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306期2003年3月)
藝文特區:沾鍋與悶燒

Kevin

分別為聖的教導,鼓勵我們與世俗區分、有別。但是放到耶穌的社會關注情懷來看,為了維持自己的清澈而與世界隔離,相對於基督積極深入群眾和社會的行動,兩者之間似乎存在著某種衝突。

我們該當一只不沾鍋,還是寧願作一個悶燒鍋呢?

在邀訪傳道共談耶穌的服事那一集裏,我聽著耳機裏那些關於耶穌如何親近社會上最底層的芸芸眾生,如何親手觸摸她們,日以繼夜辛勤地服事等耳熟能詳的故事;然而,到頭來,耶穌所換來的卻是一場血淋淋的殺戮和犧牲,何苦呢?

一下子,我眼眶紅了,我問傳道說,會不會覺得耶穌是全世界最不會計算的一個傻子,投資與報酬呈現完全的負相關;那無怨無悔的認真和辛苦,換來的卻是背叛和誣陷,一顆熾熱、切切尋找你我的心,在那天夜裏被徹底擊碎,上了十字架又甘願倍受屈辱,甚至於承擔世人罪債。

為什麼會這樣?耶穌為什麼不端坐在天上冷眼看這世間的醜惡,卻跳進這悶燒鍋裏,讓自己徹底一肩扛起所有的是是非非?

想要得著生命的,卻要喪失生命;喪失生命的,卻要得著生命。耶穌的社會參與哲學給自愛的我們沉痛的一擊。曾幾何時,我只想做一只不沾鍋,能光鮮亮麗地在教會裏享受和樂融融的愉悅,因為走入社會常讓人怵目驚心。

人身心靈的空乏與枯萎令人望之卻步,生老病死的無奈仍令人感嘆,真想斥責這世代為什麼不願意來就近耶穌這個真光。但是,偽裝的剛強卻始終藏不住那缺乏憐憫的自高、自大。難道,耶穌要我們學祂一般,在這個世代裏,作一只悶燒鍋?

常有朋友問我關於真教會的社會關懷與實踐,我總回答宣道比服事重要,靈命比身心重要。但是驀然回首,講述真的比實踐更容易挽救人的靈命嗎,對於這社會的不可愛之處,難道我們只有旁觀和評論的分嗎?對那些悶鍋底層的靈魂,我們守株待兔之餘,是否也該主動協助他們尋找生命的歸向?

火候是不一樣的,常希望自己不要只想著如何當不沾鍋,更別逃避去學習當個悶燒鍋,把憐恤人的心實踐出來;就像聖經明說:「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耶穌的服事跨越階級、教派、種族和貴賤,也超越時空在兩千年後激勵我們在亂世中實踐祂的憐憫,堅定的信靠和學習祂,深入群眾、震撼人心。




作者: Kevin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3/01/2003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