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65期1999年10月)
專題報導:[宗教教育]從神呼喚撒母耳談起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璞加

信仰墮落


在以利當祭司的時候,他的兩個兒子都是惡人,不認識耶和華。這二位祭司待百姓是這樣的:凡有人獻祭,正煮祭肉的時候,祭司的僕人就來,手拿三齒叉子,將叉子往罐裡、鼎裡、釜裡或鍋裡一插,插上來的肉,祭司都取了去。

凡上到示羅的以色列人,他們都是這樣對待。這兩個人的罪在耶和華面前甚重了,因為他們藐視耶和華的祭物,使百姓厭棄為耶和華獻祭,並且這兩個人又與會幕門前伺候的婦人茍合(撒上二12-18、22),他們的惡行使耶和華的百姓犯了罪。

祭司以利這時已經98歲,身體老邁,眼目昏花,看不分明,無力約束這二人的惡行。因此那些日子耶和華的言語稀少,不常有默示,以色列上下,從祭司到百姓的信仰都墮落了。

僕人條件


神一連四次呼喚撒母耳,可見神呼召祂工人的急迫性;但神還是等候撒母耳長大,讓他先在聖殿裡學習事奉,直到他長大成為神的僕人。因此神學教育的目的應當培養合乎神所用的工人,而神對撒母耳的呼召及他事奉的歷程,可作為我們神學教育的一個思考方向:

一、那時撒母耳還是孩子,穿著細麻布的以弗得,侍立在耶和華面前(撒上二18)。

二、撒母耳在耶和華面前漸漸長大(撒上二21)。

三、撒母耳漸漸長大,耶和華與人越發喜歡他(撒上二26)。

四、撒母耳在以利面前,事奉耶和華(撒上三1)。

五、當神呼叫撒母耳時,撒母耳以為是祭司以利的呼叫,馬上醒來跑去祭司以利那裡,且連續三次,沒有怨言,可見撒母耳是殷勤、忠心的僕人。

六、雖一晚沒睡,仍開了耶和華殿的門(撒上三15),這是天天要做的工作。

綜觀以上撒母耳在聖殿的學習服事看來,神學教育的內容應包括:

一、信仰及健全的人格(在耶和華面前漸漸長大)。

二、建立與神與人的關係(耶和華與人越發喜歡他)。

三、事奉的精神(儆醒、殷勤、無怨,天天都如此)。

一個神的僕人,必須具備這些條件;一個傳道工人,更應具備這些特質。所以神學教育的內容不應只重視聖經知識的教導或工作技巧,它必須均衡發展,如此才能有宏觀的視野,成為合乎神所用的工人。


神向撒母耳說話


一個想要為神做工的人,在學習的過程中要能聽見神的聲音,一個聽不見神聲音的人,是無法成為神的工人。當神呼喚撒母耳時,撒母耳以為是祭司以利在叫他,撒母耳將神的聲音當成人的聲音,所以他聽不懂神的呼喚聲。

這時祭司以利教導撒母耳說:「神若再呼喚你,你就說:『耶和華啊,請說,僕人敬聽!』」(撒上三10)。以利教導撒母耳如何聽見神的聲音。

一、請說:撒母耳聽見神的呼叫,撒母耳回答「請說」,求神說明。有時我們讀經卻不明白,因為我們沒有懇切請求神的說明。

二、僕人:撒母耳稱自己是神的僕人,這是謙卑。但人常自以為是,要用自己的智慧、經驗去明白神的話語,卻不懂得謙卑、倒空自己。

三、敬聽:敬聽是恭敬地聽,不是隨便、輕浮地聽。敬聽也是專心、努力地聽。

「請說、僕人、敬聽」讓我們可以聽懂神的聲音,是我們每個僕人所必需學習的功課。


神僕應有認知


神第一次向撒母耳說話,沒有告訴撒母耳工作的內容;反而告知以利家將受的咒詛,從這裡可以證明撒母耳的啟示是從神來的。但神為什麼要向撒母耳啟示這些的咒詛、且是嚴厲的咒詛呢?

一、叫聽見的人「耳鳴」:驚訝、戰慄。

二、必「永遠」刑罰他的家。

三、神向以利家「起誓」說。

四、雖獻祭、奉禮物,永不能得贖。

一個為神盡心工作的僕人,本是要從神領受福氣的,然而以利卻遭受神的咒詛,真是發人省思。因為以利任憑身為祭司的兒子胡做非為,沒有盡到管教之責;也因以利的失責,讓百姓信仰低落,甚至神的言語稀少,彷彿沒有了神。

在神看來,一個忠心的工人,不只在自己工作上盡職,還要能建立良好家庭,這樣他才算是一個真正忠心的工人。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顧教會呢?現在神呼召撒母耳興起代替以利,神要撒母耳知道:身為神的僕人,他當盡的本分,就是要為神的家盡忠,讓百姓活在神愛中,因為神對於管家的要求就是忠心(林前四1-2)。

神的僕人除了在神工作上盡本分外,還要善盡家庭責任。當神的僕人未能善盡職責,結局就像以利家一樣,且所獻祭物,永不得贖去(撒上三十四14)。


神僕特徵(撒上三19-21)


一、神與他同在。

二、他說的話一句都不落空。

三、以色列人都知道神立撒母耳為先知。

四、神在示羅向撒母耳顯現:神不斷向他顯現。

五、神將自己的話默示撒母耳。

一個神的僕人、一個先知,他的職分是神所立的,不是按人的意思立的;既是從神所立,人就沒有什麼好誇口。所以保羅說:「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林前十五10)。

既然先知是從神所立,那麼他的話就帶有權柄。主耶穌差遣十二門徒出去傳福音時,給他們權柄,能趕逐污鬼,醫治各樣病症(太十1)。所以先知所說的話一句都不落空,有神與他同在,神不斷向他顯現,將自己的話向他默示;先知與神有良好交通和親密關係,也有良好生活見證。

正如撒母耳在百姓面前為自己見證說:「我從幼年直到如今,我奪過誰的牛,搶過誰的驢,欺負過誰,虐待過誰,從誰手裡受過賄賂因而眼瞎呢?若有,我必償還。眾人說,你未曾欺負我們,虐待我們,也未曾從誰手裡受過什麼。」(撒上十二1-5)


先知的使命(撒上三21以下)


先知的使命就是將神的話傳遍以色列地,忠心傳講神的信息。撒母耳每年巡行到伯特利、吉甲、米斯巴、拉瑪這些地方審判以色列人(撒上七15-17),可見撒母耳是個盡責的僕人。

今天神學教育當有世界觀,因為主託付門徒的使命就是要到普天下傳福音給萬民聽(可十六15)。因此,神學教育除了要對神救恩的道理有深切教導之外,還要培養神的工人能有胸懷世界、綜觀環境變化能力,讓福音可傳到地極。


結論


先知工作是一輩子的事奉,撒母耳為百姓立王之後,在工作崗位上雖然退了下來,但他依然表明自己是一輩子的事奉。他勉勵自己:「斷不停止為百姓禱告,不讓百姓得罪耶和華,以善道正路指教神的百姓,可以敬畏神,誠誠實實盡心事奉祂。」(撒上十二23)。

因此,一位神的工人應當要有這樣的認知,神所託付的使命是一輩子的,我們或許難免受限於教會組織條例的規定,不得不從工作崗位中退下來,但仍要持守事奉的心志。

(原[宗教教育]164期,1999年10月號)


作者: 璞加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0/01/1999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