沙龍」,就是耶和華賜平安的意思(士六24);當祭司要為百姓祝福時,要說:「願耶和華賜福給你,保護你。願耶和華使祂的臉光照你,賜恩給你。願耶和華向你仰臉,賜你平安」(民六24-26)。

因此,我們可以知道平安從神而來。

那麼,要如何才可以經歷神的平安呢?神是聖潔的,人是有罪的。我們的罪孽使我們與神隔絕;我們的罪惡使祂掩面不聽我們(賽五九2)。所以神成了肉身來到世上,就是耶穌基督。藉由祂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流出寶血,我們的罪得蒙赦免(弗一7),不但可以與神和好,也可以與人和睦(弗二13-18)。所以神的平安是由耶穌基督促成,神藉著祂傳平安的福音;今日我們要相信耶穌,就能經歷神所賜的平安(徒十36)。



2.遵行主道

神說:「惡人必不得平安」(賽五七21)。所以我們要得著平安,就要成為義人,要穿上光明潔白的細麻衣(啟十九8)。倘若我們相信耶穌以後,願意遵行神的律例,謹守神的誡命,神就要賜平安給我們。

行道之先,心須有道。因此,人若想得平安福氣,就要領受聖經的話語。聖經如此說「愛祢律法的人有大平安,什麼都不能使他們絆腳」(詩一一九165)。

有道之後,人須行道。人帶有肉體,常有軟弱,行道乏力。聖靈是領受從上頭來的能力(路二四49),幫助我們勝過軟弱(羅八26)。神將聖靈放在我們裡面,使我們順從神的律例,謹守遵行祂的典章(結三六27)。藉由聖靈賜給力量,我們就可以脫離罪和死的律(羅八2),能夠結出聖靈的果子,可以得著生命的平安(羅八6)。

行道當中,常有管教。神常藉由管教,使我們能結出聖靈的果子。所以我們不可輕看主的管教,被祂責備的時候也不可灰心;因為主所愛的,祂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納的兒子。……萬靈的父管教我們,是要我們得益處,使我們在祂的聖潔上有分。「凡管教的事,當時不覺得快樂,反覺得愁苦;後來卻為那經練過的人結出平安的果子,就是義」(來十二5-12)。





3.傳揚福音

基督徒不應只停留在領受平安的階段,也要成為一位傳揚和平的使者。耶穌在世的時候,親自傳揚「和平的福音」(弗二17)。和平的希臘文意思是「平安」,使徒們也效法耶穌,到處傳揚「和平的福音」;凡他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林前九23)。

今日耶穌也交付我們使命──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可十六15)。保羅說,我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們是不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們便有禍了。但我們若甘心做這事,就有賞賜;若不甘心,責任卻已經託付我們了(林前九16-17)。所以我們要效法使徒,將天國的福音傳出去,使更多人能經歷神所賜的平安。


 
結語

從我們的生活經驗中知道,孤立無援的心境可以使內心一切的平安轟然倒塌。然而,堅心倚賴信靠神的必蒙保守,有十分的平安,因神是永久的磐石(賽二六3-4)。正如但以理倚靠神,陷獅坑而相安無事(但六19-23);又如大衛倚靠神,心不懼怕,高喊:「人能把我怎麼樣呢?神必救護我的腳,使我在生命光中行在神面前」(詩五六11-13)。

願我們凡事能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所要的告訴神,祂必賜出人意外的平安(腓四6-7),阿們!
PDF 下載

作者: 蝸牛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0/01/2025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