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307期2003年4月)
真理論壇:不以為恥的信心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我為這福音奉派作傳道的,作使徒,作師傅。為這緣故,我也受這些苦難。然而我不以為恥;因為知道我所信的是誰,也深信祂能保全我所交付祂的,直到那日。你從我聽的那純正話語的規模,要用在基督耶穌裏的信心和愛心,常常守著。從前所交託你的善道,你要靠著那住在我們裏面的聖靈牢牢地守著。」(提後一11-14)。

「信心」是一極其艱難的題目。尤其要以「行動」來顯出信心時更難。因為「信心」和「試探」只不過是一線之隔。在行動中,我們常錯將具有戲劇性的「試探」當成令人動容、完全交託的「信心」;將沉穩避開「拔劍而起,挺身而鬥」的智慧,當成信心不足的懦弱,迷失在對聖經「經句」讀而不思的盲勇裏。

當撒但前來試探耶穌:「如果你是神的兒子,可以從這殿頂往下跳,因為聖經記著說:『主要為你吩咐祂的使者保護你,他們要用手托著你,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上』」。這一「聖經明明記載」的迷惑,是每逢談「信心」時最讓人難以說清的一環。

因為「神已說過,聖經已有應許,故必定會成全」是人人期望擁有的單純,也因而當所求的未能如期實現時,自責或懷疑接踵而來,以致於本來美好的禱告竟演變成同靈間相互窺探信心的場所,衍生出難以彌補的嫌隙。這類的不幸,在艱難的工作或重大患難的議題上,愈發顯出它的嚴重性來。

不是嗎?主耶穌清楚對門徒說過:「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座山說:『從這邊挪到那邊』它也必挪去,並且『你們沒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nothing shall be impossible to you」(太十七20),這和「在神豈有難成的事-Is anything too difficult for the Lord」(創十八14)幾乎具有異曲同工之妙,直讓人以為人只要有信心,其所能發出來的力量會大
到足以和神本身能力相提並論的境地!

更何況「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If You can ! All things are possible to him who believes」(可九23),更讓人深信任何聖工若做不成,必然是因為信心尚未充足!

於是拼命地「求主加添信心」,以期達到「凡你們禱告祈求的、無論是甚麼、只要信是(已經)得著的、就必得著-all things for which you pray and ask, believe that you have received them, and they shall be [granted] you.」(可十一24)。

在這「靠信心」的口語風潮裏,人們可曾想過:如果信心的功效果真如同想像中那樣的「十分信心,十分成全」,那在信仰的路途上怎還會有「忍耐」、「等候」的字眼?若「憑信心求,就必得成全」是不變的規律,人怎樣去看待呼天喚地也得不著回應的「有人忍受戲弄、鞭打捆鎖監禁各等的磨煉,被石頭打死,被鋸鋸死」(來十一35-39)的描述?

難道陷在患難中的聖徒都是因為沒有十分的信心以致於禱告不蒙神垂聽?但為何聖經又說這些「未得著所應許的」聖徒都是「因信得了美好的證據」(來十一35-39)?

由此可見對「信心」認識的不足,使得我們拿「得著與否」以及「神有沒有回應」來做檢驗信心是否蒙神悅納的標準。《希伯來書》作者深知這樣的信仰難以勝過苦難的摧殘,眼見門徒陷在未得著神回應的患難中,逐漸失去堅持的力量(參:來五7-六12),於是列舉基督/信心的本源和完全者(the author and fini sher of the faith)/是如何同樣地憑信心祈求卻沒有得到父神的回應,不同的
是在沒有回應的苦難中,我們被重擔壓住,基督卻學會了順從。

《希伯來書》藉著述說古時亞伯雖然因信獻祭,還是被殺,但仍舊說話;亞伯拉罕、以撒、雅各因信蒙召,存著信心而死,卻仍舊沒有得著所應許的;基督雖然大聲哀哭,流淚禱告,父還是沒有將「杯」撤去等等如同雲彩圍繞、許多「因信卻仍得不著所應許」的見證,更清楚地定義什麼叫做「長大成人的信心」。

信心,不再是「求,就必得著」。信心,是以寄居的心情來歡喜接受變化無常的現在,一心仰望神所親自經營建造不動的城邑,遠遠看見,欣喜迎接;信心,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是「得不著,但依然看見」的平穩(十一、十二章)。

至此,我們可以將信心分成三階段:其一,「凡你們禱告祈求的、無論是甚麼、只要信是得著的、就必得著」,從這衍生出來的「十分信心,十分成全」是對孩童時期「敢哭就有」的感恩與頌讚。其二,「你們要追念往日蒙了光照以後,所忍受大爭戰的各樣苦難……並且你們的家業被人搶去,也甘心忍受,知道自己有更美長存的家業。所以你們不可丟棄勇敢的心,存這樣的心,必得大賞賜。

你們必須忍耐,使你們行完了神的旨意,就可以得著所應許的。」(來十32-36),這階段是「存著信心死,並沒有得著所應許的」的交託,是大風大浪裏「不以為恥」的乾糧。

其三,摩西「因著信長大了,就不肯稱為法老女兒之子,他寧可和神的百姓同受苦難,看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財物更寶貴……如同看見了那不能看見的主」(來十一24),一舉將信心從「期望得著」的掙扎,提升到「家業被搶,終不悔」的坦然被動接受,來到「甘心為主捨去」的完美主動,從此,因著擺在前頭的喜樂,看輕所遭遇的羞辱。

這羞辱,保羅經歷許多。鎖鍊加身時,人拿他「靠著加給我力量的主,我凡事都能做」來羞辱他掙脫不了鐵鍊的綑綁,就像先前人譏諷主說:「你不是基督麼?可以救自己和我們啊!」面對如此惡極的羞辱與壓傷,保羅以「我不以為恥!」扛了下來;基督則以:「我父給我的那杯,我豈可以不喝呢!」一口飲盡。

「豈可不喝!」「我不以為恥!」好個信心極致的告白!

當撒但的差役四圍起來攻擊保羅,說他用詭詐和心計牢籠信徒,逼得保羅再三祈求主將這毀謗的刺拿掉。然而,不論保羅的信心在神面前是如何的完全,是如何的無可指摘,神就是不成全保羅所求的,只淡淡回以「我的恩典夠你用」,像一聲悶雷驚醒沉睡在「不蒙垂聽,必是因為信心不夠」的聖徒。從此,大澈大悟原來信心的「得著」,不是蒙神改變現實的環境;真正信心的「得著」是在神不允所求時,不但不覺得有任何「得不著」的羞愧,反而在「得不著」中感受到前所
未有、靠著主凡事都能的滿盈!

夠用恩典的豐富經歷,使得保羅在被澆奠之前囑咐提摩太要效法他,和他一樣為主受苦難(提後二3),並且要「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悅,作無愧的工人,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因為「我也受這些苦難,然而我不以為恥」,故你「務要用在基督耶穌裏的信心和愛心常常守著純正話語的規模,從前所交託你的善道,要靠著那住在我們裏面的聖靈,牢牢地守著」。如此再三懇切叮嚀,無非深刻認識到想要在亂世中守住善道、傳揚純正道理,還能理直氣閒,不自覺羞愧,是何等的不容易!

耶利米先知向神哀哭:「我終日成為笑話,人人都戲弄我。我每逢講論的時候,就發出哀聲,我喊叫說,有強暴和毀滅。因為耶和華的話終日成了我的凌辱、譏刺。」(耶二十7-8),不正是今天我們心情的寫照麼?

在羞愧中,人們緊緊抓住「信的人凡事都能」的經句,祈望能以各樣的智慧走出一條無人譏諷、鄙視、羞辱的寬廣道路,也因著這樣盲信,堅持不相信「世人若恨你們,你們知道恨你們以先,已經恨我了」,「你們不屬世界,乃是我從世界中揀選了你們,所以世界就恨你們」的無可避免之對立(約十五18-19)!

保羅自從蒙召跟從主之後,深切感受到這被「看作世上污穢,萬物中的渣滓」(林前四13)的對立,可是保羅從不求主免去被視為糞土的羞辱,只求主恩賜永遠不要因為被當成殘渣而感到羞愧的平靜安穩!可不是麼?

「不自覺羞愧」幾乎成為真教會信徒承擔不起的重擔:我們恥於大聲按正意講解真理、傳現代人以為愚拙的福音、堅持獨一末世方舟的揀選、勇敢在黑暗中活出基督光明的形象;總覺得寶血所開的道路太過窄矮,主為我捨命的恩典不夠需用,於是再三祈求主拓寬道路、加多恩典,好讓我們不再鶴立雞群,羞赧地縮頭縮尾,憋彆扭扭,自覺羞愧。

篤定「我知道我所信的是誰,我也知道我所傳講的是什麼」能讓我們身量如同棕樹,飄逸在風吹雨打之中(歌七7),不但絲毫感受不到被狂風催逼的恥辱,反而因配得為這道走在風雨中而高聲頌讚;明白不以為恥的信心是情願打碎自己的「施」之行動,而不是伸出空手不斷要求給阿給阿的「受」之祈望;是「無我」的任憑基督隨意使用,而不是藉信心之名,在給阿給阿的祈求中,不斷役使基督為我做這成那!

主已經說了:「凡把我的道當作可恥的,人子在榮耀降臨時,也要把這人當作可恥的」(路九26)!如今我們第一要緊的行動就是「不以福音為恥」,深信神是信實的,因為祂不能背乎自己!神自己也說了,縱然祂所應許的似乎耽延了,祂被稱為我們的神,卻一點也不以為恥(來十一16)!

主自己不以為羞愧,主也必不叫我羞愧,祂是我的榮耀,是我臉上的光榮!


作者: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4/01/2003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