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578期2025年11月)
專題報導:教會歷史:細說林悟真長老(三)

撰文/羅大維|聖靈月刊578期-2025.11|主題/婚姻的預備與挑戰(上)


雖然死了,仍舊說話

林悟真長老自1969年安息至今(2025年),已經過了56年。他的屬靈生命、愛主精神、論道專書與見證文稿,仍在向我們發聲,也向我們說話,持續影響著許多人的屬靈生命。

筆者雖與林長老相差75歲,卻深受他的影響,從幼時到現在,一直都是如此。正如《希伯來書》十一章第4節所說:

亞伯因著信,獻祭與神,比該隱所獻的更美,因此便得了稱義的見證,就是神指他禮物作的見證。他雖然死了,卻因這信,仍舊說話。

對林悟真長老而言,這個信(Faith = Believe + Trust),就是對聖經真理的絕對堅信,是對神的關係和屬神之事的堅持,是對天上真神全然的倚靠與信任。這份相信,使他心裡火熱,成為不灰心、不疲乏、常常事奉主的屬靈原動力。

他深信:真神才是萬有的創造者和統治者,藉著耶穌基督的救贖經綸,使恩典臨到世人。這是一個強烈的信念──全然明白耶穌就是舊約所預言的彌賽亞。我們藉著主耶穌,在神的國度裡得到永恆的救恩。真耶穌教會的信仰,是對真神耶穌基督的信靠,是人因著對神的信心而生發的忠實,在林悟真長老的生命中,留下深刻的印記與軌跡。



神的意思原是好的(創五十20)

筆者默想:林悟真長老當年或許未曾想到,他的本家後代,與當年因他傳福音而信主者的子孫們,竟都在真神的帶領下堅固信仰、長大成人、主內聯婚、成家立業,並繼續追隨林長老的腳步,獻身事奉,努力拓展福音版圖至海內外各地。

主帶領他們走那條又小又崎嶇的「得救正路」,並不斷賜福這些家庭的後代們,使他們身體健壯、靈魂興盛、凡事順利、心裡火熱、常常服事主。如今所見的光景,實在是遠超長老當年與我們所求所想的(弗三20)。哈利路亞,感謝主!



著書立說

林悟真長老一生關於神學論述的著書甚多,其中《獨一神論》影響最為深遠。後來由擔任其助手的後輩謝順道長老(當時為執事)接手,撰寫《教義論述》與《聖靈論》等專書,並已翻譯成多國語言。

2019年,政大宗教研究所葉先秦博士(蔡彥仁教授門生)更以這些論述為研究題材,發表博士論文並出版專書,書名為《晚雨聖靈:真耶穌教會的再定位與全球五旬節派研究的想像和再現》。

此外,林長老尚著有《宗教比較學》、《天路之燈臺》、《論拜公媽》、《和平之道》等書,皆為真耶穌教會的重要資產。







筆者心目中的林悟真長老

林悟真長老不僅是一名醫者、傳道者、獻身者、神學家,更是信仰的前輩──活出基督的典範,真正的「悟真」者。如同保羅:「效法基督,跟隨主的腳蹤。」1969年6月14日,林長老按著神的命定,蒙主恩召,息了世上的勞苦,留下佳美的腳跡與典範,進入主懷中永享安息。那一年,筆者7歲。

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詩九十10)。

祂從一本(血脈)造出萬族的人,住在全地上,並且預先定準他們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徒十七26)。

因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處(腓一21)。

筆者童年時,常在嘉義教會見到林長老。他總是身穿黑西裝、打著領帶,髮白稀疏,神情嚴肅且步伐匆匆。那時的我對長老感到畏懼,總是遠遠躲避,不敢靠近。然而,我曾多次隨家母前往他於嘉義教會右後方的家中拜訪,也聽過他的講道,但年幼的我聽不明白。

多年後的2000年,筆者與家弟羅大德執事一同投入本會的醫療宣道事工,再次接觸林長老的著作《天路之燈臺》與《獨一神觀》。細讀過去《聖靈報》上的見證,聆聽長輩們口中不斷傳述的回憶與故事,讓我彷彿也身在當下,感覺長老並不遙遠,甚至就在我們之中,有「彼此熟識」之感!因為我們這一代,仍願與長老一般,心裡火熱,常常服事主!



常思念、要效法、留心看

從前引導你們、傳神之道給你們的人,你們要想念他們,效法他們的信心,留心看他們為人的結局(來十三7) 。

筆者深愛這節經文,也立志遵行。期許自己的靈命也能如林悟真長老一般,承接火熱的信心,活出服事主的生命。感謝主耶穌,使我得以明白這一切。哈利路亞,阿們!



致謝

筆者未曾想到,自己能在文宣事工中寫下如此多的歷史見證,遠遠超過起初的規劃。這是聖靈的工作,也是「以馬內利」的實際印證。

在整理資料的過程中,許多歷史見證人都給予直接或間接的幫助,不遺餘力地協助筆者進行文獻閱讀、交叉比對、口述訪談、照片解編、時序校正等,才得以更真實地將歷史的樣貌呈現出來。筆者在此一併致謝,願神記念他們所付出的辛勞!

臺北:林啟生舅舅
大林:林秀杏阿姨
灣橋:林章耀執事、洪素真長老娘、高坤璣長老娘
嘉義:高恩峰長老、羅擇真長老、高桂芳長老娘
內埔:陳光正執事、陳鳳英執事娘、柳恩生弟兄、蔡月嬌伯母
臺中:謝順道長老、洪順光長老、張和美長老娘
埔里:陳宏模教授

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著我們,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祂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便坐在神寶座的右邊。那忍受罪人這樣頂撞的,你們要思想,免得疲倦灰心(來十二1-3)。



結語

這些前輩的佳美腳蹤,成為今日信徒追隨的典範:

放下重擔,脫去纏累;
存心忍耐,奔跑前程。
仰望耶穌,盼望永恆;
看重喜樂,看輕羞辱。
忍受苦難,想念耶穌;
常常禱告,聖靈充滿。
永不疲倦,永不灰心;
重新得力,展翅上騰。

如今,耶穌已經「坐」在神的右邊。試想,自己是否有美好的表現,能讓耶穌再次從坐位上「站起來」,為你鼓掌呢?

但司提反被聖靈充滿,定睛望天,看見神的榮耀,又看見耶穌站在神的右邊。就說:「我看見天開了,人子站在神的右邊」(徒七55-56)。

願我們信仰的火熱代代延續,直到主再來的日子。願一切榮耀都歸給天上的真神,哈利路亞,阿們!(全文完)
PDF 下載

作者: 羅大維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1/01/2025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