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67期1999年12月)
專題報導:[宗教教育]回首來時路

林提摩太

1982年剛從軍中退伍,返鄉服務,不久就接獲謝溪海傳道的通知,北上參加台總青年聯誼會委員會議。對一個大學畢業、服滿兵役、剛踏入社會的新鮮人來說,這可是個嶄新的經驗;加上對青聯會這個組織完全陌生,實在不想出席會議,想當個約拿逃避神的差遣。

還好,謝傳道的勉勵適時加強了信心,打消了到他施的念頭,抱著學習的態度,第一次參加青聯會的委員會議,只記得當時的主委黃靈新執事和陳聖德弟兄上台報告時,頻頻說抱歉,愧對主,一年來沒做什麼工。那時的感覺是:這到底怎麼一回事?

青聯會到底又是個什麼樣的組織?回到中南區後,便積極投入青聯會的工作。這才明瞭,早在總會成立台總青聯會之前,中南區已舉辦過數次全區性的社青團契,且參加人數眾多,反應相當熱烈;只是組織尚未健全,於是教區朝健全組織架構,網羅優秀人才的目標努力,終於成立了中南區的社青團契,由候靈輝執事擔任契負責之重任,隸屬於教區中的教育組。

一路走來,歷經林章明弟兄、高志聖弟兄,直到現任主委趙明禮弟兄,也已度過十幾個寒暑,由意氣風發的年輕人到穩重成熟的中年人,歷任幹部都成了中堅團契的幹部了。而原先的社青團契也蛻變和台總青聯會結合,成為中南區青聯會,單純為一社青的組織。

直到中正大學設校、雲林科大、虎尾技術學院、嘉義技術學院、環球技術學院、嘉義師院等各大專院校陸續改制,才有大專團契的成立。青聯會乃成為社青團契、大專聯契兩大青年系統的聯誼會,這個過程與其他教區成立青聯會的過程大致相同。

在信徒代表大會上,有代表質疑:「青聯會是外來的產物,為何還編預算給予補助?」當時的總幹事許東霖長老起來回答:「青聯會不是外來產物,在本會規章細則中明訂其組織章程,所以給予補助是合理的。」

當時,我心中想,補助的標準不在於外來的組織或內發的組織,而在於這個組織是否發揮了功能,值不值得編預算給予補助。當年楊約翰長老看到沙巴及馬新的青年,有健全的組織,有計畫的訓練,熱心愛主,積極參與教會事工,整個教會呈現活潑氣象。反觀台灣,不少優秀青年,信仰堅定,信德兼備,就是缺乏組織,沒讓青年動起來,所以教會呈現衰退現象,於是發起組織青聯會的構想,即使首次任務是接待國外青年訪問團,但卻不能抹煞日後青聯會在教會事工上所努力的成果。

記得全省未婚青年聯誼會,活動地點首次由會堂走到戶外,在埔里三育神學院舉開時,其他教派的青年投以訝異眼光,並用羨慕口吻說:「我們多麼希望能夠像你們一樣,有全省青年聚集在一起的機會,也多麼盼望能夠成立和你們一樣的組織。」的確!在歷經邵銘恩執事、黃宗陽弟兄至陸魁奇弟兄等主委的努力,全省未婚青聯誼會已經奠定了良好基礎,也建立了未婚青年聯誼的管道,在婚姻的事上,提供了良好互動的模式。

除此之外,詩歌聯誼、球類比賽、運動大會、國外參觀訪問,都能與時代脈動相結合,青年積極參與各項活動,對教會的向心力也因此增加,生活重心也逐漸轉變到教會,這是多麼令人喜悅的事啊!

由於地緣關係,中南區教會分佈於雲嘉兩縣市,又按所在位置及交通考量分為第一小區(山區),第二小區(海區),第三小區(市區),每一小區都有成立青聯會的組織,在運作上相當順利。加上每個教會都有聯絡員(現正研擬改稱執行長)的編制,所以教區舉辦活動時,都能全體動員。

歷任的區負責及教區負責人都十分支持青聯會,提供行政上的支援及經費預算,使幹部獲得莫大鼓勵。幾年前,阿里山小區由西山區劃屬中南區,成立第四小區,在主內一家,族群融和的精神上,更具寬廣空間。舉辦露營、捉溪蝦,可往山上跑,交通方便,空氣新鮮;想捉魚蟹、戲水、游泳,可到海邊、外傘頂洲。

想摘水果可往山區前進,外加焢窯,灌土猴;園遊會、運動會、心靈講座可到市區運動場、學校、文化中心,可謂是得天獨厚之地。怪不得陳日頌執事每次蒞臨講課時,總是說:「我最佩服中南區的動員能力了。」黃靈新執事南下指導授課時,曾說:「要北部青年來看看中南區青年活動的情形。」

陳徹道執事受邀指導上課時說:「這是個新發現!」是客套也好,真誠更棒,對默默付出的所有幹部都是窩心的肯定。青聯會幹部們在事奉上學習長進,當年近四十,邁入中堅之際,猛然回首,將會發現沿路滴下的汗水,已澆灌出朵朵美麗的回憶花朵。



(原[宗教教育]166期,1999年12月號)


作者: 林提摩太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2/01/1999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