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50期1998年7月)
宗教教育:[宗教教育]活潑的教學就不敬虔了嗎?

區專欄小組策劃/劉家宏整理

留言板


**************************


※老師,你太扯了吧!把參孫形容得跟超人一樣,真誇張…… (滿臉狐疑的小明)

※真的嗎?老師是在說聖經故事嗎?△╳○…… (眼睛睜著大大的小華)

※zZ……好無聊哦!快睡著了啦。(睡眼惺忪的小胖)

※我不敬虔!有那麼嚴重嗎?(內心交戰的鵬)

※這位教員實在太不像話了,怎麼可以送學生電影劇照當獎品,真是不敬虔。 (心中嘀咕的班負責)

※根本就是照本宣科嘛!學生怎麼吸收呢? (不表贊同的修)

**************************


敬虔與活潑經常令教員準備上課內容與教材時,陷入了兩難的地步。難道這真是相對立的名詞嗎?是否敬虔的教學便意謂著不苟言笑,而活潑之餘究竟尺度何在呢?

首先,我們必須認清,敬虔與活潑並非水火不容;相反地,若能妥善調和兩者於課程之中,不但對上課之氣氛有所裨益,更有助於學員吸收聖經知識。

正所謂「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活潑的教學之於宗教教育,便如同流水之於舟船一般,唯有深度與速度適中之水流方能讓舟船順利平安地行駛其上。

同理,聖經中的故事與道理雖然平實易懂,但對學齡中的兒童而言,卻仍需要良師的穿針引線,尤其在聲光色發達的現代社會中,孩子們常追求新鮮、刺激的事物,面對聖經的唯一真理,相形之下,常會使孩子失去求知的誘因。

此時便須靠生動的教學彌補,但正如同之前所提及,活潑雖然提供了「載舟」的便利,卻也隱藏著「覆舟」的危險,這也正是一般資深教員面對年輕教員活潑化教學時,所擔心的「敬虔」問題。

我們相信每一位教員在設計課程之初,無論方法為何,目標都十分一致,那便是讓學生能清楚明白神的話語;因此,一切的上課技巧都只是為了達成此單一目標下的手段而已,而「活潑化」的教學亦不例外。然而,我們卻經常發現,在教員求好心切的情況下,往往太強調技巧方面的表現。

一位資深教員工作者,身兼多年教員經驗的長輩,向我們提出了以下的建議:不論是什麼形式的輔助方法或技巧,在行於宗教教育的學員身上之前,先問問自己:「這適合用於神的殿中嗎?適合用在主的小羊身上嗎?」雖然只是簡短的兩個問句,卻扼要地道出了這問題的觀念所在。

就表面上看來,一切的技巧或方法,可能在現今的價值觀念考驗下並無不妥之處,且無傷大雅;然而,一旦放諸於神面前,便不得不三思而行了。

所以只是此一單純觀念,若在教員心中能無所質疑,相信行出之時,更無讓人有所質疑之非;認清動機,才是我們所需堅持不變的原則,更具有放諸四海皆準之一致性。

抓住了大方向之後,我們要提供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供教員們參考:

一、不可譁眾取寵

受歡迎的教學和教員並不保證學員能從歡樂和掌聲中學習到真理;嚴格地說,唯有讓我們的孩子在每週一次的宗教教育中吸收了解神的教訓和真理,方是教員的終極目標與責任。

二、不可失真或誇張化

學齡中的兒童經常會將父母和師長的一言一行牢記心中且奉為真理;因此,教員在教學時可善用譬喻引導學生,但誇大不實的描述卻應避免,以免對學員造成不好的影響。

三、儘量不採用純團康性質的遊戲

帶領遊戲常是教員們於輔助教學時所採用的方法,我們並不反對此類的遊戲;但若能學習聖經知識於其日常生活之中,應能帶給學員更多的造就。

四、遊免嬉鬧和不雅的言語

教員於教學之中很可能融入其中而忽略了所扮演的角色和責任而不自知,有時我們常和學員們打成一片而忘記了上課中所應注意的節制,因此教員應隨時掌握上課的脈動,而不是讓氣氛影響了自己。

假使您的學員常抱怨上課乏味,或顯得興致缺缺,我們提供以下幾點作為參考:

1. 列舉見證:孩子們常會對真人真事的體驗抱著高度的興趣,因此見證是極佳的教材。

2.運用幻燈片、錄影帶等聲光教材:不論是總會或坊間都有許多配合聖經內容的輔助教材,若能妥善利用,亦可增加孩子學習的興趣。不過在一般書坊購買的教材要稍加注意其內容有否不敬虔之細節。

3.肢體動作的配合與情境的塑造:面對學齡中的兒童,身為教員若能有一顆年輕的心,利用一些童言童語,便能在無形中拉近師生間的距離。

4.可藉由教學後的討論,讓孩子親身去思考信仰的問題,既可解決學員的疑問,又能增加師生間的互動。

5.宗教教育的課程設計有崇拜與共習之分,其用意是希望在敬虔而莊重的聖經教學後,能以生活化和輕鬆的課程設計讓學員理解吸收;而教員亦可利用共習的時間作為全方位教育的機會,因此二者之間,應掌握其分寸,拿捏得當。

6.多問多看多學習:資深教員的經驗,往往累積了前人無數的智慧;況且日光之下無鮮事,您所遇到的難題,或許早已為前輩先進所解決,別忘了在當教員的過程中也是一種學習的功課。


(原[宗教教育]149期,1998年7月號)


作者: 區專欄小組策劃/劉家宏整理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7/01/1998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