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87期2001年8月)
專題報導:西區&東北區詩班觀摩會側記

羅百合

「全地都要向耶和華歡樂;要發起大聲,歡呼歌頌!要用琴歌頌耶和華,用琴和詩歌的聲音歌頌祂!」(詩九十八4-5)


西區


日期:2001年6月3日

地點:埔里基督仁愛之家

序曲

結束為期五天的花蓮訪視工作,在通過能見度不到一公尺、由群霧編織而成的合歡山公路之後,蜿蜒的道路帶領我們來到了埔里基督仁愛之家,這是此次西區詩班觀摩會的會場所在地。

一大清早,幾部遊覽車紛紛駛入仁愛之家,為寧靜的清晨增添幾許熱鬧的氣息。幅員廣闊的西山區,要集合所有的詩班,並非一件易事,但這屬於大家所共有的盛會,卻沒有人願意缺席,大人、小孩、扶老攜幼,幾乎全來共襄盛舉。

出場

一開始出場的,是直笛四重奏,由「喜樂兒童詩班」演出。四部的合聲,藉由長短不同的直笛,傳達出對真神的歌頌與讚美,不同的方式、相同的目的;看得出西區對下一代在音樂事奉上的栽培與重視,願這項聖樂事奉的栽種與澆灌工程,蒙神堅立與帶領。

青年詩班

西區每年皆會舉辦一場詩班觀摩會,分別以青年、老人、兒童詩班為主,三年一輪,今年則輪到青年詩班為主角。因此,十二個演唱的詩班中,除了二個「兒童詩班」的陪襯之外,其餘皆以青年詩班為重頭戲。

陸續出場的,分別有「新望愛」、「頌真」、「崎頂」、「約書亞」、「大安溪線」、「春陽」、「米甸」、「和散那」、「上巴陵」、「五峰線」等詩班。這些詩班各有各的特色,服裝、表達、音色、族群……;有的詩班中間穿插獨唱,有的則是無伴奏;有的人數眾多,有的則是寥若晨星。但無論如何,上台、獻唱、下台,每個詩班整體的表現以及信息的傳達,都有其值得互相切磋與琢磨之處。

此次參與觀摩的詩班,每個都達一定的水準,和諧的音色、動人的吟唱,緊緊扣住了台下每位聆聽者的心弦。

花藝

花藝的設計,以及會場的佈置,皆看得出這群幕後設計者的巧思。

一樓大廳入口的景觀設計,大小不等的木頭,在經過排列之後,充滿了原住民與林為伍的風味。五樓會場的花材,也是經過巧妙安排的;山上當令季節所產的水果──李子,亦浮上了台面,成為一項特殊的造景。如此的變化與巧思,烘托出整個大會的熱鬧氣息。

特色

此次觀摩會的前一晚,在仁愛之家也舉辦了西區的慕道者聯誼會,兩個活動的結合,不但減少了經費及人力開銷上的重疊性,更增加了慕道者藉由詩歌、心被恩感的附加價值,真可謂一舉數得。

另外,每個詩班三首獻唱的歌曲中,必定有一首為原住民母語詩歌,不管是泰雅族、太魯閣族、或是布農族,「原」音重現的表達,似乎牽領著台下每位聽眾,隨著餘音的繚繞,繞過彎曲的山林公路,回到遙遠的深山部落裏。原住民母語詩歌的呈現,總讓人有一股分外的感動之情!

東北區


日期:2001年6月24日

地點:花蓮女中禮堂

在奇比颱風過境後的週日晨曦,慈愛天父特別賞賜花蓮地區一個豔陽高照的好天氣。來自宜蘭、花蓮地區共十個詩班,清晨起個大早,從四面八方特地趕到花蓮女中,準備用美妙的歌聲來頌讚神。

致詞

此次的主題為:「千禧頌、念主恩」。區負責李盈朱傳道以「創造之初,眾星同歌唱……」為開頭,勉勵在場的詩班及聽眾,應立志自己的嘴唇發出頌讚的歌聲來稱謝神。另外,特別來賓賴英夫傳道,也以「歌羅西書四章16節」與大家一同勉勵:「當用各樣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地存在心裏,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教導,互相勸戒,心被恩感,歌頌神。」期盼大家都能口唱心和讚美主。

獻唱

緊接著是此次觀摩會的重頭戲──獻唱,出場的詩班分別有:「德安」、「紅葉」、「崇德」、「約沙法」、「山里」、「北埔」、「立山」、「富世」、「銅門」、「碧候」等詩班。來自不同的地區、來自不同的族群,但所吟唱的,卻都是同為頌讚神的歌聲;每個獻唱的詩班同樣有二首曲子,不過所呈現的方式,卻又是判若雲泥,獨唱、口白、部分重唱……等,在有限的固定曲目內作變化,豐富了整首詩歌的線條,並盡力地將原住民的歌唱細胞,發揮到淋漓盡致。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約沙法詩班」,是由四間阿美族小教會所組成──月眉、豐坪、平和、鹽寮。因為地緣的關係,平常要將四間教會的詩班成員集合練唱,就極為不易,但在賴安泉傳道的指導與帶領下,這些教會的信徒們,亦能有機會用自己的口舌,在眾人面前傳達頌讚的訊息,實為感謝主!

講評

講評的部分,邀請了蕭抒真老師與李雯玲老師,分別就當天各詩班的發聲以及詩班整體的表現,給予逐項的建議。中懇且寶貴的意見,相信是日後每個詩班再次進行練唱時,一個重要的方向以及改變的目標之所在。

特色

沒有多餘的曲目、沒有餘外的裝飾,此次各詩班所吟唱的詩歌,完全是取自新編讚美詩530首裏面的歌曲;雖然有許多曲目為日常所不熟悉,但藉由詩班的詮釋與表達,卻也讓在場的會眾陶醉其中。

再者,傳道人全力的投入與支持,亦是此次觀摩會的特點所在。紅葉、山里、立山、銅門詩班,就分別有何順輝傳道與葉雄福傳道第三、四聲部的加入,另外約沙法詩班的指揮,更是由賴安泉傳道一手包辦。欣見神的工人在聖樂事奉的行列上,亦能如此盡心的投入。

此外,演示台旁的大字幕,也是扣住此場觀摩會動脈的所在。由兩台筆記型電腦配合單槍投影機,現場投射的字幕,在每個詩班進場時,於會幕上對該詩班所屬教會,進行歷史沿革的介紹;另外,詩班演唱的歌詞,也一一顯示在字幕上。豐富的插圖以及經過巧思的安排,呈現給全場會眾一個最便利掌握現場狀況的方式,如此的安排,看得出承辦單位事前籌劃的用心所在!

後語


走過兩個教區的詩班觀摩會,發覺詩歌對於原住民同靈而言,實有其存在與推廣的重要性。神賞賜給這群山林部落裏的聖徒有著天籟般的歌喉,豈可不善盡此恩賜呢?

但如何發揮詩班的功能?如何從詩班的事奉中得到造就?如何藉由詩班達到榮神益人的果效?或許這些,是每位致力投入詩班服事工作的成員,另一層面的思考吧!

願每個詩班、每位願意投入音樂事奉的同靈,能在一場興師動眾的詩班觀摩會之後,得到截長補短的經驗以及重新出發的力量,在未來詩班服事的道路上,更力上加力、恩上加恩!如此,方不失各教區舉辦此觀摩會的用意與用心所在。


作者: 羅百合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8/01/2001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