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民
本會早期在行政上均將原住民的教會劃為同一區,形成平地與山區之間常覺「陌生」的存在,即使在主裏同為一家,也僅僅偶而造訪一兩夜,接受熱誠的款待後隨即又分離。
中南區自六年前即納入臨近的山區教會為同區範疇,使阿里山鄉的同靈們漸與嘉義縣市各教會融為一體。過去數十年來無論交通或電訊,阿里山鄉與最近的平地教會--嘉義縣市十多處教會均非同區,彼此的聯繫或交流就甚少。
而今不但道路順暢、交通十分便利,電信又為同區,教會亦同歸屬一區,阿里山鄉六處教會、一處祈禱所成為中南區的第四小區。茲將此一新機制實施以來的幾項明顯成效條列於後,供作參考:
人力的支援
人口結構的轉變,留住山地的信徒多為年老的或靠山生活的少數青壯年信徒,宗教教育缺乏訓練者居多,幾年來區教育組藉助經驗豐富資深的輔導員,定期上山指導其宗教教育教學技能。二年來再增加系統的訓練、講習,使有心者亦有力去推動宗教教育的事工。
善用恩賜服事主
神賞賜原住民天生歌喉讚美的恩賜,自從一年前阿里山詩班成立後,幫助了許多平地教會對外佈道的工作,也造就那些久未參與聖工的弟兄姊妹,使更多原住民有服事神的機會。
彼此交流更得服事之恩
自阿里山鄉歸屬本區後,暑期學生靈恩會或區內團契聯誼等活動亦分配至山區教會舉辦。因環境清靜幽美、加以原住民同靈愛心的服事,參加者甚為踴躍,造就極多;不但愛服事的平地信徒得美好果效,服事者也因許多熱心愛主的同靈而深受鼓勵。
推展山輔、再接再厲
兩年前暑期山地輔導青少年的事工在阿里山鄉首度舉辦,一群愛主的輔導員經過訓練之後,投入了為期一個多月的山輔工作,幫助不少信仰如浮萍的青少年奠定美好根基,使得課業及信仰並駕成長。去年九月於近山區的平地教會--內埔教會更成立了「學生宿舍」,提供來自山上的青少年居住,在穩定的照顧中獲得更好的學習環境。
同心牧養、相得益彰
隨著原住民詩班的成立、學生宿舍的開辦,又增添一件令人振奮的事,就是旅居嘉義地區的原住民的聯合聚會。在過去多年來,山區傳道及負責人常奔波於山區及平地之間,找尋外出的信徒;但因居處分散且工作繁忙,牧養效果不彰。
自去年底開始,經平地及山地傳道、負責人的多方聯繫,達成共識,輪流主持每週四晚上在西門教會的「阿里山鄉在外同靈聯合聚會」,半年來尋回不少冷淡已久的信徒。
感謝主的靈感動,因彼此的接納、付出,發揮主內一家的精神,使教會得造就,主的名得榮耀。
(原[宗教教育]151期,1998年9月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