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305期2003年2月)
藝文特區:想再看見那笑容

面對呼吸逐漸微弱,一天歷經幾次「喘不過氣」來的老人家,百感交集。

接哥電話後,心裏明白爸爸因為缺氧逐漸失去說話的力氣,要和爸談天的時間已不多。於是,決定來一趟,陪曾帶我走一生的父親走一程。

常想,人在逐漸微弱的階段,到底最記掛的是什麼?是過去嗎?應該不是,因為過去靠著主恩「美好的仗」,已經漂亮地打過了;「當跑的路」,已經歡喜地跑盡了;「所信的道」,已經全力地廣傳了;是未來嗎?應該也不是,因為對微弱的人來說,未來已再不屬這地;那,是現在?不,因為現在隨時都會凋零。

到底是什麼會讓微弱的人願意再多留一會兒?

那一年,我病,從遠地回到教會,醫生弟兄告訴我化驗結果是重症。問他按統計,還剩多少年?……說著說著,恆常直行前進的時間,倏然停止,人好像撞到一堵看不見的牆,再怎麼也過不去;稍停後,時間像倒退的火車,愈倒愈快,過去的人、事、地、物,如煙雲一一掠過窗外,在細雨的微風中,顯得寧靜又感傷。

開車回家,想到過去,只有感謝;想到現在,懷有「補破網」的心情:好想好好地陪聚少離多的家,好想好好彌補應該可以做得更好的事,也想去找一些討厭的人說聲:「其實,你有我很心儀的一面。」

不是不願意離開與基督同住,但真的很希望能夠再多留一會兒。放不下心就是放不下。很想「看見」,看見非、歐法語區教會的堅立,看見孩子活得很快樂,笑得很開心,並且滿有信心和仁慈隨著年齡一起增長。

行進間,聽不到車水馬龍聲,看不見巴黎夜的輕柔浪漫,人被極度的真空包住,只有思緒隨著車速不斷的流轉,但,終究還是停了下來。停在家門口,對著後視鏡,努力拉出一張最自然的笑。聞鈴聲,孩子高興的跑出來,一把將他緊緊擁住,不讓他抬起頭來看見剛剛好久才拉出來的笑臉。

到底是什麼讓人如此願意的再多留一會兒?

是本能的父愛,是本能的「想看見」,是想一直看見的看見,看到完全的放心才捨不得離去的真愛。於是,我越過千山萬水來到父親跟前,讓他看見。

回到為我祈禱一生,記掛一世的父親身旁,在他氣息微弱的時候,讓他知道,這個家,對他是多麼的感恩,能身為他的兒子,是多麼的驕傲與感謝。

夜,靜得出奇,邊傾聽著房裏是否傳來急促呼吸聲,好去揉擦爸的背,就像疼著夜半驚醒的嬰孩一樣,邊寫《雅歌》「那向外觀看,如晨星發現,美麗如月亮,皎潔如日頭,威武如展開旌旗的軍隊,是誰呢?」的新婦,字行間,彷彿看見父親一山爬過一山,一洲走過一洲,在每節的經節裏,頻頻轉過頭來向著我綻開他
那,做成美好聖工後,慣有的燦爛笑容。
                泊 6 December,2002




作者: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2/01/2003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