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54期1998年11月)
你來我往:[宗教教育]兄弟姊妹之間聯合欺負一人,怎麼辦?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北區專欄小組策劃 許德宏整理

蔡媽媽問:

家中兩個大男生,老是和小他們十來歲的妹妹不合,排斥心理非常明顯,屢勸不聽;面對這樣的手足關係,不知是否有改善的好法子?




哈利路亞親愛的蔡媽媽平安:

我們都知道,教養孩子是一份很重的職任,而身處忙碌緊張的現代社會中,家庭生活和諧與否,更關係著家庭成員的身心健康是否均衡發展。所謂「和樂的氣氛造就積極達觀的人生」,也說明了和睦相待的重要性;可見,家中人際互動模式的學習與成長,對任何人而言都是必修的學分,絲毫不容輕描淡寫、一筆帶過。

對於您目前所困擾的問題,相信也有不少家庭遇著,只是程度上或重或輕的區別罷了。一般說來,子女永遠是父母親心頭的一塊肉,年輕力壯時所生的,與步入中年再次「意外中獎」所得的,自然在心境上有所轉折:迎接新生命的喜悅原應相同,但因年輕時管教子女的方法和態度,往往經過歲月的累積、操練,對於計畫之外的么兒,總是有股說不出的愛憐。

那是一種彷若讓身體、記憶再度回到初為人父、人母的階段,「溫習並疼惜」的強烈感受,外人難以體會。自然,家中既有的大孩子在面對小baby時,糾雜的情結可以想見;畢竟,兩相對照下,大孩子難免有種「時不我與」的傷感,尤以不同性別所產生的衝擊為最。性別所區隔的方向包括言語、行為模式、旁人的觀感、被養成的性別認同等。

且在男多於女的情形下,男性特質會被強化,反之亦然。而蔡媽媽所面臨的,可能是既希望么女保有女性陰柔、撒嬌、討喜的特質;又渴求做哥哥的兩位男生,多帶領妹妹及早認識新世界。

不過在性別迥異、年紀又有段差距的情況下,么女爭寵、告狀、任性、哭鬧等行徑,也許隱然成為導火線;做父母的看在眼裡或可解讀成可愛、年幼無知,但在兄長的邏輯上便成了無理取鬧、不勝其擾的負面印象。倘若,未能及早發現、採取補救改進措施,長此以往,家中的煙硝味只會上升不會下降,對於每一位成員來說,沒有一位算得上是贏家。

基於上述分析,茲提供幾點作為改善的方法:

作彼此的橋樑


將家中清潔工作予以分配,兄妹一起合作整理家務;外出過馬路時,哥哥牽著妹妹通過;兄、妹生日時,互做卡片表達對兄、妹的祝福,從中培養手足情誼。

加強么兒的教育


一味地包容、寬待,其結果往往無法使孩子養成正確的待人接物原則,反落得溺愛、長不大的標記。經上說:「不忍用杖打兒子是恨惡他,疼愛兒子的隨時管教。愚蒙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杖可以遠遠趕除。」父母親理當跳脫見喜不見憂的盲點,按秩序、規矩來培育孩子,因兒女是神所賜的產業,必須好好教養。

個別輔導


現在的孩子排斥教訓式、命令式的口氣與吩咐,「講道理」通常是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是故,不妨利用孩子在發生爭執過後,各自帶開(年長與年幼的分開),由父母扮演傾聽者的角色;從中瞭解衝突的原因,進而分析各自堅持的立場有無轉圜、體諒的餘地,甚或佈滿盲點的現象。讓孩子明白面對手足之情所引發的不愉快,是可以藉由不同的角度、手法加以排除、消弭的,避免日後累積更多的怨懟與不平。

裁判需具公正性


攸關孩子在家中的大小事物,父母親一定要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場處理;隨時保持理性、客觀、清晰的判斷分辨能力,不偏袒亦不矯枉過正,讓孩子打從心底服氣。

這樣,對雙方而言才是良性的發展。或許,因著孩子年紀上的差距、性別上的不同,而免不了會產生一些排斥、摩擦現象;但相信只要假以時日,源於血緣至親的情感,終會經由許許多多的互動而醞釀出一段歷久彌新的情誼。

古云:「打虎捉賊親兄弟。」手足的可貴不言而諭。當然,別忘了天上的父永遠等著我們,只要我們將心裡所求所想的告訴祂,祂必在最恰適的時間給我們最好的答案,千萬不可輕看這小小的膝上功夫喔!

願您平安。



(原[宗教教育]153期,1998年11月號)


作者: 北區專欄小組策劃 許德宏整理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1/01/1998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