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志忠
全球化的起源
那時,天下人的口音、言語都是一樣。他們往東邊遷移的時候,在示拿地遇見一片平原,就住在那裏。他們彼此商量說:「來吧!我們要做磚,把磚燒透了。」他們就拿磚當石頭,又拿石漆當灰泥。他們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上。」耶和華降臨,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耶和華說:「看哪,他們成為一樣的人民,都是一樣的言語,如今既做起這事來,以後他們所要做的事就沒有不成就的了。我們下去,在那裏變亂他們的口音,使他們的言語彼此不通。」於是耶和華使他們從那裏分散在全地上;他們就停工,不造那城了。因為耶和華在那裏變亂天下人的言語,使眾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別(就是變亂的意思)。(創世記十一1-9)
有關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新聞以及討論的文章,在最近幾年可謂甚囂塵上。例如,在網際網路上,利用Google搜尋引擎(www.google.com)尋找中文「全球化」,可以找到288,000個網頁;若是以英文"Globalization"進行搜尋,則共約有1,280,000項查詢結果(2002年9月30日搜尋結果)。到底全球化指的是什麼?其緣起、現象、影響、與本質為何?對我們基督徒的信仰與生活又有什麼樣的關係?這些都是這篇文章希望探討的。
簡單來說,全球化就是「全球互通、無所障礙」的一種性質或目標,而其目的往往是為了產生一種「全球性的統合力量」。要互通無礙,有兩種方式:一種就是單一化或一致化;另一種則是要有轉換機制。例如:只要採用同一種語言,人與人之間就可以溝通無礙。假如使用不同語言,若中間有一個翻譯的人,則仍然可以進行溝通。因此,若存在完美平順的轉換機制,則仍可以達到互通無礙的目標。不過,對大多數的情況,仍然是以達到全體一致、單一標準的情況,才是比較直接的全球化目標。
近年來的全球化議題,大概主要都圍繞在經濟方面,如世界貿易組織(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就是一個具體而顯著的例子。而WTO最重要的目標,就是要掃除國與國之間的貿易障礙,以促成全球單一統合市場,以產生全球性的貿易力量。這可以說是經濟的全球化。在軍事上,冷戰時期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以蘇聯為首的華沙公約組織,形成了兩個互相對抗的大集團。每個集團形成的目的都是為了使得國與國之間的軍事行動能夠一致,彼此的聯繫協調可以毫無障礙,以產生最大的統合軍事力量。因此,這種集團可謂是一種軍事上的全球化,差別只在於其範圍並未是全地球。
但即使是WTO也還沒辦法真正達到全地球。所以全球化作為一種性質或目標,其實可以適用在各個地域層次的現象分析之中。例如,歐洲國家的統合,從歐洲共同市場、歐盟、到歐元,可謂是歐洲地區的一種政治全球化。
《創世記》十一1-9所記載的巴別塔事件,可視為人類第一次的全球化運動。因為他們成為一樣的人民(政治社會的全球化),都是一樣的語言(語言文化的全球化),又都住在一處,彼此協調分工沒有障礙,形成一股統合的力量,連天上的神都擔憂。照聖經記載,因為神變亂他們的口音,使他們的言語彼此不通,使他們從那裏分散在全地上。所以自此人類散居在整個地球上,並且變成彼此語言不同的各國各民。
歷史上常常有人想要「重建巴別塔」,也就是想一統天下。例如中國的秦始皇,兼併六國之後,便推行「書同文、車同軌」,使當時的「天下」都歸於一致。西方的亞力山大大帝,在征服了當時的西方世界之後,在各地推動希臘化政策。這使得耶穌降臨的新約時代,希臘話是通行西方世界的國際語言。耶穌和使徒引用的是希臘文的舊約聖經;且新約全書也都是採用希臘文來書寫。而羅馬帝國在交通的建設(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以及治安的維護上,使得初期的基督教可擁有較無障礙的傳播管道。
可以說,在基督教誕生的西方世界(包括中東跟西亞)裏,預先存在(希臘)語言的全球化,以及(羅馬)政治的全球化,對於基督教的全球化傳播(傳道至地極),成了不可或缺的先決條件。
近代的全球化
如今的全球化,大概主要還是環繞在以經濟為主的議題上。也就是人類的經濟活動不再是侷限地區性,而是跨國性、甚至成為全球性的活動。簡單舉例:傳統的零售商店,商品來源絕大多數都是產自附近的農漁牧及工藝產品,販賣的對象都是在地的居民。整個經濟活動,從上游的批發到下游的零售,範圍大概不出百里。
但是,如今在大都會的超市或量販店所擺售的商品,其來源是全世界性的。因此整個交易,除了終端的零售以外,都牽涉了極為複雜的全球貿易體系。每個人一天的生活中,脫不開食衣住行育樂的各種民生需求,因此幾乎都牽涉在各種物品或服務的商品交易之中。所以雖說只是經濟的全球化,但其影響卻是滲透在每個生活層面之中。
另外,為了達成經濟全球化的目標,其實也需要其他方面全球化的先決條件。其中最重要的當屬各種交易(Transaction)所需要的語言、交通、和通訊。造巴別塔時的單一語言和聚在一處兩個條件,使得語言、交通、和通訊的問題都具備了。而近代的全球化,可以說都是發軔於18世紀開始的工業革命。
語言的全球化
歐美國家挾著工業化後之船堅砲利的武力為後盾,在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的利益結合底下,努力發展全球的殖民和貿易。其中以英國在十八、九世紀成為世界海權霸主,建立了號稱「日不落」帝國,成就了名義上的全球化帝國。而美國從英國殖民地而獨立之後,在20世紀接續成為全球之超強。因而在現今的世界中,英語成為公認的國際語言,這正是歷經英國、美國兩代的世界霸主縱橫世界超過200年的結果。
如今世界上仍在使用的語言共有約6,000種左右。但是當中用話人最多的20種語言就佔世界人口的52%;但是最罕用的3,340種語言卻只有不到3%的用話人口,並且都有瀕臨滅絕的危險。這顯示了現今世界語言的高度集中,並且也顯示語言一致化之後所造成語言消失的結果。這正是全球化為人所詬病的問題之一。
交通的全球化
自從麥哲倫船隊完成環繞地球的創舉之後,不僅證明地球是球形,更是人類第一次的全球旅行。從此以後歐美國家就進入海權爭霸的競賽,並且也促成海上交通工具不斷的演進。
但是真正的突破性進展,還是在工業革命之後,因為從此開始以機器代替風力、人力或獸力,各種便捷的交通工具發展便日新月異。特別是在20世紀初始發明的飛機,更使得人類終於可以跨越在第三度空間交通的終極障礙,真正達到全球化的交通網路。如今在全球各大洲之間的交通都可以在一天之內抵達。
通訊的全球化
至於通訊,更是促成近年來全球化如火如荼開展起來的一個主要因素。正如中文所顯示的,通訊包含了「通」──通訊的傳輸方法、與「訊」──通訊的訊號內容。
在20世紀裏面,電子通訊方法有了革命性的進步。尤其跨洲海底電纜的鋪設,以及地球同步衛星的發展,使得不管是有線通訊還是無線通訊,都標示全球通訊時代真正的降臨。至於通訊的內容,也從簡單的電報字碼、電話語音,到電視視訊、電腦數據,發展成整合各種媒體的多媒體內容。尤其電腦和積體電路的發明,共同促成數位資訊與通訊的革命,更是對整個人類社會造成全面性的衝擊。這個數位化革命到今天仍未結束,其終極目標是要整合所有現有的通訊方法與內容,使得每個人在資訊的生產、保存、傳遞、擷取、與運用上,都能毫無障礙;也就是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使用任何設備、透過各種媒體,來與任何人或機器進行溝通或通訊。
為使一般人能夠有比較鮮明的瞭解,在此試舉一個例子讓讀者想像一下。假設《聖靈月刊》的編輯,希望對一群作者發出邀稿通知,他只要透過電腦裏的地址簿,送出一封電子郵件給散居全世界的作者。這些作者有些可能從辦公桌上的電腦收到;有些可能在搭車時從行動電話收聽到(藉由語音合成技術將文字轉換成語音);也有可能是正在廚房做菜的家庭主婦從冰箱上的螢幕看到,當然這是個連接網路並可接收電子郵件的冰箱。
或許有人會懷疑,冰箱為什麼需要有上網功能?原因是很多人家裏的冰箱上,都利用磁鐵貼了許多便條、相片、安排表、或待辦事項,因此將此一家庭「資訊中心」數位化並網路化,就是一種自然的發展。另外,也有人提出一種構想,就是 冰箱能夠自動記錄裏面儲存的食物種類及數量,並且自動顯示需要採買的食物商品種類及數量,透過網路與販售公司連線,便可獲得價格資訊提供給使用者參考。使用者若同意就可透過網路進行採購交易,並由宅配服務將食物送到家裏。事實上,現在的確已經有了可上網的冰箱。
從電視到網際網路
在古代,一個人要賣東西,除了沿街叫賣以外,頂多是印製傳單,雇用人到處發放或張貼,所能夠觸及的顧客層面非常有限。
20世紀電視的發展,使得不管是商品的販售、還是思想觀念的傳播,都產生了巨大的改變。藉著電視廣播,一個商品或觀念可以向全球每一個角落的人來進行推銷。在沒有媒體管制的地區,從電視每天傳播的各種節目與廣告,都逐漸將全球塑造成單一而近似的生活形態與價值觀。因此在20世紀後半,電視已經成為影響一般人生活最顯著的一個通訊媒體。
另外在20世紀末,網際網路(Internet)所捲起的漫天蓋地的浪潮,無疑又是一個旗幟鮮明的里程碑。電視儘管傳播威力強大,但是掌握電視媒體的畢竟是少數人,絕大多數的人都只能成為被動的訊息接收者。想要在電視上播放一段小小廣告,也必須花費鉅資。
但是網際網路的型態截然不同,任何一般人都可以成為傳播者,而且幾乎不須太多的成本。有別於電視的單向傳播,網際網路具有互動的特性,使得不僅是商品 的宣傳,連實際的交易都可以透過這個新興媒體來進行,從此開創出了所謂的「電子商務」(E-commerce)。各式各樣的「網路公司」如雨後春筍般的在全球各地冒出來,一大堆人都在做著一夕致富的美夢。原因在於:每個人現在都可以非常簡單地就能「向全世界的人賣東西」。
賣一樣東西賺十元的話,賣給一百萬人就賺一千萬元、賣給一千萬人就賺一億元。所以,首要之務就是要擴大顧客群。每家公司不惜成本,以低價甚至免費的策略來吸引人潮。一種觀念就是:只要先吸引巨量的顧客上門(網站),未來就有不可限量的收益。一般大眾也都被這種觀念所吸引,紛紛投資在這些新興公司上,寄望未來能分一杯羹。在最高峰的時候(約1999年),單美國一地每天平均約有3家公司股票上市,其中90%都是網路相關之高科技公司。
但是這種建立在未來的一種虛幻的顧客需求,造成極度的供需不平衡,終究導致了所謂的「網路經濟」泡沫化。也因此從2000年底開始一直到今天,全球經濟急遽下跌而且不斷惡化。這也是經濟全球化之後所造成的負面結果之一。雖然如此,這種建構在網際網路全球通訊之上的經濟活動,仍將是一個不會逆轉的趨勢。而結合各種有線與無線通訊的新世紀網際網路,也將會是在21世紀裏面繼續推進全球化的科技平台。
反全球化運動
假如說工業革命是近代全球化的硬體推手,則與工業革命幾乎同時並起的資本主義,就是全球化的軟體推手。資本主義裏面的自由市場與競爭的精神,促使國與國之間的貿易障礙不斷受到衝擊而消失,也使得企業走向跨國整合,以取得全球競爭力的籌碼。這些都使得經濟的世界裏,國界愈來愈模糊,使得全球成為一個單一的經濟競技場。
特別是在20世紀80年代末期,當共產主義從冷戰中潰敗,共產政權紛紛垮台,不然就是被迫修正,更使得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確立了全球主宰的地位。因此在90年代之後,順勢而起的世界貿易組織更使得經濟全球化的腳步往前大步邁進。
但正如當年共產主義是針對資本主義的極端反動,針對近年來的這個全球化浪潮,各地也紛紛產生反全球化運動。而有趣的是,就像資本主義的全球化,反全球化運動本身也開始全球化。但因全球化本身其實是個概念,其實際內涵可能包羅萬象;所以反全球化運動自然也不是一個簡單事實的指稱,而是泛指所有對全球化相關事務的反對運動。但主要仍在反對全球資本主義背後的霸權國家或公司,以及其所帶來的各種貧富差距加大、經濟殖民主義、生態環境破壞等問題。
在原來地區性的經濟活動中,就像前面所舉的傳統商店,代表了一個地區自給自足的經濟生態平衡。本地農夫種植的農產品在本地銷售,本地工匠製作的生活用品也供應本地的居民所需,甚至一些服務業也都是隨著需求而由本地小規模如個人來提供。
但是當全球化之後,跨國大企業靠著全球運籌,充分運用落後地區的便宜成本,製造行銷低價商品;也透過標準化與一致化的體系提供更成熟的服務業。這些使得原來地區性的各行各業難以競爭而迅速消失。而落後國家表面上雖因跨國企業 的投資而增加國民就業機會,但往往付出的代價是生態環境的加速破壞(所謂低廉土地成本)與勞工權益的剝削(所謂低廉勞動力成本)等問題。
不過,有別於以前的共產主義革命主要發生在落後國家;這一波的反全球化運動主要都在已開發國家中進行。而像美國、微軟公司、麥當勞等這些全球化霸權的象徵,就常常成為運動中具體的被抗議對象。
其實,反全球化的思維絕對不是新鮮事,幾千年前中國老子就提出了他的政治理想,充分表達了反全球化或地方化的觀念:「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註:什伯之器,指兵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老子第80章)。
可惜事與願違,在老子死後,中國從春秋走入戰國,從數百個百乘之國(擁有百輛戰車的小諸侯國),逐漸彼此兼併成為少數幾個千乘之國,乃至最後戰國七雄的萬乘之國。最後秦始皇終於一統天下,實現了當時中土天下的全球化。自此,老子心中一個自給自足、不須往來交易、不須舟車遷徙的地方小國,就成了永遠的烏托邦。
全球化背後人心的本質
從聖經巴別塔的記載,早就指出全球化背後人心的本質。
「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上。」
在人的內心身處,都潛藏了一種要與天競高的念頭。這可能是因為人是按著神的形像所造(創一27),而且有神的生氣吹入人的鼻孔裏,使人成為有靈的活人(創二7)。因此在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追求超越與不凡、尋求永恆與絕對價值的一種渴望。人總是不甘心如塵土一般平凡、如露水一樣短暫。這種永恆不朽的渴望,卻也帶給魔鬼引誘人類墮落的一個機會。亞當夏娃在伊甸園中摘食善惡果,主要目的就在於要有如神一樣的智慧,因而受蛇的引誘違背了神的旨意。
人類生命的需求有三個層面,從善惡果可以得到表徵:善惡果比做食物──代表肉體或生理的生命需求;悅人眼目──代表精神或心理的生命需求;使人有智慧(如神能知道善惡)──代表靈性或超越的生命需求。任何生物都有第一層生理的生命需求;具有神經系統的高等動物則還有第二層心理的生命需求;但是唯獨人類具有第三層超越的生命需求,因而產生各種宗教信仰。這是人類對於自己有限生命處境的一種不滿足,總感覺有所欠缺而不圓滿,從而渴望一種超越有限以達永恆圓滿的終極境界。
《傳道書》三章11節提到神「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裏」。可見這種追求永生不朽的念頭其實是神所安置的,目的是讓人來尋求神。但是大部分人受到魔鬼的引誘而用人意來追求不朽,反而卻違背了神的旨意,就像亞當夏娃吃了神所吩咐不能吃的善惡果一樣。魔鬼原是光明榮耀的天使,卻因驕傲要與神同等、因榮光敗壞智慧而被打入凡間(結二十八2、17)。結果被魔鬼所引誘的人類也存類似的心,要蓋巴別塔通天,為要傳自己的名。但巴別塔終究通不了天,而所傳揚的名也是虛名,最終還是朽壞消逝。
中國古代稱人生有三不朽──立功、立言、立德。絕大多數的人都會尋求立功,套用現代人的話就是追求成就感。而立言代表著知識上的成就,其實也是一種立功。至於立德就是樹立一種道德典範以供後人追念,這也還是一種求名的心態。
世上的人因此不斷追求功成名就,以求自我實現,甚而能永垂不朽。而其極致者,就是希望凌駕眾人之上,居心自比為世間之神。
因而當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自覺「功蓋三皇、德超五帝」,故自封為「皇帝」。古今中外,就是有許多這種想要問鼎天下的人,不斷逐鹿中原,希望成就自認為的曠世大功,結果搞得是終年戰亂、生靈塗炭。但是如秦始皇者,即使想要尋求長生不死的仙丹,最終還是難逃一死,且死後自己的意旨馬上被太監趙高所竄奪。因此,無論如何偉大的帝王將相,即使號稱為「天子」,仍難免一死;且只要死了之後,幾乎馬上就失去了所有的影響力,就像巴別塔終究還是荒廢一樣。
所以在全球化背後人心的本質,乃是想要集結眾人之力以成就偉大的企圖。這種企圖卻使得人類社會結構成了如通天之塔一樣的形狀,也就是一般所稱的金字塔結構。由廣大的底層民眾,支撐起在頂端的世間神祇,不管是埃及法老、還是中國天子、抑或是近代跨國企業的首腦;這種存心與企圖其實是神所不悅的,所成就的偉大在神眼中也是虛空的,其結局必然也無法長存。這樣人究竟要如何行,才能真正「通天」?才能有如神一樣的智慧?才能獲得永生不朽?
基督徒的省思
最初的亞當以人的意念違背神的旨意,結果非但無法成為神,反倒被逐出伊甸園與神隔絕。但是末後的亞當──耶穌,卻做了完全相反的示範。
「祂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二6-8)。
也就是基督本來與神同等,但卻甘願成為肉身之人,且取了奴僕的形像,並順服神的旨意以致於死。
「所以,神將祂升為至高,又賜給祂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使榮耀歸與父神。」(腓二9-12)。
這表明了神奇妙的經綸:也就是當一個人存心要在眾人之上,讓眾人為他屈膝時,神卻要將他趕出樂園、摔在地上;反過來,當一個人願意存心卑微、作眾人的奴僕來服事眾人時,神卻要將他升為至高、又賜給他超乎萬有的名聲,讓他真正成為如神一樣。這種奧秘是一般世人所無法參透的,也是基督徒必須以信心來領受並實踐的。
所以儘管全球化的趨勢如疾駛的列車無人能擋,但我們基督徒應有正確心態和價值觀,不要被表面上看起來非常偉大的浪潮所沖昏了頭。不管我們身處金字塔的哪一層,都能夠盡自己的本分來服事眾人。特別是若蒙神安排獲得金字塔愈上層的位置,應當知道自己的責任更重大,不是來宰制底下的眾人,反倒要作眾人的奴僕;不是要來高舉自己的名,乃是要榮耀神的名,否則必然像尼布甲尼撒王一樣被趕離自己的位子。
特別是在這末世的全球化時代裏,到處都可以看到許多看似偉大的巴別塔一座一座被蓋起來,若不謹慎就會使自己的心也被吸引跟從,認為「彼可取而代之」、或「大丈夫當如是也」,卻忘記了基督的十架典範;則非但成不了神,更連神子的名分都失落了、與天父真神隔絕。所以人類社會的金字塔結構,在屬神子民的眼光中,反倒應是一個倒金字塔;也就是在世間愈是位高權重者,應要服事愈多的人。
正如耶穌對門徒說的:「你們知道,外邦人有尊為君王的,治理他們,有大臣操權管束他們。只是在你們中間,不是這樣。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在你們中間,誰願為首,就必作眾人的僕人。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可十42-45)
這樣,我們基督徒是否應該反全球化呢?當然,對於任何不公義、貪婪無度、自私無憐憫的事,我們都應當反對。但信仰針對的是人心的改造,而非政治或社會的改革;後者是政治家、社會運動者的事。基督徒當然也可以從事政治或社會運動,但是從信仰的角度來看,真正治本之道還是在心靈的更新。
全球化似乎是在這末世裏一個不會逆轉的趨勢,對於身居其中的我們,必然不可避免地會受到衝擊。除了每日受到各種全球性強勢文化的洗禮以外,舉凡食衣住行、工作娛樂在在也都深受影響。現在最流行的一種思維,就是引用達爾文的進化論,認為「不是最強壯的存活、也不是最聰明的存活,而是對變化反應者方能生存」(Who survives? Not the strongest, not the most intelligent, but those most responsive to change. -Charles Darwin)。
若以生物學的觀點來看,人的確必須針對自己生活的處境變化,不斷做出適當的應變,才能繼續生活下去。這只是生物維持生存的本能,無關乎信仰。問題只在於這些應變作為是否合乎真理?是否只是為了維持生計,還是為了建構虛浮的巴別塔?
因此,基督徒不須要反全球化(事實上也反不了),但要有反省能力以及對真理的堅持。我們相信耶穌所教導的:「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太六33)。故凡能堅持真理(服事人而非受人服事)的人,相信神必會安排指引他們的道路。在這個愈來愈小、也愈變愈快的世界裏,最重要的應變之道應該是思考神賦予我們在世間的定位。聖經中有一則寓言故事,頗值得我們玩味:
「有一時樹木要膏一樹為王,管理他們,就去對橄欖樹說:『請你作我們的王。』橄欖樹回答說:『我豈肯止住供奉神和尊重人的油,飄颻在眾樹之上呢?』樹木對無花果樹說:『請你來作我們的王。』無花果樹回答說:『我豈肯止住所結甜美的果子,飄颻在眾樹之上呢?』樹木對葡萄樹說:『請你來作我們的王。』葡萄樹回答說:『我豈肯止住使神和人喜樂的新酒,飄颻在眾樹之上呢。』眾樹對荊棘說:『請你來作我們的王。』荊棘回答說:『你們若誠誠實實地膏我為王,就要投在我的蔭下;不然,願火從荊棘裏出來,燒滅黎巴嫩的香柏樹。』」(士九8-15)
願我們都能明白神的旨意,知道自己在這人間地土上是一棵什麼樹,能夠堅持自己敬神愛人的服事工作,而不要尋求飄颻在眾樹之上。如此,在未來神的園子裏面,必然有我們的地土。我們也不須靠巴別塔來通天,因為我們自己已經成為連結那至高者的永恆生命之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