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97期2002年6月)
信仰社會:山輔的日子

張孝瑜

自從參加山輔工作之後,我的一年就開始以十個月來計算了;總覺得在山輔將近兩個月是我最能放鬆自己的時刻,且身體狀況也是最健康的,似乎這兩個月並不屬於一年的生活,而是一段獨立出來的「禮物」。每次投入山輔線上開始工作,我就得到輕鬆和特別多「安靜的快樂」。

我一直不能清楚解釋自己開始投入山輔工作的原因,甚至也沒有什麼堂而皇之的理由要求自己繼續下去,想到極處,我便感到:如果神在每一個人的青年時代都給他一項事工當作恩惠,那麼山輔就是我的恩惠了。

回憶2001年的山輔工作中,我擔任東勢班的班負責;而2000年則是東勢班的同工。接任這職分之前,並沒有類似的工作經驗,也覺得自己沒有擔任過大的行政組別,心裏「誠惶誠恐」,所以就努力回想之前自己的班負責如何工作,一步一步去做。說實在的,當班負責後,我才知道各個行政組別的工作都有一定的重要性,不論是實務上、規律性的總務、財務組;或是規劃性、機動性的活動、課務、輔導組,只要某一組進度延宕,就會影響班務,影響層面甚會廣及學生。而在結束工作,回到自己的生活之後,我仍常思索自己的工作過程和遭遇一些問題的可能原因。經過去年工作之後,我又接任教會少年班班負責,在與同工相處和協調上就覺得比較順利,也能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藉由與學生或同工溝通中,慢慢實行出來。

在參與山輔工作上,我非常珍惜當班負責的經驗,讓我可以更清楚認識山輔的工作!記得其他班負責告訴我:「班負責雖然表面上不帶組,但其實是帶領同工這組,而且這一組一定得帶好,山輔的孩子才會優秀。」這句話對我的工作有相當大的幫助,對於我的職分也做了更懇切的提示,若能以這樣的心態看待各宗教教育的領導工作,一定大有幫助的!

山輔中,除了行政工作外,主要的教學工作,更需要老師盡心地準備,端出好菜來餵飽學生!記取去年的經驗和不足,在教學上用心改善,所擔任的科目也都按照節數寫了教案,並設計了一些活動,希望給學生更有用的文學知識、英文概念,因此上課就比從前來得順利。雖然有時因為規劃的內容較難,所以有延誤或沒做到的計畫,但畢竟「一案在手」,在教學上不會有太多「突然」或「空白」。去年山輔除了教導基本國學、英文文法之外,我特別加強作文能力,發現學生們的文章表達大都有天賦,缺少的只是語句的淬煉;若不是他們能實地說、實際寫,我想自己很難知道如何幫助他們。

我想自己能在一年後有一些進步,是因為我知道我愛原住民的學生,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在社會現實中吃虧,但也強烈希望他們愉快又有效率的學習。為原住民教區的孩子準備許多後,再回頭看看本地教會的孩子,也可看到他們更深入的需要。曾有傳道希望我們想想自己應如何關心本地教會的孩子,我想經過山輔的我,也該開始為本地教會孩子想更多教學方式和宗教教育的方法,並由籌辦學生自治的圖書館與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經驗等,這真是一種意想不到的獲得!

記得去年三月初和同工一同回到東勢探班,碰到一些學生家長,他們都對我們說:「謝謝你們來關心『我』的孩子!」這句話雖然簡單,對其他人而言不會激起任何火花,但我卻聽見山輔這項事工對學生、家長的意義與重要性。

我們僅僅因為思念孩子,思念當初愛心的互動,同靈間彼此的學習而回去探班,然家長們卻有許多的感謝。若非因為愛,如何感恩?如何思念?如何在乎呢?而讓我們付出愛的,就是神。

其實山輔就是愛的工作,愛很抽象,因為其中涵意太多,我甚至無法說明山輔這種愛的工作是什麼樣子;但正因為愛有多樣風貌,所以一個山輔老師在山輔工場中,終究必須學到如何用合理、合神心意的方式去付出愛心,這是無法言喻卻最重要的。

山輔和其他事工不同,我個人認為它是「做中學」的工作,做完山輔一定要反省自己對於生活磨練的態度,進一步思想自己夠不夠資格接受神的安排;對神的信心要如何加強。實際去碰觸的經驗和思索,往往比書上學習到的來得強烈,可以立刻砥礪自己,造就自己。學習和事奉從不分離,這就是山輔。

有人說山輔造就老師比造就學生多,而我正因為受到許多造就,成長不少,所以深知山輔老師絕不能以造就自己為足,乃要盡全力造就孩子,因他們是這工作最重要的主角,沒有孩子,山輔老師便不成山輔老師,便無從成長了。

很快地,山輔又要起跑了,因為我有前兩次山輔的經驗,所以該想的、該反思的已經重新思索,更加確定自己繼續投入的決心。今年的山輔共有八個班級,增開了一班平地原住民的南崁班。山輔需要更多代禱,希望這一次54名同工,都能信心滿滿地去面對山輔的工作。




作者: 張孝瑜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6/01/2002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