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68期2000年1月)
自由來稿:[宗教教育]〈教學相長與教寫相長〉讀後感

台南 悅祈

其一

能言者未必能書。許多站講台的人,講得相當有內容,於是請他將所講的內容寫成文章。有些人往往表示:講比較沒壓力,要提筆為文就難了。

同樣的,會寫的人,卻不一定能用口流暢地表達出來。難怪說恩賜不同。

但恩賜是神的賞賜,筆者曾聽賴英夫傳道見證他為主寫作的經歷,並非從小就是善作文章的人,乃是靠神幫助努力的寫,多多寫,文筆就不斷進步。

我在此也想以個人的一點經驗提供怕寫作的人參考。記得小學和國中都為寫作文傷腦筋,想一句停好幾下,好不容易寫完,分數總是低的。後來發覺外省籍同學作文不但快,分數也比較高,又常得獎,原來那是他們慣用的語言。對我這個台灣國語的文筆,絞盡腦汁也難表達得好。

到了高中,寫作就當作和人講話,先將自己的意思用筆「講出來」,所以邊寫邊唸,反覆地唸出來,修掉冗句,一口氣唸下來,文思頓感通順,就算完成了。果然,分數提高了,老師竟批閱「流暢」二字,增加了我寫作的信心。

其二

多看淺顯的散文,而且用口和心「唸」它,如同英文的閱讀一字「read」是「唸」不只是看。三本雜誌就是很好的散文,不妨拿起唸唸,必能有助於寫作。

其三

最後就是不怕被修改,多寫進步就會快,投稿者可以要求修文,通常編輯人員不吝於為作者修文,再予刊登,因此腹中有物者,文筆不要太在意,肯拿起筆來就會進步!

(原[宗教教育]167期,2000年1月號)


作者: 台南 悅祈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1/01/2000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