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在今日的世代中,完全沒有信仰困惑幾乎是不可能的,尤其一位大學生,無論所處的環境、所讀的書籍、所遭受的境遇,正不斷地衝擊著所持守的信仰;而對於信仰的困惑,「逃避」絕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途徑,而延擱、忽視、壓抑,只會使信仰停滯或扭曲,終究和信仰疏離,成為「掛名」的基督徒,因此我們對於信仰困惑應當正視,並尋求解決之道,從困惑之繭中突破,建立自己有根有基的信仰。
信仰困惑的因由不一,大概可分成下列幾種型態:
1. 知識衝突與不解:許多的知識理論衝擊著信仰教導,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進化論對創造論的挑戰,教科書一再教導人是猿猴進化而來,似乎衝擊著創世記中人被造的記載;此外,近日科學界最大的突破,就是逼近證明火星上曾經有水的存在,這似乎也挑戰創世記中宇宙萬物的被造。今日的生命科學或電腦科技,讓人對於世界的未來充滿一片榮景,以為「宗教神話」將蕩然無存。
信仰省思:對於上述或相關的知識衝擊,我們應當回歸基本問題,首先我們要清楚知道,科學和宗教並非是勢不兩立的敵對陣營,事實上這是兩個不同界域的人生區塊。而進化論、火星有水、生命科學,不但沒有抵觸信仰,更談不上否定基督教信仰中的核心思想:神與第一因。進化論再怎麼嚴謹證實自身的理論(雖然他不過是從達爾文的假說發展到目前仍然鬆散的學問),仍然無法解答第一因的出現或由來,天文物理學的輝煌成就仍然沒有否定創造論,所以當人站在月球表面標示著人類科學成就時,只能望著浩瀚的宇宙頌唸詩篇第八篇讚美神創造的奇工。
2.
災難:從921大地震到南亞海嘯。說人生不受震憾,實在是不可能,非洲國家的內戰、911慘狀人們較能釋懷,因為這是人為的災害,但是自然災難,甚至造成幾十萬人的喪生,心靈的創傷與疑惑,久久難以平復。再者,個人在人生道路上,所遭遇的患難,更教人對信仰重新評量。
信仰省思:苦難一直都是宗教信仰中的嚴肅課題,聖經甚至用一卷長篇的論辯(約伯記)來探究苦難。苦難的原由,來自於「罪」,包括基督徒的患難亦出於此,而對於苦難的解決唯有仰賴救贖,並且救贖的目標不是現世苦難的移去,而是永生天國的賜予,基於此,基督徒個人的患難,被視為得蒙救贖的歷程,所以經文中才會說:「受苦與我有益」
3.
宗教迷思:「開口佛光山,閉口慈濟,三月瘋媽祖,七月拜好兄弟,今日一貫道,明天法鼓山」。就宗教環境而言,我們根本陷在一個惡劣的信仰沼澤中,異教的思想、習俗,藉著語詞、藝術不斷的侵襲到我們的生活之中。有人開始起疑,佛教是錯的宗教嗎?靈異現象佐證了民間信仰!在一貫道中間也拜耶穌不夠嗎?
信仰省思:社會公益是宗教的衍生產物,不是宗教的核心價值。,基督教的核心思想是一神論、人不是本善完滿的、人需要神的救贖,在這個基礎上去檢視異教的教義,無神論的佛教如何接受?多神教的一貫道可能真實?民間信仰的功利崇拜可以依靠?信仰的本質在於誠實,誠實的接受人的真實面--人的有限、人的不完美、人的需要被救贖,而不是構築虛幻的情境和理論來迷醉自己,更不能在欺騙中縱放自己的未來於現世的功利中,邪靈的誘惑與工作不能不慎。
4.
異端林立:「他也有聖靈」、「這個牧師會醫病」、「這個教會有神蹟」,五花八門的基督教現象讓人目不暇給,靈恩運動一波一波的翻騰而來,原來視聖靈為洪水猛獸的教派,現在群起效之,號稱追求聖靈的新興教派不斷竄出;先知一再湧現,追隨者盲目的吹捧;好像基督教榮景新現,神寵台灣。
信仰省思:聖經中一再提醒,「一切的靈不可都信」「防備假基督」「防備假先知」,信仰要以聖經真理為標準,一切違反聖經真理的,就算是「天上來的使者」他都應當被咒詛。
5.
世俗潮流:「婚外情」「一夜情」「同性戀」「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今朝有酒今朝醉」,世界用美麗的糖衣包裝墮落的慾望,公眾人物的錯誤示範,群起效之的縱情大眾,蔚成這一代的流行風潮;現世享受,及時行樂,成為這一世的典範價值。
信仰省思:潮流不等於真理,資訊不等於知識,一個人不會只活在一種潮流中,因為潮流的替換遠快於人生的歲月,隨著潮流而活的人,會一直的否定自己,而無所適從,等到省悟之時,歲月已過,人生不再,後悔莫及,回頭無望。所以「趁著年幼,衰敗的日子尚未來到,當紀念造你的主」。
對於這種種的信仰困惑與衝擊,正確信仰態度的建立,至為重要。在信仰的堅立與追求中,我們的信仰態度應該是:在理性中追求明白,在理性極限處止步,在理性之外相信;在信仰中體驗,在體驗中精進,在精進中成熟;在信靠中交託,在恩典中保守;總意就是「敬畏神,謹守他的誡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