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577期2025年10月)
專題報導:​教會歷史:細說林悟真長老(二)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撰文/羅大維|聖靈月刊577期-2025.10|主題/你們髮白,我仍懷搋


內埔的福音種子(1933-1945)

1933年,45歲的林長老在內埔開設醫館,同時也引領許多人信主,其中張江林老師全家六口約於1945年前後受洗,就是長老在內埔行醫與傳福音所結的屬靈果子之一。
戰後時局與組織改組(1945-1956)

二戰結束後(1945年),日本戰敗並向盟軍投降。根據麥克阿瑟將軍「一般命令第一號」,日本人必須離臺返日。1949年,中共建立新政權,並封鎖由美軍暫時託管的臺灣。美國則授權國民黨政府以「中華民國」的名義,代理統治臺灣、澎湖、金門、馬祖、蘭嶼、綠島等群島。

當時政局動盪,中國真耶穌教會上海總部已遭中共管制,與外界失聯。因此,臺灣教會必須以全新的組織樣貌面向世界,以承擔主所託付的大使命──使真道廣傳全球。

1956年5月,即林悟真長老獻身(1953年6月14日)後的第四年,教會進行組織改組,終止「上海總會臺灣支部」,重新成立「真耶穌教會臺灣總會」。



首任總負責選立與交棒(1956-1960)


臺灣總會第一屆全體負責人(第一排右二為林悟真長老)

1956年5月24日,在臺灣總會舉開的代表大會中,高齡68歲的林悟真長老以最高票當選臺灣總會第一屆總負責(任期1956-1960年,共5年),帶領臺灣教會邁入新階段的事工。

1960年任期屆滿後,林長老便透過選舉,將該職位交棒給較年輕、具公務員背景的梅山教會總務負責人──簡益真長老,自1960年2月23日起接任至1976年,任職長達17年之久。

林悟真長老則退居報務組,除了辦理《聖靈報》編務,擔任編審會主委,也於神學班授課,訓練傳道工人,同時擔任常務負責人,持續作工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1966.7.20 第一屆神學專修科畢業典禮(第一排左五為林悟真長老)



內埔建堂的延續

1960年8月21日,內埔教會正式成立,成為嘉義教會第一間分設的教會。在林長老離開內埔後,張江林老師捐出40坪土地興建第一座會堂,之後其子張俊仁弟兄再捐40坪進行第二次改建。先前播下的福音種子,已在內埔結出果實。



務實與忠心的僕人

林悟真長老務實、不戀棧權位,專注於文字宣道與神學訓練,如同一頭老牛,默默犁田與耕耘,挑起整部牛車的重責大任。

在真耶穌教會臺灣總會剛成立時,長老竭盡所能,盡心、盡性、盡意、盡力、盡智地愛神、服事神,也服事眾教會,在神的家中誠如摩西一般,全然盡忠。

我的僕人摩西不是這樣;他是在我全家盡忠的。我要與他面對面說話,乃是明說,不用謎語,並且他必見我的形像(民十二7-8)。

同蒙天召的聖潔弟兄啊,你們應當思想我們所認為使者、為大祭司的耶穌。祂為那設立祂的(神)盡忠,如同摩西在神的全家盡忠一樣。祂比摩西算是更配多得榮耀,好像建造房屋的比房屋更尊榮;因為房屋都必有人建造,但建造萬物的就是神。摩西為僕人,在神的全家誠然盡忠,為要證明將來必傳說的事。但基督為兒子,治理神的家;我們若將可誇的盼望和膽量堅持到底,便是他的家了(來三1-6)。



屬靈福氣延綿子孫

林悟真長老的三子林啟生弟兄,在美國喜瑞都教會受訪時曾說:「我一生都活在主耶穌的恩典與福氣中。我想,這應該與我父親的信主、信心、事奉與獻身有關。這福氣一直延續至今,甚至延及我的兒女及子孫,我很感恩!」

這也讓筆者深深體會,相信主耶穌的人,神必會賞賜「福延子孫」的恩典。

如同經云:

雅比斯比他眾弟兄更尊貴,他母親給他起名叫雅比斯,意思說:我生他甚是痛苦。雅比斯求告以色列的神說:「甚願祢賜福與我,擴張我的境界,常與我同在,保佑我不遭患難,不受艱苦。」神就應允他所求的(代上四9-10)。

又云:

你若聽從耶和華──你神的誡命,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謹守遵行,不偏左右,也不隨從事奉別神,耶和華就必使你作首不作尾,但居上不居下(申二八13)。



林長老家族的信仰傳承

根據筆者數十年的觀察,林悟真長老的後代承受了許多信仰的產業:
 
  • 長子林啟謨弟兄,旅居美國加州爾灣教會,其長女林禧恩姐妹受按立為爾灣教會女執事;次女林禧君姐妹則為美國總會陳建宏傳道娘。
  • 六女林秀杏老師,其長子張逸聖弟兄,在臺中教會受按立為執事,聖名「路加」,現為牙醫師。

另外,張江林老師家族亦有美好的信仰傳承:洪順光長老與張和美長老娘之長女洪素真姐妹,為灣橋教會林提摩太長老娘。三女洪貴恩姐妹,則為臺中教會張路加執事娘。這些後代至今仍熱心服事主。



灣橋教會的萌芽(1950-1956)

灣橋教會起源於林悟真長老在內埔對林由的見證與佈道。

林由(1902.9.15-1956.1.19)曾在內埔開設碾米廠,經營農產運銷與貨運行,並擔任內埔村「保正」(相當於內埔村長)、竹崎鄉副鄉長等職務,與林悟真長老為舊識與摯友。林悟真長老在內埔行醫期間,經常向30多歲的林由見證聖經真理,但林由起初並不以為意。

數年後,林由舉家遷往灣橋定居,並擔任灣橋村甘蔗委員會委員,卻不幸染上肺癆(肺結核,TB),病情嚴重。當時肺癆為法定傳染病,亦為絕症。因此,林長老再次向林由提及信仰之事,勉勵他相信耶穌,依靠主的權能與恩典,方能勝過病痛與試探。於是,林由開始到嘉義教會慕道。

同時,灣橋人劉進為哮喘病所苦,林由見其苦狀,亦向他傳福音。後來二人先後於1951年4月及12月,偕同其部分家人在嘉義教會受洗歸真。

林由受洗時50歲,雖然肺癆並未因此得醫治,但在人生的最後幾年,他帶病信主,靠著主的恩典活出見證。1956年1月19日,林由在受洗5年後,蒙主召回安息,結束了一生的病痛與勞苦,享年55歲。



林文雄(林順命長老)的信仰經歷

林由也將這份信仰傳給家人,其中長子林文雄,就是後來灣橋教會的林順命長老。

1947年,林文雄就讀臺北師範大學化學系期間,臺北爆發「二二八事件」,因局勢相當危急,不利於臺灣本土的知識分子,林文雄因此選擇回家鄉避難。返家後與父親同住時,不幸也感染肺癆,只能辦理休學在家養病。

1951年4月林由受洗後,教會的長執與長輩逐漸認識林家。當時民雄教會的蘇執事因工作緣故來到灣橋,經常到林家作客而彼此熟識。蘇執事關心林文雄的婚事,於是介紹了嘉義教會的高坤璣姐妹(筆者三姨),之後由虎尾教會的蔡永輝執事牽線,最後由林悟真長老出面關懷,促成兩家的婚事。後來兩人於1954年4月7日訂婚。

訂婚後,未婚妻積極鼓勵林文雄追求真理,加上楊約翰長老的建議,他便前往臺中參加青年靈恩會。回來後,他更加認識真耶穌教會並明白真理,經過思考後,決定受洗歸主。1954年4月底,林文雄受洗後,肺癆竟蒙主醫治而痊癒。同年10月17日,林文雄與高坤璣在嘉義教會舉行婚禮,由林悟真長老擔任介紹人,並主持證婚、證道與祝福。

約在1950至1955年間,林由將灣橋村甘蔗委員的職分與工作,交由長子林文雄繼續經營。1954年,對林文雄而言是關鍵的一年:訂婚、信主、受洗、病得醫治、結婚,皆在同年完成。因此,在接任父親甘蔗委員的職務時,更是得心應手。

林文雄的後代亦承擔教會許多事工:長子林章偉傳道(現為長老),曾任臺灣總會總負責。次子林章明老師,為灣橋教會林提摩太長老。三子林章耀,為灣橋教會執事。



教會拓展的歷程
 
  • 1960年:內埔教會成立(嘉義教會第一間分設的教會)。
  • 1981年:灣橋教會成立(第六間分設)。
  • 2024年:嘉北教會成立(第七間分設)。

在分設灣橋教會後的43年間(1981–2024),嘉義教會並未再分設教會,直到2024年8月20日才又成立嘉北教會。這段漫長的停頓,不禁讓信徒省思:我們這一代的信徒,是否少了早期工人的火熱?正如先知以利亞曾在羅藤樹下感嘆:「我不勝於我的列祖」(王上十九4)。



家族的信仰傳承

然而,神的工作並未止息。回顧林悟真長老在內埔的播種,林由、劉進分別於1951年4月與12月受洗後,信仰便代代相傳。劉進生劉長敬,劉長敬生劉德義,劉德義生劉通發,即現今灣橋教會的教牧負責人。這一段歷史至今已經歷75年(1951–2025),足見神的恩典綿延不斷。林家與劉家的後代在完成學業後,為了堅固教會的發展,多數人選擇留在灣橋,許多人亦擔任長老、執事與負責人,成為教會的重要柱石。

值得一提的是,林由與張江林老師的後代,透過教會婚介(筆者母親高桂芳)在主內結親──林由的內孫林提摩太長老,與張江林的外孫女洪素真姐妹的婚姻,正是家族信仰的美好見證。

張家、林家、劉家的後代皆承接了信仰的產業,熱心事奉主至今。從信主、受洗、主內聯婚、於教會舉行婚禮,再加上長執的祝福與當事人的信心,主耶穌的恩典一件一件實現在家庭與後代之中,見證了「福延子孫」的應許。(待續)
PDF 下載

作者: 羅大維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0/01/2025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