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83期2001年4月)
海外來鴻:度美國「感恩節」有感

幸雲

感恩節前夕,無數商家推出「火雞」的廣告,讓人覺得感恩節的腳步已近。到了感恩節這天,學校、各行號皆放假,幾乎家家都吃火雞慶祝團圓,氣氛猶如台灣過新年一般。

到底美國怎麼會有感恩節?原來歐洲第一批赴美的移民,搭乘五月花號(並)於初冬到達美洲新大陸。在惡劣的天候中,一時無法適應,飢寒交迫,死了很多人,幸得當地印地安人的幫忙,他們才得以度過第一個冬天。次年思想神的恩典讓他們得以存活並在新大陸扎根發展;因此,他們感恩慶祝,此為感恩節的由來。

身為來自台灣的新移民,入境隨俗,也享用了豐盛的火雞大餐。看美國電視台上的宗教節目,思想神浩大之恩典;看清教徒當初感恩之心,不禁省思身為真教會基督徒的我們,感謝神之心有多少?多少抱怨充斥我們的心懷,平安視為應當擁有,因神該眷顧他的子民;財富視為神的祝福;擁有傲人的才華,更視為天生具有。一旦遇到不如意,往往怨嘆代替一切。

偏偏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俗語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往往你看我好、我看你好。尊貴的人常被羨慕加以忌妒,但富足的人何嘗沒有他們的苦惱?早晨散步,經常聽到怨嘆聲。八、九十歲的年長者在怨嘆,五、六十歲的中年人也在怨嘆,他們外表看來健康、長壽又富裕。有的受過高等教育;有的兒女有成,個個是博士。但他們不因自己所擁有的而快樂,有的還自嘲自己是「新五子登科」:集瞎子(看不懂)、聾子(聽不懂)、啞子(說不通)、瘸子(不會開車)和傻子(只能待在家中傻傻地替兒女作家事、帶孫子)於一身。記得有一次傳道人在過年前電話訪問他所熟悉的信徒家庭,其中沒有一個真正喜樂的家庭;令人不禁打個問號,這些家庭真不知感恩嗎?

* * *


其實人生都有一些缺陷,能夠欣賞缺陷美是一種信仰的操練。傳道者時常勉勵我們要背負信仰的十字架,但這不是口號而是要付諸實行。說很容易,但要真正感恩不容易。常在廣播中聽到勸勉人要如何知足:不比較、不計較。不比較即不因為別人比自己優越而難過,而慶幸自己比那些差的更好;至於不計較,則是不與對不起自己的人計較。或許當你受到委屈時,覺得自己有千萬個理由可以生氣,但是若你能平心靜氣去思考「同理心」,這耳熟能詳的字眼,且切實設身處地替對方設想,站在同情、憐憫的角度,相信原本火爆三丈的氣,頓時便煙消雲散。

* * *


吳淡如的書《創造好心情》(註一),分析不快樂的原因有五點:第一,期待有人為自己帶來快樂;第二,動不動就拿別人來比,憤世嫉俗;第三,太在乎別人評價;第四,拿一百分當標準;第五,把自己的不快樂怪在某人頭上。

想想這五點原因,多少人犯了而不自知,不快樂又如何感恩呢?想想年長者,因常常期待子孫能為自己做些什麼而不快樂;還有多少人,一生中動不動就拿別人來比較而耿耿於懷;完美主義者,常很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及拿一百分當標準,根本得不到快樂。事實上,凡事無愧於良心即良藥一帖。至於將自己的不快樂怪在某人頭上,常帶給自己更多的憤恨、苦惱。其實,饒恕別人就是善待自己,心中沒有敵人的人最快樂。想想《腦內革命》(註二)這本書告訴我們凡事往好處想,如此一來便不會在心中堆積太多的不滿、愿懟。

* * *


想想自己四年前大病一場,徘徊於生死邊緣,若非神的憐憫救治,早已黃土一抔。但病後重生的我,在起初兩年病榻纏綿間,仍對許多人、事無法釋懷。尤其病後體力大不如前,生活起居常需家人照顧,有時悲從中來,怨嘆命運的捉弄,懷才不遇,早將神的救贖大恩拋之九霄雲外,抱怨都來不及,還要由衷地感恩,簡直難上加難!但每逢想起自己是從神的恩典中重生的新人,便向神悔改,在禱告中求主赦免,並賜給我愛心和憐憫的心來看待生命中的際遇。這條學習感恩的道路是艱難而漫長的,剛起步的我在跌跌撞撞中,感到神的力量幫助扶持,漸漸學習生活快樂的秘訣,發現當抱怨少一點的時候,快樂與感恩的心,無形中也多一點。

當你能以寬敞的心胸看待日常人際生活中的恩怨情仇,以智慧看透日光之下勞苦、怨嘆聚成的愁雲慘霧,便能想見神在日光之上金色燦爛的恩典光芒是何等的美好!

註一:《創造好心情》,吳淡如著,方智出版社,1999年,台北。

註二:《腦內革命》,春山茂雄著,魏珠恩譯,創意力出版社,1996年,台北。


作者: 幸雲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4/01/2001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