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67期1999年12月)
你來我往:[宗教教育]他也是別人眼中的過動兒嗎?

北區專欄小組策劃

顧媽媽問:

我十歲的小兒子,非常活潑而且機靈,無論在校、在家、在教會,大人們對他加以讚美之後,總免不了附上一句:「乖,聽話,專心一點!不要像毛毛蟲一樣動來動去。」日子一久,不免擔心是否他就是人人眼中所認為的「過動兒」?



哈利路亞,

親愛的顧媽媽平安:

收到您的來函,看了這樣的疑慮與憂煩,其實,這是每個家長所免不了的預期心理反應。畢竟,自己的孩子,自己最清楚,一旦聽多了旁人的「良心建議」,原本不太經心、留意的事,一下子便覺得非同小可,甚至會有「相信他人說法」的衝動。不過,在做最後判斷之前,且讓我們以較為客觀角度來看待您的懷疑。

近年來,由於弱勢團體受到國內媒體關注,加上特殊教育所涵蓋類別也較不為人所廣泛知曉,所以往往有新名詞出現時,便會造成一股莫名轟動。舉凡自閉症、過動兒、水腦症、病弱兒都在在衝擊現有知識水平的接受程度,無怪乎社會上充斥自閉、過動、智障的盲目叫囂,甚至將其當成無傷大雅的口頭禪,看在真正家中有特殊兒的團體或個人眼中,情何以堪?

一般說來,在學齡兒童中約有3%至10患有ADD(ADD: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s;注意力不集中症),而患有ADHD(ADHD: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比例則降至2%以下;在性別差異度上,ADD的男女比例介於4:1-8:1之間,ADHD則為2:1-9:1。

由此看來,真正屬於注意力不集中症與俗稱過動兒的患者,其實並不如外界想像的多或普遍,只是大人們的眼光總是淨瞧見那較特出的一群:非優即劣,而優劣間的判定又是那麼刻板與膚淺,什麼樣的舉止稱為「乖」?什麼樣的行為是「聽話」?而什麼樣的表現才算是「專心」?難道有統一的標準可以拿捏計算?還是眾口爍金便成、無法杜悠悠之口?

人,往往只見別人缺漏,卻忘了自己眼中早就佈滿許許多多樑木,在積非成是的今日社會,我們不能不謹慎!

其實,截至目前為止,ADD與ADHD的成因一直有無法定於一宗之困擾。惟大多數研究顯示,前者可能與大腦生物、環境和社會心理因素有關;而後者除了前二項因素之外還包括遺傳、懷孕與出生併發症、環境中的毒素、醫療問題等間接或直接的影響有關。

再者被認定為ADD或ADHD的患者是在七歲以前開始出現症狀,必需經過長時間觀察記錄其違常的頻率和嚴重程度,從行為、態度、學習或工作狀況來全面評估,符合檢核表所明列症狀至少六項,且持續六個月以上,影響其正常生活,造成臨床上顯著的痛苦,妨害個人在社會、學業或職業上的功能,又違背其身心正常發展者,方能成立。

如此龐大又複雜的歸因及鑑定工作,是歷經20多年來的教學與臨床相互搭配、整合,方能理出一些人為上達成共識的觀點;倘若這些辛苦的背後,換來的只是輕鬆的三言兩語、徒逞口舌之快、誤判了事,那麼,人人皆可成師、成醫囉!

當我們了解學理上的歸因、認定和統計數據後,回過頭來再看看您所疑慮的問題。此刻,是否您該好好思索、回憶孩子真的有如人所說的那般「過動」嗎?還是較為調皮好動而已。

在孩子的世界裡,種種的刺激媒介一定會產生某種程度的相對反應,比方:家庭的氣氛、父母的教養方式、因疲倦、疾病與饑餓所導致的偏差行為,以及孩子與生俱來的性格傾向,或者於課堂中不良的師生互動、同儕感染等等。

在此,我們真的很需要從禱告中祈求神增添心力,藉著清醒的頭腦加以釐清、分辨,好讓孩童得到應該屬於他的清楚定位,而非因著某些穿鑿附會的猜疑,轉而加諸孩子不必要的標籤,因為,長遠的陰影,將會限制他們無盡寬廣的延伸、創造、發展空間。

別忘了兒女是神所賜的產業,耐著性子期待更好的蛻變,遠比「鐵口直斷」來得更合乎神所要人們學習的一生課題。

願您平安。

ADHD相關書籍介紹


一、《ADHD學生的教育與輔導》,洪儷瑜著,心理出版社,民87。

二、《注意力不足過動異常兒童的診斷與處遇》,楊坤堂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特殊教育中心出版,民86。

三、《如何幫助孩子克服隱性障礙》,高登.史芳坦著,陳淑惠譯,新苗文化出版,民86。

四、《ADD兒的世界/透視注意力不集中症》,Warren Umansky.Ph.D., and Barbara Steinbreg Smalley 等著,張美惠譯,創意力文化事業發行,民86。

五、《過動兒的認識與治療》,宋維村、侯育銘著,正中書局出版,民85。

六、《不聽話的孩子?過動兒輔育與成長》,瑪麗.福樂著,何善欣譯,商周文化出版,民85。

七、《注意力不足症》,楊碧桃、龐大慶編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出版,民82。

(原[宗教教育]166期,1999年12月號)


作者: 北區專欄小組策劃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2/01/1999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