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葡萄園課務組提供資料陳威憲弟兄整理
前言
葡萄園是本會對外傳播福音的窗口之一,主要對象以國、高中青少年為主,藉由校園內的課外活動時間,以小組活動、課程講授或團康遊戲的多樣化呈現,建立教會和學生之間的福音管道,負責帶領校園課程的「大葡萄」們,多為本會大專院校的青年學子,利用課餘時間至各國、高中校園,為「小葡萄」們進行一有系統、主題式的互動教學。
有別於教會內的宗教教育體系,葡萄園既然是對外傳揚福音的工作站,福音傳播的方式自然有所不同。葡萄園最大的特色,在以教會基本教義為中心主軸的基礎上,融入符合時代潮流的創新手法,展現出有別於教會傳統的團契活動方式,既能保有本會基本的信仰內涵,又不失時下清新活潑的校園氣息,可說是葡萄園工作性質的一大特點。從葡萄園中心到校園內的所有大葡萄們,都是位在福音工作最前線的基督精兵,因此大葡萄們本身除了對自己所擔任的福音工作要有正確的認知外,對大葡萄在靈修訓練和屬世知識的教育上,更是葡萄園中心致力的工作重點。其中學前營和成長營就是專門為大葡萄量身訂作的訓練課程。
學前營的主要目的,是預先將本學期課程、活動設計和教學目標,透過一天的密集訓練、教授上課技巧、要點,讓從事葡萄園工作的大專生能更有自信帶組、帶活動。舉辦時間為上、下學期各一次,約在學校開學前,選定其中一個星期日作集訓。參加對象為各班班導師和大葡萄。成長營的舉辦目的是加強班導師、大葡萄在信仰與技能素質上的提昇、造就。舉辦時間一樣是上、下學期各一次,參加對象同樣是班導師和大葡萄。茲就學前營和成長營的性質特色、流程、籌備過程和成效作進一步的介紹。
學前營課程介紹
以今年度(2001年)的葡萄園課程為例,共有四冊課本,計分成四大主題,分別是:
一、 是特別的人:明白自己的優缺點,瞭解人在成長過程中需要他人的協助,懂得肯定自己,尊重他人,倚靠神來改變自己。
二、 情緒管理:看得見的朋友需要用心交往,看不見的朋友(主耶穌)更當重視,學習情緒的管理,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和健全的信仰生活。
三、 價值觀:在有形的物質享受和無形的真理信念間,建立以信仰為基礎的價值觀。
四、尋找真愛:人生旅途,起伏難料,只有努力尋求真神的愛,才是唯一的依靠。
「往年」學前營設計模式
其中每冊課本,皆有四課為各校園必上課程。葡萄園中心的工作人員,會在每學期開始之前,舉開會議,從下一年度的葡萄園課程主題中,找出適合學前營的主題。去年原訂於九月16日,在大同教會舉行的北區葡萄園學前營主題,就是四大主題之一:「我是特別的人」。訂出主題後,便開始著手籌畫為期一天的流程安排。以往學前營設計的模式,一定包括一個契合主題的專題報告,之後有一個實際操作的分組討論時間,將參加的大葡萄分組進行教具製作和教學模擬的活動。
「今年」學前營的流程設計
今年的學前營在流程設計上仍沿襲往年慣例,當天從九點開始報到,同時發給參加者一份資料袋,袋內除了流程表、講義、葡萄園課本之外,還有一份針對學前營的問卷表,於當日活動結束後收回,作為此次學前營檢討的依據,並提供日後規劃上的修正方向。之後是15分鐘的短詩教唱,配合帶動唱的肢體表演,為一天的集訓揭開序幕,也提振參加者的精神。接下來課程才正式開始,先請傳道在新學期開始之前,給予大家精神上的鼓勵,期勉班導師和大葡萄,共同為葡萄園聖工,齊心努力。
提供機會 認識葡萄園中心工作團隊
由於班導師和大葡萄來自各地教會,除了早先已加入葡萄園工作行列的同工外,新加入的成員,對這個大家庭內的組成份子仍相當陌生,葡萄園中心的工作小組可說是整個葡萄園的核心,葡萄園整年度的課程和活動,皆是在此工作小組的協商討論下孕育而生,而分散在各校園的班導師和大葡萄,除非本身兼具中心工作人員的身份,並無彼此認識的管道,遑論對中心的工作執掌有深入的瞭解。學前營正好提供這個機會,讓大家認識彼此,由營會的負責人將葡萄園中心的工作人員和工作內容介紹給所有的人認識,一方面向班導師和校園大葡萄,介紹中心工作團隊,二來也讓大家認識整個葡萄園中心的運作情形。
專題演講 加注心靈動力
開學前的勉勵和雙向介紹完成之後,就進入專題報告的部分。中心在專題演講的人選決定上,往往會從主領者的專業背景,以及是否合乎葡萄園營會性質與主題去做一番考量和選擇。葡萄園中心希望所邀請來做專題演講的每一個主講人,都是最佳人選。除此之外,最重要的目的是希望每一位來參加學前營的班導師和大葡萄,能從主講人別出心裁的專題內容中,獲得最大的收益與感動,為即將面對的葡萄園福音工作,加注一股心靈上的動力,為日後即將面臨福音事工上的諸多困難與挑戰,建立十足的信心,即使遇到再大的操練與險阻,都能迎刃而解,靠主得勝有餘。
學前營是專為班導師和大葡萄設計的課程,但相對於準備課程的講員而言,亦是一項艱鉅的任務。誠如前面所言,葡萄園的福音工作有其獨特的性質,非用教會傳統思維模式可以涵蓋,是故專題主講人在先前準備上就得格外用心,因為所做的工不同,思考的方向也就有所不同,準備的內容方能豐豐富富的填滿每個人對道理求知若渴的心,同時讓講員在準備過程中也能得著造就。唯有如此,葡萄園的福音工作才能在求新求變的思潮中,逐漸推展開來。
活用所學 知行合一
專題結束之後,即進行分組討論和製作教具的課程。在接受專題演講的思考訓練後,大葡萄對葡萄園福音工作的認知有更清楚的釐清和確定,下一步要進行的就是實地將所學活用,在知與做之間加以應證,這也是分組討論的主要立意,讓大葡萄建立正確觀念後,還要能具體呈現出來。聽道尚要行道,否則主的工難以推展,效果將大打折扣。大葡萄若只單純的聽道理,而沒有機會實際操演,又怎能知道自己聽懂了幾分?能力所及又到何處?分組討論正好提供一個很好的印證機會。在理論與實務的聯繫中,重新思考自己所學所知,是否合主所用,倘若不足,再加強缺乏之處,這樣的訓練方式才能獲得實質的學習成效,訓練出來的福音工人才算完備。
整合資源 展現活力
分組進行的同時,葡萄園中心會提供部份的教具或教材,供分組討論和展示之用。在葡萄園中心裏保存相當多的教案和教具,都是葡萄園一路走來,前人的心血結晶,每一套的教學工具,皆為歷年來活動所累積下來的成果,不論靜態的室內教學,或是戶外的團康遊戲,不乏「前輩」們的用心與智慧,葡萄園中心將之完整保留下來,一方面可以提供後人參考學習的模範,同時在經驗傳承的縱向交流中,我們期待能出現更新穎的創造成果,看到大葡萄利用既有的教具和教材,變化組合出創新的花樣。所以學前營的分組時間,除了具有實驗教室的功能外,還兼具腦力激盪的遊戲空間,畢竟教具是固定的物件,大葡萄要學習的是如何將手上的工具靈活運用。葡萄園除了提供釣竿和魚餌,當然不會忘了教大葡萄如何釣魚。往往我們擁有很多很好的資源,卻因缺乏訓練或教導,而不知如何善加利用,資源因此流於浪費。在葡萄園裏,我們不斷扮演整合的角色,將人力與物力結合,讓經驗與智慧相融,轉化成豐盛的資源,體現葡萄園的生命力。
成果展現 模擬教學
分組討論結束,就是粉墨登場的時刻。每一組利用將近20分鐘的時間,將小組討論的成果展現出來,模擬實際上課的情形。由於大學生平時在校多半是學習者的身份,教學經驗本來就不足。所以上台之後,許多教學方法上的疏失或漏洞紛紛呈現,因此我們延請具經驗和專業說服力的評審講評,給予各組的表現,具體的引導和適當的建議,讓大葡萄回到各校園後,能用更正確的方法,更有自信的去帶領校園裏的小葡萄,當然最終目的,是讓小葡萄認識真神,這才是葡萄園福音工作的終極目標。
禱告靠神 成就事工
分組上台完成後,學前營的活動也即將進入尾聲。最後的禱告會,則是幫助參加學前營的每一份子,加增屬靈力量。葡萄園的校園福音工作雖然是以一般社團活動方式在運行,但「……萬軍之耶和華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依靠我的靈,方能成事。」(亞四6),做神的工,不是倚靠人的智慧和才能,若忽視了倚靠真神的心,或輕看了禱告的功夫,縱有再多的人力或資源,盡再大的努力也是徒然。所以禱告會是要我們再回到信仰的出發點,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面對葡萄園的聖工,我們肩負不一樣的使命,神的工要完成,憑藉的是天上真神的帶領,順服聖靈的引導,甘心樂意獻上自己,成為合神所用的器皿。也唯有在服事意念上謙卑如僕,神的靈才能與我們同工,葡萄園的經營工作才得以不斷成長茁壯。
成長營
目前成長營具有四大主題,分別是:
一、 自我認識:認識自己屬靈和屬世上的優缺點,學習如何自我推銷。
二、 建立關係:學習如何帶小組,如何與小葡萄建立友善的關係。
三、團體動力:由小組合作拓展到團體意識的大組運作,教導大葡萄如何帶領一個大團體。
四、傳播福音:學習如何將自己所認識的真神,介紹給小葡萄或傳播福音的對象。
循環主題 因應所需
四大主題分成四個階段,以兩年的時間為一個循環。當初四大主題的訂立,是由葡萄園中心,會同輔導傳道和區負責張恩哲長老共同研商而定,每一個主題皆是經過審慎的評估與考量後,認為在這些主題的範疇中,可以完整的幫助從事福音傳播工作的班導師和大葡萄,學習正確的屬靈智慧和培養實用的屬世知識,才訂出成長營的主題架構。事實上每一個階段的主題都包含著多元的面向,意即在實際運作時,可由不同的角度來切入,如此一來,就不至於產生相同的呈現模式卻不斷重複的缺陷,因為每次來參加成長營的大葡萄都有不同的需求,葡萄園就得變換不同的口味,來滿足大家的需求,所以四大才能以兩年為週期不斷循環,然而主題雖有重複,內容卻是不停的更新變化。這是葡萄園不同於一般團體的特色之一。
歸納問題 對症下藥
葡萄園的福音傳播對象既然是以青少年為主,所正視的就是青少年的問題。每一階段的青少年問題其實大同小異,問題的樣態或有不同,但本質上差異不大。葡萄園中心在平時就和各班導師保持密切聯繫,從各校園平日的教學過程中,發現時下青少年的問題所在,然後依據觀察結果,分析歸納出在社會風氣和價值觀影響下的青少年,所面臨的問題是什麼?解決的方法有哪些?由此導引出在配合當年的主題框架下,該由什麼角度來切入。因為大葡萄在校園帶課的同時,等同於幫助青少年學生解決生活上多方面的問題。以大專青年有限的知識和經驗,若非經過相當的訓練,在處理青少年問題時,難以得心應手的尋得圓滿解決之道。成長營顧名思義,就是要來參加的每一個人,不論在靈性或實務經驗上,都能得到成長與造就,葡萄園先做好發掘問題的工作,針對不同的問題去切入,設計適合的課程,訓練大葡萄如何幫助小葡萄解決問題,建立彼此間良好的溝通與互動,進而搭起福音傳播的橋樑。
課程安排 劃分動靜
主題角度安排確定之後,緊接著就是課程的規劃設計。由先前確定的主題方向,來決定靜態和動態課程間的安排比例。葡萄園的學前營是為期一天的集訓課程,成長營則是學前營的擴大模式,時間上為兩天一夜,但一般我們選擇在星期六和星期天來舉辦成長營,因此扣除安息日上午的聚會,實際課程進行的時間只有一天半。在這一天半的課程中,一定安排至少一天有屬靈的課程,另一天為屬世能力的訓練,安排順序則依照不同的課程訴求來決定,不過在設計上的安排,一定會有很明顯的劃分,不至於有混淆不清的情況發生,也就是說,如果第一天安排了屬靈的課程,第二天必定會有峰迴路轉的變化,不再有同性質的靈修課程,而是較具知識性或實用性的課程,呈現全然不同的風貌,讓參加的人能有不一樣的感受。
協助建立團隊意識
葡萄園在設計屬世知識課程的安排上,除了考量到教學的內容對福音傳播工作的能力可以有所提升,還能擴大應用到生活上各個層面,包括人際關係的發展,團隊觀念的養成,企畫執行能力的培訓等,不但對福音工作的推展有相當的造就,甚至在學校生活乃至將來在社會上工作依然受用無窮。舉例來說,現在大學生個人意識強,團隊觀念顯的淡薄,但是葡萄園的福音工作團隊就像一個合唱團,四個聲部要能搭配的天衣無縫,才能傳揚優美的和聲,否則過於尖銳的男高音或女高音反而會破壞團體的和諧,合唱團裏不適合個人英雄式的獨唱風格,凡事凸顯自己,忽略整體利益,這可說是犯了團隊工作的大忌。所以我們在訓練上,就要導正會妨礙團隊正常運作的錯誤觀念,協助建立正確的團隊意識。
訓練企劃能力以推行活動
再者,許多人往往擁有很多創新的好點子,卻僅止於理想的階段,而無法將之付諸實行,癥結在於缺乏全盤企劃的能力。他們或許可以照顧好眼前的一株花苗,卻不能培育出整片花圃,一部份的原因和個人主義過盛有關。因此我們也準備一些企劃執行的訓練課程,教導大葡萄如何設計一份完整的企劃書,因為任何的活動要能順利執行,先決要件是要有一份明確的企劃書,一份詳盡的計畫表,再串聯起團隊裏面的人力資源,將最適當的人員安排在最適合的位置上,如此才能將團隊效率發揮至淋漓盡致。企劃書要寫得好,就考驗企劃者的思慮是否周詳,執行能力是否充足,應變能力是否敏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企劃書的良莠攸關活動的成敗,企劃者有很好的企劃能力,對團隊工作而言無疑是一大利器。大葡萄學會完善的企劃能力,除了可以幫助福音工作的推動,即便回到學校,或日後進入社會工作,都是獲得成功的重要籌碼。
學習訪談技巧以傳播福音
此外,我們也安排有關訪談的訓練課程。就傳播福音的主題而言,訓練大葡萄如何去訪問一位陌生人,如何藉由循序漸進的引導方式,去關心你所要傳福音的對象。所以我們邀請具有新聞從業背景的講員,從專業的角度教導大葡萄訪談的技巧,課後就地在教會內實習,和當地教會的信徒進行訪談的練習,同時訓練大葡萄的膽量。透過這樣實際的訓練,才能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認清使命 加強靈修
成長營的屬靈課程,同樣依循回歸信仰角度的方針來籌畫。我們準備許多實用的訓練課程,最後仍要提醒大家,「因我們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乃是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弗六12),葡萄園的工作不同於外面社團活動,是以福音事工為首要任務,當我們在接觸葡萄園工作的同時,應當思考我們所做的是截然不同的工,也就必須以不一樣的思維模式,重新思考我們和神之間的關係,因為在葡萄園裏的每一位工作人員,都是神所揀選的最佳人選,由於這一份殊榮,讓從事葡萄園聖工的我們,更加格外的謹慎與用心,將自己全然奉獻給神,深怕稍有不慎,獻上的祭物就不完全了。因為做的工是特別的,所以靈修禱告的功夫也得加倍,「用平安的福音,當作預備走路的鞋穿在腳上,此外又拿著信德當作籐牌,可以滅盡那惡者一切的火箭,並戴上救恩的頭盔,拿著聖靈的寶劍,就是神的道。」(弗六15-17),認清自己的使命,時時預備警醒,披戴屬靈爭戰的裝備,求主加添我們的力量和勇氣,讓我們遇到險阻患難時,依然坦然無畏,因為在主耶穌的保守看顧下,我們必然得勝。
|
|
|
|
作者: 葡萄園課務組提供資料陳威憲弟兄整理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1/01/2002
| |
列印本頁 |
|
分享好友 |
|
意見反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