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淑惠、郭慧足採訪,黃淑惠整理
蔡守道長老,原屬嘉義教會,現屬台北市內湖教會,歷任嘉義教會負責人、中南區區負責及台灣總會負責人等職務,一生為宗教教育花費心力,如今更為全人教育把脈。
緣起 選擇讀一本活的歷史書,見證七十年來真耶穌教會台灣宗教教育的發展。從我們與蔡守道長老的訪談中,感覺彷彿一股活水泉源汨汨而來,自古以來,神即勉勵以色列人重視宗教教育;爾後,神亦親自帶領全球真耶穌教會宗教教育師生,邁向未來的世代,高舉祂的聖名。
我請木匠作舞台 會堂即教室
1926年,嘉義地區共30個信徒成立祈禱所,到成立教會時,雖有兒童聚會,但人數很少,那時我才4歲。沒有教室,輪流使用木造會堂,椅子是長板凳,小朋友的腳懸在半空中晃,跪墊是用稻草編起來圓圓的,窗戶用鐵片撐上去,屋頂是鉛製浪板。
傳道即教員
9歲,我正式參加宗教教育,當時的椅子還是長板凳,沒有小朋友敢在上課睡覺,一睡覺就會摔倒在地。老師是蔡聖民長老(當時是蔡聖民執事),而傳道就擔任宗教教育的教員。
自己編教材
兒童有30幾個,一方面由傳道教導我們,一方面請林悟真長老的女兒(林清眉、林嬌蓮)自編教材,兒童詩歌改編自日本童謠。當時的兒童聽話、守規矩,一聽到兒童聚會,都非常踴躍參加;散會之後,每人送一顆糖果,有時老師會帶我們去郊遊,這就是當時的宗教教育。
獨立製教具
因為須田彼得長老很會佈道、講故事,又會畫連環圖畫、講故事,於是在木製舞台圖畫的背後說明前一張故事內容。後來台灣支會認為「戲」不好,才改為圖畫故事,於是我請木匠作舞台,並加上蓋子,現存在於嘉義教會;我也畫了好幾部圖畫故事,如挪亞的方舟等。當時「教材」是自己找,「詩歌」自己編,根本沒有其他管道來支援。
人如礦夫一身黑 自從當了兒童聚會負責人後,我非常重視宗教教育是否有教室。嘉義教會適逢第三次蓋會堂,文祥街會堂遭火災,有許多木材、鐵釘堆放不知放到何處去?於是我聯想到充分利用剩餘物資,就用卡車一車車地搬回來,出發前人人雙手乾淨潔白;回嘉義,人人猶如礦夫,運回這批材料後,黑手黑衣。
利用安息日聚會前後的空檔,甚至星期日動員信徒們拿柴刀、鉗子、戴斗笠到會堂,群策群力地將木造兩層樓的兒童教室一一建造起來,當時建會堂已花32萬,在沒有存款的情況下,信徒愛主的心火熱,錢慢慢進來,設備一一補齊:終於有七間教室,但沒有風琴,於是有一人奉獻一台風琴、有二人奉獻一台風琴、有三人合資奉獻一台風琴,不久七間教室的風琴具備了。接著按年齡分設了幼稚班、幼年班、少年班AB兩班、初級班、中級班,有各班教室和教員辦公室。
教員方面乃由林悟真長老的兩個女兒林清眉姊妹、林嬌蓮姊妹及李麗華、李麗芳姊妹來訓練。她們先示範教學給準教員看,再引導其教學方法,我則在旁觀察,看哪些是可用的「人才」,從中挑選20幾人後,又增加至30幾人。
當時教會信徒約一千人,負責人僅三人,我是從宗教教育長大的,對宗教教育非常重視,所以提議各班設班負責,負責班務進度,教材我們自己統編,最後訓練系負責(兒童聚會負責人),擬定全盤計畫後拿給我看。我與總務、財務負責人協商,試辦期間任期三個月、從慢慢開始寫鋼板、編輯初步的教員手冊,到試辦教員講習會,提供兒童給教員實習;然後將資料送到總會,總會再針對缺漏部分編寫宗教教育的組織宗旨、目標、教員的職責、系負責的工作職責等要項,待架構完成後,正式舉開第一屆全省教員講習會。所以教員講習會是由嘉義教會開始試辦,經由學生靈恩會中學生感悟宗教教育的重要,而發起第一屆的教員講習會。
大聲疾呼宗教教育 我在信徒代表大會提議設立宗教教育,受到代表們的反對,其普遍認為大人很忙,禮拜天沒空帶孩子來聚會,總認為他們長大以後自己就會到教會,現在不必設立宗教教育。
我在代表大會以「神言是一切決策的總綱」,大聲疾呼宗教教育的工作不是現在才開始,古時候,神已經命令摩西要把祂的旨意寫下來,囑咐以色列民要教導兒童。「以色列眾人來到耶和華──你神所選擇的地方朝見祂。那時,你要在以色列眾人面前將這律法唸給他們聽。要招聚他們男、女、孩子,並城裏寄居的,使他們聽,使他們學習,好敬畏耶和華──你們的神,謹守、遵行這律法的一切話,也使他們未曾曉得這律法的兒女得以聽見,學習敬畏耶和華──你們的神,在你們過約旦河要得為業之地,存活的日子,常常這樣行。」(申三十一11-13)
當時吩咐摩西要召集大人男女、孩子(指青少年)。在幾千年前,神就吩咐宗教教育要如此行了。代表們聽了,才覺得這主張有神的話為根據,不能反對神。
教養兒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二十二6)。今日,重視宗教教育,要從小開始教導,使他認識、敬拜神,長大便知道如何為人處事成為基督徒。與代表們爭取設立宗教教育的過程備極辛苦,回想起來真是欲語淚先流。
自己經歷宗教教育長大的,有一段時間宗教教育中斷了,當兵回來,馬利亞執事質問:「為什麼都只專注兒童?」我回答:「兒童不教導是不行的。」我也發現:當時宗教教育的教員與教會負責人脫節──負責人若關心垂問各班狀況,所得答案都以宗教教育教員自己已決定了,甚至班負責自選教員,自個兒向兒童宣佈他就是教員,連系負責、負責人都不曉得。我詢問當時的負責人之一林長老的母親:「為什麼會這樣?」林長老的母親回答:「問他們都不答腔,開會也不請我們去。」我心想:教員怎能與教會脫節?馬利亞執事便要我擔任宗教教育的負責人,我答應了,並從中引導「教員與教會是一體」的觀念。
嚴格的教員有分寸 為師者對兒童需清楚地認識,「你要詳細知道你羊群的景況,留心料理你的牛群。」(箴二十七23)。這節經節一方面對傳道說,另方面也對教員說,再一方面是對教會負責人說。信徒之中有人像綿羊,也有人如野牛,所以教員要多方與兒童接觸,了解兒童的氣質、個性。我們要發現、了解兒童,首先要知道他的名字。另還有幾點需注意:
1. 我對教員嚴格要求:要記住每位學員的姓名、父母及住址。我當教務時,那時教會信徒有1400多名,兒童學生350人,每一位兒童的名字我都叫得出來,他的父母是誰、家住哪裏?我都一清二楚。
2. 教員與家長的溝通技巧要講究,自己是學生,對方是家長,忙於事業,要能體諒對方,在無法取得交集時,請傳道協助溝通。
3. 教員的穿著要正派、端莊、整齊,因是為人師表的第一課。
4. 同工之間不能有摩擦,若有摩擦就從中調解、握手言好;如果不能言好,則喪失教員的資格,應停止教學工作。家長認同「教會的老師嚴格」才能教導出好子弟,父母嚴出於愛,教不嚴師之惰。
5. 郊遊地點要選擇安全、好玩的地方,對兒童的安全要負責任。每一次的旅行,負責人要坐鎮於家中或會堂掌握兒童的安全,直到大家平平安安地回到會堂才放心。有一次教會訪問旅遊,一位執事的孩子手伸出窗外時被倒退的車撞上電線桿脫臼,我說:「還好是執事的孩子好商量,要是信徒的孩子就更不好處理了。」
6. 教員開會時,其言論要有分寸,要明確知道開會的目的。
7. 每一次開會,要請負責人列席,最好三位都列席,不然教務負責或財務負責要列席,因為有時必須動用經費。
師資不要形式化 培養兒童在主裏好好長大,教育的根基工作是辛苦的:要澆水、施肥,且要看顧、栽培,真是用心良苦。當宗教教育舉辦訪問各地教會,看到昔日的兒童在教會中成為柱石,老師皆感到很安慰。
當年有些教員被我責備,會恨我,不跟我講話,我也不知道為何如此。直到他們在大學階段碰到一些早先我跟他講過的「釘子」(過失),才立即體會當時我對他們恨鐵不成鋼的用心,遂寫了四張大大的信紙來向我道歉並做說明。看到這些信很高興,因為宗教教育的果子是甜的,也從中體會到宗教教育的重要性。(其老二在加拿大,曾到印度、非洲協助聖工開拓,至今也有三、四個長老、傳道都是當年從宗教教育栽培出來的。)
那時嘉義是教員的訓練中心,時常派遣教員到各地,如:民雄、新港(中庄)、六合(漁寮)、梅山,支援鄰近的教會,人員流動性高,差不多要直到這些孩子畢業或當兵回來,才算真正留住人才。
將指導做聖工的要領從基礎打好,進而建立信仰的基石,相信宗教教育的工作是辛苦的,因為兒童聚會到大專團契、社青團契、夫妻團契、兄弟團契、老人長青的迦勒團契、各類的團契……,都離不開宗教教育。
再者,為師之道要先嚴格要求自己,「老師」要常自我反省:我配當老師嗎?猶如今日的傳道、執事、長老反省:「我配嗎?」我贊成各地方教會按立長老執事,最要緊的是要認清自己的職分,並不是為了當長老、執事才來信耶穌;也不是為了當傳道、教員才來信耶穌,我們乃是為了得救來信耶穌。當教員要有教導下一代的責任感,培養他們成為標準的基督徒,這是使命。務將教會建立起來,看看有何缺失,然後整頓。我們有責任使教會預備整齊,彼此互動、鼓勵,等待主耶穌再來。
與牧者的Q & A Q1:現在的教員比較年輕化,如何提升教員的品質以強化他們的責任感?茲從幾個見證談起:
1. 建立做主工,不落空的精神。見證:當時的宗教教育制度,是初三當教員(後來改為高一、二才當教員,高三休息,讓他們準備考大學。)蔡婉貞姊妹面臨師專考試那年仍到教會服事神,神果然不辜負她。考試當天,後來母親提醒她,才發現當天就是入學考試,她哥哥便趕快騎摩托車載她到火車站。下了台中火車站,差10幾分鐘趕到學校,到學校差5號就輪到她,她看每位出來的人都臉孔緊繃,一問才知道口試包括國際情勢。入考場默禱後,一看考題全傻眼了──好陌生。
感謝神,口試官要她慢慢回答名字,神亦賜她平靜安穩的心使她慢慢地回答。輪到筆試時,一看試題,怎麼準備的都沒考出來?驚恐之餘,默禱差點被誤會成作弊。默禱之後,再提筆疾書。沒想到二週之後及格,考上台中師範學校。做聖工忠心、認真,神必祝福,不落空,以此見證來勉勵準教員。
2. 當時若有「不和好」的教員,須停職一個月,不能上台教學:甲教員與學長不和好,約三個月不講話,我問她:「你為什麼不跟他講話?」「他不理我,叫他還是不理我。」我說:「再一次試試看,神在看,蔡執事在擔心。」她就馬上做,後來兩人在馬路上握手言好。
3. 開會不可遲到、不可無故不到,有空帶他們到戶外活動、聚餐。
4. 負責人要以行動關照教員,了解他,並定期到家中訪問他們。
Q2:宗教教育聚會時間,多數教會由週日上午改至週六下午已行之20年,您對這件事的看法是?
蔡長老對現實狀況輕描淡寫地分析了時間、交通、親子關係等因素:因交通方便不阻塞,中南區保留在週日上午時間聚會;北部六天都關在學校,週日就迫不及待想帶孩子到戶外活動,建立親子關係。
但話鋒一轉,舉實例來回應體貼人的做法,弊多於利。
有次安息日到某地領會,一上台只有弟兄2人、司琴1人、姊妹3人、翻譯1人;聚會結束,負責人帶我去看宗教教育,幼稚班有學生4人、老師5人;幼年班學生3人、老師4人;少年班學生5人,老師5人。我心想:老師也應守安息日,為了當教員無法參加聚會,會堂人數寥寥無幾,這現象值得檢討。
又有一次,我到南台灣一所教會協助靈恩會,領聖餐後最後一次求聖靈的禱告,都沒有小朋友到台前,於是我到教室為小朋友按手禱告,發現老師在辦公室打撲克牌,事後我打電話給地方教會的傳道。……(此刻的我們已深刻感覺蔡長老愛主的心以及沉重的心情)。
聊著聊著,天色已晚,長老娘來電催促,我們也告一段落了,結束今天的訪問。
尾聲 你以「傳道」人自居了嗎?吸引兒童的絕招:老師要有一兩把刷子。須田長老製作的現代故事繪本來幫助教學,才更能吸引住小朋友;因為教員本身就是活動的故事書,人才培訓應著重靈性上的栽培,而不單是才能的展現。
與蔡長老對話,我們走過從前,當年簡陋的教學設備,卻成為聽道的良田,傳道者就是宗教教育的良師。當年的教會負責人,存有一股為主工作的心志,一心要辦好宗教教育的心。嘉義教會如今約有45位長老、傳道、執事遍布世界各地,成為21世紀真耶穌教會奮戰不懈的基督精兵。
更可貴的是,神的靈一直感動祂忠心的僕人推動善工,成就祂的美事。
願天上真神感動早期教員的靈,加倍地感動現代的教員,共同為拯救世人靈魂而奮戰不已。
願我全體教員體認真教會「後來的榮耀,要大過先前的榮耀」,秉持著先人創業的精神,效法主耶穌的榜樣,開創新世紀的宗教教育,我們定可預期教育改革必定成功。
|
|
|
|
作者: 黃淑惠、郭慧足採訪,黃淑惠整理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4/01/2001
| |
列印本頁 |
|
分享好友 |
|
意見反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