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烽火|聖靈月刊578期-2025.11|主題/婚姻的預備與挑戰(上)

圖/Yotakuou
耶穌抬頭觀看,見財主把捐項投在庫裡,又見一個窮寡婦投了兩個小錢,就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窮寡婦所投的比眾人還多;因為眾人都是自己有餘,拿出來投在捐項裡,但這寡婦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養生的都投上了」(路二一1-4)。
面臨無數挑戰的事工生活,我們時常用這段經文彼此鼓勵,激起奉獻所有的心志。因為以神的視角來看,即使區區兩個小錢,也是我們的所有。然而,我們從中能夠學到的只有如此嗎?若是以不同視角來看,還能看到什麼呢?
寡婦視角:付出不在數字,而是自己的心
我們在教會的生活中,時常會面對各樣的事工。這當中,多少有一些是自己不擅長的部分。或許前陣子經歷了一些事,感受到了神莫大的恩典,卻擔心自己的口才不好,不知道如何分享。或許是開始學習烹飪,卻不敢加入炊事,深怕受到別人的批評。然而,這寡婦雖然阮囊羞澀,卻願意為了神奉獻一切,而不是考慮自己在世上的未來。
因為人若有願做的心,必蒙悅納,乃是照他所有的,並不是照他所無的(林後八12)。
財主視角:不叫人看見的付出
有時,我們在一些事工上費盡心思,是為了傳揚神的名,或將愛心實踐在弟兄姐妹的身上。在獲得了成就感,也發現自己在這事上有恩賜,就更樂於付出。在經文的描述中,財主並沒有特意「顯擺」,也不是為了要得他人的稱讚。但在他人眼中,這位財主的奉獻是明明可見的。
就如同我們在一些事上的付出,難免也會得到他人的稱讚,或許是分享很能感動人,可能是透過活動,帶領很多人信主,也許是餐點相當美味等等。但在面對他人的稱讚時,我們是否能夠自處?是否能將榮耀歸於神?經年累月之下,是否還能保持起初的心志?
你們要小心,不可將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們看見,若是這樣,就不能得你們天父的賞賜了。所以,你施捨的時候,不可在你前面吹號,像那假冒為善的人在會堂裡和街道上所行的,故意要得人的榮耀。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你施捨的時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要叫你施捨的事行在暗中。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太六1-4)。
曾經有一個人在世上頗有成就,收入也相當可觀。在什一奉獻時,金額往往也相當高。雖然在奉獻時,只有經手的同靈知道金額,但不免還是會聽到一些稱讚的言語,而且在經過幾任負責人的輪替後,知情的人也漸漸增多。
他希望不要由於奉獻的金額被推測出收入。於是,當他每次要奉獻時,就把要奉獻的金額拆成幾分,分別奉獻到不同的地方教會,或是專案奉獻。如此一來,就不會如同財主一樣,奉獻的時候弄出嘩啦啦的動靜。這一切,只有神知道,也更能隨著自己的感動做更多的奉獻。
旁人視角:眼見不一定為實
有時人們會依照所見所聞,來評斷一些人的用心程度。聽到司琴彈錯一個音,就覺得他不認真練習;看到人沒有參加聚會,就認定他在偷懶等等。也許他才學習不久,臨危受命上場支援,能夠做到如此,已經是竭盡全力;也許他在你看不見的地方努力,因為意外的狀況而無法參與。若以事情的表面來看,往往都是以偏概全的判斷,而有了對方不好的結論。
事實真的並非如此!
曾經有一間人數眾多的教會,長老、執事和負責人高達二十多位,可是在安息日聚會的時候,卻總是只見寥寥數人。每當看到這個情形,第一個反應是什麼呢?實際的情況是這樣:因為周邊的數間教會缺乏領會人員,這些人時常需要到處支援,一大早就要開車一兩個小時的山路前往,也有為此提前一天住在當地,就是為了關心這些信徒。
在私下交流時,會聽到一些來自他人的耳語,說某某人怎麼常常找不到人,甚至是大肆批評。這時我們要小心分辨,不能因著他人的言語,或是當下眼前所見而下定論。
你是誰,竟論斷別人的僕人呢?他或站住或跌倒,自有他的主人在;而且他也必要站住,因為主能使他站住(羅十四4)。
結語:不可比較的奉獻
在世界上,人們常常被拿來比較,用KPI(關鍵績效指標)來衡量一個人的能力與付出,但在神的國不是如此。我們不需擔憂自己的不足,也不必比較他人的付出。只要我們盡心盡力,神必定看重我們的每一滴汗水和每一滴眼淚。
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撒上十六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