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89期2001年10月)
海外來鴻:覺醒時刻

璞琢

九月十一日美國受恐怖行動攻擊,當天全美的電視台螢幕不斷重播飛機衝撞紐約雙子星世貿大廈、大廈起火燃燒並崩塌的景象,以及首都華盛頓DC的國防部五角大廈受飛機撞擊起火燃燒的畫面。不僅是全美國人民,連全世界觀看電視的人不禁自問:「這怎麼可能?」

近百年來固然世界各地戰事不斷,美國本土卻未曾受過戰爭侵襲;在世界政治不安的局勢中,美國是各國難民與受政治迫害者的庇護所,更是移民者安居樂業的優先選擇。因為在世人與美國人心中,美國不僅是民主自由、高科技的現代化國家,更是世界上最安全不受戰爭侵擾的淨土。許多人懷著「安全無慮」的美國夢在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

九月十一日美國受恐怖分子攻擊事件中,炸碎的不僅是紐約市雙子星世貿大廈與華盛頓DC五角大廈的有形建築物,更震醒了世人與美國人民心中的「美國夢」。美國人民覺悟到原來災難與危險就在自己身邊,任何人包括自己都被圈在世界不安的潮流中,無法置身事外,進而思索要如何在失去「安全感」的時代中自處。有些人懷抱恐懼,心情沮喪;有些人積極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有些人開始思索人生的價值與方向;有些人開始尋求神,尋找信仰來支持往後的生活。

對於基督徒來說,911美國受攻擊事件何嘗不是信仰生活上的當頭棒喝?因神對其子民的祝福、保守與恩典,對大多數基督徒而言,早已將「平安」視為平常,甚至是理所當然的信仰保證。常常覺得主耶穌的恩典就像一層保護膜,禍患、危難必不會臨到自己的身上;就算遭逢危難,主耶穌也會保守看顧。這層想像的「禍患免疫力」使大多數的信徒相對地缺乏對苦難的認識與危機意識的培養。一旦天災、人禍、疾病、困苦臨到時,不禁自問:「這怎麼可能!」

耶穌說:「你們可以從無花果樹學個比方,當樹枝發嫩長葉的時候,你們就知道夏天近了。這樣,你們看見這一切的事,也該知道人子近了,正在門口了。」(馬太福音二十四32-33)

如果基督徒的信心與生活只停留在享受主耶穌的平安福氣,而忽略主再來時的預兆,當禍患忽然臨到時,除惶恐震驚,心中必定質疑:「這怎麼可能!」但這怎麼不可能?

《馬太福音》二十四章記載主耶穌再次降臨與世界末了的預兆:「民要攻打民,國要攻打國;多處必有饑荒、地震。這都是災難的起頭。」

耶穌真的快來了嗎?就自然環境而言,若不將文明發展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列入考慮,回顧自1997年聖嬰現象引起全球氣候異常變化開始,水災、旱災、暴風雨等天然災害持續在世界各國肆虐;地震發生的次數與強度可說是逐年加增,試問耶穌的腳步遠嗎?

就社會環境而言,若將成人世界的政治、軍事戰爭實況排除在外,單單觀察世界未來的主人翁──青少年的暴力犯罪事件,將發現近五年來,不論在日本、美國或台灣皆發生駭人聽聞的青少年暴力犯罪事件與中學校園的喋血事件。當中誤入歧途少年的凶殘程度,更是有增無減。若這是世界局勢發展的潮流之一,試問我們能再沉睡在「天下太平」的美夢嗎?

911在美國的電話簿中的涵義等同於台灣常用的119急救專線電話。在西元兩千零一年九月十一日當天,神藉由美國受攻擊的事件打了一通911緊急電話給我們世上的眾人:耶穌快來了!快準備!

現在是覺醒的時刻!對於認識耶穌,曉得耶穌將要再來的基督徒而言,險惡不安的時勢,並非驚恐不安的時刻,而是曉得懷抱耶穌再臨、進入天國期盼的時刻!在聖經中的眾多的古聖徒,當他們活著的時候並未得到神所應許的天國。但憑著他們信心的眼睛,看見且羨慕在天上更美的家鄉,並將在世的日子視為是寄居的客旅生活。對於看見耶穌再來前預兆的我們,豈不當歡喜預備自己,等候與主耶穌相會的日子!

現在是真正認識「平安」意涵的時刻!「平安」並不只是無病無災,或重病得醫治、或危難獲搭救等生命表象的身家財產安全;「平安」是一種生活態度,是我們面對挫折、危難時不驚慌、穩妥的心境。耶穌所要給予真正的平安,是世界上的動盪、生活事件的打擊所無法奪去的心靈平安。

我們知道,當我們經歷生命中的死蔭幽谷,或狂風暴雨,我們並不孤單,有耶穌陪我們一同走過人生的起伏。並且在隨時多方的禱告中,耶穌隨處接聽我們的119求救電話,給予我們屬靈的力量行走今生的天國路。

《希伯來書》十章22-25節點明基督徒盼望的原由和努力的方向:

「並我們心中天良的虧欠已經灑去,身體用清水洗淨了,就當存誠心和充足的信心來到神面前;也要堅守我們所承認的指望,不至搖動。因為那應許我們的是信實的。又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倒要彼此勸勉,既知道那日子臨近,就更當如此。」

願耶穌的平安在我們心中為王!願神賜給我們智慧,讓我們明白時候和定裏,在基督的恩典和知識上預備自己,等候耶穌的再來!


作者: 璞琢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10/01/2001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