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48期1998年5月)
專題報導:[宗教教育]談主內族群的融合與相處

李默

前言


台灣雖是一個小島,但由於時代因素使然,它卻必需是一個多種族群共存的社會,就是所謂多元文化社會。更因各個種族有其不同的生活特性,所以就有了文化上的差異。近年來,政府一直加強族群的統合,目的在於淡化四十幾年來「芋仔蕃薯」間的種族情結,如此一來更突顯了本島封箱已久的層層問題。

由於社會生活結構的變形走樣,又因再怎麼努力也無法恢復原狀;所以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無論社會還是教會都深受其害。不是沒有情沒有愛,祇是太偏愛自己,為自己設想;頂多為族群打拼奮鬥,但到頭來還是權與利的爭取。但是反觀我們教會,由於正視了社會變遷以後信徒的需要,因而隨著不同的時候採取了不同的因應。

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使原本在山上過著簡單、自由、知足的原住民,知道了自己生活、教育水平與平地之間的落差,使他們不願再甘於過去。為了改善生活,方便讓子女受更好的教育,所以大部份的人移居平地;但由於成長環境的截然不同,他們必需很辛苦地學著適應。

本會原住民信徒也不免於此,他們下到平地,依族群分散到各地方定居,而且為了保持信仰必需就附近教會聚會;如此一來,為了使彼此之間因文化、習性所帶來生活上的種種差異得以解決,使大家能融洽相處,我們必需共同地正視面對,因為有句話說:「知性可同居。」

民族的遷徙


首先看看就居於西部的平地人,其實它也不是一個單一族群社會,包括由北到南分佈著閩南人、客家人和由海那邊移民過來的好幾省的「外省人」。我們由早先的農業社會進入工商業社會(因佔地利之便),所以無論在經濟、教育、生活等文化上都有明顯的進步和改善;在大家長期以來共同努力之下,把台灣推向了國際舞台,被列為經濟強國。

這些都是大家不分彼此共同勞力,流淚流汗的成果。但由於走過悲情,面對過去種種的艱難,個人心中難免有小媳婦情結:個性上比較保守,被動、敏感,但卻任勞任怨、深具韌性。祇是時日一久,小媳婦的角色一旦熬成婆,之後的心情可想而知,轉而較具有權威、固執且性喜駕馭。這也是平地族群相互爭競的主因。

再看看原住民社會,雖然與平地人共同生活在這塊土地,走過同樣的時代;但由於山的阻隔,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他們按部落依山傍水而居,過著靠天吃飯的日子,從大自然中獲取有限的資源。但他們的社會卻另有一套秩序: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雖生活條件有限卻樂天知命。

而各族群的性情又有所差別,有的溫和、羞澀、被動甚至於鬆散;有的熱情、奔放、活潑;更甚者精悍好勝,所以他們都自成部落各過各的生活,卻也因而沒有共同的文化而無法完整地傳承。而且長久以來政府對他們在教育上栽培的有限和照顧上的不落實,使他們的生活教育水平與平地人有很大的落差。這也造成他們在平地生活的困難和挑戰。

凝聚共識


為了使在平地的原住民信徒的信仰得以穩固,彼此能融洽相處,我們必需共同思考,凝聚共識,理出一個共同的追求,以解決相處上的困難。以下是個人之淺見:

一、互相「主動」

有句話說:與其等別人走過來,不如我們自己先走過去。信徒相處更應如此,尤其長久以來教會對陌生信徒的冷落和缺乏照料,使許多比較內向、被動的信徒在欠缺溝通和關懷之下,在不經意中流失了。讓我們設身處地想想,若自己在剛投入一個陌生環境時,是不是很不自在,也很需要別人的主動和關心?

甚至一個笑容都能給我們很大的溫暖和鼓勵。主耶穌在傳道時,和周邊的人也都互相主動,需要的人主動找祂,祂也主動地與人產生互動,給予回應(路四38,五11-13,六8-11;約十一1-40)。因此愛的具體實踐就是主動。

二、互相「熱忱」

冷漠是功利主義的產物。由於個人利益和人與人之間的利害關係,使得每個人都習慣於明哲保身(太二十四12)。久而久之,你冷冷地來,我冷冷地去是最直接的反射動作,縱使互相的招呼也是僵硬的笑容,大家在來去匆匆之間都祇在意自己。同靈之間在社會的感染下,使相處上也幾近於此(但其實內心卻有一種互愛的渴求),所以聚會成為對神或對人的一種形式上的交待。除了個別團契中少有的一點放鬆,日常聚會已很難有共同的喜樂;所以保羅才要我們靠主常常喜樂(腓四4)。因而我們的熱忱不應祇在應對過往的客旅,而是實際於日常的生活中。教會不但是屬靈之家,也是愛心的實習站。

三、互相「教化」

雖然生活環境、背景的不同讓我們彼此間有種種的差異和距離;但我們都是主裏的人,必須互相尊重,同等對待。主耶穌在救恩的份上都給我們同等的福分、同等的好處(羅一13-16)。而且耶和華所造的各適其用(箴十六4),人各有所長所短,我們更不應輕這個重那個;應該在道理的長進下互相教化、互相成為肢體,進而增進教會間肢體服事的功能,共同盡心竭力,在愛中建立自己(弗四16)。

四、互相「接納」

每個族群都有它文化的特性和民族的根性,所以在生活習性和動作的表達上難免會有差別。在互相了解之後,也必需用心互相對待,用愛互相接納。起先雖有困難,但在耐心的互敬互容之下,其實更能將彼此間的差異發揮為互補的功能,使之互為肢體。保羅也勉勵我們:「只要心存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腓二3),而且「凡事都不可虧欠人,惟有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羅十三8)

結語


總之,就大體而言,我們的祖先早已共同生活在這塊土地上,我們早就都是台灣

(原[宗教教育]147期,1998年5月號)


作者: 李默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5/01/1998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