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淑琦
受到社會上各宗教團體及慈善機構多年來以實際行動,再三呼籲同胞們關懷貧困弱勢的影響,西元1998年元月1日,一群台灣北部地區的同靈們,自發性地組織了名為「多加愛心團契」(註一)的組織,呼籲真教會同靈節約日常開銷,在不影響原有奉獻下,另外奉獻小額經費到多加愛心專戶,以幫助印度等國內外落後貧困地區赤貧同靈人道需求上最基本的日用飲食及兒童的學雜費用。
究竟是什麼動機、觀點和願景吸引這群人願意在教會管理階層還不能了解接受或還有諸多誤解、疑慮及批判的環境下毅然投入?心甘情願出錢出力、花時間、自發性地積極投入,一起開會、商量討論賙濟主內貧困信徒的工作?究竟「多加」這個團體想呼籲的是什麼?他們到底在做什麼?有些什麼想法或做法?怎麼做?到目前為止做了哪些事?將來計畫要做哪些事?有哪些目標或理想?多加跟志工團有什麼關係?多加對落後貧困地區同靈和教會有什麼實際的幫助?從濟貧、助學、指導漁牧耕種、改善生活,到支持建立宗教教育、人才培育、各種志工團隊等實際關懷行動……,這麼繁重浩大的工程,究竟要如何進行?怎樣達成目標?
相信以上這些問題,讓很多人好奇、質疑甚至懷疑不解!究竟濟貧會不會像某些長執所擔心的影響地方教會的奉獻收入、影響受助者的信心和教會聖工?真教會能做這些工作嗎?信徒可以幫什麼忙?怎麼做?要如何加入?且看以下報導。
一、緣起
1.社會趨勢
台灣地區民眾自1981年代起,拜整體社會經濟起飛之賜,大部分的人生活安居樂業、衣食無缺。在富足安逸甚至奢華浪費之際,許多宗教團體或民間組織站出來大聲呼籲國人:「感恩惜福、顧念貧乏。」不論是基督教的世界展望會、佛教的慈濟功德會或是無宗教色彩的伊甸殘障基金會和聯合勸募等許多公益慈善團體,都帶給台灣人諸多影響,許多人因此受到感動而加入了關懷台灣本土及世界各地飽受戰亂、天災、地震或貧困落後第三世界國家的資助行列。
在這一波波島內關懷弱勢貧困的趨勢及媒體文宣中,本會許多同靈不禁想起了在國內或海外第三世界國家落後貧困地區的弟兄姊妹們,他們因為居住國政治環境動盪不安、經濟疲弱、天災人禍或社會組織及觀念差異的關係,部份孤兒寡婦、老病殘障等弱勢同靈生活貧困、卑微無助。反觀住在台灣和世界各地富裕國家的信徒,卻是富足安逸、衣食無缺!兩相對照,猶如天壤之別。
2.發起動機
受到台灣民間各宗教及慈善機構大力宣導關懷弱勢貧困的激勵及影響,許多人轉而期許真教會也能發揮宗教團體的力量,主動關懷會內及會外貧困弱勢者,希望藉由教會全體信徒「積少成多、聚沙成塔」的力量,發揮耶穌基督濟世救人的博愛精神,讓生活在社會底層的貧困弱勢同靈得到人道上最起碼的關懷與照顧;同時,行有餘力,也能發揮宗教團體應有的博愛精神與社會責任,讓教會在這波關懷貧困弱勢的潮流中不缺席。
然而遺憾的是,拘限於真教會一貫對濟貧的諸多疑慮和考量,以及台總、聯總不論是在人力物力及各種資源不足的現實條件下,各相關單位都明白表示:原有的工作早已經超過負荷,根本不可能再直接擔負起煩瑣沉重的海外濟貧工作。(註二)
為此,一群主內同靈自發性地發起並組織了「多加愛心團契」,乃是為了發揚基督門徒「彼此相愛」的精神,以「有餘補不足」的聖經理念,倡導生活條件富裕地區的信徒們能發揮愛心、彼此相愛,在不影響正常之奉獻外,節約日常開銷,每月固定奉獻小額經費至多加愛心團契專戶,經匯集後統一運用於救助各國貧困信徒及教會之工作。希望能夠實現主內一家、彼此相愛及關懷貧困的目標。
3.取名多加的意義
多加愛心團契的英文名稱為DORCAS CHARITY FELLOWSHIP。根據聖經的記載:「多加」(Dorcas)原是住在約帕一個平凡的女信徒,但卻廣行善事、多施賙濟,當她突然患病而死時,因為她對寡婦和貧困弱勢者的愛,使得門徒及眾寡婦們立刻派人請彼得為她禱告,最後蒙神垂聽,死而復活。(徒九36-42)
多加愛心團契以聖經中平凡的女信徒「多加」為團契名稱,目的乃是希望效法多加「廣行善事、多施賙濟」的精神,主動關懷顧念主內最弱勢貧困的孤兒寡婦、重殘無依和老病無力謀生者在人道上最基本的需求,發揮主內一家、彼此相愛及關懷弱勢貧困基督徒應有的精神。
二、基本理念、宗旨與目標
「多加愛心團契」成立的宗旨和目的,是在經過各地總會及教會牧者審慎評估考量和審核後,在許可範圍內,給予身處第三世界、落後貧困地區同靈人道上最基本的救助:先給他魚吃,然後教他捕魚,最後讓他或下一代成為得人漁夫,以便讓他有機會改變世代貧困的命運,改善家庭經濟,同時最終能熱心事主、協助教會聖工。
因此,在濟貧的宗旨和原則下,台灣的多加團契希望在台總有關單位的監督指導下,與聯總及世界各地負責牧養落後貧困地區的總會一起努力,以組織、團隊運作及長期性的合作,協助各落後貧困地區的信徒及教會脫離貧困,期望協助貧困信徒在經濟上有所改善,並在教會的牧養上能夠突破長進,最終在大家的努力之下能夠逐漸實現以下各項目標:
1.初期目標
由於「多加」成立的宗旨和理念是關懷貧困弱勢者的需要;因此,對落後地區合乎條件並且通過審核的貧困家庭,提供其子女學費及人道上最基本的生活補助;給予孤苦無依老人最基本的生活及醫療補助;同時按照本身的能力及實際情況提供舊衣服、學用品、聖經、讚美詩、聖詩琴及舊電腦等,使貧困同靈和貧困教會都能得到人道需求及教會聚會所需的基本資源和支持,藉此達到多加濟弱扶貧、關懷貧困的目的,同時達到主內同靈彼此關懷互助、主內一家彼此相愛的基督精神。
2.中期目標
至於「中期目標」則是在基本的人道救助之外,再進一步按照各地的實際狀況和需要,教導貧困家庭「捕魚、耕種或畜牧」的技巧和方法,例如在印度以提供小額貸款的方式,來改善貧困同靈的經濟弱勢,藉由小額貸款的方式,讓貧困同靈有機會購買牛羊來畜養、販售,還有人則學做各種小生意來改善生活。沙巴方面則是以協助購置農耕及畜牧用具,並請專人指導當地信徒較先進多元的農耕技術為目標;從各方面去「教導他們『自己耕種』,以便讓同靈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善日常生活最基本的飽暖需求,進而不再需要外界經濟上的幫助和支持,讓他們有機會徹底改善生活、脫離貧困。
由於落後地區同靈和教會都貧困,因此,多加團契也與國外牧養單位合作關懷當地宗教教育的需要和兒童、青少年及婦女人才的培養等(註三),都是多加團契在關懷貧困之外,同時按照各地情況及自身能力一併關心的課題。希望能夠從最基本的事上,協助當地教會培養兒童及青少年有良好的宗教教育基礎,將來有機會成為教會的優秀人才,以協助宗教教育和教會各項聖工。
3.長期目標
多加的「長期目標」則是鼓勵並支持落後貧困地區培養下一代繼續升學、接受較高的教育,並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資助支持培訓他們成為教會優秀人才的各項工作,將來得以有能力和知識協助教會各項聖工,甚至成為得人漁夫、基督精兵。讓貧困地區的教會不再因為信徒受教育低、文盲太多,而缺少宗教教育和各種牧會人才,信徒缺乏牧養;讓貧困教會不再需要長期依賴久久才能到訪一次的宗教教育專員或傳道,讓第三世界、落後地區教會的未來更有希望。
三、主愛激勵、費財費力
台灣的多加愛心團契自1997年9月底第一次開會座談,開始籌劃、凝聚共識,並自1998年元月1日正式組織運作,三年多來嘗試以會員制及自由樂捐的方式組織運作。透過實地考察報告、開會建立共識、訂定基本組織與制度、與合作夥伴商量濟貧方式與受助條件等,與負責牧養印度的馬星總會之印度聖工小組(簡稱IMC)合作有關救助印度地區主內最貧困同靈事宜;由台灣的多加團契提供經費支援,印度聖工小組及印度的多加幹部們負責審核及監督等工作,讓主內最軟弱貧困的孤兒寡婦和身心重度殘障者得到極大幫助。
公元2000年起,台灣多加團契開始與沙巴合作幫助東馬來西亞的沙巴州內陸貧困土著教會,從支持Pensiangan區聘請傳道助理開始(工作性質等於實習傳道和教員的綜合體,又稱為宗教教育專員),到透過沙總及沙巴的多加團契以生活中最需要的「米、油、鹽、糖」等實物救助孤兒寡婦及殘障老病無依等最貧窮弱勢者。為印度、沙巴內陸及非洲等第三世界國家貧困教會募款購置聚會所需的聖經、讚美詩及能夠自動演奏的聖詩琴;募集二手衣、舊電腦和宗教教育需用的文具等,一系列的資助計畫和活動在台灣幾間參與的教會陸續展開。
此外,也出版《多加通訊》及設置多加網站讓會員了解工作內容、方向和報告,讓參與的同靈知道自己所參與的是何種性質的工作,並且清楚奉獻資金流向。幹部們並配合各青年班或教會的邀請,到各地介紹多加愛心團契的出發點、宗旨及目標,期使主內青年及有心的同靈們能一起來響應多加關懷貧困、看顧軟弱肢體的基督門徒精神。
三年多來,多加的會員們透過定期定額或不定期不定額的小額捐款幫助許多貧困家庭得到最基本的救助,讓家無隔宿糧的兒童有機會吃飯及上學,生病孤苦無依的老人有機會坐車去看病。藉由奉獻金錢、聖經、聖詩琴及收集文具玩具和二手衣、舊電腦等活動,不但幫助了貧困家庭得到濟助,同時也幫助第三世界貧困國家的教會得到教會牧養最需要的資源。同靈們因為參與關懷貧困的活動,大多比以前更加懂得感恩惜福,更注意關懷貧困同靈和弱勢者的需要,體會到主耶穌所說:「施比受更為有福」、「主內一家」及「彼此相愛」的道理,真正感受到主內一家、為善最樂的喜悅。對許多受助家庭貧困同靈來說,來自台灣及各牧養國家同靈的愛心讓他們親身體驗主耶穌基督和主內同靈的愛;許多未信者也因為親自看到真教會同靈彼此相助猶如家人的基督精神而給予極佳的評價和肯定。不論助人者或受助者,可說是同得造就,喜樂滿足。
四、困難與挑戰
只是受到華人「救急不救窮」、「救濟關懷要分遠近親疏」等華裔思想觀念和文化的影響;加上真教會的保守背景以及過去教會歷史裏對「麵粉教」的批判和疑慮、在非洲等地失敗的經驗,級各國各民族的文化差異等諸多因素;世界各地的長執傳道和負責人們,對濟貧工作不免有諸多顧慮與考量。也因此,多加主要幹部們一直需要面對來自各地長執傳道的誤解、質疑與批判。
然而,感謝主,主愛的激勵與對貧困弱勢同靈和教會的愛與關懷,使得眾人願意積極行善的心志未曾改變。歷經將近三年的開會溝通協調,2000年11月底,經過台總負責人會再次開會確認,台灣的多加愛心團契正式納入台總公益理事會的義工組織,成為台總公益慈善事業的一員。
納入台總公益理事會的多加團契並非從此一帆風順,相反的,幹部及參與的同靈們都深刻體認到,前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畢竟大家都沒有實際參與投入過任何社會福利團體,在組織及實際運作上仍嫌生疏。當團體及組織小的時候,或許沒有什麼問題,一旦組織人數及活動擴大,則將會面臨一番調整適應期。加上救濟工作原本就屬煩瑣不討好的工作,中間的任何一個過程稍有疏忽,都可能成為被指責批判或誤會的因素之一,可謂是「不做不錯,多做多錯」。然而,考量這些直接和間接救助工作對海外貧困同靈及教會的幫助,我們豈可因噎廢食、半途而廢呢?同靈們只能盡量集思廣益,設立規範、減少錯誤。
除了台灣本地所面臨的困難以外,國外合作夥伴們也不免都會面臨其國內長執傳道們及聯總工人對濟貧工作的質疑與顧慮,畢竟真教會成員大多以華人為主,華人共同的思想觀念及文化問題大同小異;加上負責牧養第三世界國家的牧養總會們,大多必須考慮到自己國家的社會狀況、經濟能力和信徒人數,以及教會收入、相關配合的人力物力等諸多因素考量,使得大家在濟貧的事上顯得猶豫躊躇、裹足不前。
至於海外實際濟貧工作在推動上的困難度,則遠非生活在富裕國家、交通便捷地區同靈所能想像。概因多加團契所關懷幫助的地區大多在第三世界國家的偏遠地區,許多地方沒有水電及電話設施,缺少公共交通工具,出入交通十分不便,連絡也極為困難。在印度都市和鄉下之間,即使有公共巴士可搭乘,二、三十公里的路程常常因為耗費精神體力及時間的等車、轉車而得花費半天多的時間才能到達,何況是缺少對外交通的沙巴內陸?
以上諸多因素使得各項有關申請、評估及審核發放等工作曠日費時,工作效率極為緩慢落後,加上各地缺少專職工作人員進行「多加」各項關懷及執行工作,大多數第三世界國家貧困地區地方教會的負責人也多屬於低教育水平或文盲,許多文書工作必須仰賴傳道人或全職工人協助。然而各地負責牧養第三世界國家的總會卻也因為恐怕煩瑣的濟貧工作影響其原有教會聖工的推動,而無法或不希望讓傳道或全職工人們協助濟貧相關工作;因此,在各項工作的推動上有其相當困難性存在。然而,這也是在第三世界落後偏遠地區工作所必須面對的困難與挑戰,因此,將是多加團契或國外合作單位需要面對、協調及克服的。
在台灣方面,由於2000年下半年島內政治經濟情勢急遽惡化,各慈善團體捐款因此急速下滑,使得原有各項救助工作雪上加霜,更加困難。台灣多加愛心團契也面臨相同的大環境,然而,相信這只是一個短暫現象而已。畢竟台灣的環境再怎麼困難,都不會比各第三世界國家的同靈困難,相信台灣及住在富裕地區的同靈們,若能本著主內一家、人飢己飢的精神,共同一起來努力節約自己日常生活上不必要的開銷,以幫助國外更貧困的同靈和教會,將會得到主更多的祝福與悅納才是;因為,寡婦的小錢比起財主的捐獻,在主面前是顯得更加寶貴啊!
五、加入台總之後
加入台總之後,台灣多加團契計畫從2001年後開始分別按照收到的奉獻,視短、中期計畫及各地需要的急迫性和比例等,陸續支持台總負責照顧的崙尾安老院、災區清寒學生和學生中心等台灣地區弱勢貧困同靈。未來,台灣多加團契希望與台灣總會合作,在人力、物力及能力許可範圍內,支持合乎多加團契「幫補缺乏、關懷貧困」理念及宗旨的各項救助工作。盼望藉由各地多加團契同靈們的關心參與,讓台灣同靈的愛心能夠成為台總及聯總牧養國內外貧困地區教會和同靈的一股力量和後盾。
1.與總會接軌
由於考慮到加入的會員及奉獻的金額有限,因此,前面三年「多加團契」的濟助範圍都在印度及沙巴等地,對台灣的濟助較少。然而,加入台總公益理事會的利河伯基金會後,受限於台灣政府對各基金會的法令限制,只有對台灣本土的捐獻可以直接用基金會收支,其他所有濟助國外的捐款則無法以利河伯基金會的名義匯出國外,增添了團契在財務運作的困難度。如何既合乎政府的法令,又能夠有效及時把捐款匯到國外相關地區做合宜的運用;多加團契的關懷工作和組織及財務要如何跟總會或聯總及各地負責牧養貧困國家的總會來接軌,這些都是加入台總後亟待克服的課題。
2.整合資源、建立模式
由於真教會過去未曾有過類似多加的慈善團契,因此,各地地方教會有心加入的同靈或團契要如何組織運作,如何整合各地資源、互相搭配合作及服事,都是需要大家一起來思想的課題。同時,加入台總後的多加團契要如何與台總接軌,藉由台總相關單位的幫助與聯總及各地總會搭配合作,建立一套各國濟貧及志工的運作模式等,在在考驗幹部們的智慧,也是未來需要大家一起集思廣益努力的目標。
3.將來計畫要做哪些事?
除了繼續關懷支持第三世界國家貧困同靈及教會之工作外,加入台總後,當有更多同靈加入多加關懷的行列時,台灣的多加將與總會配合參與關懷台灣本土的工作:從安老院到貧困家庭及學生中心等各項關懷支持工作,將會隨團契的人力、物力及財力等各方面狀況陸續展開;在不與台總原有救濟工作及郭腓利門基金會和社會救助重複的原則下,藉由各項直接及間接的關懷濟貧工作和活動,進而鼓勵主內同靈投入各項義工及志工服事的工作,讓同靈們親身體驗、效法耶穌離席謙卑服事的功課。或許,當時機成熟之後,能夠因此成為台灣本土及世界各地真教會同靈服事主、服事人的另外一種學習和管道,這也將是多加團契組織未來希望努力的目標。
六、願景與展望
未來,台灣多加團契希望多加的理念、宗旨及目標能夠得到海內外同靈的支持附和,在各地教會建立相關的團契及義工組織,自動自發並且一起來搭配合作,協助本地及國內外貧困地區苦難同靈和貧困教會的各項工作,讓來自耶穌基督的愛心擴散到台灣及世界各角落,發揮主內一家、互補不足的基督精神;讓主內貧困同靈得到適當的支持與照顧,落後貧困地區的人才培育及教會建設得到重視;讓教會聖工更加發展,主耶穌基督的名因此得榮耀。
1.眾志成城、民間力量
但願耶穌基督的愛感動真教會老老少少,傳遍世界各地真教會,發揮聚沙成塔、眾志成城的力量;讓來自民間自發性的力量彌補教會專職機構人物力時間不足的困境,積極投入,發揮民間團體自發性力量,以直接及間接方式協助濟貧相關聖工。
2.關懷貧困、彌補缺口
但願因為多加團契的呼籲,讓寡婦不再暗夜哭泣,孤兒不再淪為童工、被迫輟學;但願因為同靈們的支持,讓每一個貧困家庭的孩子都有機會上學、接受宗教教育,讓貧困教會有最基本的聚會設備,幫助並支持他們培訓青少年、婦女和各種人才,彌補教會牧養的缺口,真正達到關懷弱勢貧困,主內一家、彼此相愛的目標。
3.志工團隊、愛心參與
究竟多加與志工團有什麼關係?多加團契所倡導的志工團是否能夠開拓信徒另一層面的服事管道?幫助貧困地區教會的未來發展奠定更紮實的基礎,協助聯總建立國際濟貧制度及信徒參與關懷貧困同靈及教會的模式?讓富裕國家的同靈有機會自動自發自費組成各種義工或志工團隊,諸如宗教教育、人才培育、醫療關懷、耕種漁牧指導等各種志工團隊的實際指導和關懷行動……,藉由直接或間接的關懷行動和服事,幫助真教會在宣教及教會後續牧養上建立人道關懷的基礎。當然,以上所提的這些理念,在目前都只是個願景,是個未完成、不完全也尚未實現的理想和夢想,有待世界各地同靈一起來努力。
4.後勤支援、合作夥伴 盼望將來多加團契的經濟資源及各種志工組織能成為聯總及教會長執傳道們在各第三世界教會工作打拼奮鬥的後勤支援、合作夥伴。
5.提升形象、榮耀主名
相信如果能夠在未來幾年內,把相關的組織、制度及相關工作規範好,將來或許能因為制度設立及各相關工作做得好,在經濟及各方面條件配合之下,能同時在某些信徒較集中的村落同時關懷非信徒,藉此也吸引一些台灣會外同胞一起來關心捐獻,成為教會牧養的助力。藉由多加的濟貧關懷工作,信徒彼此相愛互相照顧的好行為,讓外人看出我們是一個愛的團體、是耶穌門徒(徒二43-47),教會形象得以正面提升,榮耀主名。
七、結語
一個單顧自己或在各方面過於封閉保守的宗教團體是不可能被社會所認同或接受的。關懷弱勢貧困早已經是整體人類社會的趨勢、時代的脈動,是各宗教團體所無法避免的社會責任之一,真教會既自許為台灣幾大教派之一,自不能自外於全體社會之期許。
主耶穌說:「你們要彼此相愛,像我愛你們一樣!這就是我的命令!」;「行公義公平比獻祭更蒙耶和華悅納!」(箴二十一3)。彌迦先知更提醒我們:「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祂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彌六8)
不論是新約或舊約,聖經上都一再交代基督徒要彼此相愛、顧念貧乏、幫助孤兒寡婦,這是除了愛神之外,聖經上最重要的道理,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是主直接的命令(太二十二40;約十五12)。
救濟貧窮,人人有責!說而言,不如起而行!行善既是神對世人的要求,幫助弟兄姊妹又是耶穌基督的命令,怎麼可以因害怕困難及可能產生的問題而不做呢?重要的是預先設立合宜的制度、規範和標準,讓人有路可循,避免可能的弊端與紛爭才是啊!
「他不重、他是我兄弟!」但願因著「多加愛心團契」的呼籲,讓主內同靈一起來思考有關救濟貧窮與聖工發展的課題。願多加團契的呼籲,喚醒同靈們關懷貧困弱勢的溫柔心懷。
【備註】
註一:
多加愛心團契在1998年初原取名「多加愛心基金」組織,初期幹部以多加愛心管理委員會的「籌備委員」名義自稱,會員奉獻則匯入「多加愛心專戶」。多加的創始幹部一開始即希望將來有機會能夠納入總會組織,直接幫助國內外濟貧等弱勢關懷工作,不得已時則考慮申請成為社會上合法的社團法人或基金會組織。2000年初,因應國內外各種情勢,多加愛心組織改名為「多加愛心團契」。感謝主,經過三年的協調,台總也於2000年11月底正式發文通知多加愛心團契納為台總公益理事會的義工組織,2000年12月多加愛心團契的英文名稱也由原來的DORCAS LOVE 改為DORCAS CHARITY FELLOWSHIP(TAIWAN)。
註二:
早在1996年至1997年初,多加成員即陸續詢問台總、聯總及北區相關人員:是否可以由教會出面組織相關濟貧組織,以幫助海外落後地區貧困同靈?詢問每一個人,所得到的答案都是不可能!概因受限於各單位的人力、物力及時間等諸多因素,在教會原有人事組織及架構內,根本不可能再承擔如此煩瑣沉重的濟貧工作。1997年秋天,願意關懷海外貧困弱勢的同靈因此逐漸自發性地組織了多加愛心的會員組織。
真教會過去除了在台灣地區早就透過總會及地方教會體系,對達一定條件的貧困同靈有部份金錢上直接的資助之外,在海外其他更貧困落後的第三世界國家卻是未曾有過有計畫、有組織的關懷行動。各國有總會組織的,只有非常態性、不定期、不定額偶爾的資助,難以讓孤兒寡婦貧困弱勢者得到長期有效的幫助。至於第三世界國家,則因為缺乏長期牧養工人,也沒有總會組織,當地信徒也多貧困,因此,貧困同靈一直無法得到較為實際有效的幫助。
註三:
聯總及第三世界國家教會,過去受限於人力、物力、財力及時間資源等諸多缺乏,大多只培訓教會牧養所需要的負責人及領會人才,小部份地區也開課培訓宗教教育教員和青年人才;對於兒童、青少年、宗教教育及婦女人才則尚無力顧及。
註四:
若同靈欲了解多加愛心團契,可參考:
1.多加網站:http://home.cityfamily.com.tw/dorcas
2.《真光通訊》多加專欄
3.本刊「印度之旅」專欄
4.本刊四月號始之「多加」專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