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e-Library       中文 
e-Library Home |  Browse By Category |  Study the Bible    
(No Title)
TOC | Previous | Next

羚詩

民雄教會成立於1929年。1950年青年靈恩會於民雄教會舉開,當時與會的青年談論該如何教育孩童之後,心中激起一股教育熱潮,後經教會負責人多方商議,乃於1951年暑假正式成立宗教教育系。

早期宗教教育系各項設備不盡完善,但教員們皆能以積極、熱忱服事的心,克服外在環境之不足,於平時格外重視生活教育之養成,教導兒童重視倫理、有禮貌、守秩序等好習慣;並培養學員成長後隨即擔任宗教教育系教員,來教育下一代兒童的責任觀念。

目前宗教教育系有稚、幼、少、初、中五個班,教員:28名、學員:62名。聚會時間為稚、幼、少、初四班於安息日下午1:30-3:30,中級班於安息日晚間7:00-9:00聚會。

師資陣容


民雄教會原是屬於農林業人口的鄉下教會,近年來因國立中正大學、嘉義師範學院的設校(目前轄內有中正、嘉師、吳鳳三所高等學府),並有民雄工業區、頭橋工業區,所以文教、金融、製造業逐步成長中。

許多外出就業的同靈,陸續搬回民雄謀職,也有外地教會同靈到民雄求學,投入宗教教育事工行列中,如:東園、開元、烏龍、大同等教會都有同靈加入,而本會就讀中正大學的同靈,也得以留下繼續擔任教員。

值得一提的是幼稚班,近來感於身為人父者常因追求更豐奢物質生活,而忽略經營親子關係,所以他們計劃在共習時間,將陸續邀請家長(爸爸)為幼稚班小朋友上課,以增進親子間感情,我們期待這樣的改變可以為我們提供不同的教學效果。

宗教教育大樓


歷年來礙於財力所限、教室不敷使用,使部分班級將就於餐廳、車庫裡上課,學生飽受風寒及蚊蟲叮咬之苦,實有諸多不便。所以大家都持有一共同代禱事項:求神能安排預備一棟理想的教室,使學生能專心追求靈性的成長。

感謝主,在困難中因陋就簡熬了不少歲月,同靈們愛心的代禱蒙神特別恩典與賜福,得以順利於1994年在會堂旁購置獨棟大樓,並於1995年呈獻主用。

宗教教育大樓目前規劃為每班都有獨立的教室,師生們可隨興佈置及張貼出席表、作品,這種作法很能激發學生對自己班級的歸屬感與向心力。

感謝主,我們也抱持物盡其用、地盡其利之原則,不侷限於本會而提供中南區各項會議使用,如之前中南區電腦講習會,就是在此順利完成的。深信「宗教教育大樓」這個凝聚本會信徒關心、愛心及奉獻的艱鉅工程,必能成為蘊育基督精兵的搖籃。

禱告會


為培養全體師生凡事藉著禱告,祈求聖靈帶領,在一切事上合神旨意,因此自1986年起,每周兒童聚會開始前,有十分鐘的禱告時間,固定於下午1:20至1:30於會堂集合,全體師生同心合意在主前禱告,求神帶領一天的聚會活動,能順利平安結束。

禱告會帶領人員由書記於每季季初排定由教員輪流主持。下午一時起,小朋友們便會自動陸續到會堂集合,井然有序地坐好,1:20分由主領老師帶領同心禱告,禱告結束後宣布注意事項,如八十四學年度提倡的母語運動及禮貌運動,就是利用此時段宣導,之後再由各班教員帶回教室上課。

感謝主,雖然每週只有聚會前短短十分鐘的禱告時間,但對師生在靈裡同心合一有很大的幫助,常常禱告必能讓聖靈推動一切的事工。自1996年10月起擴大為每個月第一個星期為小朋友求聖靈的「禱告會」,請傳道、長執幫助按手禱告,時間為1:20到2:00,剛開始只有教員與兒童參加禱告會,但執行至今我們己可看到很多家長陪同子女一齊到會堂求聖靈的感人場面,它幾乎已成為民雄教會全體同靈的禱告會。

事奉工作的完成並非靠勢力、才能、聰明,乃是倚靠聖靈方能成事,惟有藉著禱告,祈求天上屬靈的能力,才能在禱告中完成事奉。

課業輔導


每次兒童聚會結束之際,總見家長匆忙載學員趕赴補習班參加校外補習。於是在教員會議中有教員建議:何不成立「課業輔導班」,邀請來自全省各地教會於中正、嘉師求學的同靈來擔任課業輔導老師,指導小羊的學校功課,使他們能專心聚會,免奔波於教會與補習班之間,經職務會同意,自1996年12月開始實施。

輔導時間為每周六下午3:30開始(兒童聚會後)於各班教室上課,5:30結束後於教會一齊用晚餐,再由教員專車送回家。輔導對象是國小至國中三年級學員。上課方式為針對小朋友就課業上無法理解的部分,由輔導老師講解,目前學生約25名,老師有10位,平均每位老師負責2-3名學生。

感謝主,實施一年多來,小朋友的功課有明顯進步,甚至有小朋友月考成績突飛猛進,得到學校「成績進步獎」的鼓勵。老師的辛苦因此得到很大的安慰,也獲得家長肯定,放心讓學員參加教會各項活動。

司琴訓練


音樂是容易感動人心的一座橋樑,也是貼近神心意的一種服事,但我們卻常在詩頌時間找不到司琴人員,影響教學品質。鑑於此,在教員會議中提出成立「司琴訓練課程」,以培植更多司琴人員為主所用。

練習時間為每周六下午5:30-6:30,招生對象為本會全體信徒、凡對學琴有興趣者、且學成後能為司琴聖工服事者皆可報名參加。值得一提的是,本班學生除了學員外,也有多位家長報名,更有50多歲的執事參加,這種活到老學到老的學習精神,值得我們效法與鼓勵。

上課方式:分簡譜、五線譜兩班,由學員自由選擇上課班別,每班各有兩位教員指導。簡譜班先以和弦音伴奏法及指法練習,熟練後再介紹各調號之黑鍵、白鍵區分法及簡單樂理。

五線譜班又分基礎及進階兩班:已有鋼琴基礎者,以讚美詩為主,由教員個別指導熟悉讚美詩的彈奏及配伴奏的方法。基礎班則先上樂理課、識譜能力、視奏,最後指導讚美詩彈奏。有的學員一星期可學一首讚美詩;有人則需一個月,所以教員會因個人程度不同指定進度。

感謝主,此次共有24位報名參加,於1997年11月1日舉行開訓典禮,邀請傳道致詞勉勵。至今雖只短短二個月,但學生們都很用心、認真學習,目前已有學生可幫忙彈奏簡單的詩歌,假以時日,他們必能成為司琴事工上的基督精兵。

愛餐


先是中級班聚會前的「團喫」,然後又有課輔的小朋友,再加上鋼琴訓練班的學員,偶而又來群初級班大家族,這眾食客的民生問題也是一件大事。所以宗教教育系自1997年1月起於每周六晚間備有愛餐,提供大家「食」的需要。

首先邀請五位家長及教員負責此項事工,每位姊妹固定一個月一週,輪流掌廚提供簡單菜餚,晚上6:30各項課程、活動結束後準時開飯。大家一起用餐,明顯縮短彼此距離,打破原來的生疏。

煮飯的人雖然辛苦,但看到食用者都是吃得高高興興、有說有笑的,早已忘了什麼是辛苦了。餐畢之後,由小朋友分工合作,有的負責收拾清洗餐具、有的打掃餐廳環境、擦拭桌面,在這種情形下,總令人有種特別感受,我們也因此懂得什麼叫做一家人了。

和睦同居


中級班自八十四學年起調整為安息日晚間聚會後,因隔日不必上課沒有功課壓力,所以學員們一直希望能於聚會結束後大家留下來住在教會,有較多相處的時間,於是提出留宿教會的構想。參加對象為中級班全體師生。

1997年6月開始,平均每周都有3-4位學員周六晚上留宿教會,由教員輪流陪他們一同住在教會以注意安全。其中舉辦過二次全體師生夜宿教會的大活動,第一次於1997年10月25日,適逢教會靈恩佈道會,為準時參加隔天的早禱會、祈求靈恩,所以決定當晚夜宿教會一起靈修。第二次為配合戶外活動能準時出發團體行動,乃於1997年12月6日當晚再次全體留宿教會。

感謝主!藉著留宿教會的活動,使學員們有更多時間在一起分享讀書心得或打球等,這種日常生活的交互穿梭,豐富了肢體團體關係的內涵,使學員師生之間於靈性、情感上能互相扶持。

結論


回顧過去,我們沒有辦很多的節目,甚至沒有年度目標、計畫,而且教員之中沒有人擁有超高的學識、專業的素養;有的只是盡力而為,完全是聖靈親自在帶領。基督是我們最大的牧者,只要遇到特殊情況,作重大決定時能同心禱告尋找神,我們相信神的恩典會繼續在我們之間顯多,阿們!

(原[宗教教育]158期,1999年4月號)


Publisher: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Date: 04/01/1999
Print
Email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