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58期1999年3月)
時勢評論:[宗教教育]現今社會教育之淺探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李默

近兩年來的台灣社會,風氣敗壞與道德淪喪之快速,讓人不敢相信,也措手不及得無以應對。每天新聞媒體或報紙所刊載和報導的重大新聞,條條驚天動地,件件駭人聽聞,而其中大多數案件為青少年所犯。

我們想像不到區區十來歲的少年人,竟會用那麼狠毒殘暴的手段,去戕害和自己年齡相仿的朋友。究其因,大都無法真確說明,有的更說是無聊、好玩;而且一臉迷惘,沒有悔意。

這些層出不窮的事件,經由媒體快速地搶先報導,和毫無篩選保留的大肆渲染之下,一一呈現給好奇的觀眾。事後丟給我們的結論竟是:「我們的社會病了。」、「青少年問題究竟出在那裡?」、「我們的教育怎麼了?」,事態之嚴重,已影響了我們出門和居家的安全,使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極大的威脅。

早知道社會經濟的繁榮,生活的富足,卻換來了今日如此的景況;相信有許多人情願回到過去的純樸無華與勞力流汗。因著生活水平的提昇,卻帶來了倫理道德的淪喪與流失;高學識教育卻教導不出高尚的品格和良心,清大的情殺事件就是最實際的例子。

我們也知道很多社會價值觀被扭曲了,從台灣有「大家樂」開始,社會起了變化,甚至到了萬劫不復的地步;人人想一夜致富,最好一勞永逸,所以引進很多生財之道。大家一窩蜂栽進賺錢的世界,忙著為賺錢學本事、找策略,弄得人不像人(沒有良善)、家不像家(沒有和樂)。

而年輕人更從中學盡了好逸惡勞的懶本事,正經事不會(也不想學、不想會),心眼底盡是些壞勾當,所以人妖、牛郎這類逆性的行業才會如雨後春筍般到處林立,防不勝防。而這些罪惡的根源,又來自於普遍性的傳媒,因為他們會說:「我們從電視(報章雜誌)上學來的。」而事實也是如此。

自從家庭有了錄影機、家家戶戶普遍設有第四台,社會就陷入影視的掌握與轄制之中。而節目內容,不是刀就是槍,不是情就是色,養得人們胃口愈來愈大;為了滿足社會大眾的口味,就又非用高科技電腦合成效果來達成。

因此大血腥、大爆破的影片把我們的子弟帶進了暴力集團,個個現學現賣地製造社會問題。另外,一些情竇初開的少男少女,藉由視覺與聽覺刺激,在懵懂年紀裡,就衝動去做些滿足感官的縱慾娛樂,造成個人、家庭及社會無法修補的悔恨與傷害。誰又該為這一切負責呢?

目前社會環境給了我們太多負面影響。長期以來,父母對子女的供應,僅是滿足於孩子衣食育樂要求,而無視於其人格培育。幾乎沒有盡到教養的責任和義務,即所謂「子不教,父之過」。再加上學校教育太偏重學生的成績和升學率,所栽培出來的,到了社會就不再是他們的責任了;或自戕或犯罪任由他去,此乃另類的師之責也--教不「好」,師之惰。

走筆至此,反過來看教會,就信仰而言,在經過種種宗教事件的考驗(前有宋七力的本尊與分身,後有陳恆明的飛碟如是說),它能明顯地讓我們區分出真偽和對錯,所以非但不會影響我們,且讓我們看出它的荒謬可笑。

然而就生活而言,在環境無形的變化之下,不知不覺間也在改變、影響我們。它使我們沒有時間聚會,無心查考聖經,甚至讓我們的禱告無法專心而流於形式與慣性,讓聖靈少了充滿和功效。使得沒有電視報紙的日子不好過,沒有隨身聽或CD音響的時間很孤單,沒有流行的服飾和配件很不稱頭;就這樣,我們的生活走樣俗化卻不自知。

感謝主!逢此時際,我們及時推廣「全人教育」;它適時地加強了信徒個人及家庭的培養與造就,使家庭中的成員有靈性自我成長的理念和實際。

最基本的「讀經計畫」若能落實於個人,讓我們在道理的成長下,先對社會的「百變」有免疫和應對能力,進而能對社會有所助益。藉著教會群體的禱告,求主醫治這塊貧瘠之地(代下七13-15),也求神動祂的善工,為我們開福音的門(西四2-3)。好藉福音訊息的普傳,使被揀選的人數加增,進而讓神的真理去改造社會、淨化人心,更願我們為此齊心努力,共勉之!

(原[宗教教育]157期,1999年3月號)


作者: 李默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3/01/1999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