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60期1999年5月)
專題報導:[宗教教育]新加坡宗教教育概況簡介

直落古樓教會 陳靈智

前言


新加坡教會雖早於1927年就成立,但遲至1966年才有自建的會堂,在這之前,會堂都是租用的。信徒人數不多,場地也很小,不論是安息日聚會或每星期才一次的晚間聚會,都是老、中、少幼齊聚一堂,根本沒有宗教教育班級。1966年的新會堂也因經費不多,當時未考慮應有宗教教育設施,所以連學生上課的最基本教室設備也沒有。

直到信徒日增,孩童人數也隨之增加,才開始有兒童班的設立;並在會堂後面的空地以木板搭建教室和副樓,作為兒童們上課之處,雖然簡陋,但總算有了上課地方,在宗教教育上跨出了艱難的第一步。

感謝主的帶領,此後隨著孩童人數的增加與成長,班級也日漸增添,目前兩間教會的宗教教育各有七個班級,即幼兒、幼稚、幼年、中幼、少年、初級、和中級等班。

亞當路教會建於1989年,有宗教教育的教室;而建於1955年的直落古樓教會(亞當路之母會)之後也重建,各級教室齊全,雖設備上不能很完善,但和當日以一板相隔的教室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語。

上課的場所基本上已解決,但在師資訓練和教材等方面卻還有些難題須待解決,以下是現任老師們反應所面對的困難。

一、教學用語

新加坡雖推行的是雙語(英語和母語)教育政策,但由於受家庭用語(一般是華語或英語)和學習態度影響,學生們對於雙語的掌握能力也不盡相同。

於是老師們為了顧及每位學生的吸收能力,常常得雙語並用,對於一些不是雙語都講得流利的老師,便形成一種壓力。另一個問題則是時有來自鄰國(如印尼、馬來西亞)的學生,有些這兩種語都講不通,所幸經過一段時日的浸濡後,基本上他們都漸漸能夠適應。

二、教材

向來都是採用台灣本會所編寫出版的教材,但由於各區域用語特色及生活背景不同,教材內引用的當地流行語、習俗、地名、人名等,有的很難令當地學生理解和接受。再者,台灣的繁體字(此地華文用簡體字),此地年輕、年幼的一代讀起來很吃力。更有一些教師只懂英文,看不懂華文,結果只好根據教材的題目,自己編課文內容。

我們覺得使用的語文不能一致是一項急待解決的難題。如台總出版的《宗教教育月刊》,本是宗教教育老師們的良師益友,但訂閱刊物的教師人數(直落古樓),卻不超過20%;這其中雖有其他的因素,但我想是因閱讀能力有限,以致不能完全了解而失去興趣是最大原因。

又如前年出版的《青少年生活讀經(一)》,我們覺得很適合初、中級班的學生使用,於是訂購了數十本;可是卻束諸高閣,無法指導或吸引學生閱讀,因為學生、甚至部分老師都看不懂。

三、師資方面

根據最近幾年的資料顯示,每個班級(學生人數大多在15位以下),都有四到五位老師分擔教學工作,多數老師都是已受訓的合格教師,只有少部分是實習者;他們很多是爸爸級、媽媽級的教師,但並沒有老爸爸、老媽媽,年紀較大者只是接近中年。

其中約有三分之一是未婚青年,一般而言,男教員多負責中、高年級的課,女性教員則教中低年級,但為能更有效達到訓導目的,現在有些男教員也兼任低年級的課。

這是我們最感欣慰和鼓勵的,尤其是幼兒班的設立,不但使幼兒(2歲半至4歲)的父母能專心參加聚會敬拜主,更為幼兒打下了信仰基礎;讓他們小小年紀就懂得祈求禱告,頌讚主名,父母為此而感激,教員們也把辛苦都忘了。

建議事項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向美國總會訂購了他們編寫出版的英文版課本,這包括幼稚班到初級班的課本,相信這一套英文版的教材對本地教會有很大的幫助。我們建議出版一套幼兒班的教材和音樂、聖樂或詩頌的教材,讓教員們能有系統地進行有關這方面的教學,也希望每隔幾年,舊教材能加以修訂。

期望能有更多以英文出版的教會刊物,以彌補不能閱讀寶貴華文為主的刊物;及適合各班級學生,和教員閱讀的刊物;也期望能有一分〈世界性的宗教教育通訊〉,讓我們了解國外宗教教育的最新情況和動態。
建議教會舉辦一些課程,讓教員更能輔導和處理青少年心理上的問題,多舉辦座談,讓家長知道如何能配合宗教教育。


1998年新加坡宗教教育簡況

* 班級:幼兒班、幼稚班、幼年班、中幼班、少年班、初級班、中級班。

* 上課時間:每安息日下午二時30分至四時15分。

* 教員人數:〈直落古樓〉30位,〈亞當路教會〉28位。

* 學生人數:〈直落古樓〉約96位,〈亞當路教會〉約78位。

* 常年活動:各班級戶外活動,少年生活營,初、中級聖經營,教員靈修會,教員訓練,教員進修會。每星期日配合青年班聚會,初中級班學生聯合上課,講題偏重生活指導及如何事奉等。



(原[宗教教育]159期,1999年5月號)


作者: 直落古樓教會 陳靈智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5/01/1999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