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303期2002年12月)
藝文特區:這些人,和一些他們的事

凡子

山上的祈禱所


四個大人、三個幼兒(後來走掉二個,到走廊玩耍)外加一個嬰孩(走不掉,也靜不下來)。十月初下午安息日聚會在「霞雲」,一個山不轉路很轉的山上祈禱所,有著很美的名字、很美的遠山近山、還有心地很美的這些人。

三點半,會後交通,沏好一壺高山茶,炸了幾尾香魚乾,一盤菜園剛摘、炒過依然翠綠的青菜,這不知該算哪一餐。老教務靦腆地說,總是傳道難得來,理當如此,只是沒有其它菜色,實在不好意思。望著眼前這在十七、八年前騎著銀狼機車上山的大學生,現今駕四輪傳動車廂來訪的傳道人,他感慨述說年輕人外流、隔代教養、老幼喘延、牧養維艱……。一樣的劇本、不同的時空場景,早已在各山林部落的春秋寒暑不斷地重播。

嗅聞茶香,啜飲入喉的卻是他二、三十年來固守家園、山上祈禱所的心情故事,和那分平凡中見執著的點滴情懷。不盡然風雨掃迫,只是這樣單純的堅持,可也蕩得我肺腑翻騰,別過臉去,遠山稜線已然模糊。

會唱的詩不多


這幾天出來獻詩的詩班或個人中,就數他得到最多和最大的掌聲,發自心中的欣喜和鼓勵的掌聲。即使有一點點走調,和稍帶滑音的唱腔,可也是難能可貴了。

詩歌頌榮真神貴在敬虔感恩,何況他來自後山「馬美聚會點」,一處距竹東約90分鐘車程、尖石鄉山中的部落。

司馬庫斯神木、詩情畫意景致的泰崗溪、雲霧縹渺的新光部落、露天野趣的秀巒漫泉、高崗上的鎮西堡……多少登山客或年輕學子或吉普車隊的熱門路線景點,在柏油路、水泥路不斷伸進前推,一層層揭開這素有「黑暗的部落」之稱的後山面紗,卻也驀然發現隨著馬路、電力的舖展,十幾年來與都市文化生活或現代文明碰觸,並未擦撞美麗的火花、或赫然出現一條康莊大道引領這群大霸尖山子民走出維生不易的困境,反倒因這粗俗的觀光文化和弱肉強食的消費勢力,愈加襯顯原鄉聚落、傳統文化的鬆散無力及產業結構的崩解。

因此回望來時路,思念當年前仆後繼踩踏晴時飛沙走石、雨時泥濘不堪的山路,奮勇將福音工作推進後山的傳道人和尖石鄉全線各教會、祈禱所的聖工人員,他們為著傳揚福音使命、拯救同胞靈命的辛勤付出,尤讓人敬佩和感動。也因福音的撒播,才能認識這幾位後山的信徒,雖在深山,依然是神的子民。更因嚐天恩的滋味,也得福音的好處,即便山上生活仍舊艱困,卻也靠主堅強,行路有力。

因我們神憐憫的心腸,叫清晨的日光從高天臨到我們,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蔭裏的人,把我們的腳引到平安的路上(路一78、79)。

思緒回到會堂、目光再次落在他身上,中上年紀,殷厚篤實,每次聚會不曾缺席,也許在山上的聚會點聚會次數不多、所聽的道理不多、會唱的讚美詩不多也不熟,因此更加珍惜參加靈恩佈道會。雖然過了今天,一樣要回到後山,一樣面對日出日落,然而不一樣的是仰望叢山峻嶺,自有神作他的山寨、作他的磐石。就像他所挑選的這首會唱的詩歌〈無人能比耶穌〉副歌所說:「主耶穌全能、全智、全愛,祂終日肯與我相親,沒有人能比完全的耶穌,沒有人,沒有人。」

阿公捕魚去


防波堤一排柔黃燈光灑下,雖非絕亮,倒也映照得內港波光粼粼,顧自在泊靠岸邊的船隻中搜尋他的船影,雖然明知待船進港口該是夜盡天明的時刻了吧,但不知怎的,從南寮漁市二樓餐廳露台望向遠處燈塔紅綠交相閃滅,心中毫無來由的懸念,是不解,還是不捨?

三點多,打電話告訴他,我今晚要來,並且過夜。他說不巧,稍後即將出海,明晨才會回來。他連說抱歉,並說自會安排女兒女婿負責接待,直要我放心。

掛下電話,方覺自己哪能寬心;60好幾了吧,一般公務員早已退休含飴弄孫的年齡,做好些內外孫的阿公,也開始領老人年金了,為什麼還出海呢?

想起八、九年前送宗教教育教材至東部,來到嘉平橋教會,大門深鎖,只好送到右前方信徒家,卻見老負責人正駕耕耘機要下田,我問道:「現在還種田啊?到農會超市買五斤裝的米很方便阿!」他自我解嘲地說,兒孫都去西部了,身體不動,放著會生病,我種田是當作休閒運動啦!

隨後一路張望海岸線沿省道兩邊無數的休耕田地,想著這些年來一波波遠離原鄉、投身都會叢林討生活的外流人口,心中忖思,田園將蕪,胡不歸?再者,「老有所養」這在傳統農業社會天經地義的願景,或說是再普通不過的家庭生活常模,此時此刻竟是有些遙遠!

很難說也很難想像咧,雖然今晚風微浪小,還不至有「天這麼黑、風這麼大、爸爸捕魚去,為什麼還不回來」童稚般的擔憂,總也有一把年紀,真要說是去休閒舒展筋骨,可是牽強得很呢!至若果真如此,那下回我得百般央求:「馬爸爸,下次出海,記得一定帶我去喔!」

傳道,我們可以來嗎?


「如果我們不來上英文,那我們怎麼督促小孩做功課呢?而且若哪一天出國訪問,也可以用啊!」一位家長自問自答後,大家哄堂大笑,是實話實說,卻也難回答。林口祈禱所的課輔開鑼了,說感謝,其實還夾雜一些感慨和感動的情愫吧!

初次見面,家長、學生和老師們將二樓的空間擠得剛好。說明會的氣氛在相互介紹及家長道出對孩子功課及學習狀況的適度關心和經驗分享中,興奮、雀躍、好奇烘托出那彷彿非得按捺得住的熱絡;原住民父母不必也不會寫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在臉上而讓教者得安慰或鼓勵,反倒像是兩手不斷在腰腹前搓揉,猛嚥口水,一副「有事相託」的憨厚,所傳達自己的無助和對子女的期望,較來得真切。

林口的孩子真多。暑假山輔在南崁開辦都會區型態的第一個班級,林口的學生就有17人報名,佔了全班的三分之一。林口祈禱所信徒組成中,所有夫妻的平均年齡僅約三十七、八歲左右,因此20歲以下的人數就將近五、六十名了。這些年輕父母若有雙職收入,家庭經濟壓力就稍緩得多;若否,則難過得很,扣除一般柴米油鹽固定民生基本消費支出、房租或房貸利息、子女學校各類費用,雖是如此不裕,但仍對主信心堅強,關心教會建堂及什一奉獻,幾乎已無閒錢可資運用。在這樣的經濟水平之下,就再難期望這些屬於勞動職業類群的父母們,對子女的教育資源或文化刺激與供需有更高的抱負水準。所以莫說要讓孩子去補習班是奢想,唯恐買參考書都得拿來與一罐奶粉比個孰輕孰重,更遑論高中職畢業後,「升學或就業」會成為家庭會議的敏感議題了。

「不應該只是這樣!」一個簡單的信念,於焉在以山輔南崁班輔導老師為班底的課輔團隊傳達、蘊釀,終至在各大專院校開學後一個月的時間,以具體行動實踐這單純的理念,延續「山輔人」一向對原住民學子的關懷,再次體現主內大專生的光和熱,進行小小的「教改」方案──用「教」育之愛來「改」變現狀。

人人生而平等,是事實也是絕對的真理,因為「神不偏待人」。課輔團隊的召集人A弟兄,大學時代每個暑假皆投入山輔的工場,從原住民社經文化的變動、教會青壯人力外流衍生的發展困境、原鄉與都會在教育學習上的城鄉差距……幾乎已有客觀而全面的認識,並其敏銳的感知。在山輔工作多年的經驗實證後,他認為其實原住民孩童在先天的智力資質方面,與平地的孩童幾無二樣,甚至若在後天的教育資源與學習環境,有適當且足夠的供需刺激與養成訓練,則原住民學童在一般的學業成就評量上並不遑多讓。

看著團隊中另二位和他同讀T大的原住民成員,一位明年初即將以爭取到的獎學金赴美留學,另一位是醫學院勤奮的學生。想想A弟兄的話,倒也不失為一有力的佐證,更且透過他們的事奉參與,成為這群原住民學弟妹鮮活的示範教材。

是的,原住民的學習發展不應該只是這樣,原住民學生可以不是被學校強迫跳原住民舞蹈以娛嘉賓的工具、可以不是犧牲課業、成天聽信教練編造將來可以進兄弟象隊打職棒的夢、可以不是在國中畢業後直接進入「板模大學」、「飛鼠學院」深造,可以不是只能做「泊車小弟」或「電玩小子」……。

「愛」能帶來改變,「分數的基本性質與約分」、「如何由題意列出代數算式」、「解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英文的自然發音法」……林口的孩子們,你們有幸遇見一群用心負責、可敬可愛的大哥哥、大姊姊,只要你們願意,也有那分心,相信當你對父母說「我要讀書,我可以讀書」時,那便不再只是「僅供參考」的意見或被「擱置」、「緩議」的臨時動議了。

加油喔!林口祈禱所的孩子、家長,還有推動這「希望工程」老師們,堅持做正確的事,相信「愛」能改變一切,我們一起打拚吧!   


作者: 凡子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2/01/2002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