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87期2001年8月)
靈修小品:咖啡一族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瑪法達

台北近年來瀰漫著一股濃濃的咖啡香,在我家方圓五百哩內少說就有五、六家咖啡專賣店,先是星巴克、然後是本土的丹堤和伊是,接著西雅圖緊鄰著丹堤而設,不久義大利式的ILLY也來到街的另一頭和大家招手。每次經過這些店,總看到高朋滿座,男男女女優雅地捧著咖啡杯、愉悅地交談著,彷彿走在巴黎的左岸。很榮幸的是:本人在這股咖啡潮來襲之前,早就加入了咖啡族。

其實,從前我也和許多人一樣對咖啡心生畏懼,因為唯恐一喝,晚上就要數綿羊,所以寧可喝茶也不敢碰咖啡。結婚時,不知誰送來一把咖啡機,先生便煮起咖啡來,既然有人端咖啡到你面前,只好賞光。早上喝一杯應該不礙事吧,更何況那飄來一陣濃郁的香味,教人難以抗拒;加上奶精,苦味就淡化了;再配上蛋糕或麵包,胃部的生澀感就不見了,而且感覺很滿足,這就成了我們的活力早餐。

爾後先生開始研究用何種咖啡機煮起來最便利、咖啡最香醇,也嘗試各種咖啡豆:像曼特寧的香味撲鼻,但是有點苦澀;摩卡不苦但很酸;於是甘醇可口的藍山便成了我們的最愛,但價格也最教人不敢領受。好喝的咖啡也當配上漂亮的咖啡杯,那麼才更能喝出好心情,更顯生活情趣;所以每隔一段時間,我們就想汰舊換新,舊的咖啡杯或許有磨損、褪色,就讓他們退休,擺在櫥櫃的一角。於是買咖啡杯也變成喝咖啡的附加消費。

在先生每天餵食咖啡之下,我的身體逐漸對咖啡因產生了免疫力,其實是得了所謂的「咖啡因依賴徵候」 呢!如遇到先生出差或早出開會,我便一人到附近的咖啡店吃早餐,喝慣了現煮的咖啡,就沒辦法忍受沖泡式的即溶咖啡,好像吃慣現炒的飯菜,見到速食的漢堡或制式的便當,就難以下嚥。一天沒喝咖啡,就渾身不對勁。

在辦公室裏,除有即溶咖啡外,也有好喝的咖啡,因應咖啡族的人口加增,公司也開始提供咖啡機,我們只要自行購買咖啡球,就可以煮出一杯經濟又實惠的咖啡。每當午茶時間一到,我的癮就發作,自動趨向茶水間,啜一口香美的咖啡;有如電視中的雞精廣告般,那體內幾近熄滅的燈泡,喝了咖啡雞精後就重新被點燃,又可以生龍活虎地繼續工作。在茶水間值班的媽媽們,多以欣賞的眼神看我喝咖啡,「啊,好香!」,然而他們固然愛聞香,卻也勸我不要喝太多,因為咖啡容易造成骨質流失,對女人尤其不利。但曾在一篇報導上讀到:根據研究發現,一天喝2-3杯咖啡的人,罹患膽結石的機率較不喝咖啡的人低約40%;一天4杯咖啡則可使罹患直腸癌的機率降至24%,原來喝咖啡也有好處!好像為自己找到了喝咖啡的藉口,不過我仍然很節制地給自己一天2杯的額度。我告訴那些媽媽們:「多喝一點牛奶就可以補回鈣質。」其實今朝有酒今朝醉,當捧著香味誘人的咖啡時,哪管那麼多後遺症呢!

走過一些國家,我發現各國喝咖啡情形各異其趣。義大利人是有名的愛喝咖啡,旅行時在廣場上突然見不到導遊,領隊說八成喝咖啡去了,這些義大利人一天都要喝上七、八杯!乖乖,豈不把咖啡當開水喝?當然他們的咖啡真好喝,到處都買得到。美、英兩國的咖啡就很難喝,英國茶聞名全球,可是咖啡就不爭氣了,因為淡而無味,同行的友人只好自行加上即溶咖啡調合,這樣才夠味。美國幸好還有星巴克與西雅圖連鎖咖啡店的咖啡可喝,道地的美式咖啡可就難喝無比,去年暑假我在美國的東北部的鄉下地方,居然找不到星巴克或西雅圖,只好入境隨俗地喝美金一元的廉價咖啡,有人形容像臭水溝的水,我覺得不可口是真的,但這種說法稍嫌刻薄了點。西班牙的餐廳通常只給你一半的咖啡,然後再加上一半的牛奶;到捷克時,發現他們不給你奶精或牛奶,只附上二包糖,當地人大概受不了咖啡的苦,還是愛吃甜。

在台灣,咖啡熱也如火如荼地在全國各地燃燒著,很多人開始講究喝咖啡來。一次下台中去,友人就請我們夫婦到當地一家有名的咖啡廳喝咖啡,該店不僅咖啡有特色,連室內裝潢也獨樹一幟。它以玻璃來伸展和美化空間,配上白色的沙發,潔淨優雅,伴以悠揚的古典樂聲繚繞其間,彷彿置身於藝廊;而其咖啡也是經過特別調配,置於花色優美的咖啡杯裏,格調之高可見一斑。我想該店的老闆應是個風雅之士吧,除了咖啡本身以外,他想讓客人也享受那份情調。

記得以前在教會裏,大家都愛泡老人茶,而今也流行喝起咖啡來。自從周休二日以後,先生和我一早就去(松山)教會參加安息日聚會,會後便留下用午餐,沒想到餐後居然還有一桌咖啡桌,幾個姊妹拿起道具來,現磨現煮,還奉上甜點。有人熱情地邀請我們喝咖啡,我心裏暗喜,這可不省下到轉角那家西雅圖喝咖啡的錢?「啊,人間美味!」我稱讚道,從此便成了咖啡會員。一次安息日上午因故到內湖教會聚會,會後被人熱情留下用愛餐,吃完飯後又聞到咖啡香,原來他們也有專人煮咖啡,櫥櫃上還掛滿了咖啡杯,因為咖啡族都將個人的咖啡杯置放在教會裏,那天我們當然也被招待了一杯香濃的咖啡。而下午一回到松山教會時,那群咖啡姊妹淘頻頻來問為何中午不見我來喝咖啡,真是令我感動萬分,沒想到練得一身喝咖啡的工夫,還獲得不少友誼呢!

說來慚愧,我們搬來松山一帶,已有六年之久,但始終和同靈們僅保持著點頭之交的情誼,除了負責人及部分聖工人員,很多人的名字,根本叫不出來,或者人和姓名連不上來,更遑論了解他們的背景。現在坐下來喝杯咖啡,說說聊聊之際,才知道原來黃媽媽是思穎的母親,而黃老師是黃媽媽的妹妹,那麼我的學員孝瑜和思穎其實是表姊妹?沒想到喝了短短六個月的咖啡,認識教會的弟兄姊妹竟比六年還多呢!也有人說,從前見我們夫婦在教會出沒,好像一陣旋風,來去匆匆,想要關心一下,都逮不到機會,現在我們聞香而至,垂涎三尺地盼著咖啡時,同靈之愛也隨同咖啡香濃濃地飄了過來。

聖經上說:「人莫強如吃喝,且在勞碌中享福。」「並且人人吃喝,在他一切勞碌中享福,這也是神的恩賜。」(傳二24,三13)。忙裏偷閒來啜一口咖啡、嗅一嗅它的餘香,心情多舒暢,難怪很多人都愛上它而不可自拔。這就是生命的樂趣,也是上天的福澤吧?甚者,在吃喝之間,還感受到主內一家的情誼,這也是收穫之一!好了,我得和咖啡約會去囉!


作者: 瑪法達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8/01/2001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