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澤洋
一、前言
不同族群間因歷史文化地域的差異而分離,彼此間又為了生存空間及資源而互相爭競。當我們看到中東地區、南斯拉夫境內等世界各地,經常因為種族與宗教衝突的問題,彼此廝殺不休,不禁想起耶穌曾說在末期之前:「民要攻打民,國要攻打國……」(可十三8)。
同在基督裡的主內同靈,雖然說在信仰上合一,但是受到文化、風俗、教育等環境的長久影響,仍然免不了有些生活習慣上的差異和對彼此的刻板印象。尤其當福音傳到世界各地時,「多元文化」這樣的議題,終究會是我們必須正視的問題。
本會在台灣的信徒數中,有幾近半數為原住民信徒(五分之二強),加上近年來山上和平地教會間的交流也日益頻繁。相當多的原住民同靈來到都市叢林謀生活,而許多平地信徒也經常上山觀光休閒,此時尋找「彼此間合宜的相處之道」也隨之孕育而生(弗二19)。
我們期待可以透過適當的教育,讓我們自己和下一代,不會因為無知而造成彼此的傷害;因為彼此的不瞭解而產生誤解。本文茲根據目前多元文化教育思潮下,就教育界對台灣原住民教育的反省與改進,作為提供教會牧會或是宗教教育班級經營時,實施多元化教育的參考。
二、發展多元文化教育的六階段
發展多元文化教育Warzel(1988)將之分為六個階段:
1.單元文化階段
此時每一族群以自己之價值觀來判斷事物,自我「傳統」文化是熟悉且安全的,對於與其他族群之相處欠缺經驗,有意識或無意識地以為自己的文化是最優越的。
2.文化接觸階段
異文化存在的體認,隨著接觸的過程而知道彼此的存在。
3.文化衝突階段
面對異文化時,將世界分為「我們的」和「他們的」,並有強迫異文化去接受自己文化的情形。面對「不同」時,感覺到不安、沮喪以及不連續,是一種陌生的態度。此時若產生誤解,將破壞原和諧的氣氛。少數族群被強迫去學習多數族群的價值觀、行為及知識。
4.教育調停階段
透過課程的設計,可以緩和文化間的衝突。課程包括有:
(1)自覺:有促進族群間溝通的具體方案,瞭解自己的文化,也對其他文化有所認識。
(2)人性及文化差異:瞭解種族自我中心主義及其偏見之存在。在自己和族群中,人如何去防止此種刻板印象,同時也瞭解文化中要求一致性之需求;瞭解人性後再看文化差異,當可增進彼此之聯繫。
(3)認知負擔或選擇:前者針對少數族群而言,課程中若是多數文化的內容,將造成否定少數文化之情形。認知的選擇,建議在文化中有選擇性之適應過程,不論多數或少數族群都彼此學習,減少優或劣之對比情形。
(4)知識之個人化:此乃學習經驗之個人化及情感化,在多元文化教室中,學生都能在學習中去感受,而不只是學習到技能或知識而已。
(5)質詢或獨斷:多元文化教育鼓勵不斷之質疑,文化之問題並非有標準或簡單的答案,須拒絕獨斷式的思考型態,透過質疑與挑戰,找尋答案。
(6)小文化之實體:兩個或更多人可以組成一個小文化團體,有自己的特殊溝通方式及文化特色,學生由此差異中,瞭解種族及國籍差異之來源。
5.不平衡階段
如認知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所言,知識及技能的發展是經過「同化及調適」的過程。文化衝突是處於不平衡的階段,須在保持相似性及對外在改變時加以調適,以求取平衡。此種情感及智識上的掙扎將產生新的適應策略。
6.多元化
接受文化之差異性,瞭解自己的文化。在智識及情感上均能確認、接受、讚賞文化之不同,具有世界觀。
我們需要知道:文化間的學習是一個由「民族自我中心」至覺悟、瞭解、接受、尊敬、讚賞、選擇性接受,至同化、適應,雙文化、多元文化之互動歷程。民族自我中心主義是一項人類生存之基本反應,透過父母、家庭以及社會環境強化此種意識,自覺或不自覺得以為自己的文化才是最優秀的。
由於文化接觸,覺醒到其他文化之存在,瞭解彼此差異,接受或讚賞對方文化的內涵,選擇其中部份合用之內容,進而同化、相互適應,產生雙文化特性,甚至多元文化之情況。
此一「理想」是需要透過努力方可避免文化間互相排斥、惡性競爭,甚至衝突的場面。在教會中,我們當以聖經的教導,耶穌基督的愛和聖靈裡合一的感動來實踐之(加三26-28)。
三、多元文化教育是一種生活態度
它教導學生保有自我尊嚴,且能容忍異文化的歧異。它也是一種文化選擇的過程,在此一過程中,學校應提供各項文化資訊,平等對待各文化內容,教材需顧及均衡性,讓學生能學習到各種文化,進而對文化加以選擇,達到整合之狀態。在信仰上,我們每個人彼此的靈程和屬靈經歷都各不相同,對神的體會也各有所心得,若能透過見證生活分享,就是一種很好的本土、生活化的屬靈教材!
四、多元文化教育課程設計目標
多元文化教育課程設計的目標如下(Duncan,1986):
1.使學生知道
(1)族群差異。 (2)多數文化之信仰、價值與風俗。 (3)各族群移民史,自己文化的歷史、成就及獨特性。
2.使學生能夠
(1)客觀地衡量自己的文化。 (2)以主要語言及母語溝通。 (3)有基本的學習技能。
3.使學生接受
(1)每一文化有其獨特性。 (2)公正及平等權利之概念。 (3)其他文化之成就,文化動態,包括同化及互相接受。 (4)多元文化組成國家之型態。 (5)偏見、歧視之存在及其來源;而偏見和歧視是非人道及具有破壞性的。 (6)我們可以對一個以上之團體有忠誠心。 (7)「不同」不代表不安全。
4.使學生發展
正面的自我形象,對自己的認同有信心。
五、教師如何做好多元文化教育
教師如何做好多元文化教育工作,使學生在學校中能避免種族偏見之產生?Banks and Banks(1989)列舉了下列守則,隨時提醒教師的態度及行為:
1.教師是很有影響力的,應有足夠的知識及技能去解釋族群文化。由瞭解自己文化及民族遺產開始,與其他文化的學童分享各文化的特色。
2.充實各族群之歷史文化知識,傳遞各族群正面的印象;並小心自己對不同態度或行為的描述,避免傳遞刻板印象的訊息。
3.對學生的種族態度保持敏感,不要忽略所見到的族群差異,試著正面對待差異的存在。對概念、內容及活動,隨時保持警覺性,以避免偏見涉入。
4.教材方面:明智選擇教材,將種族刻板印象的教材加以淘汰或批評。選擇課外書籍、視聽教材,以補充教科書的不足,增加學童對其他族群的認識。對有衝突論點的材料,保持警覺性,選用一致性論點的教材。
5.老師的期許將對學生產生激勵作用。少數族群學生的家長也希望子女能有良好的學業成就,即使他們對學校教育內容很陌生,也試著去取得家長的合作與支持。
六、結語
近年來台灣原住民的聲音,逐漸受到政府的重視。從社會各界到教育界的檢討改進,其成果雖不令人滿意,但至少是一個反省的開始。許多原住民教育改革計畫,雖然困難重重,舉步維艱,但是至少也有個起步。而我們教會對原住民同靈的各項「關注」措施,也該有所認知與採取合宜的作為,藉由聖靈的帶領,以達事半功倍之效。
教會是基督的身體,信徒彼此間的關係就像是「長的不一樣」的不同器官,不同肢體,但都擁有各自不同的特性、不可或缺的功用(林前十二12-31)。
唯有用愛心,連於元首基督,全身都靠祂聯絡得合適,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弗四11-16),這就是神所交付教會在牧養「群羊」時的一項重要任務。
要做一個聰明的牧人,以智慧來帶領大家和諧相處,實屬不易,但同時也成為每一位信徒在世的一項靈修功課!
參考書目:
〈小學多元化教育〉,《原住民教育叢書:原住民現代社會適應(二)》623-636頁,吳天泰著,蔡中涵編著,教育廣播電台出版,民國85年。
(原[宗教教育]147期,1998年5月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