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301期2002年10月)
信仰社會:來自山中的天籟之聲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翁喜真

回憶


湯福義傳道,33歲(1953年)投入傳道的行列開始,就以雙腳徒步穿梭在山連水、水連山的原住民部落之間。時常以大自然為棲息之所,在山林中數不清有多少次飽嚐疲倦和飢餓……,只有禱告和詩歌,陪他度過了最難熬的時刻。回想當時邊走邊禱告,很自然地,這些有感而發的禱告詞,常成為自己講道前的講章詩歌,迄今仍有幾首被傳唱著,像是:〈Laxi yungi gnalu Yaba〉(勿忘主恩)這首詩歌,就是在前往南投縣力行教會的途中,思想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流出寶血,用重價贖了我們的罪……,當晚聚會時,便領唱這首詩歌。因為旋律簡單,歌詞淺顯易懂,反覆唱幾次後,弟兄姊妹就跟著和起來了。聖靈的感動,很自然常常藉著詩歌成為聖經勉勵的最佳題材,與講道前台上台下心靈上的準備。

回憶


uwah!snhe!SinYeSu KyoKay la(來!來信!真耶穌教會,採用讚美詩285首的旋律)

博愛教會孫執事娘邊唱邊回憶,當自己大約十一、二歲,早期開拓的高連財傳道拿著傳聲筒,高唱著這首歌。沒人認識歌唱者是誰,也沒人聽過什麼是真耶穌教會,但那熟悉的語言,拉近了彼此的距離。聲音高亢、響亮,像是山中習慣似的親切問候;歌詞內容淺顯易懂,表明了傳福音的訊息……。這陌生人所帶來的禮物──詩歌,直接地吸引了愛歌唱人們的注意,且是這樣軟性,叫人易於接受。詩歌何嘗不是一個傳揚真理最好的開始!1810年有個叫布塔諾的女子寫信給德國
詩人兼哲學家的歌德:「……音樂是界於知性與感性之間的媒介」真的,用詩歌來傳揚真理何嘗不是一個最好的開始!

在訪談中,得知早期原住民教會因開拓傳道工人有限,聚會的安排大多以見證會、禱告會,再來即以唱詩會為主。大家期待傳道者下次帶來的聖經道理分享之外,其次是詩歌教唱,由此不難想像詩歌在愛唱詩的原住民弟兄姊妹中其份量與影響力之重要,在工作、行走或躺臥;或悲傷、喜樂和感動……,詩歌總是不絕於耳。

最近幾年,母語詩歌的再被重視,從老前輩口中得以聽到一些老歌,感覺非常耐人尋味與特別。不難發現幾乎所有詩歌共同的特性,是口耳相傳地被流傳著。因此,同樣一首歌可能在不同的語系、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唱腔、不同的唱法、不同的音域和不同的感受。其中不管變化如何,幾乎很少聽見批評,相對的是一種自由與尊重,是一種極具包容性的詩歌傳達和欣賞。很多被訪談的老前輩,甚至非常謙卑的表示,自己沒學過音樂、不懂音樂,除了感謝神賜予愛唱詩的歌喉之外,當然最重要的莫過於歌詞的意義和聖靈的感動,而這些早已超越外在音樂的理論範圍。

音樂家孟德爾頌說:「我知喜愛音樂所表達給我的,不是指模糊、不能用言語形容的思想,而是它的明確性。……雖然我腦中已有明確的字眼,我也不會對任何人說出來,因為對某一個人有意義的字,不見得對別人有同樣的感覺;而歌本身可以喚起,說出它在別人身上所喚起的同樣感覺,總之,這種感覺是不能被同樣的字眼表達出來的。」

如此為數不多的早期詩歌,不斷反覆地被傳唱著,能久而不墜、唱而不膩,可見詩歌的重點不在於自己學了多少新詩(數目的多寡),即使它可能只是一首8小節的小曲,就像:squlyeq hata rehay la(西區原住民詩歌集NO.11)是描寫「人對我說,我們往耶和華的殿去,我就歡喜。」(詩篇一二二1)

短短8小節,卻一直深深影響著原住民教會。記得自己小時常往教會的途中,邊走邊呼喚「hata rehay la!」(走囉!聚會囉!),直接、親切而特別。安靜的部落裏,在大大小小唱出信仰路上應互相提攜的邀請曲中,頓時熱絡了起來。另一首〈qalang na Yaba ta〉歌詞中好幾次的「naga cikah」(等等我!我們一起到那快樂天鄉),《傳道書》記載:「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因為一個人跌倒了
,可以扶起他的同伴。」這樣共好、相助、相愛的詩歌訊息,在原住民傳統的社會結構與文化生活是相當吻合的。一主、一信、一洗、一神,共享主恩無邊。尤其從一個部落僅有一間真耶穌教會的情形,可見一般。

社會的變遷,人們由於年齡、經驗、背景的不同,對詩歌自然有不同的看法。就原住民的詩歌而言,如果沒有真理當根基,如果沒有像老一輩對信仰的體驗,如果沒有真正去欣賞過它,亦或沒有真正去習唱……,我想都可能缺一而憾!

奧古斯丁曾在詩篇148篇的註釋中說:「你願否知道什麼是聖詩?聖詩就是向神唱出的讚美。如果你向神讚美而不歌唱,那麼你的讚美就不是聖詩;如果你對神歌唱而沒有讚美之心,那也不是聖詩;如果你用歌唱來讚美,但對象不是神,那你所唱的更不是聖詩。」

誠如前面所言,面對神所賜的珍貴禮物──最美的語言,和唱詩的恩賜,當如何傳承?是目前當要之務。個人有幾點建議:

一、參予紀錄與整理

早在這股所謂「鄉土文化」熱潮被掀起之前,真教會最早已在東南區,多屬Amis的教區成立了阿美族母語詩歌編審會。之後,西區屬Bunung(布農族)、Tayan(泰雅族)、以及Szyeq(賽德克族)也相繼成立母語詩歌編審會。迄今,則由台總聖樂科統籌,加強與各教區的互動與協助。

從這些所編審出版的曲目裏,不難發現時間、空間的遞變過程中1.在曲調上:早期較保持濃厚從語言衍生的特質,到近代的創作或較具原住民風格的,其次是採用現有的讚美詩歌。2.在曲風上:有較早期的日本曲風,以及較近代的南洋曲風的3.在歌詞上:早期較屬傳揚福音性質的詞句,到近代較屬個人感受或直接摘自聖經經文的4.在和聲上:從單一聲部,到卡農輪唱式的多聲部,再到目前接受西洋式混聲的合唱曲5.在作詞、作曲上:早期的詩歌,大多是沒有任何音樂背景的開拓傳道工人,聖靈感動、聖工需要,而教唱各部落弟兄姊妹,各方面呈現出其豐厚的吸納能力,與堅韌的生命力,就像讀一本近代台灣原住民聖樂史,或更像閱讀一本近代台灣原住民的宗教史。

其次是對於原住民詩歌集的背景、見證、作詞作曲者、聖經參考經節,歌詞翻譯等相關資料,做一較完善的資料可考。因為深覺很多人會唱詩,但並不一定了解原作者的意思。然而,在熟知其背景之後,就愈能領悟唱詩的精神和精髓,也愈能更充分享受到詩歌讚美的甘甜滋味。

二、保留、改變與創新

1.過去曾有原住民的教會詩班開始重視錄音的工作,因而留有許多寶貴的資料,感謝神。但在此強調針對原住民詩歌的錄音保存。今年二月在台總聖樂科的工作計劃下,開始先由人數較多的Amis(來自東南區的歌珊詩班)、及Tayan(來自西區的博愛老人詩班),呈現完全不一樣的美,很感謝主的是,博愛老人詩班的6位成員,平均年齡高達75歲。當中,原本也參與練習的湯傳道娘(79歲),在錄音前的兩個月,被主接回安息了,感謝主。真的,人的生命就像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老前輩的智慧,就像一塊又一塊的瑰寶,要即時把握!因此對於其他各族的錄音的工作,實在應該及時開始了。

2.其次,在現有的曲目上老歌新唱,加以其他聲部的旋律或和聲編曲之後,可成為各詩班最好的詩歌教材。

3.目前在原住民詩歌創作而言,已有幾首經過編審通過的曲子,但數目應該不超過10首,個人覺得最應該先進行的創作詩歌目標是原住民的兒童詩歌。

我的聲樂老師曾告訴我:「你一定要常說自己的母語,如此說話的肺活量和你們說話常帶的母音,會影響其發音共鳴的位置……」而孩子就像一塊未經雕琢之璞玉,天真、純潔、正直、善良,但很可惜的是,母語的環境缺乏,如果採最具感染力的音樂,去活化其學習母語的經驗,尤其根據一份調查指出,聖經故事是增進孩子智慧和知識的最好教材。若能結合母語,創作聖經故事或經訓的詩歌,除了可提高其學習聖經的興趣,並可大大擴展孩子藝術的境界。一起陪伴孩子唱詩的老師,也可以重新認識母語詩歌的情感與內涵,兩方面的成長,為將來聖工充實自己,將所學奉獻於聖工之發展,則可收相得益彰之效果。

三、教育的課程

身體只有一個,聖靈只有一個,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全身都靠他連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其職,照著身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弗四4、15-16)。是的,在多元文化的此時,母語詩歌的最大功能,即在把基督那測不透的豐富傳給外邦人(弗三8)。

因此,原住民教會大大小小的詩歌觀摩,一直都在神的帶領下從未間斷。感謝主的是,去年東南區詩班觀摩,我們看到了來自蘭嶼達悟族的第一隊詩班。姊妹留有如海浪般的烏黑長髮;弟兄擁有古銅健康的膚色,聆賞他們在台上頌讚神的聲音,是如此的真切、自然;他們專注的表情,是如此的熟練、穩重。藉著詩歌的觀摩,彼此屬靈得造就並互相認識聯誼,其中,我們更學習到懂得互相欣賞、互相尊重,因為我們知道唱詩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將一切榮耀歸與我們的主耶穌基
督!

另外,我們也期盼能如第一、二屆聖樂營,規劃出屬於比較原住民詩歌的課程,藉此讓傳承的工作得以開始。

來自山中的天籟之聲,在此無法以簡單的隻字片語道盡,乃需要大家的共識參與和不吝指教,祈求主聖靈的帶領。更願一切頌讚、榮耀、都歸於主的聖名。阿們!

參考書目

1.《泰雅族語文文化教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中心,1998.12。
2.《南投縣山地文化鄉土教材0-2》,南投縣政府編印。
3.《聖詩史源考》,門徒出版社,1981.12。


作者: 翁喜真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0/01/2002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