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98期2002年7月)
真理論壇:但以理書第九章──七個七(下)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Zephaniah

七十個七


其實當我們把整個脈絡核心放在耶穌基督身上時,我們很容易抓住七十個七的初步輪廓。「七個七」是但以理所關心的那個屬物質的第二聖殿與聖城,這部分雖然但以理很可能沒有親眼見到(除非他是活過百歲的人瑞),但我們站在歷史的末端很容易知道:這是BC516年與BC445年歷史的事件。然而七個七的階段的意義,對我們末世真教會的信徒來說,或許只是救恩的預表;但對於但以理與當代的猶太人來說,其意義非凡。

「正在艱難的時候,耶路撒冷城連街帶濠,都必重新建造。」(九25),雖然神預定這項事工必完成,但整個過程必不輕鬆。我們回顧這段歷史:BC538年所羅巴伯帶領近五萬人從外邦回到故鄉,一切從零開始。他們立根基卻被當地人大力反對,甚至到最後竟遭到波斯當局禁止。約十七年後,神感動哈該、撒迦利亞兩位先知重新點燃他們重建聖殿的熱情,雖然當中遭遇不少波折,四年後聖殿總算完工了。之後以斯拉對舊約經典的建置、尼希米領導百姓重建聖城……等,這些在七個七之內完成的工程,其艱辛的程度也是我們很難想像的。對那時期的猶太人來說,能將被毀壞的過去重新復興起來,這種失而復得的心境不是站在旁觀者立場的你我所能完全體會的。


六十二個七


這段時間是史上所稱的兩約時期,這段時期雖然是醞釀救恩的潛伏期,但神的選民在這段時期也曾歷經了不少風風雨雨。

在這段時期,他們走過瑪代波斯的顛峰;也看到公山羊希臘(但八21)席捲整個歐亞非;目睹了亞歷山大這隻大角的斷裂,而帝國被分裂成四;更經歷主掌埃及的多利買王國,與主掌敘利亞的西流基王國對猶大地的爭奪戰;也遭受那恐怖的小角安提阿哥四世的凌辱與摧殘……;當然,他們也在馬加比家族帶領之下,享受了近百年的獨立風光,甚至到了亞歷山大楊紐主政時期,國土的版圖相當於大衛時代。可是羅馬的興起又把這個靠政治、軍隊、土地所建構的屬世王國給摧毀。關於這段歷史將於但以理十一章有較詳細的探討。

在這段漫長歲月,神似乎消失了,沒有先知、異象,選民的世界與外邦沒什麼太大差別。雖然有一群立志要成為律法先鋒的法利賽人,以及立志要成為社會清流的愛色尼人,但這些並不能使人「進入永義」。然而卻在羅馬結束選民獨立建國的美夢之六十幾年後,這段沉默的兩約時期彷彿在深夜中綻放出曙光,也就是猶太人日夜期待拯救他們的彌賽亞降生在伯利恆。這是人類歷史中的一點,卻是「大爆炸」的引爆點,因為祂的到來,使人類才有煥然一新的機會。


受膏君的出現


任何的潛伏至終都會顯露出來,事件要到最高潮的時候,往往需要一段時間的醞釀。這是一種準備,使一切的心態、環境、人、事、物、以及舊有勢力都凝聚起來,以致於形成一股壓力,以圖徹底的突破。其中將這股醞釀的壓力引爆出來的關鍵,也是整個預言高潮開始的關鍵人物,那就是25節的「受膏君」。

當然之前我們探討過這位受膏君與24節談到聖所的「質變」有密切的關係,也就是說無論是除盡罪孽、引進永義、成就異象與預言、或是潔淨聖所,都因著祂而完成。也就是祂帶來巨大的變革,引發惡勢力的反對而發動戰爭,這成為最後「一七」關鍵期的開始。

有關25節的「受膏君」與26節的「受膏者」是否是同一位,基本上這兩者原文都是彌賽亞,但受膏君卻多了prince君主、王子的同位語形容之,因此有的視為同一位,有的解釋法卻不這麼認為,這也是七十個七的難題之一。不過不將耶穌納入其中的歷史解釋法(上期之圖一)與以教會為預言中心的象徵解釋法(上期之圖二),二者皆認為受膏君與受膏者並不是同一位。然而筆者先前把這兩種解釋法摒除在外的理由已經說明出來,因此在此不必贅述。

若我們認同耶穌基督是七十個七預言的主角,是祂──帶給人類歷史極大的改變、是祂──使我們的罪才有除盡的可能、是祂──引進永義使我們有永生的盼望、也是祂──成為舊約異象與預言的終結者。因為舊約的預表與隱晦不明的事物只不過是影子,實體就是祂,就是這位「受膏君」,也就是後來為人類的罪孽被釘在十架上,流出寶血,被世人所剪除,真正「一無所有」的這位「受膏者」。


終點是什麼?


當我們將「受膏君」確立之後,另一個難題又悄悄上演,也就是對最後關鍵期「一七」的看法,這讓許多聖經學者傷透腦筋。基本上對「一七」的解釋主要有兩種看法。

第一、 間隔性解釋

這是第二世紀教父所主張的間隔性解釋,也是本會傳統的看法。因為當基督完成救恩之後,新約便在教會建立之下隨即而來,神的救贖計畫不是就這樣結束了,因為這齣戲會一直持續到末了,那真正的小角──敵基督者的出現,成為最大的反派主角而將戲推到最高潮之後結束。因此最後的一七乃是象徵性的解釋,甚至可以與《啟示錄》互相呼應。

第二、連續性解釋

有關連續性解釋的基礎乃在於加百列所說的「為你本國之民和你聖城」(24節),也就是說:這異象的重點乃是針對但以理當時被擄至外邦之選民的身分而說的,因此聖殿重建根本是尚未發生的事,更別談到屬靈王國──教會的建設。所以這解釋法僅針對以色列民與耶城的興衰發展而出的預言,認為「七個七、六十二個七、最後一七」這三個階段是連續發展的,甚至時間的計算也趨向字面上的解釋。

關於這兩種看法為何僵持不下?因為都有它合理之處,卻都有遺珠之憾,這就是至今無法成為眾信之說的原因。不過在尚未探討最後的「一七」之前,我們先釐清一個最大的差異,那就是「何時是七十個七的終點」?

首先,連續性解釋的「結局」,是放在耶路撒冷城與聖殿被毀壞,也就是第二聖殿與聖城最後被提多將軍摧毀的時候;而間隔性的解釋則把終點放在最後世界的結局。這兩者哪一個較妥當呢?其實教父的主張不是沒有理由,到末了,敵基督會出現,讓選民吃盡苦頭,因此他們認為「一七之內,他必與許多人堅定盟約;一七之半,他必使祭祀與供獻止息。」(27節)。這當中的「他」,與26節的「一王的民來毀滅這城與聖所」中的「王」,及與27節末「那行毀壞可憎的」,同是那末後敵基督的那位:他起初與選民建立良好的關係,最後卻赤裸裸顯露出他邪惡的真面目,將選民逼到死地,就像安提阿哥四世一樣。但最後卻也被神所毀滅,落入神的審判中(參見第七章),這幾乎是神救贖經綸的大綱與縮影。

不過我們仍要回到主讀者群的眼光來看此事,以免一下子就跳到經文應用的層面。對當時的但以理來說,他的認知應該是放在他之前禱告所關心的聖殿與聖所重建的事上,但這物質的聖殿與聖所之結局不是像他想像那樣:必存到永遠;而是與所羅門第一聖殿的下場一樣,仍是被毀滅。神之所以會這樣殘酷地告訴但以理:「你所期望重建的,將來仍是被毀」,目的是要給但以理一番重新思考的機會,到底什麼是信仰的價值內涵?因此對但以理來說,本預言的終點,應該回到他晝夜關心那將要重建的聖殿與後來的耶路撒冷城之結局。因此第二聖殿於西元七十年左右被羅馬提多將軍摧毀的時間,成為本預言的終點。

我們根據連續性解釋再來看耶穌在《馬太福音》二十四章15節所說的預言:「你們看見先知但以理所說的『那行毀壞可憎的』站在聖地……」這段經文,我們就很容易了解:原來這段經文的意思是耶穌警告他們當提多將軍站在耶路撒冷的那一天,他們應該如何因應。假若是用間隔性解釋法,將「那行毀壞可憎的」當作是末後敵基督者,我們該如何解釋16-20節呢?因此我們就連續性的解釋法關於最後的「一七」的解釋如下:

1.「受膏者必被剪除」,是指耶穌基督被釘十字架。

2.「必有一王的民來毀滅這城和聖所」,這有兩種看法的差異:

這王是指該撒,因為他差羅馬提多將軍帶領羅馬兵摧毀耶路撒冷與聖殿。

也有人認為這「王」是指前文所說的「受膏君」,因此這段是指基督教將取代猶太教,甚至為了宗教有相互戰爭之事。

不過這是細節的差異,而不是預言結構的差異,這細節的差異,並不會影響整個結構,所以筆者不打算在這裏周旋太久。

3.「一七之內,他必與許多人堅定盟約」,是從耶穌受聖靈恩膏到釘十字架之間,在這期間耶穌與眾使徒與眾門徒一起經歷信仰的成長、學習屬靈國度的子民該有的屬靈知識、學習如何用權柄來證明神的道……,其中約歷時三年半。

4.「一七之半,他必使祭祀與供獻止息」是指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建設教會,選民不再用宰牛羊、用動物的血來解決罪的問題。

然而連續性解釋法也面臨無法避免的遺憾,否則其他的解釋法就無立足之地。首先,一開始「出令」的時間之後,如何分別七個七與六十二個七的界線交代不清楚。第二,也找不到最後一七之結尾明確的時間,因為後半個七到提多將軍到來有一段真空期,這也是這解釋法的最大破綻。

「七十個七」二步曲


預言是有重複應驗的特性,雖然我們儘量還七十個七的原始面貌,但我們不能就此打住,因為這預言的特質仍會繼續延展下去。因此現代有不少研經者,拿此段大作文章,玩弄文字遊戲,企圖找出未來之事的蛛絲馬跡;例如:計算耶穌再臨之日……等。既然主曾說「但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連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甚至祂還強調連當時尚未完成救恩、仍帶著肉身的祂也不知道,那我們何苦在這事上汲汲於此呢?

不過筆者說過,七十個七的精神與內涵不會就此打住,站在二十一世紀的我們,應如何用新的眼光看待這預言?我們是否應該運用這經文的原則,來建構一個關乎末世,與我們真教會息息相關的「七十個七」呢?

因此筆者嘗試將這七十個七可分成兩部分。

【上集:經文解釋部分】

但以理所認知的七十個七,是從屬物質的耶路撒冷重建到毀滅,以及屬靈的耶路撒冷出現。這採字面法解釋,也就是連續性彌賽亞解釋法,小心翼翼地回到經文本身。

【下集:經文運用部分】

是從使徒教會建立到末世真教會出現與最後的末日為止。我們參考象徵法與間隔性解釋法解釋最後一七的精神,把神在末世建設真教會的計畫攤開,用一個概略性的觀念來看「七十個七」。

主耶穌在建設教會──這個屬靈耶路撒冷的過程,大致上也分成三個階段。

一、七個七的預備期

從耶穌升天前向門徒宣告要他們從普天下傳福音開始,聖靈降臨,教會被建立,並將真理建置到成熟的規模,這就是主再次出令重新建造耶路撒冷的階段。

二、六十二個七的醞釀期

當使徒教會擴張到某一程度,異端邪說漸漸入侵,政治力的介入!使教會經歷一段黑暗期。這段漫長的時間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那就是將聖經確立與普及,將「悔改之道與悔改的洗」傳遍全世界。

三、最後一七的關鍵期

晚雨聖靈的降臨,再度在末世展開。這段時間是收割的時候,一方面聖靈要恩膏我們,與我們立約,使主的身體之各肢體得以建立,建立一個真正屬於祂的真教會;二方面要將「得救的道與得救的洗」傳遍全世界,更正「悔改之道與悔改之洗」的不足;三方面要將福音傳到以色列,使扎耶穌的猶太人相信耶穌(亞十二10,十三1;羅十一25-27),成為福音傳遍天下的終點。

當然按照聖經的預言到了福音傳遍天下的時刻,敵基督者成為最後的屠夫,神的選民進入最大考驗,那時世界草木皆兵、風聲鶴唳,最大的毀滅便一幕幕上演,直到主再臨審判之日,一切歸於零。「永恆的美與毀」隨即跟隨而來,人真正的歸宿就此而定。


結語


或許你我曾為了這七十個七搞得昏頭轉向,但是找到答案絕對不是本預言的最大目的,神不會那麼無聊只是為了出個「世紀大謎題」來讓人人仰馬翻。

其實神也藉此點出我們的信仰特質,起初神會藉由五大教義、十大信條、禱告、聚會、事奉……等看得到的外在屬靈工程來打下我們的「七個七」有形的信仰基礎;經過「六十二個七」漫長的歲月,神慢慢萃煉我們所建構的信仰工程,將我們的雜質慢慢拿掉。直到最後,不少人要經歷最關鍵的「一七」時刻,經歷前所未有的大操練,或各人、或集體,總之「患難原是命定的」。不過別怕!既然是「一七」,就是更短暫、更關鍵。神是信實的,祂不會給我們扛不起的重擔,只怕我們自己嚇著自己,而對自己與對主耶穌失去信心,那不是白白糟蹋神的救恩,糟蹋神精心設計的救贖大功,您說是嗎?

註:本文係研究性質類,文責自負。


作者: Zephaniah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7/01/2002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