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304期2003年1月)
宗教教育:盲目追求流行

北區宗教小組策劃/文:小毛

雅靜剛剛講完初級班的崇拜課,下課時就見到班負責美如大姊在一旁嚴厲地責備筱玫。筱玫上星期染了一頭茶色的頭髮已讓她很生氣,這次她又在西門町畫了紋身彩繪,圖案是兩隻交纏的蛇,畫在右臂上袖子蓋住之處。

「筱玫,妳怎麼可以在身上刺青,還拿出來炫耀,妳知不知道刺青是留在身上一輩子的記號。」美如神情激動地說。

「這是用畫的啦!就算我是用刺的,後悔了再去雷射一下就好啦!」筱玫辯駁著。

「哪有妳說的那麼簡單。」美如聽到是用畫的,心情總算鬆了一半。

「還有妳知不知道這個圖案含有性暗示嗎?妳將這樣的圖案畫在身上,別人看見了會覺得妳是怎麼樣的人?還有將這樣的圖案帶到神的教會,看起來真的非常不和諧。妳上星期染的頭髮也是,中國人就是黑頭髮,妳弄得一頭黃黃的,不會覺得不倫不類嗎?……」美如繼續責備。

「我管人家怎麼看?」筱玫覺得美如的話好像還沒結束,只好有氣無力的抗議一下。

「這不是妳管不管別人看法的問題,就算妳覺得別人的看法不重要,那妳有沒有問問自己為什麼這樣做呢?不也是附和別人嗎?」美如老師的話說得讓筱玫無可辯駁,她心想說完之後這個女孩或許會想一想,可是筱玫的臉上卻是一副懶得聽她說話的表情。

聚會一結束,筱玫也沒和大家一同禱告就走了出去,雅靜一發現就追了出去,看見她抽抽搭搭地哭著。

「我們一起去喝茶好嗎?」雅靜拉著她走。

到了茶舖筱玫一坐下,就先開口說。「大姊這樣罵我,我又沒做什麼壞事。」

「美如姊對初級班這麼用心,當然會擔心小羊學壞呀。」雅靜說。

雅靜很能夠體會女生想要染頭髮的心情,她也曾經挑染過,那時候也有很多朋友說她染得很好看,還開心了一陣子。

「這沒有什麼好壞啦!只是作一件事情之前先想想它正負兩面的影響。像染頭髮,有時候染失敗看起來就像不良少年,而且黑頭髮剛長出來的時候會很醜。」雅靜說著,筱玫忍不住笑了,因為又黑又黃真的很醜。

「還有哇,一開始還好,染久了頭髮都會分岔,妳的髮質還不錯,可是喔……」雅靜接著一點一點的分析給筱玫聽。

翻開流行大事紀,染髮和紋身甚至穿洞其實都不是近幾年發明的,早在祖母級的六 年代流行過了,而風潮總是一陣過後又一陣的。披頭四時期中大家都有模有樣地留起了長髮,想想和現在的F4還有點兒相像。流行風百年不墜,以教會的歷史來看也吹了七十多年,弟兄姊妹難免著涼。教會的眼光總認為信徒不可隨從世俗起舞。教會早期的歷史中,在信仰上較有末世的急迫感,認為隨時主都會再來,對追求流行的事物當然就會嚴格禁止。而現今對時尚的普遍接納,是不是也可看作現代信徒對信仰的逐漸淡化呢?

流行物事短暫


曾經聽過一個學生信誓旦旦地說,他認為染頭髮沒什麼了不起,染後頭髮比較有層次,也比較好看,現在很多人都開始染頭髮,未來每個人都會染髮。也難怪他會這樣想,四、五年前染頭髮還是很叛逆很前衛的表現,才經過短短的幾年而已,染髮幾乎隨處可見,流行風潮就是這樣快速地席捲而來。但若說將來每一個人都會染頭髮,卻是過份誇大了。染髮所帶來的麻煩和後遺症也不小,不但破壞髮質、影響健康、而且還要時常重染。其他的流行事物也皆是如此,並非生活文化的革新,往往只是主張追求誇大新穎,所以多半獲得的缺點遠多於優點,而熱鬧一陣之後,消退的速度和流行的速度一樣快。

經驗比教條有效


文中雅靜染過髮,她知道染髮的好處和壞處,所以當她與筱玫分析時,她知道筱玫需要什麼,在意及不在意什麼。「中國人是黑頭髮」、「好好的皮膚為什麼要畫」等的理由只會讓孩子覺得反感,但如果從這項流行元素如何影響髮質、膚質、氣質等因素告訴孩子,孩子較容易接受。

如果教員能不吝嗇將自己相似的經驗分享給孩子聽,孩子才能認同我們說的話。

《讀者文摘》有一篇文章的作者曾蓄過鬍、留長髮、穿緊身衣、喇叭褲,可是他回想起來,每一個裝扮都覺得怪里怪氣,甚至娘娘腔,現在看見以前的照片都會覺得不好意思。如果能以這樣的角度分析,讓孩子想想,退了流行之後的裝扮多麼俗氣,甚至拿以前流行裝扮的照片讓孩子看看,以前的飛機頭、緊身褲現在看起來多俗氣,也許孩子更能接受那些不會退流行的「平常裝扮」。

教導之前先給予認同


某次高級班青年聯合聚會中,教會的長輩看見這些陌生的青年,就責備說:「你們如此奇裝異服,我還以為不是教會的信徒。」而青年當中有部分是慕道者和很少聚會的信徒,其實他們的衣著也看不出奇怪之處,但長輩說完話就走了,讓這些青年頓時不知所措。每個人的信仰與成熟程度都不同,有時候教員氣呼呼地想解決問題,卻容易產生反效果;甚至和學員熟悉度不夠,不了解學員的動機,就貿然責備,也會造成不好的結果。

孩子會追求流行的動機大多是尋求認同,所以教員可以先給予肯定,學生受肯定的需求滿足了,就比較容易聽取教員的建議。但教員經常見到學生犯錯就一味地苛責,孩子不但沒有受到認同還受到貶責,其反抗的心理就更加強烈,這樣即使我們的意見是正確的,他們也難以接受。

孩子開始仿效時髦的舉動時,多半只是隨波逐流而對流行文化背景一無所知。有些小飾品及衣著上的流行雖然沒有意義,但至少無傷大雅;然而有許多流行趨勢,在社會上引出許多的側目與爭議,基督徒倘若隨著這樣的趨勢起舞,難免讓人覺得膚淺及庸俗。身為教員不了解其中的差異,單方面的禁止不僅難以說服孩子,也給人一種固執到不通情理的印象。遇見舉止失態外表奇異的孩子時,一味的責罵不如試著深入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再試著向他評析這樣的流行趨勢代表什麼意義,會不會造成個人或教會負面的影響。社會潮流的衝擊是頻繁且快速的,單是教條式的規範已不敷使用,現今必須幫助孩子面臨另一項潮流時,學習獨立思辨的能力,才能面對現代多變的社會。


作者: 北區宗教小組策劃/文:小毛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1/01/2003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