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牧澤
主在升天之前昭告門徒,福音的傳揚將循耶路撒冷、猶大全地、撒瑪利亞一直到地極,逐次拓展開來。果然,照主的話語,一一應驗:五旬節時,有人「從天下各國而來」,聽講福音,其後門徒宣道建立教會,成為屬靈團契。
在教會遭受逼迫後,會眾不得不分散,往普天下去廣揚福音,繼而彼得蒙神啟示開了異邦傳道的門,後又由保羅奉差至海外各地傳道,建立了多處教會,信徒多有外國人,如歌羅西、腓立比等會皆屬。
時至今日,世界已然成為地球村,交通順暢,舟車便捷,所以人與人之間的接觸,互動變得極為頻繁,不受限於宗教、地域、國籍等小格局環境。以台灣社會而言,各省籍、福佬、客家、原住民九族,加上近年大量湧入的東南亞外勞,形成了一個多樣的社會形態。
教會內雖未見外籍人士歸主,但本省、外省、平地、原住民同靈,或是學、經歷,文化水平,工作職業各異的人士同處一會,虔敬拜神,少有隔閡,因為「在主裏,我們都是一家人」,這是相當感謝神的地方。
雖然相處融洽,我們仍不能無視信徒不同文化特性的個別差異以及不同層次的需求,期使教會內的全體信徒「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弗四11-16)。我們牧養工作就是以成全聖徒,建立基督的身體為目標的。
《提摩太前、後書》是保羅寫給年輕的傳道人提摩太的書信,信中除了個人靈性的勸勉之外,最主要的是教導提摩太如何牧養神的教會--要他作師傅,教導人相信並學習真道(提前二7)。
在書信的末了,保羅告訴提摩太:「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並用百般的忍耐,各樣的教訓,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提後四2),保羅一再說明教導是教會的重要責任,傳道人(包括全體教牧人員)應該「善於」教導,而且要專心,忍耐,用各樣的教訓來引導人相信並學習真道。
總會自去年度起對組織有若干變革,即是著眼在落實全人教育的理念,統一督導的事權,使兒童、青少年、社青、婦女、老年等各屬性相近的群體都有團契的交通,都能分別得到造就。所以宗教教育不是教會中一項單獨存在的的聚會,而是透過各種聚會及活動所應產生的「教導功能」,因此實在需要有全盤的計畫,安排,才能使教會內外的聚會發揮有目的、有系統的教導功能。
試以幾個角度思考面對各種多元文化環境的宗教教育教導:
一、講壇方面
雅各說:「我要量著在我面前群畜和孩子的力量慢慢地前行。」(創三十三14),瞭解群羊的景況,才能留心料理,主耶穌也說:「我是好牧人,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你確實認識你的羊嗎?主對那行淫被捉的婦女--已經受了社會的抨擊,需要饒恕她,給她機會--說:「我也不定妳的罪,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了!」
而對心志不堅的彼得,對心存疑惑的多馬,卻是因材施教的教導方式,因為主認識他們。故教牧人員不光是講道人員,上台講道,下台就bye-bye了。無法深切瞭解當地時弊,個別軟弱、文化差異、生活背景,也較難按時分糧。
所以培訓各地教牧人員,利用講習會、進修會,充實工人屬靈知識,回到所熟悉的環境中做工,再如「種子」般地傳承經驗,以善盡主的託付。本會在傳教七十周年之後,有較多開拓事工的規畫,故傳道者往外拓展,對內的牧養工作自然由教牧人員負起更大的責任,這是必然趨勢。
向什麼樣的人,就作什麼樣的人,對知識份子、市井小民,處安樂、處患難的各種不同人士,我們都需要深入他的生活領域,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與他們同得福音的好處(林前九20-23)。雖未立志以高言大志傳講耶穌(林前二1、2),也不畏懼、不退卻與飽學之士談論真道(徒十七17-20,十九8-10)。現代社會民智大開,教牧人員不可排斥新知學問,而按才能深入淺出地針對聽眾程度,來談講耶穌。所以我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更多的工人出來,善用恩賜,帶領群羊。
二、教材方面
教材是統一觀念的媒介,使宣導的內容便於記憶,而且又能有所遵循依據。除了青少年、兒童恆常性的崇拜課程已印製系列的課本之外,各類團契、特殊族群,都應有教材以供運用。
明年度的工作計畫中,總會已編列了團契教材的印製,包括老人團契、婦女團契、社青團契、原住民關懷、全民教育、婚姻輔導、詩班事奉的各種教材;加上已印行的信徒生活手冊,宣牧人員事工手冊,高級班教材,兒童、青少年生活讀經,每日靈糧……,我們期待不斷提供各式「餐點」,當然最重要的主食大餐還是聖經本身,唯有渴慕神的話語,把它當食物吃了,才能腹中甘甜如蜜。編寫各種補充教材,是為了使多元文化的教育得到更多尊重,使各種群體得到適切的信仰教導。
福音小冊、見證傳單、專題論述……等文宣利器都是不能忽略的力量;取材生活化,蒙恩見證。思想人生是目前傳單內容的主流,似乎還可以細分:受刑人、貧、病、婚姻受創、教員……,總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需要我們往各山間,往各高崗上去,而不是坐在室內等候。
三、雜誌方面
一個團體有三份以上的機關刊物,是相當不容易的,也應該可以發揮極大的功效力量,本會就擁有這樣的資源,是值得感謝的。
三本刊物各有不同的讀者群、訴求對象,這是「併刊」尚未被接受的原因。不過,任何一本刊物,都是秉持「引導人至主面前」的宗旨來編輯製作的,所以雜誌的責任十分艱鉅。多年來,雜誌(三刊一訊)的編輯是受到肯定的,但我們仍然可以在既有的基礎上更加勉勵,充份運用這份資源。
比如邀稿的作者可以更多,更顧及不同階層的代表性;不能親自執筆者,則口述由人代筆,現身說法,使人感同身受,更具說服力。主題的選定觸角可以更寬廣周延,使信仰與生活更結合,避免主題偏重知識性,忽視了沉默的大多數,讓基督的恩惠平實,親切地深入生活之中。使「猶太人,希利尼人,自主的,為奴的」都能暢談信仰,發抒體驗,使文宣的領域無遠弗屆,彌補講壇宣道之不足。
總之,本會雜誌之受到肯定,絕不只是在學術水平、信仰理論上不斷提昇而已,乃是藉由這些刊物得著指引生命的活泉。所以發行量的增加,讀者群的增加,讓它「走出去」,是一個亟待努力的方向。
** **
「末時,必有多人來往奔跑,知識就必增長。」(但十二4),認清時局,認識自我,求神讓我們都明白既領受如此豐富,就更應當如何叫周遭的人得到更多幫助。
(原[宗教教育]148期,1998年6月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