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67期1999年12月)
專題報導:[宗教教育]願多為主活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時間的腳步隨著星星、月亮、太陽劃過世紀的天空,它忠心負命地,在無聲無息中去而不返,負載人間多少空嘆,其實誰看見了時間?又抓住了時間?我們只是時間巨河裡的滾滾流沙,或許化作一堆塵泥,嗚咽人生已逝去的春意。

若非神憐憫,今生今世,我們豈能縱意自己、粉飾自己,角逐自己成為萬古流芳的英雄?不是說:虎死留皮,人死留名?豈能不轟轟烈烈讓自己雖白白來,卻得著粧上彩離去?

神給了我們寶貴生命與適合各人的一生時間、一個天空、一個舞台,我們是自己的主人,正扮演著一齣人生大戲,將來也必呈在主前重映。我們或許唱著,或許哭著演一生的戲,卻常忘我而忽略了真正的觀眾--神;)

也許曾為自己演過戲,也曾為別人演過戲,可是當我們開始有自知之明時,是否要忠實地扮演自己?如保羅的書信中:「我從前是褻瀆神的,逼迫人的,侮慢人的。然而我還蒙了憐憫,因我是不信不明白的時候而作的。」(提前一13)。

保羅的轉變是神極大恩惠,而保羅本身即是可造之材,故能成為貴重器皿,盛裝了無數恩典;否則有智慧如所羅門王,雖聰明卻反被聰明誤,忘了主宰一切的是神。

從前求學時,不能體會一句話:要立志作第一等人,不要立志作第一等事。終於在信主多年後,接觸了多項事工,常在內心深處與神呢喃,原來作第一等人是為了自己,而作第一等事卻是為了別人。作第一等人的胸襟是磊落寬大的,追求恬淡,盡責而默默適應環境,經過無數煎熬磨煉,仍能昂首自立,挺拔不虛。

如耶穌在世時所傳揚的「愛」。方為第一等人(林前十三4-7)。而立志作第一等事的人,很容易忘了自己,常常在掌聲響起時迷惑不已,而更努力於所未擷取的,無形中,為了誇耀己能,顯示自己的突出,莫不用盡全力攀爬江山,寫下自己一生的光榮以留青史。有句話說:「一個人一生的價值,不是以他為自己所作的一切而定,卻是以他為世界所作的一切而定。」

耶穌為人類釘十字架救贖罪人,是家喻戶曉之事;而祂在傳福音時所遭誤會、唾棄、辱罵、鞭打、試探等一切不合常理的事,祂都靠禱告以智慧、忍耐取勝。祂是我們事奉態度上的先師,神為我們預備了活生生的先例,因為我們帶著軟弱的肉體,要勝過世界,得靠神的憐憫,與由神而來的智慧、勇氣。我們一介生命來到世間,人生不長,早晨發芽生長,晚上割下枯乾(詩九十6);可是卻仍為虛幻的人生爭奪不已。

主已給我們的應許(太六24-34),人還不滿足,心思廣大無比地遨遊在無邊的天際,我們不是天空的飛鳥亦非野地的百合花,我們的要求更多更多……,我們卻忘了--認真為主活著。

不知道我們有幾分為主活著的心懷,當我們做工亦遭誤會撞擊時,在態度上的反應又如何?神要我們饒恕別人七十個七次(太十八22),說來不難,做來不易;我們常把自己氣得半死(損傷太多細胞)、怒目橫飛,但於事無補,神要我們學習心裡柔和謙卑,才得享安息(太十一29)。

這是很大很難的功課,要經常靠著禱告才能慢慢承受。處處自省,刻刻自守,件件恕人,實是知易行難,唯靠禱告是之。

人生不常,生命不定,我們白白領受神恩,將來不可負債見主;當生命還能喘息時,神的工是我們的使命,有什麼是比這更有意義的使命?國父是個聰明的基督徒,故說人生以服務為目的;台語也有句:能做是福,能吃是樂。」

服務,能利人益己,促進人際和諧,減少戾氣,增加新陳代謝。人必須新陳代謝,否則太墨守成規。汰舊換新才有新動力,而做工是不落空,在當中我們會得到許多無價之寶的造就,若不把握時機,當我們髮蒼齒壑時,心有餘力不足徒增遺恨,真是:勿謂少年長,光陰會轉轂。

在安老院裡,我們看盡夕暮刻劃如浪的痕跡在老人的臉上,一生戎馬高階或榮華富貴,已成往事塵煙,一方床,一碗一筷,一櫥衣,盡是天地;有多少英雄事蹟,有多少漫漫回憶,盡在不言裏。或病或殘,人生已無缺,缺的是靈命的那道傷口,有誰來與縫合?

今天的你,今天的我,明日或已他隔,明日有誰再來與互道西東?若說人生長,一朝風雨花落紅,可嘆人生短,盡情把握,為主做工莫怠惰。人生在世,無時無地不有當盡之道,端看自己如何平衡人生,如何取向人生。

走到現在,再回首從前,會發現對神仍有許多空白。忙忙勞碌的人生,永遠旋轉不停,我們的腳步似乎也不曾停過,總跟著人生轉向。蘇格拉底曾說:「很多人活著就是為了工作賺錢,我也工作賺錢,其目的是使我生活著。」

這是人生基本的生活所需,但在生活有餘時,我們是否好好為主過生活?清朝紀曉嵐曾在長江岸上對乾隆皇說:「江面上我只看到兩艘船,一艘為名,一艘為利。在滾滾人生巨河裡,這是世襲人的本性,社會因為人不斷為名為利爭奪而突飛猛進;但也為名為利的摩擦而不得安寧,心生空虛、無助,如果江面上也多了更多艘愛的船隻,便沒有紀曉嵐的感嘆了。

我們是生活在最多愛裡面的幸運者,神大愛的光芒籠罩我們,江面上那艘愛之船更有待我們動工營造,才能擴散神愛的光輝,只有愛之船才能行駛到地極,為主見證。

(原[宗教教育]166期,1999年12月號)


作者: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2/01/1999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