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63期1999年8月)
信仰社會:[宗教教育]來去夏威夷vs.馬友友的巴哈靈感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北區專欄小組策劃 施信雄撰稿

「來去!來去!咱來去go to Hawaii……」這首洋溢著那卡西風味的歌曲,這陣子紅透半邊天,輕鬆易懂的旋律加上朗朗上口的歌詞,讓聽過的人總在不經意之間哼出「來去!來去……」。

在此同時,美籍華裔大提琴家馬友友(Yo-Yo Ma)翩然造訪寶島,除了南北兩場獨奏會和大師班之外,並經由主辦單位安排和新上任的台北市長馬英九先生對話,透過電視畫面的傳送,馬友友幽默風趣、充滿藝術家氣質的形象完美呈現在台灣民眾面前,不但吸引數萬人在中正紀念堂廣場聆聽其獨奏會的現場戶外轉播,公視的錄影轉播亦有不錯的收視率。

一時之間,台灣的「愛樂人士」急速增加,彷彿是個比「音樂之都」維也納更貼近古典音樂的好地方。

事實果真是如此嗎?

馬友友這次的獨奏會名之為「巴哈靈感」(Music inspired by Bach),曲目以巴哈著名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為主,這並不是易懂的曲目,演奏者若沒有十足把握也不敢輕易演出。曾數度來台的大提琴大師羅斯托波維奇縱然名滿天下數十載,也一直到前幾年才敢灌錄此曲,原因無他,就是覺得自己領悟得還不夠。

馬友友年輕時即曾灌錄此曲,亦有不差的評價;但他在步入中年時再度灌錄此曲,並且名之為「Music inspired by Bach」,即表示他對此曲已有不同的詮釋,在新版本中加入較多個人主觀的想法,因此已不是「Music composed by Bach」,而是「Music inspired by Bach」。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沒有先聽馬友友年輕時的版本,沒有先了解這闕組曲,如何能體會馬友友這次演出所想要帶給聽眾的呢?看到公視戶外現場轉播畫面,數萬群眾之中,一見到攝影機就忙著搶鏡頭者有之;神色木然者有之;一副「友友真帥」而陶醉不已者有之;情侶忙著卿卿我我者有之;真正靜心聆聽者寥寥可數。

Why?

說得白一點,平常沒有這樣的音樂素養,一窩蜂跟人家趕流行,當然聽不懂。反正只要明天能向人炫耀:「我昨天晚上去聽馬友友的音樂會了!」那就夠了,這也就是空有「心靈改革」口號,卻沒有實際行動的結果……台灣民眾的心靈層面依舊貧瘠荒蕪。

看到這邊,或許大家還搞不懂〈來去夏威夷〉和馬友友有什麼關係。

「心裏其實覺得〈來去夏威夷〉深入我心、使心情開朗許多,但是又不敢在朋友面前承認,覺得這樣挺丟臉的。」

「整晚守著公視看馬友友拉大提琴,但是鏡頭從頭到尾固定不動,音樂又聽不懂,內心深深覺得真是浪費時間。」

這種心態正反映國人的心理缺陷--缺乏自信卻又想附庸風雅。

其實音樂從來就沒有高低優劣之分,聽古典音樂不見得就比聽流行音樂高尚(所謂的古典音樂不也是當時的流行音樂嗎?),當我們聽音樂時所要重視的是這音樂要帶給我們什麼,而我們又從音樂中獲得什麼?

因此我們得到一個小結論:有誠意的音樂加上敞開心胸的聆聽,就能成就豐盛心靈饗宴;至於音樂的類型是什麼並不重要。

讓我們回過頭來看教會。

我們教會的牧養方式一向偏重於講台的教導,聚會時由領會者將自己靈修所獲得的心得,奉主耶穌聖名與會眾分享,所以領會者的誠意應是無庸置疑的。

事實果真是如此嗎?

幾乎每間教會都會印製聚會安排表分給會眾,我們是拿來看被安排到什麼工作,還是看今天是誰領會?

為什麼婚禮或喪禮時,很多人一定要邀請某某長老或某某傳道來證道?其他人講的就沒有功效嗎?

有些人邀請慕道者來教會時,還得先看看領會者是誰才能放心,因為曾經有過讓好不容易邀請來的朋友對教會望之卻步的慘痛經驗。

神賜給每個人獨性的個性,所以雖然大家都讀同一本聖經,領受的卻不盡相同,講出來的道理也不全然一樣。有些人習慣引經據典、以經解經,將舊約與新約串聯起來;有些人習慣以實際生活的角度切入,將之與聖經道理相結合。

只要是領會者經過用心查考,在聖靈的帶領之下傳講出來,不管如何表達應都能深入人心才對。

那為什麼大家還是會選擇要聽甲不聽乙呢?難道乙敬拜的神和我們不一樣嗎?

聽道理和聽音樂在某種層面上是相類似的。前面我們曾提及的小結論:有誠意的音樂加上敞開心胸的聆聽,就能成就豐盛的心靈饗宴;至於音樂的類型是什麼並不重要。

聽道理也是一樣。有些人沒有吸引人的口才,也沒有豐富的學養,有的只是一顆單純靠主的心,但他的見證照樣能夠感動人心。耶穌在世上傳道時,聽眾那麼多,他們全部都相信了嗎?當然不是,那麼耶穌講的內容有問題囉?自然也不是。耶穌在撒種的比喻中講解得很清楚,人聽了道必須持守在誠實善良的心裏,並且忍耐著才能結實(參:路八11-15)。

於是我們又可以得到另一個小結論:有誠意的講道加上敞開心胸的聆聽,就能成就豐盛的屬靈饗宴。

以一個愛樂者的立場看到馬友友所吸引的人潮,筆者其實是憂心的,因為那非常表面,表面到足以讓人誤信其美好,實際上卻又不堪一戳。

而想到教會裏被信徒高高捧起的「明星傳道長執」時,筆者更是憂心。真耶穌教會不需要明星,我們更不應該製造明星;我們從來沒有聲名遠播的超級佈道家,我們也從來不靠名人吸引人來相信;我們有的只是愛我們的神和愛神的我們。

如果連這個都失去,我們教會還剩下什麼呢?

思之,憂之,向神祈求之。

(原[宗教教育]162期,1999年8月號)


作者: 北區專欄小組策劃 施信雄撰稿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8/01/1999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