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92期2002年1月)
信仰社會:孤雛淚之十五──最好的見證!

淑琦

雖然不過是九月下旬,這裏的地理位置也在印度東南沿海,離赤道還有點距離,但白天的溫度大多在攝氏30幾度,晚上大約二十度左右。日夜相差十幾度的溫差,使得在外奔波訪問的我們白天揮汗如雨、風塵僕僕,晚上卻又感到夜涼如水、秋意甚濃。

一間小店

離開以斯帖老姊妹的家,拐個彎,走幾步路,就來到一個大操場,操場前面有一間用當地傳統椰子葉和樹幹所蓋成的小雜貨店。

雜貨店的店面很小、很迷你,大約只有一坪多、不到兩坪的空間,裏面除了一張鐵床上下分層擺了些待售的日用品,旁邊再擺一張給老闆坐的椅子以外,幾乎就沒有什麼多餘的空間了。

這家雜貨店的老闆是Tinurilai教會的一對老夫妻,先生名叫PALAYAM,今年75歲,太太名叫LAKSMI。由於老夫妻年紀大、無力謀生,他們的兒子在年初因為車禍骨折和脊椎受傷,無法工作,致家中缺少經濟來源、生活陷入困境,台灣多加愛心團契便與印度多加及馬星的印度聖工小組合作幫助他們。

經過地方教會協助提出申請,由印度的執事、傳道及負責人所組成的印度多加組織負責初步的調查及審核,隨後交由馬星印度聖工小組(簡稱IMC)再覆審、評估及核准後,以小額無息貸款的方式借給他們三千盧比作為小本創業的基金。

然而,由於小額無息貸款三千盧比的金額實在太小無法開店,他們便另外付利息向外邦人借了三千盧比,總共六千盧比,在住家旁邊開了這間小雜貨店,嘗試經營小生意以改善經濟、養活全家。

環視內外四周,小店雖小,賣的東西也不多,然而由於地理位置極佳,對面剛好是村裏唯一的小學,同時也是許多住家的中心及進出村落的要道,有地利之便,所以生意似乎還不錯。

「這間店,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好奇探頭瞧瞧裏面賣的東西。

「哇!可真是琳琅滿目、應有盡有!」轉頭對當地的負責人說。店裏擺著小朋友最愛吃的各種糖果、餅乾和許多不知名的小零食。

「老闆,我要買這個……」幾個村裏的小朋友好奇跑過來看看「外國人」,順便買幾顆糖果解饞;客人們也同樣好奇看著他們雙方的買賣交易。

在印度鄉下,不管是大人或小孩,許多人買東西都是一盧比、兩盧比地買,幾乎很少人買超過五或十個盧比以上的東西。問起小店中貨品的價錢,大概除了家庭用大塊的香皂以外,每樣東西幾乎都是幾個盧比而已,大概是因為村裏一般人所得不高的緣故吧。

在富裕的國家,一般人買餅乾,都是一包包買,量販店裏甚至都是好幾包一起買,沒有人會一塊、一塊買;糖果也是如此。然而這裏的人買零食,卻都是一塊、兩塊或一顆兩顆買,不是一整包買。一整包餅乾的價錢大多在20-25盧比之間,幾乎是一般農夫及窮人半天甚至一天的所得了,怎麼買得起?一包20盧比的餅乾只是台灣一個小學生一天的零用錢,在這裏卻是許多家庭一天的吃飯錢。(註一)

「這裏還有一般家庭所需要的日用雜貨呢!「有小包裝的洗衣粉、洗髮精和迷你香皂,還有烹飪的調味料、炒菜油和煤燈油。」跟糖果餅乾一樣,因為一般農村所得較低,買不起十幾盧比的香皂,多數人只能偶而買一、兩個盧比的迷你香皂和洗髮精使用。即便如此,許多窮人還是消費不起。至於每個家庭必備的炒菜油或煤燈油也都是顧客自備小玻璃瓶到店裏去分裝,一次買個半瓶或十個盧比回家用。

「妳的店每天大概有多少營業額?可以賺多少?」稍微作一下市場調查。

「每天大概可以賣200盧比左右,其中大約有40盧比的收益。」老姊妹說。40盧比是毛利,扣除自己的人工費用及付給外邦人的利息支出,所賺的大概只夠一家大小的溫飽而已,然而比起過去的生活,卻是值得感謝再三了。(註二)

「剛開始的時候,他們不懂得如何進貨及經營,我們就教他們。」尼克森的哥哥在Pammal教會附近開了一家小雜貨店,店面很小,但是生意很好,那間店剛好也在學校的附近和村落的中心。

由於多加的小額無息貸款,許多貧困同靈生平第一次有機會貸款做生意,卻不知道該做什麼生意,如何做,他們往往需要教會長執傳道及負責人的協助和指導,這對老夫妻的情形也是如此。透過IMC長執和當地教會負責人及有開店經驗的弟兄適時提供意見,在剛開店時給老夫妻和其他同靈實際的指導,教導他們如何進貨、如何做生意,可說為同靈間肢體關懷和多加團契「彼此相愛、主內一家」的訴求提供了最好的例證。

「小店的收入可以維持生活嗎?」到隔壁他們家訪問時,順便再關心一下。

「感謝主,過去我們家裏常常入不敷出,尤其是我兒子被卡車撞到、脊椎受傷不能工作以後,家裏經濟幾乎陷入困境。感謝主,現在有了這個店面,所賺進來的錢,剛好足以讓全家人吃飽飯,真是感謝主。也要謝謝台灣同靈的幫助,若非大家的幫助,我們全家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老姊妹說。

「感謝主,相信台灣同靈會很高興知道因為多加的無息貸款和這間小小的雜貨店,而能幫助您們全家有機會吃飽飯,不再生活貧困無著。願主耶穌繼續不斷祝福您們全家。」感謝主,內心只有感恩和祝福。

所謂為善最樂!相信台灣的弟兄姊妹如果知道因為同靈之間的肢體關懷與彼此相助,竟然能夠在實際生活上幫助他們脫離貧困,將會感到安慰和感謝才是。

一隻小牛

離開小雜貨店,轉幾個彎,突然間從熾熱的黃泥土路和大太陽下,來到綠葉如蔭的幽靜小徑中。教會負責人邊介紹,話還沒說完,就已經來到一間草屋前,只見主人一家匆匆忙忙從屋裏走了出來。

「這是JAYAPAL弟兄和他的家,他們也是多加在幫助的家庭之一。」看到他們夫妻倆年紀並不大,似乎外表正常、身體健康,並非多加所積極關懷幫助的對象。多加所幫助的對象大多是具有身心智遺傳疾病及重度殘障導致無法工作或貧困無助的孤兒寡婦和無依老人等,絕非身心正常、身體健康,或有能力自己工作的家庭。

心裏正覺納悶,帶路的負責人趕緊解釋說:

「JAYAPAL弟兄是農夫,家庭經濟相當困難,所賺的錢無法維持全家生活所需,經過我們提出申請、審核及調查通過以後,借了多加一筆小額無息貸款。」負責人說。草屋的四周有青翠濃密的樹蔭,頓時暑氣全消。

由於印度社會的階級制度、貧富差距以及社會環境等諸多影響,個頭不高的JAYAPAL弟兄儘管身強體壯、努力工作,太太也盡心盡力、努力持家,但是身為農夫、靠幫忙附近大地主耕田、打零工維持生活的他,即使再怎麼努力認真工作,所得到的也只是微薄、不穩定的收入,無法填飽一家人的肚腹。

為此,經過地方教會的通報、漫長的申請以及印度的執事傳道、多加委員們和負責牧養的馬星印度聖工小組等分別開會審查及討論通過後,他們夫妻得到生平第一筆貸款──多加的小額無息貸款(註三)。

由於這是鄉下教會,主人本身也是個幫大地主打零工的農夫,他們住家附近也有足夠的糧草和空間可以牧養牛羊,IMC及當地的多加委員們便建議他養牛。他們用多加的無息貸款買了生平第一頭母牛,希望母牛長大了生養小牛,小牛長大再生小小牛,以便用販售牛奶和小牛來貼補家用,逐漸改善賤民階級經濟的弱勢。

想不到那頭個子小小、品種不怎麼樣的小母牛竟然很爭氣,第一年就懷孕生下了一頭小牛!

JAYAPAL弟兄叫兒子把媽媽牛和baby牛從牛欄裏牽出來,好讓我們仔細瞧瞧!那是一對長得不怎麼高、膚色略顯蒼白的媽媽牛和小牛。

「這隻母牛看起來個頭好小,像隻還沒有長大的小母牛,怎麼竟然就當起媽媽來了!」看到兩隻母子牛,客人不禁東瞧西瞧、品頭論足一翻。

「是啊!因為品種較好、身高體型及牛奶產量較高的母牛價錢比較貴,大概都要五千到七千盧比之間,這隻牛的品種等級屬於中下,價錢比較便宜。」一直參與多加工作的尼克森弟兄在旁邊回答。(註四)

「這頭母牛當初買多少錢哪?」好奇、順口問問主人。

「這隻牛我們買的時候是2995盧比!」主人回答。

「感謝主,這隻母牛已經再度懷孕,正準備生第二隻小牛呢!」透過翻譯,弟兄夫婦靦腆、充滿感謝地說。

「哇!看不出來哦!想不到牠個頭雖小、品種也不怎麼樣,倒是得到神大大的祝福喔!」感謝主!聽到這樣的消息,不禁讓人為他們全家感到高興!

「對啊!真是感謝神的祝福和看顧,若非神的祝福,我們也不可能順利把牠養大,更不用說是生養小牛了!」主人說。

「哦,那你們怎麼照顧牠們呢?」好奇地問。

「我們全家每天輪流照顧牠,我到外面工作的時候,太太就在家裏照顧牠,小孩子放學回家也會幫忙照顧,帶牠們到田間野地去吃草。」男主人接著說:

「更值得感謝的是,因為母牛生了小牛,我們就有機會擠些牛奶賣給鄰居,補貼家用的不足。」聽到這裏,到訪的客人也都不禁點頭表示感謝、讚美主。

「賣牛奶?每天大概賣多少錢哪?」客人像個好奇寶寶,到處問。

「每天的牛奶大約可以賣個20盧比左右,正好可以拿來貼補家用的不足。以前我們只能靠打零工賺點微薄的收入維持家用,所賺的卻又常常不夠家裏的需要,現在有了這頭母牛,剛好彌補家裏的不足,感謝主。」他們夫妻很客氣,問什麼、答什麼,兩個小男孩則顯得一副生澀、害羞的模樣,躲在爸媽背後不敢吭聲。

「感謝主!因為教會和同靈們的幫助,現在的收入比較穩定,全家的生活因此有了改善。」JAYAPAL弟兄說。

就在大家一問一答的時候,小小牛剛好肚子餓,湊近媽媽身邊想吃奶,一副母子情深的可愛模樣,令人莞爾,趕緊趁這個機會請主人全家與母子牛合照,作為訪問的紀念。

看到弟兄全家和母子牛的和樂畫面,不禁滿心感謝,感謝主讓他們的生活得以藉此有所改善,感謝主讓我們有這麼多同靈願意一起來關心、默默支持多加團契所呼籲──關懷軟弱貧困肢體的工作,感謝主讓他們全家有機會脫離貧窮、三餐不濟的生活,得以有機會讓孩子去上學;更感謝主讓真教會的同靈有機會一起聯手合作來關心軟弱肢體,實踐主耶穌彼此相愛、主內一家的教訓。

愛,彌補缺憾

除了飼養牛、羊和開雜貨店做小生意以外,其他教會也有部份貧困同靈在IMC的支持和多加團契的資助下,以小額無息貸款的方式,分別在當地市場賣衣服、做小生意、編織手提袋等,按照當地的生活環境和所能靈活運用,靡補生活的不足和遺憾。(註五)

「想不到一筆小小的無息貸款,竟然有這麼大的幫助!」回程時邊走邊想。記得訪問其他教會的受助戶時,陪同訪問的Vedamanickam執事曾經幾次提到:

「淑琦姊妹,請妳回去記得轉告台灣教會的同靈,他們的愛心對這裏貧困的信徒是很大的幫助!」雖然對富裕國家的同靈來說只是區區一點錢,但是由於能夠在生活上實際幫助他們,協助他們改善生活,因此,負責牧養Ambarthur教區的Vedamanickam執事便代表貧困同靈及當地教會像台灣同靈表達感謝之意。

其實,參與多加奉獻的會員人數並不多、金額也不大,但是,由於兩國經濟實力的差距(註六),不論是印度的執事負責人或貧困同靈,都一直以為是台灣各地教會很多同靈在幫助他們,因此,Vedamanickam執事才會再三交代:

「請您記得回去一定要告訴台灣教會的同靈,多加救濟的工作對這些貧困的同靈是很大的幫助。」

「感謝主,這是台灣、印度及馬新四個國家長執傳道和許多同靈,很多人同心合意、跨國合作的結果,是大家的愛心,不只是台灣同靈而已!」

在台灣,由於許多同靈不忍心、也不願意見到國外教會的弟兄姊妹因為所處社會環境、階級制度的不公,導致部份同靈飢寒交迫、衣食無著,才有了多加愛心團契這個構想和組織,希望讓住在富裕國家的信徒有機會發揮愛心、伸出援手,透過負責牧養印度──IMC長執傳道們的協助,以及印度當地執事負責人和多加幹部們的合作,得以幫助最軟弱貧困同靈在人道上最基本的需要,以主耶穌和同靈們的愛來彌補人世間的不足和遺憾。

然而,再好的構想,若非眾人同心合意一起合──馬星和IMC的長執傳道願意不厭其煩地開會審核,印度當地長執負責人的關心協助,台灣有人願意默默支持奉獻,怎麼可能成事?這是大家同心合作、眾志成城的結果,是主愛的激勵啊!

最好的見證

在Tinurilai教會訪問時發現,這裏的幾個負責人很認真、很關心信徒的生活,就連外邦人都經常上門來求助。許多人看到教會信徒彼此互相關心幫助,負責人關心,因而受洗歸入主名下。

「這次神訓中心獻堂禮中,光是這個村落就有17個人新受洗,他們當中有些人是因為神蹟奇事來信主,諸如看到被鬼附的,經過禱告之後,鬼被趕走;有的是因為生病禱告得到醫治而受洗,包含胃病、熱病等……;有的則是因為看到真教會來自國內外的長執傳道和本地負責人們常來關心信徒,這裏的同靈們也彼此關心、互相照顧,因為有這些美好的見證,因而願意跟著家人來信主。」陪同訪問的尼克森弟兄解釋著。

「啊,感謝主,這麼說,同靈們彼此相愛、互相幫助,就是最美好的見證了!」我說。突然想到主耶穌曾經交代門徒:

「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又說:「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時三34-35)看來,貧困、毫不起眼的鄉下教會Tinurilai,大概就是這節經節的見證了。因為:「愛,彌補缺憾;愛,讓我們看到希望!」

備註

註一:印度盧比及台幣多隨國際美元走勢而定,1998亞洲金融風暴之後,約33-35台幣兌換一美元,1999年9月一美元大約可以兌換38-40盧比,2001年大約換40多盧比。台灣一個小學生每天的零用錢大約10-20台幣之間。20塊台幣在印度可以買一包餅乾,那是窮寡婦一天工作的所得,窮人家一天的吃飯錢。

註二︰在台灣,由於市場成熟、競爭激烈,傳統雜貨店的毛利大約在一成五至兩成之間,淨利卻只有2%-4%左右。比較起來,由於市場尚未成熟、競爭較少,印度雜貨店的毛利較台灣為高。

註三:在1997年秋IMC及多加團契商量訂出的的受助條件是:必須為主內信徒,信主滿兩年,全家所得未達當地人最低生活水準的2/3,(都市所得在900盧比以下,鄉下所得在600盧比以下),並且沒有領取其他救濟者;經過當地長執傳道負責人開會提出申請,並經印度多加委員及馬總印度聖工小組審核通過者,才可以得到救助。

註四:根據調查,印度的母牛分為很多等級,品種及價錢都不相同。一般說來,品種較好、牛奶較多的母牛每隻大約6000到7000盧比之間,一般的大約5000左右,3000盧比的品種較差。

註五:多加愛心團契濟貧的宗旨及立意雖好,然因IMC成員工作繁忙、無法協助多加相關濟貧工作,印度方面亦缺乏適當人手,IMC派駐印度之傳道除牧養工作外亦無力他顧,因此曾暫停相關濟貧工作,直到2001年才又在各方努力下開始各項濟貧工作。

註六:台灣1999及2001年的國民所得大約13000多美金,印度1999年國民所得則不到400美金,平均相差達30幾倍。

作者後註

本文為印度之旅孤雛淚系列完結篇,作者寫作的目的,乃是為讓住在富裕國家,衣食無缺、生活無虞的同靈了解生活在貧困落後地區同靈的生活,盼望大家懂得感恩惜福,同時願意基於「主內一家、彼此相愛」的精神主動伸出援手關心他們,為當地的同靈和教會代禱,但願因為我們的關心代禱和捨得,讓他們不再飢寒交迫、生活缺乏,讓主內每一個孩子都有機會上學、接受宗教教育,讓主的名因此得榮耀,教會的未來有希望。(全系列完)


作者: 淑琦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1/01/2002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