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578期2025年11月)
信仰社會:走向神的山:毀滅與生存

撰文/東山|聖靈月刊578期-2025.11|主題/婚姻的預備與挑戰(上)



圖/Kim

一、船上的人

他的身子已經被搖晃得在床艙裡甩來甩去,就像鐘的擺錘,腦袋丁零噹啷地響著。

「時間到了,耶和華的時間到了。」他心裡一直有這樣的話告訴自己。他知道這場突如其來的風暴,是衝著他來的。

「怎麼辦,我們都要死了!」

「快把東西扔掉!都什麼時候了,還抓著這些不放,你不要命了嗎?」

……

他聽見甲板上一陣吵鬧,最突出的兩個聲音來自腓尼基人。他們視財如命,是天生的生意人,擅長航海,若不是生命已經受到威脅,他們絕不會做這樣的決定。

上船的時候,他就發現他們的貨物裡裝滿紫色的布匹,那是腓尼基人才有的貨物。據說是由一種珍貴的貝殼提煉出來的,這個小東西讓腓尼基人富裕了起來,各國王室裡幾乎都有幾件來自腓尼基的紫色袍子。

他們一臉興奮,酒袋使勁地晃了起來。他們已經喝過一輪了,雙頰泛紅,小眼滴溜著,有著生意人特有的靈活勁兒。不過,他們雖然愛錢,卻也膽小,只要提的要求不太過分,他們就能用錢解決一切,所謂「和氣生財,和氣生財。」

在幾個小時之前,那兩個腓尼基人還這麼跟他打過招呼。他們每年都要向亞述進貢數不清的財物,他們可不想跟這群強悍的人打仗。起碼這麼多年過去了,他們還是可以將船開到許多不知名的島嶼,進行交易。

顯然,這一趟,他們要去他施交換貴重的金銀器皿。

現在,能保住命就好咯!

「快!把桅杆上的帆降下來,一起把船穩住……」

「一二、一二、一二……」

上面的吆喝聲越來越大,接著是一連串咒語,這群人大多來自迦南地區,他們敬拜巴力、摩洛和亞斯他錄。

他很清楚這樣是沒用的,也很清楚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他不想看到這群人在上面劃破自己的身體,將鮮血獻給那些神明,也不想讓這群人為自己陪葬。

他搖搖晃晃,好不容易爬出了船艙,和船長差點撞上。

「你這沉睡的人哪,為何這樣呢?起來,求告你的神,或者神顧念我們,使我們不致滅亡。」

「船長,是他!」

「是誰?!」

他們拿著手上的籤子,一齊指向了這個剛剛從船艙上來的人。



二、被神追趕上的人

「是我。」雖然身體不受控地隨著船隻顛簸,但講這句話的時候,臉上倒是平靜。

顯然,這樣的平靜讓這群人更加害怕,他到底是誰?他做了什麼讓神靈都發怒?

在聽說他躲避耶和華的事後,他們都沉默了。或許他們的心情很複雜,因為亞述人的刀劍幾乎到過他們大部分人的國家。所謂的亞述帝國,就像一頭獅子,將他們的故鄉撕碎,即使他們有幸能生活在原來的地方,曾經的家也已經不像是家了。

為了更好地治理所征服的國家,亞述的統治者將亞述人遷往這些人的城裡,並將原本的居民趕到亞述的城裡。雖然幾十年過去,許多人已經習慣了當地的生活,但被迫離開親人與家鄉的苦痛,卻如結了痂的傷疤,時不時就被揭開,在夜裡隱隱作痛。

「把我扔下去吧!」他又再一次提出了這樣荒唐的建議,幾乎是請求。

或許是不願再傷害一個無辜人的性命,他們依舊選擇不回答,只是更加賣力地搖櫓。船體開始出現崩裂的情形,發出「咿咿呀呀」的呻吟聲,它的崩塌只在頃刻之間。

碩大的雨點與翻湧的海水拍打在身上,冰冷、疼痛、使人驚醒,更令人心生敬畏。在一艘開往他施的船上,他的命運,竟和一群外邦人綁在一起。

此時,他和船長對視了一眼,堅定地點了點頭。船長含著淚,揮一揮手,幾個壯漢隨即上前,一同將他抬起,扔進了那波濤洶湧的海中。

海浪將他掀至數米之高,又一股浪如翻卷的書頁般將他吞沒,他一下子沒了蹤影。

前一秒還狂風大作,下一刻,太陽已衝破厚重的烏雲,映照出晴空萬里。不遠處傳來海鳥的鳴叫,要不是這滿船的狼藉,大家簡直不敢相信剛剛經歷了一場離奇的風浪。

他們大為震驚,雙膝跪地,舉起雙手,紛紛高呼「耶和華是真神!」也在心裡默默祈求這個被神追趕的先知平安無事。



三、兩處黑暗

與上方的陽光普照不同,他正經歷幽冥般的黑暗。

他的世界一下變得安靜,上面的光亮也漸漸離他遠去,逐漸變成一個白點。很快地,連那個白點也不見了。他被捲進一個漩渦中,經過悠長的甬道,海水向兩邊分開。腥臭的味道讓他知道,自己大概被吞進「使者」的肚子裡了。

但作為耶和華的先知,又怎麼會不知道祂的意思──祂還想讓他活著!

巨大的力量及海草的糾纏,讓他動彈不得。魚腹裡到處都是黏液,空氣稀薄,他幾乎快不能呼吸。頭髮和海草黏在臉上,難聞的氣味鑽進他的鼻孔裡,沉悶的聲響在他腦中迴旋,這才是真正的黑暗。耶和華將他放置於生存與死亡的邊緣,來回擺盪。

生命對誰來說都是珍貴的,對於耶和華來說更是如此。

他像一個老朋友一樣了解祂。

生死臨界點的至黑至暗,讓他消失在人類的時間裡──這已經是第幾天了?

然而,耶和華仍然在祂自己的時間裡耐心等待。他不知道的是,在他即將去往的尼尼微城,也正經歷著不同尋常的黑暗……。


X   X   X


國王在宮殿裡一臉苦惱,他每天都收到來自帝國各地反叛的消息,就連都城也危機四伏,能召集的亞述士兵越來越少。

他開始懷疑歷代以來的國策是否愚蠢:亞述人分散在帝國各地,卻早已被同化;都城中滿是被征服的民族,但他也從未把這些人當作自己真正的子民。

這些年,他開始變得疑神疑鬼,出去巡訪,老是覺得耳邊有股刺殺國王的聲音,老是能感受到民眾憤怒的眼神。

他要把那些人全都抓起來,砍下頭顱、剝去皮膚,掛在葡萄架子上──看看那一串串的頭顱和葡萄並列,多麼有趣!他要和王后坐在葡萄園裡飲酒賞景,他要成為一個真正的亞述國王。

他走過滿是浮雕的長廊,在那副著名的獵獅浮雕前停下。

他嘆了口氣,那曾是先祖英勇功績的象徵──只見母獅的脊背已經斷裂,尾部失去知覺,痛苦讓牠不停地用爪子刨地,即使不肯屈服,最終仍死在了亞述王的箭下。

這座浮雕如今已然斑駁,彷彿暗示著這座城市正經歷著命運的黃昏,隨之而來的是毀滅的黑暗。

忽然,天色暗了下來。

不,現在明明是太陽正強烈的時候。不對……情況不對!

黑暗如飛鳥般迅速降臨,他一度以為自己得了什麼怪疾,但當他聽到宮外的騷動聲時,他知道更可怕的事來了。

太陽神憤怒了!

他的皇冠上刻著太陽神的紋章,那是亞述王的守護神,形象是個帶著鳥翼的圓盤。當祂出現在國王身邊時,就意味著神靈與國王同在。

而此時此刻,太陽被吞噬,光明瞬間消失,沒有什麼比這個更令國王恐懼的了。

是死亡!死亡正迅速逼近!



四、奇怪的旅人

雖然日蝕僅僅持續了短短六分鐘,卻足以讓這個國家搖搖欲墜。那些蠢蠢欲動的人,只需要一個理由,便能揭竿而起。

整整一天,都沒有人敢進宮覲見這位暴躁的君主。因為大家都知道,發生這種事,國王雖然會頒布罪己詔,但要是追究起原因和責任,最先喪命的很可能就是臣僕。

神離開亞述了!神離開亞述了!

他越想越覺得可怕,幾乎要跌倒在地,雙腿發軟,牙齒顫抖。要不是臣僕急忙趕來,他恐怕早已暈倒在宮中。

「有先知,有先知!」那急報聲傳來,他正想發火,卻見前來的是從年少時就跟著他的心腹大臣。

他忍下不悅和驚恐,問道:「平日你一向穩重,今日何事令你如此慌張!」

「有先知從海裡來,被一條大魚吐在岸上,他在都城裡已經一天了,此時正向皇宮而來……。」他一口氣把話都講了出來。

國王神色大變,立刻站起,頭上的太陽神冠冕都歪斜了,急切地問道:「他說了什麼?」

「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傾覆了!」

一個洪亮但沙啞的聲音從不遠處傳來。他來了,衣衫襤褸、滿臉疲憊、一身惡臭,看著倒像是個流浪漢。

先知火速地被帶入宮中。在國王面前,他表明了自己的身分──他要代表耶和華,那賜生命也施行審判的主來傳達警告。

他的雙眼在滿是鬍鬚的臉上閃著亮光。國王沉默地與他對視,接著緩緩地走向他。臣僕在一旁冷汗直流,因為沒有人敢在國王面前說出「國將覆滅」,還是在這個時候。

這個來自敵國的先知,大概要被掛在葡萄園裡了。

「我該怎麼做?」國王問道。



五、城外山坡上的看客

王和大臣有令,人不可嘗什麼,牲畜、牛羊不可吃草,也不可喝水。人與牲畜都當披上麻布;人要切切求告神。各人回頭離開所行的惡道,丟棄手中的強暴。或者神轉意後悔,不發烈怒,使我們不致滅亡,也未可知。

他讀著牆上的王命,心裡很不是滋味,於是出了城,來到一個山坡。那裡正好能俯瞰整座城市,一路上他踢著石子,心裡翻騰不已:「不如死了算了!」

「你這樣發怒合理嗎?在我看來,生命都是珍貴的。」

他沉默不語,並不想回答耶和華。即使心裡已經知道結局,但他仍想看看他們究竟能堅持多久。

第二天醒來,他感到一陣沁涼。樹影在帳篷上搖曳,碩大的葉片隨風起舞,發出沙沙的聲響。心裡不禁納悶:昨天怎麼沒發現這裡有棵蓖麻樹?它的高度正好,涼風徐徐,心情也隨之舒展開來。

他靠著一塊石頭坐下,找個最舒服的姿勢密切觀察著。這一天,什麼都沒有發生。

第二天,他被刺眼的陽光叫醒,昨天給他帶來快樂的蓖麻樹,今天竟枯乾了!葉子掉落,樹幹乾癟。他知道,這一切只有耶和華才能辦到。

他的怒氣猶如頭頂的太陽,一下就衝了出來。

「我還是死了算了!」

「你尚且知道珍惜一棵樹,更何況城裡的人和牲畜呢?」

他望向遠處的那座城市,忽然間,戰火四起,黑煙滾滾,城裡幼童和女人絕望的哭喊聲,隨著風飄散到極遠之處。大地震動,城牆坍塌,死傷無數……

他趕緊閉上眼,再睜開時,街道依舊熱鬧、人來人往;孩童追逐小狗奔跑,卻和母親撞個滿懷。

迅速收拾起行囊,他準備啟程,回去傳悔改的警告──因為以色列國的幸福,也掌握在神的手裡。

 
文末說明:

1.約拿多半生活在以色列王耶羅波安二世時期(約主前783-743年)。他前往尼尼微的確切時間,聖經並未記載。本文將時間設定在主前763年,當時的亞述王為亞述-丹三世(Ashur-dan III,主前773–755年在位),是新亞述帝國最衰落的時期,天災人禍不斷,國勢岌岌可危。另外,主前763年曾發生日蝕。根據亞述帝國大事年表 Eponym dating system 記載,他們將此次天象視為上天預警,導致全國上下人心惶惶,也影響了他們對先知信息的反應。

2.關於文中描寫尼尼微王為何立刻相信約拿的警告,聖經並未詳述,本文僅是進行推測與想像。當然,我堅信這一切都是神的工作,因為「王的心在耶和華手中,好像隴溝的水,隨意流轉」(箴二一1)。

3.除了第二點的情節推測外,文中亦提出為何船員遲遲未將約拿扔下船的想像,若是讀者有不同見解或其他史料依據,歡迎指正交流。
PDF 下載

作者: 東山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1/01/2025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