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66期1999年11月)
你來我往:[宗教教育]我的孩子不愛讀書,卻整天只看電視,無所事事,該如何開導?

北區專欄小組策劃 黃銘芸整理

葉媽媽來信問:

我的孩子小學三年級,家裡也準備了幾套兒童讀物,但他卻整天嚷著:「好無聊!」要他看書不肯,寧願守著電視機。尤其放暑假在家,又不放心他和同學出去,只好每天在家藉由電視打發時間,顯得有點無所事事。

請問:身為職業婦女的娘,應該如何開導他才好?




親愛的葉媽媽平安:

您的問題,不只是暑假期間才會發生,大多數家庭都因所居住的都市活動空間狹小,家長認為只要小朋友能夠乖乖待在家裡就放心了。沒想到孩子一坐下來逮到「電視假期」,從早到晚遙控器就不離手。如此長時間逗留在「吸魔器」般的螢光幕前,孩子變得精神渙散、反應也遲鈍。

電視,當然有媒體教育和語音聲光刺激的正面意義,讓孩子暑假在家「看電視」是無可厚非;但為孩子的眼睛、身心健康著想,家長更加要幫孩子把關。最好是有大人陪同一起看,或者及早讓孩子學習分辨是非能力,拒絕年紀小小就淪為電視奴隸!

共同安排家庭活動時間


各種研究都指出,父母和子女沒有花足夠時間,一起參與能夠加強親子關係的活動,事實上,一份最新研究報告指出:父母一天大約花3個小時與孩子一起看電視,但一起參與其他活動的時間,卻不到30分鐘。

電視會剝奪家庭成員團聚的重要時刻,使得他們彼此無法有效溝通。因此,運用你的最佳判斷力,建立家規以減少不當或過度觀賞電視情形。試試,排定家庭之夜,未來一週的電視節目表,以控制花在電視機前的時間。

一起做些事,鞏固快樂家庭


當子女被問道:「怎樣才是個快樂家庭?」他們答得很平常,以致常常被忽略,就是:「一起做些事。」一起做些事的確能鞏固家庭並使之團結。穩固的家庭會學習仔細地計劃,使外在壓力,不致妨礙家庭團聚的美好時光。音樂創作、美化家庭、在家陪子女讀經……,即是實在又可行的好辦法。

及早培養孩子想像力與創造力


要想培養孩子愛看書、幫忙家事,家長的從小陪伴,使之養成習慣是不可少的。從小啟發孩子興趣;例如,市面上的《巧連智》、《小小牛頓》、《國語月刊》……,有書本及卡帶,許多大人不認識的動物或是恐龍,小小年紀不識字的小朋友,卻也照樣能夠說來頭頭是道,甚至可以畫得有模有樣地貼在牆上。

只要和父母商量好不是亂貼,且能夠自幼就訓練自己收拾物品,養成物歸原處的好習慣,不但他會越來越愛畫,同時更增強他的成就感,這樣媽媽也輕鬆,不是一舉數得嗎?

一位任職復興美工的江弟兄十分感慨地表示:現在學生真是越來越難教了。因為技巧不錯,稍有「美術天份」的孩子,父母就急著送到美術班學習畫畫,技巧是學到了,但是卻忽略最重要的創造力和想像力。

這種感慨與發明家愛因斯坦的觀念:「培養兒童的想像力比建構他們的知識重要。」是不謀而合的。江老師進一步建議大家:尊重孩子的想法,同時不否定孩子的作品。有時孩子畫了一個大圓圈旁邊有許多小圓圈,他說是全家人圍桌而食,請先別笑他,因為這是透視觀念,由上往下的表達方式,千萬不要抹殺他內心世界的純真。

也許孩子的作品不夠成熟,只要家長仔細聆聽孩子內心世界可愛的想法,並將孩子的寶貴作品都--妥善保留,而且記錄下來,想必是一分珍貴的文化資產。

培養正當休閒活動


只要有場地和同伴,像是打羽毛球、乒乓球、網球、躲避球、游泳都不錯。如果沒有可以試試靜態活動:下象棋,跳棋,五子棋,繪畫,看書。

一般而言,社區附近都有圖書館,不但可以吹冷氣甚至還有影片欣賞;而臺北市立的圖書館更進步,可以辦理家庭借書證,有些可以借用一個月,不妨多加利用。或者有大型書店,內售新型書籍文教器具,甚至可以席地而坐翻閱試讀,喜歡再買,就不至於每套都買,到後來徒佔空間形同擺設。

要知道小朋友大都喜新厭舊,對於新奇有趣的玩具或書籍,通常玩弄個一、兩天就打入冷宮,下次再玩就要等到玩伴前來時,才有鹹魚翻身的機會了。在一次研討會中,聽到一位兒童文學家的建議:每一本書都是幼兒與父母的記憶,每一本書都是他們珍貴的文化資產,請勿輕易送給別人。因此,要買也要買值得珍藏的好書,留下美好回憶。

立定心志


有一位牧師,在美國擁有很高的社會地位,但是他們家沒有裝設電視,理由很簡單:這對牧師和牧師娘,為主培育他們的兒女,希望以後也能夠成為傳教士,所以從淨化孩子純真的心靈、培養合乎主所用的健全人格做起。其為人父母的心志,值得同在主裡也為人父母者,省思一番。

綠化親子關係


當假期來臨時,非但是學生休息的大好機會,其實也是家長們「綠化」親子關係的好時機。建議家長能夠主動徵詢孩子意見,和他們一起訂定假期計畫,除可培養孩子的責任心、成就感,使他們也學著參與家事,增強人際關係與應變的能力,更進一步會讓他們喜歡家、喜歡放假,畢竟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啊!



(原[宗教教育]165期,1999年11月號)


作者: 北區專欄小組策劃 黃銘芸整理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1/01/1999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