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87期2001年8月)
主題特寫:從310首讚美詩的原文出處回顧聖詩歷史(上)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蔡純慧

本會所編選的310首讚美詩集在成書之時,並未列舉作詞與譜曲者的姓名、年代與國籍;錯失讓會眾在唱詩的同時也能欣賞歷史中廣博多樣的聖詩前輩們如何為著聖詩傳統努力奉獻的心靈。正好《聖靈月刊》向筆者邀稿,就決定按照年代將310首讚美詩予以分類;一方面向大家介紹聖詩歷史的演變,二來也平實地介紹一千五百年來基督教聖詩傳統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和作品。俾使會眾在頌揚之餘也能對這群聖詩福音工人的屬靈生命有親切的接觸,增添詩頌的感動與研究的熱忱。聖詩歷史溯源自早期希臘教會迄今。台南神學院院長、台灣教會音樂先進駱維道博士,早在三年前就著手搜集世界各地二十世紀以後所發表的新聖詩,從中挑選了530首優良作品集結成冊。目前正進行翻譯以及相關背景資料查證的工作,預訂2003年出版;屆時又將為二十世紀的聖詩歷史傳承完成階段性任務。

本會的讚美詩集中年代最久遠的是兩首拉丁聖詩。121首原文歌詞是〈聖主額頭今受傷〉,為中古時代的拉丁詩人伯爾拿(St. Bernard of Clairvaux,1091-1153)在默想基督受苦形像時,深受感動而寫出來的講道辭。共分七段350行,121首的歌詞即其第一段。220首原文為〈齊來忠主信徒〉,是天使邀請眾信徒同聲讚美基督降生的拉丁名詩。考證之一的歌詞作者為波拿文士拉(St. Bonaventure,1217-1274)。他隸屬巴黎方濟修會,歌詞內容可能出自他的著作《生命之樹》;生命之樹就是耶穌本身,它涵蓋了完整的基督生平:道成肉身、降世為人、生活與事奉、受難、復活、昇天、審判,以及在天上永恆的生命,它所標示的是一種愛的發展歷程;歌詞節錄了象徵生命發生的道成肉身事件。

自康士坦丁大帝奉基督教為國教後(主後313年),百姓紛紛加入教會,就有人提倡將基督教道理作成詩歌教導信徒頌唱,還在羅馬創設第一所聖詩訓練學校,教會音樂從此大放異彩,從西元第五世紀到十二世紀是拉丁聖詩的黃金時代。格里果主教(540-604)上任後從事聖樂攻革,制定格里果聖歌為教會音樂的標準指南。它屬於純粹的聲樂,不准使用樂器,不分小節,沒有拍號、升降記號與和聲,全依思想自由吟唱。為求整齊只限於僧侶或受過訓練的唱詩班才可以獻唱,因此剝奪了會眾在聚會中自由讚美的唱詩權利,直到馬丁路德宗教改革,才解除了這項禁令。

德國聖詩


德國聖詩得以蓬勃發展,受到四項環境因素的影響與催化:

1.宗教改革的德國聖詠

馬丁路德(1483-1546)因無法忍受當時教會之腐敗而決志宗教改革。他於1517年10月31日在威登堡大教堂門口貼上95條抗議文,公開接受宗教改革思想的辯論挑戰。「每個人都可以親近神,有權自己禱告讚美神,無須透過神甫的媒介」是95條抗議文中的一項。因他的爭取,會堂內才恢復會眾唱詩的地位,實現了會眾自己以禱告與唱詩來回應神的特權,路德因而被稱為「會眾唱詩之父」。路德本身精通音樂,極注意歌詞與音樂之精神的配合;特地邀請二位可靠的音樂家路帕夫(Conrad Rupff)與華爾特(Johann Walther)替他的歌詞譜曲配和聲。(Rupff是路德的聲樂老師,Walther是巴哈的堂兄,詩班指揮。)更於1524年起連續出版了四本詩歌集,其中有的完全是他自己的創作,有的譯自拉丁聖詩,有的是詩篇配上音樂,有的是聖經經文的德文翻譯,都是用簡單的文字來表達深奧的聖經訓示。路德堅持崇拜時會眾可以直接用方言唱詩加上兩位助手編輯聖詩的方式,替德國聖詩奠定穩固的基礎。他最著名的聖詩‘Ein feste Burg’(第154首〈耶穌是我堅固保障〉;詩篇四十六篇),被認為含有宗教改革的精神。路德寫詞作譜,以這首詩歌來激動人民革命的情緒,成為宗教改革的進行曲,被譽為是「德國歷史最偉大的時期,最偉大的人所寫的最偉大的聖詩」。屬於這段時期的德文聖詩還有21首,將基督化歌詞配上德國西里西亞民謠,方便會眾學唱,也促進雅俗共賞的大眾音樂。

2.三十年戰爭(1618-1648)

德國與歐洲之間的三十年戰爭,宗教因素→波西米亞復教與天主教的衝突是原因之一。政治野心假借宗教名義展現,多國參與戰爭,整個歐洲的混亂並沒有因為宗教改革而減輕,反而因為宗教改革催化了不同國家與不同理念的衝突,結果導致民生凋敝,文物毀壞極其嚴重,是歐洲歷史黯淡的一頁。但在這死亡與恐怖的威脅中,許多人藉著創作聖詩抒發心情,卻成為德國聖詩的黃金時代。本會收錄了兩首這時期的讚美詩:32首〈耶穌肯收納罪人〉,紐蒙斯特牧師(1621-1756)將他有關「路加福音十五章1節」的講道辭濃縮成聖詩體裁,作為聚會後的詩歌,當成證道的結論。141首〈永樂或永苦〉。作者格爾哈特(Paul Gerhardt,1607-1676)是德國聖詩史上繼路德之後最重要的聖詩作者。

他的歌詞都充分表現在戰亂中對神依賴的信心,因此都類似軍歌,反映基督徒不屈不撓的堅強意志。他與作曲家克呂革爾(Johann Cr?er,1598-1662)合作,於1640年出版“Practice Piety Melody”(《虔誠的詩集》)是對十七世紀聖詩歷史最重要的貢獻,許多德文聖詩都由此發展而來。

3.敬虔派主義1650-1720

路德宗教改革的神學思想,有些人認為太理性、公式化與教條化,所以產生敬虔主義的反動。敬虔派追求的是一種活潑而有生命力的信仰,著重在信仰見證的部份,認為信仰體驗比神學知識更重要。他們非常注重信徒的道德生活,非常重視查經,強調信仰實踐上信心與行為的平衡。屬於這段思想主軸的詩歌有三首:

231首〈照主所願〉,作者席摩勒克牧師(Schmolke,1672-1737)是最多產的德國作家,一生作1188首以上聖詩,並出版了16本詩歌集。他的歌詞幾乎都在闡述敬虔主義思想與信徒的基本原則,莊嚴、神聖,充分強調自己與神的關係。

116首〈獻上身心〉是德國著名聖詩作家倪安德牧師(Neander,1650-1680)的作品,他的歌詞均根據聖經而符合福音的教訓,呈現對基督的崇敬、愛戴、信賴與信徒對於信仰生活的熱情。

268首〈聽從主呼召〉,作者Tersteegen(1677-1769),他的歌詞都是較個人的、家庭的、靈修的,甚至模倣歌劇型態之大跳起伏的音樂來強調聲樂家技巧,旋律逐漸推翻聖詠的傳統。

4.摩拉維亞兄弟會

Moravian hymnody,1720-1780

自馬丁路德宗教改革後,具體推動普世宣教,產生極大果效及佳美見證的,首推摩拉維亞兄弟會。這是一個熱愛唱詩的信仰團體,大家住在一起,凡物公用,強調愛的團契之信仰生活體驗。他們的靈修生活著重在一天三次的詩頌禱告上,並規定信徒必須從每天的詩頌當中找出一句值得彼此分享的歌詞佳句(watch words)做為晚禱的結束(hymn of the day)。19首〈和散那〉就是摩拉維亞兄弟會信徒的作品,他們的詩歌以生氣勃勃,深具熱情著稱。本詩出自《摩拉維亞詩歌集》〈Geistliches Volkslied〉,作者不詳。

加爾文韻文詩篇1509-1564

決心宗教改革反抗羅馬教廷的,除了德國的馬丁路德外,還有法國的加爾文(John Calvin)。他受有完整的人文主義教育,主修古典文學與法律,23歲時已是法國知名學者。24歲時替朋友擬定就任巴黎大學的校長就職演講稿,因其中含有宗教改革思想,而被法國天主教通緝,逃到瑞士日內瓦。在日內瓦遇到幾位宗教思想家,一起決定參與宗教改革。遂放棄律師本業,在瑞士興學、寫作,希望透過教育影響他人,從根本推翻羅馬教廷的一切制度,重組「長老會」取而代之。

加爾文以聖經為信仰與生活的最高準則,他將聖經比喻成「眼鏡」;聖經是神為了世人能夠了解其啟示而預備的,若沒有眼鏡,就看不清楚神的啟示,唯一可以讓人看清楚神啟示的眼鏡就是聖經。他推翻天主教一切制度,包括行之有年的禮儀音樂;但他也承認,聚會中有音樂的確較能振奮人心。但該用什麼樣的音樂呢?讓他左右為難;他回想起剛到日內瓦時,在德籍Martin Bucer牧師主持的教堂中聚會,聽到他們唱韻文詩篇非常感動;也合乎以聖經為最高準則的要求,因而選定只有大衛的詩篇,才是崇拜時最合適的聖詩。但詩篇是散文體,字數不一,長短不齊,難與合譜;沒有格律、詩韻,不便記憶。為補救這些困難,加爾文開
始以韻文翻譯詩篇,求其合於詩歌的格式,便於頌唱。1539-1541年間,共譯了47首詩篇,作為聚會時的讚美詩,受到信徒的歡迎,就決定把150篇全部譯完。

Clerent Marot(1497-1544)協助翻譯,病逝後由Theodore Beza(1519-1605)接手,於1562年全部詩篇大功告成,定名為《日內瓦韻文詩篇集》(Genevan Psalter),即在日內瓦完成、出版之意。在製譜上,加爾文不用民謠,怕引起任何輕浮的聯想;故特別邀請瑞士St.Peter大教堂的樂師,法國音樂家Louis Bou rgeois(1510-1561)替所有詩篇作曲。當初因加爾文堅持齊唱就好,他認為繁複的音樂會分散會眾聚會的注意力,故Bourgeois先生只作單音旋律,無和聲,無伴奏。後經Claude Goudimel於1562-1565年間配上四部和聲更美化了《日內瓦韻文詩篇》的音樂特性。這本詩集,風靡全歐,大受新教徒歡迎,是基督教聖詩史上極其重要的工程,英國聖詩之發展受此影響匪淺。讚美詩第9首〈向主歡呼〉(詩篇第134篇)是《日內瓦韻文詩篇》中最著名的一首。

英文日內瓦詩篇(Anglo-Genevan Psalters)


1553年英國女王瑪莉(Bloody Mary)追捕新教徒,許多愛好信仰自由的信徒大多逃到日內瓦寄居,在那裏學著唱加爾文的法文韻文詩篇,因而興起將它們轉翻譯成英文的念頭。1556-1558年間,一共翻譯了62首,主要由William Whittingham與William Kethe二人合作完成,本會第9首的歌詞即Kethe所譯的英文《日內瓦詩篇》。第6首〈頌主造化大功〉(詩篇第148篇)及第15首〈頌讚耶穌〉(詩篇第100篇)都是英文《日內瓦詩篇》。瑪莉女王去世後,這批逃亡日內瓦的英國新教徒帶著英文《日內瓦詩篇》回國,成為宗教改革後英國教會的第一本讚美詩,在英國沿用了130年之久。

英國聖詩的建立1650-1748


只唱詩篇經年累月下來已經不能讓部份信徒滿足,他們追求能表達基督之啟示與基督徒新的屬靈體驗的聖詩;於是有一批作家開始嘗試將基督教的言語與思想應用在一些詩篇上,用釋義而非翻譯的方式來改寫詩篇。這種意譯詩篇的運動,到了Isaac Watts(1674-1748)博士達到黃金時期。他更新詩篇加入新約的福音精神,使聖詩更活潑,更合於現代化之需要。在英國宗教改革之前,英國國教的聚會方式和天主教沒有兩樣,仍一直沿唱拉丁文的格里果聖歌。直到Watts寫作新聖詩,使它們完全適合於今日的崇拜,確定了聖詩在公眾崇拜上的地位,如同路德對於德國一樣的重要,Watts因而被譽為「英國聖詩之父」。他的聖詩體裁樹立了英國聖詩的典範,其特點為:

1.用簡單、明瞭的格律。

2.用單刀直入的首句主題。

3.採用詩篇重覆句和平行句的原則。

4.他的詩有單純的主旨,首尾連貫,具戲劇性,最後一節常是高潮。

5.他的聖詩信息富多樣性,意念和宇宙觀,從神的全知、自然界的浩瀚、時間的遼闊到永恆的可貴等。

6.了解基督完全的救贖,神的榮耀與主權,人的墮落和選民的確信等。

7.忠於經文,使用聖經語言上的隱喻有畫面的想像力。

8.他有熱忱的信仰,所以他的詩歌非常適合靈修。本會收錄Watts的聖詩有12首、

23首、76首、98首、113首、130首、161首、261首。

因著Watts的鼓勵而參與聖詩寫作的同期作家有128首與184首的Philip Doddridge(1702-1751),這兩首都是他講道辭的內容作成聚會後聖詩。122首John Fawcett(1740-1817)牧師,以及45首Joseph Hart(1712-1768)牧師。

衛斯理兄弟與聖詩


關於衛斯理兄弟與英國聖詩發展的重要性,在總會發行的《聖樂選輯》中,有筆者〈英國聖詩與衛斯理兄弟〉的專題,在此就不再贅言。衛斯理兄弟領導的福音奮興大覺醒運動,其精神得自摩拉維亞兄弟會的鼓勵與滋長,就這部分,筆者在此稍作補充。

John Wesley說:「我愛加爾文一點點,愛馬丁路德多一些,而愛摩拉維亞兄弟會更超過前面兩位。」1735-1737年,Wesley奉派到美國喬治亞州的薩瓦那(Savannah)宣牧,在那時接觸了摩拉維亞兄弟信徒。他們單純的信仰、個人的敬虔及快樂的精神,與他自己的聖潔理念形成強烈的對比。又在狂風暴雨的海上,當他注意到摩拉維亞人面臨死亡時,在他們心中所具有的那種平安喜樂,以及風雨不動穩若山的精神,更使他自嘆不如,望塵莫及,讓Wesley深覺這批基督徒的表現是如此與眾不同。

他的日記有一篇感人的見證,是描述他們在狂風暴雨的海上。這是在航行中第三次遭遇到的暴風雨,他描述這次颶風比前兩次更慘烈。(1736年1月25日)

「在七點時我去日爾曼人那裏。很久以前我已注意到他們非常嚴謹的行為。他們出自謙遜,願意屈就英國籍旅客不願做的職務,不但不要薪水,還說:『這樣做對心高氣傲的人有好處,敬愛的救主為他們已經做得更多』。每天都給他們表示謙卑的機會,任何傷害也不會改變他們的動機。他們前仆後繼,毫無怨言。現在是試驗他們是否由恐懼、驕傲、忿怒以及報復的靈得釋放的時機,在詩篇中記載敬拜儀式開始的時候,其中就有神的力量,暴風使海面分開,扯裂大船的帆,海水覆蓋了船隻,流入了甲板間,彷彿大海已經吞沒了我們,在英國人中間開始有恐怖的尖叫聲。而日爾曼人卻抬著頭,毫無間斷安靜地唱著歌。之後我問他們其中一人,『你(們)不害怕嗎?』他回答:『感謝主,我不害怕』。我又問:『你們的婦人及小孩也不怕嗎?』他溫和地說:『不怕,我們的婦人及小孩都不怕死。』

從他們那裏我來到正在哭泣、發抖的鄰人那裏,並發現我己能大膽與他們說話,並向他們指出,在試煉中敬畏神及不敬畏神的人之間的不同。十二點鐘正暴風雨停止了。這是我所見到的最榮耀的日子。」(楊東林,衛斯理神學)(下期待續)


作者: 蔡純慧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8/01/2001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