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294期2002年3月)
宗教教育:牧羊人的心聲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梁曉薇

「哎喲!你們初級班又在開會了呀!」

這是松山教會同靈對初級班教員常說的一句話。由於我們初級班大多是姊妹,又多半非從小信主,平時感情就很好,所以同工起來特別有默契。別人或許以為我們常在「開會」,其實我倒認為我們是在「團契」。

在每一季課程之前,教員們都會召開會議共同研擬課表的規劃。較特別的是,去年起(第三學年第一季)我們在崇拜課之前安排「台語讀經」,一方面推行母語,另一方面可訓練翻譯人才,不過這可苦了我們這群教員哪!有些非常盡責的教員為了帶領台語讀經,還特地請人錄音回家反覆練習,這種精神著實令人佩服,求主記念。

崇拜課方面,我們會依課程內容邀請最合適的教員上課。若內容較艱深,我們也會延請傳道、長執或負責人主領講解。然而,身為宗教教育的教員到底該教學員什麼?這是個值得教員深思的問題。是把課本的內容照本宣科一股腦兒教給學員就好了嗎?斷然不是!「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言二十二章6節)。

倘若教員沒有把神的道理扎根在學員的心裏,恐怕他們無法走在當行的主路上,反而受世俗潮流引誘而走偏了路。因此我們當用諸般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地灌輸到學員的心裏,讓他們懂得信靠主,並且做成得救的工夫。

我常覺得教員如同母鳥餵小鳥般,將食物咬碎後才餵小鳥吃;而學員就像小鳥一樣,有些道理他們無法體會,教員們一定要用自己親身的經驗或聽過的見證反芻給學員,讓他們從情境中去體會。有一季課程有許多「之道」,如「肢體之道」、「奉獻之道」……等,我們多怕學員在上完整季課程後對我們說︰「我不『知道』!」

所以我們盡可能要求講員上課時多啟發學員思考,更希望能有互動的關係,在問答之間了解他們究竟吸收了多少?為了解學員上課是否認真聽講,或有疑問又不好意思問,初級班推行「神言我語」筆記本,請學員在課堂上將崇拜課的心得、疑問或目前遇到的煩惱、開心的事寫在本子上和教員分享,讓教員有機會和學員一對一溝通,進而解決他們的困難。

對於共習課安排方面,我們都有一個共識︰希望每一季能有一次郊遊或慶生會等活動,期盼學員在宗教教育課程中能兼顧他們屬靈和屬肉的需要,藉由這些活動讓教員更貼近學員的心。

感謝神,由於教員各人恩賜不同,所以當我們排課之時,彼此提出的建議恰好都符合所定主題的需要,而且連課程名稱也別出心裁!例如曾有一季共習課,我們訂定主題為「事工訓練」,結果討論出「伶長耶杜頓」──談指揮事奉;「亞倫的口」──談翻譯技巧;「耶和華尼西」──談禱告的事奉等。另外我們還穿插一些與日常生活相關的課程,如:「范倫鐵諾」──教授打領帶技巧;「小丸子」──製作珍珠丸子等。如果崇拜課是「聖餐的施行」,共習課則安排「製作無酵餅與葡萄汁」,讓學員親自實習以利日後傳承。

而為了增進親子關係,我們在共習課安排「讓愛傳出去」──請學員做一件令父母高興的事;「濃情巧克力」──親手做巧克力送給父母。由於所製做的巧克力深受好評,恰好又遇到母親節,因此初級班美如老師共做了750顆巧克力,連同儒燕老師和我印製二款藏書票與母親節賀卡共200張,送給松山教會所有媽媽,給媽媽們一個驚喜,其成效也果然不同凡響!

教員教導學員乃需兼具言教和身教,所以做教會聖工時需親自帶領學員一起做。如舉辦靈恩會時帶領學員一同打掃會堂、洗聖餐杯、發傳單等;當然更不可忘記做聖工的心態及事先的禱告。可帶領學員到洗禮場幫忙,因為很多學員小時候接受洗禮,往後可能沒再到過洗禮場,不知道洗禮的過程,所以教員應帶他們到洗禮場觀禮,使他們明白浸禮的流程。

曾有一位學員對我說:「老師,我覺得你們初級班的教員好厲害喔!國中生這麼難教,你們還能在初級班當教員這麼久,真是不簡單!」當時我心裏想︰感謝主!若不是我先在葡萄園接受過訓練,又有許多同工搭配,想要當初級班教員,說真的,還真不容易!曾遇過一位很酷,不愛上宗教教育的學員,令教員們很頭痛。感謝神,為此事,我們特別於會後同心禱告求神幫助。果然,凡等候主的必不羞愧,一、二年後我們都覺得他真的改變了,當老師關心他時,他不再冷漠以對,連其他教員也感覺他變懂事了。我深深覺得,我總是在事奉中體驗到神。從代禱中驗證神說:「若是你們中間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什麼事,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神真是全知全能的神!

在初級班我體會到「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更了解「當看別人比自己強」,主給每個人恩賜不同,都是從神領受的,而每個人都有我值得學習的地方。感謝神的帶領,使我能在初級班擔任教員回報祂,更感謝神賜與我這麼多屬靈同伴,時常一同禱告、一同分享主愛。


作者: 梁曉薇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3/01/2002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