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瑩
總會決定將本刊與《聖靈月刊》、《青年團契》合併為一。因此本刊將於今年年底走入歷史。
本會宗教教育起源於1950年8月之第一屆青年靈恩會。當時與會青年有感於聖經所記:「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二十二6)。而建議總會成立兒童聚會,迄今剛好半世紀。
在1954年兒童教員檢討會上,與會教員提出出版《兒教通訊》以幫助教員之建議,並獲得通過。但因總會諸傳道者工作繁忙,未能隨即創刊。
於1960年8月,在幾位嘉義教會兒聚教員之商討,當時總會書報組負責故林悟真長老指導下,在嘉義教會成立出版小組。當時計有:高坤元、容建華、蔡勝男、江南瑩、李麗芳等五位組員。但因這些人都是初出校門之青年,毫無出版經驗。乃一面請教林長老、一面從中國生產力中心借到幾本有關印刷、出版之書,由組員分工,分章研讀、開會報告、討論、從做中學習。也常在兒童聚會結束後,繼續討論、編輯。一切從零開始,一樣一樣學習,一步步創出本刊。經過雖很辛苦,卻也很有收穫。
當時創刊之目的為:(見《兒教通訊》第一期第3頁)
1.各地兒教間之聯繫、檢討,以求進步。 2.提供教員各種補充教材。 3.輔導教員之靈修、教學技術。
初期內容分:靈修、故事、聖樂、報導、討論及副刊,是不定期刊;由小組組員邀稿,自動投稿的也不少。初期由於經費不足,未發稿酬,並以克難方式做最低成本之印刷。
日後總會編列固定經費,乃開始發給稿酬,並聘請專職美編,在版面、美術編輯方面予以加強。當時來稿先由小組初審,然後送總會編審會審查,再送回嘉義修文、編排、付印、出版。雖然往返費時,但是總會編審會都很配合,很少拖延。
之後由於人事變更,小組成員多所更迭。新進組員多未有出版經驗,因此由舊組員指導,從做中學習;其中曾一度由一人獨撐數期。辦刊物是最吃力不討好的事,其中辛酸很難為局外人所能想像。然而期刊能經常與讀者見面,讀者也能在沒有壓力下,日積月累吸收很多知識與別人的經驗。是很有效率的投資。
*1962年8月起配合總會宗教教育股之改組,更名為《宗教教育》。同時增加頁數。 *1968年11月配合總會之擴大組織,將本刊出版移至總會。 *1970年將一貫橫排的版面改為直排。 *1982年5月正式向政府登記,並確定為雙月刊。
1984年開始籌組策劃小組,定期於台南開會。一面檢討上期內容,一面規劃以後之內容。每次赴會都懷又喜又憂的心情。喜的是能與興趣相同、志向相同的同工,談大家所關心的事。憂的是每次會後將增加自己的工作。因為策劃內容都先由組員認養。每次會後都免不了趕夜車寫稿。
1989年4月開始籌編專輯。分台北、台中兩地,從不同角度探討某一件事情,寫出專輯、專欄、特稿等。組員都能忙中撥空、全力以赴、互相搭配,端出最好的佳餚。(以上經過詳見本刊1994年6月號第12頁)
*1990年1月改為月刊,增大版面、增加頁數。
改為月刊後不但探討親子關係,更將觸角伸到全人宗教教育。由於各小組成員多是教員也是父母,因此寫出來的文章都能理論、實務並具,切合主內諸教員、父母之需。各小組成員更覺得責任之重大,更為戰兢從事。其中不少專欄、專輯、特稿,已足以發行專冊。
如今本刊即將走入歷史。僅以本文告別歷年來愛護本刊的讀者、作者。但願合刊後更能獲得大家的青睞,提供更多的幫助。阿們。
(原[宗教教育]178期,2000年12月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