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304期2003年1月)
信仰社會:從台灣基督教會的興衰談真耶穌教會的堅持

小歷

本文試著藉由描述基督教過去半世紀在台灣傳教的歷史,來探討真耶穌教會在教會增長與教勢發展應有的考量。作者根據基督教在台灣的興衰起伏,試著從學理上來探討原因,並據此淺談真耶穌教會能夠持續微幅成長的動力,更進一步探索真耶穌教會在台發展必須擁有的堅持。

台灣目前整體基督教勢不振


根據內政部的統計資料顯示,1964年時,台灣有約三十萬三千位基督徒;1985年時,基督徒成長到四十七萬六千位信徒;然而在1991年時,台灣的基督徒減少了八萬,根據當時內政部的統計資料顯示,台灣的基督徒僅剩下三十九萬兩千餘位,這樣的變化與起伏,不可謂不大,也代表基督教在台灣的發展遇到了瓶頸。

十年後的今天,根據內政部最新的統計,九十年度台灣的基督徒總人數為三十八萬兩千餘人,占台灣地區人口總數的百分之一點七,比十年前的數目還少了一萬人。雖然這樣的數字與八十九年度的基督徒相比較的話,九十年度的基督徒還增 加了一萬一千人左右,成長率為百分之二點七,高過於台灣地區的人口增長率(九十年為千分之五點八)。但整體來看,基督教會的成長在過去幾年中,還是呈現遲滯,甚至衰退的現象。

內政部在統計全台基督徒人數時,已經將擁有五萬餘信徒的真耶穌教會計算在內,如果以數字來計算,在台傳教半世紀以上的真耶穌教會信徒數佔台灣基督徒總數的13%,佔全台人口的千分之二。

回顧基督教在台灣的傳教興衰史


如果回顧過去半世紀基督教會在台灣的發展史,可以勾勒出一個起伏的輪廓,顯示出基督教會在台灣的宣道史曾經一度有極高幅度的增長,然後呈現停頓的狀態,之後則出現衰退的情況。根據資料顯示,台灣基督教信徒數在興盛期時,每年 都有百分之十以上的成長,然而在衰退期時,基督徒流失的嚴重情況普遍出現在各個教派中。

台灣的基督教與天主教,在1965年以前都呈現快速的成長,信徒數的增加率都超過人口的成長率,但在1970年以後,信徒數不升反降。由於天主教的興衰情況與基督教派雷同,彼此興衰起伏的曲線相當符合,因此我們可以從天主教公布的資料來推測基督教的變化。

根據資料(吳寧遠,1996)顯示,在1969年至1976年中,天主教因為遷徙的原因而流失的天主教徒人數竟高達三萬三千人。如果對照各教派基督徒的人數,也可以約略看出,在同時期台灣的基督徒也很可能因為遷徙的原因而流失。

台灣地區的基督徒在1950年時共有7萬人左右,短短的14年後(1964年),總數成長到近28萬人,增加了21萬人,在14年間成長了3倍。在同時期,真耶穌教會的信徒數也從1950年的8,475人成長到1965年的25,714人,成長了兩倍(見真耶穌教會70週年紀念刊)。1965年以後到1970年間,台灣的基督徒信徒數增加了八萬人,但成長的速度已經追不上台灣人口平均的增加率。

到了1990年代,台灣的基督徒數目已經呈現衰退的現象;根據社會學者瞿海源的調查:「1965年後台灣基督教會已經進入停滯期,僅有屬於獨立教派的真耶穌教會與地方教會仍然有持續性的成長(瞿海源、姚麗香,1986);其餘的教會(浸信會、長老會等)皆呈停滯狀態,甚至有的教派信徒數在減少中,出現了負成長。」儘管持續的成長,真耶穌教會在1970年後的信徒數成長率,大抵維持在百分之二至百分之三之間,成長率也從1969年的4.72%一路下降到1995年的2.86%。

基督教興衰與民間傳統信仰間的關係


基督教會在台灣的興與衰,事實上與整個大環境有很大的關聯性,當基督教在台灣興盛時,不僅僅真耶穌教會在領人信主上大有斬獲,教會的增設與分設也持續增加中,其他基督教派也在福音的傳揚上不遑多讓,基督教的勢力在台灣可說是如河水潰堤,主耶穌的福音迅速的傳揚開來,這段時期,包括真耶穌教會與其他主流教派的宣道工作都能順利開展。

如果我們對照真耶穌教會在1950年到1970年間的信徒的增長率增長數,可以看出真耶穌教會宣道上的興旺與台灣地區整體基督徒成長的曲線相符合。當基督教在台灣宣道呈現停頓甚至衰退時(從1965年開始),真耶穌教會的信徒數雖然還是能夠持續成長,但是幅度已經變小,新設教會的速率也已經降低,已經從原先的5%以上的成長率下滑到5%以下,而且再也沒有回到5%以上。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在基督教宣道鼎盛的時期,台灣的民間信仰,如佛、道教等則成長有限。根據社會學者瞿海源(1993)的分析,在1971年以前,台灣的廟宇數量上雖有成長,但相當有限,甚至在1969年到1971年間,如果採用人口的增長率與每千人的廟宇分配率來看,還有下降的情況;但從1970年起,台灣地區的廟宇數量又開始回升,在1975年達到最高峰。

根據學者瞿海源的觀點,基督教在台灣的衰退與台灣民間傳統宗教有相當大的關係,由於兩者間極不相容,因此當一方勢力興起時,自然另一方就呈現衰退狀況。

目前基督教在台灣的教勢不振,可從各教派新會堂設立的減少、聚會人數不振、信徒增長速度緩慢或甚至衰退的情況看出來;而在近幾年間,不少佛教、道教的巨型殿堂、禪寺紛紛建立,再加上慈濟證嚴法師以積極參與社會救助的入世關懷引起台灣社會普遍的共同參與,更進一步使得佛、道勢力的版圖大幅擴張,基督教的宣道工作受到壓縮。

台灣基督教會興衰的原因


若從學理與客觀大環境角度來分析過去半世紀台灣基督教宣道興衰史,約可推敲出可能的原因。興盛的原因多半與台灣內在的環境相關,而衰退的原因則多半與整體大環境環環相扣。

台灣剛光復時,台灣的基督教派並不多,主要的教派是以在台灣傳教有悠久歷史的長老會、日治時代即來台傳教的日本聖工會及從中國大陸傳來台灣的真耶穌教會。1948年,美南浸信會與神召會傳來台灣。1949年,大陸失據,在中國大陸的各個基督教宗派紛紛來到台灣,不僅在極短的時間內給台灣本島挹注了許多有傳教經驗的牧師與傳道人,也帶來了數以萬計的基督徒,直接地進駐台灣本島,間接地促使台灣基督教會蓬勃發展,產生了為期將近20年的榮景。

根據學者吳寧遠(1996)的分析,導致這段時期(1948-1965)台灣基督教會快速成長主因很多,其中較重要的原因有:一、這段時期山地原住民信徒的大量增加;二、大量來自大陸的外省人士,因為社會與政治的動盪,容易接受基督教的信仰;三、政府宗教政策的開放;四、來自大陸的傳教士與多達五萬信徒的加入。

至於基督教在1965年後呈現停頓的原因,根據學者吳寧遠(1996)的分析,多半是屬於都市現代化後的後遺症。例如,鄉村現代化導致鄉村的信徒大量流失,加上物質生活的改善使人對於靈性的需求減少,使得原先的傳教方式趕不上社會的變遷速度。

由於基督教勢呈現停頓,1971年,台灣各基督教派有感於教會發展的停頓,曾藉由舉開教會增長研討會來反省導致教會發展停滯的因素,會議的多數人認為讓基督教無法在台開展的原因,共有五點(參見吳寧遠,1996),分別為:

1.物質生活的提高導致人心的冷淡,對靈性生活不關心。
2.教會雇用專職的傳道與牧師,使得一般信徒參與感減少。
3.缺乏有計畫訓練信徒。
4.只重視單一個人的信主,忽略家庭結構,引起家庭對立。
5.許多教會受到外國母會補助,造成成長的阻礙。

真耶穌教會世俗化程度低


在台灣主要的基督教派中,真耶穌教會與地方教會是兩個較少與其他教派接觸或聯合的特例。這兩個教派都非常堅持屬於自己的教義,而且都有相當的排他性,但無獨有偶的,這兩個教派卻又是所有台灣的基督教派中,能夠持續成長不衰退的基督教派。

社會學者瞿海源(1986)則進一步認為真耶穌教會的世俗化程度低,而這也是真耶穌教會在其他主流基督教派隨著外在大環境的變遷而呈現衰退現象時,還能夠持續成長的原因。他認為,當其他教會的信徒將宗教與世俗日常生活結合的強度增加時,往往就會導致信徒的信仰隨著外在環境的變遷而改變。瞿海源認為天主教是世俗化程度較高的宗教,主流教派與長老會次之,而真耶穌教會則是世俗化低的教派。至於那些半世俗化的宗教在社會現代化後,就往往出現發展上的阻力(1993)。真耶穌教會注重宣道的工作,將引人歸真信主為傳教的最大目標,著重來世靈命的拯救,較少進行現世的社會關懷,這些特色與當今許多台灣的基督主流教派有所差異,但也是真耶穌教會能夠持續成長的原因之一。根據郭秀光(2001)在其有關〈成功阿美族群的教會活動與教育意義〉論文中提到,真耶穌教會最大的優勢在於組織嚴密,工作內容分化,平信徒可擔任教會要職,而且極為重視宗教教
育。曾敏菁(1998)曾經比較成功地區的真耶穌教會與長老會之阿美信徒,認為長老會較為重視社會關懷,而真耶穌教會重視單純傳福音的工作。

瞿海源(1986)認為,真耶穌教會的成長幾乎不受任何社會經濟人口成長的影響,根據他的研究,1980年真耶穌教會教堂分佈幾乎與各種成長率無關,會形成這種特殊現象的原因,瞿海源歸納為:一、真耶穌教會傳教策略靈活;二、信徒信心堅強,流失量小;三、組織民主,總會權力大;四、本身有神學院有效地訓練傳道人才。

真耶穌教會的發展


過去數十年來,台灣主要教派(不含新創教派)能夠持續增長的僅有真耶穌教會與地方教會(或稱聚會所)。然而雖然真耶穌教會近年來成長的幅度有限,但在過去半個世紀中卻未曾出現過任何一次負成長,顯示真耶穌教會台灣總會在帶領各地方教會的宣道與牧養工作上,能夠不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

然而,根據社會學者的分析,當整體社會走向現代化、個人化與都市化的同時,理性主義與個人主義便會隨之興起,這樣的改變較不利於宗教的宣揚,而且科技的進步與物質生活的提升往往也會使個人對於宗教的需求相對減低。

若從世俗化觀點來看,許多宗教,如天主教、長老會或其他主流教派,往往為配合時代的脈動,積極迎合社會的趨勢,進而使得教會的社會化與世俗化程度增強,結果也導致教會的發展受到了社會趨勢的影響,例如,當社會的都市化或現代化提高時,教勢的發展也就受到了影響。

真耶穌教會的發展,根據社會學者瞿海源(1986)所做的量化調查分析,發現不管是信徒或會堂的成長,完全不受到台灣社會、經濟或人口成長的影響。這代表的意義就是:真耶穌教會的發展基本上與外在大環境的變遷脫勾,較少受到社會變遷的影響,之所以會有這種現象,乃是因為真耶穌教會較講求屬靈的成長,較少參與社會或政治活動,對於社會參與採取迴避的態度,而這樣的態度也使得教會發展有其獨立於社會變遷的生命。

筆者對於本會教勢的發展認識有限,但若根據社會學者的觀察,似乎意味真耶穌教會應該持續拒絕社會化與世俗化的作法,才能夠在當今理性主義與個人主義盛行的環境中,順利推動宣道的工作。

目前教會內或有一些希望教會能夠積極走進社會、關懷社會、參與社會救助工作的呼聲,但假若教會過於著重拯救現世的生命,就像天主教、長老會或其他基督教派般,投注相當多的人力物力設立學校、醫院或其他社會救助與關懷工作;而無法將拯救來世的靈命置於最優先的使命,結果將會使教會被迫追隨社會的脈動與趨勢,進而使真耶穌教會世俗化與社會化。世俗化與社會化的結果,就代表著教會的發展與社會的趨勢一致,結果將與其他台灣的基督教派一樣,走進了發展遲滯、停頓的末路。不過,這只是筆者的淺見而已。

參考資料

1.瞿海源,,林本炫編譯,〈台灣與中國大陸宗教變遷的比較研究〉,見於《宗教與社會變遷》,臺北市:巨流,1993年。

2.吳寧遠,《臺灣宗教世俗化之研究》,高雄市:高雄復文,1996。

3.瞿海源,章英華主編,《臺灣社會與文化變遷》,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6。

4.楊國樞,瞿海源主編,〈變遷中的台灣社會〉,《第一次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資料的分析》,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8。

5.郭秀光,〈成功阿美的教會活動及其教育意義〉,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6.瞿海源,瞿海源、章美華主編,〈台灣地區宗教變遷之探討〉,見於《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6。

7.曾敏菁,〈阿美族長老教會與真耶穌教會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


作者: 小歷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1/01/2003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