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59期1999年4月)
信仰社會:[宗教教育]愛在心中 自由自在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北區專欄小組策劃/黃煥超

民國87年底,李總統召見即將卸任之宋省長,以「愛在心中,諸法皆空,自由自在」八字期勉。其意涵為何?一時之間眾說紛云,莫衷一是。

有人說:若「法」指法律而言,則不無「目中無法」之聯想,恐非所宜。若「法」指宇宙間之法則或自然律,可放諸上下四方,行之古往今來,怎可言空?也有人說:這是禪宗最高的突破世相,是最高的智慧。

現代政治是一門複雜的學問,一般民眾經常不得其門而入,難以窺其堂奧。到底這句話的涵意為何?我們就不必去深究。「諸法皆空」這句話固然引起極大爭議,也容易誤導人可不必守法,但話又說回來,「法」真是萬能的嗎?

**    **


神要摩西寫下許多律法,其原意是要以色列人能敬拜真神,心存愛心。但一代代演變下來的結果卻是以色列人一切的生活起居,都要看是否違背律法。

當然,他們很快地就發現摩西的律法沒有巨細靡遺地規範到生活上的每一個細節,所以他們就自做主張地發明許多的「遺傳」來規範生活上的細節,但這有助於他們敬拜真神,心存愛心嗎?沒有!我們來看幾則故事就知道。

那時,耶穌在安息日從麥地經過。他的門徒餓了,就掐起麥穗來吃。法利賽人看見,就對耶穌說:「看哪,你的門徒做安息日不可做的事了!」耶穌對他們說:「經上記著大衛和跟從他的人飢餓之時所做的事,你們沒有念過嗎?他怎麼進了神的殿,吃了陳設餅,這餅不是他和跟從他的人可以吃得,惟獨祭司才可以吃。

再者,律法上所記的,當安息日,祭司在殿裏犯了安息日還是沒有罪,你們沒有念過嗎?但我告訴你們,在這裏有一人比殿更大。『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你們若明白這話的意思,就不將無罪的當作有罪的了。」(太十二1-7),這裡耶穌點出神真正在意的是人有沒有內在憐恤的心,而非外在的祭祀行為,顯然法利賽人已本末倒置。

那裏有一個人枯乾了一隻手。有人問耶穌說:「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以?」意思是要控告他。耶穌說:「你們中間誰有一隻羊,當安息日掉在坑裏,不把牠抓住、拉上來呢?人比羊何等貴重呢!所以,在安息日做善事是可以的。」於是對那人說:「伸出手來!」他把手一伸,手就復了原,和那隻手一樣。

法利賽人出去,商議怎樣可以除滅耶穌。」(太十二10-14),若墨守成規,就有可能只因摩西說過安息日不可工作、而醫生治病是一種「工作」行為,所以安息日治病是不可以的;但羊掉入坑中,拉牠上來,不是工作,是可以的。因而導致在安息日只可救援牲畜,但不得救人這種荒謬結果出來。

所以耶穌導正他們的觀念,說在安息日作善事是可以的,這種比較形而上的說法,目的是要他們能回歸律法的精意。

那時,有法利賽人和文士從耶路撒冷來見耶穌,說︰「你的門徒為甚麼犯古人的遺傳呢?因為吃飯的時候,他們不洗手。」耶穌回答說︰「你們為甚麼因著你們的遺傳犯神的誡命呢?

神說︰『當孝敬父母。』又說︰『咒罵父母的,必治死他。』你們倒說︰『無論何人對父母說,我所當奉給你的已經作了供獻,他就可以不孝敬父母。』這就是你們藉著遺傳,廢了神的誡命。假冒為善的人哪!以賽亞指著你們說的預言是不錯的。

他說︰「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他們將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導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太十五1-9),這裡耶穌指出人若無心去敬拜神,而只在乎外表形式,再多的律法條文都是枉然的。

**    **


文字的有限性,不能規範人類生活的多變性,如果一切都要訴諸律法,反倒捨本逐末,律法只是要人能學會愛,而不是叫人受限律法,不知愛為何物。

所以耶穌才要苦口婆心地矯正以色列人錯誤的觀念。其實這也是現代社會亂象的根源之一,法治觀念雖強,但人們關心的往往是有沒有犯法,甚至想辦法鑽法律漏洞來謀取私利,不管他人死活,是否有愛心,反而不重要。

在宗教教育青教組上課時,常問學生:信、望、愛中最重要的是什麼?不少學生會回答「信」,其實在聖經中已說得很清楚:「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林前十三13),與其檢討學員對聖經道理熟悉程度,不如好好反省是否在於教會的教導長久以來的偏頗。

既然信、望、愛中最重要的是愛,那我們是否在愛的教導上下了最大功夫呢?是否在道理的實踐,愛最被我們所重視及強調呢?謹守遵行神的話語,誠如遵守禁戒祭偶像的物和血,並勒死的牲畜和姦淫(徒十五28-29)。但守道是為了「愛神愛人」而守命,若有人缺乏神的愛,行不合真理、違反自由的事,便負有「法利賽人」之譏。

誠然教會中不乏充滿愛心的信徒,他們或給異地學子家的溫暖與呵護;或給困苦需要幫助者無盡的援助,但這股愛始終沒有擴散開來,使得真教會的信徒普遍缺少愛的味道。

除了「愛」的道理與見證有待加強外,更重要的是各項志工與弱勢族群的關懷等,需要付出愛心行動的活動應廣為推廣,使信徒在道理及見證的激勵下,也有實習驗證的機會,讓愛在每一位信徒心中能扎根並成長茁壯。

隨著科技的突飛猛進,新事物不斷出現,KTV,第四台,網際網路,在大人還搞不清楚實際狀況時,孩子可能早已樂在其中。保羅說:「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林後三6),與其教導他什麼事可做,什麼事不可做;不如讓他心中有愛,讓他知道凡事應憑著愛心來做。如此,自然能「愛在心中,諸法皆空,自由自在」。

(原[宗教教育]158期,1999年4月號)


作者: 北區專欄小組策劃/黃煥超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4/01/1999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