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308期2003年5月)
主題特寫:蒙福的第一步──悔改

恩奇

俗語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過能改,善莫大焉。」鼓勵人當勇於認錯,改過遷善。藉由每一次「歸正」的經歷,都讓我們更趨成熟,氣象清新。

但是,在傳統的教育中,所關切的是對法律上的犯罪及道德與行為上的偏差,所做出的修正。雖然這也是所有正派宗教所共同看重的,然而,基督教更進而強調心靈改革的層次,並從人的罪性上作根本的解決。基督徒都相信聖經這本「救恩之書」所記錄一切為世人預備的信息。

在神最初的創造中,一切都是何等的美好,然而,因為魔鬼的破壞,將罪帶入了世界,使人與神、人與人、人與動物、人與整個自然界,失落了和諧的關係,人們因此喪失了向神支取原本應許給人類福祉的權利。

這個世界可以說是每況愈下,人心愈發的險惡,以致罪惡猖獗;環境愈發的被破壞,以致大地哀嚎反撲、莫名病毒肆害;國與國、民與民因著種種仇恨,戰爭愈演越烈,多少無辜生靈遭受塗炭;此外,還有許多錯誤的宗教,弄瞎人的心眼,以致迷失了生命的方向。這豈非聖經所記末世必有的豫兆(太二十四3-12),罪正帶領著人類的歷史,走向最終的毀滅。

然而,耶穌說:「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纔來到。」(太二十四14)正如祂嚴正的宣告:「日期滿了,神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音。」(可一15)是的,神要用祂的福音來改造這個世界,要在基督裏重新創造人心,藉由神與人關係的重建,恢復所有和諧的關係。

這福音,就是基督十字架的救恩。因此,神雖已定了日子,要藉著耶穌,按公義審判天下,那時神的國會完全實現,而在這之前,祂不斷地寬容我們,等待這個世代悔改,不願有一人沉淪,要領我們重新踏上蒙福之路,與神的國有分(徒十七31;彼後三9)。但若不悔改,必要滅亡(路十三1-5)。

神是何等期待罪人的悔改,離開他們的惡行,歸回真神的至善。當神以人子耶穌來到世上時,許多的稅吏和罪人挨近祂要聽祂講道,祂都親自接待並和他們坐席吃飯。

但也因此惹來猶太人許多的毀謗和攻擊。只是,主不因此而退卻,更進而以尋找失羊、失錢及浪子回頭的三個比喻,來告訴我們: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在神的使者面前,也要為他們歡喜,像得回失羊、失錢及失子那般的喜樂(路十五)。

但我們是否自承有罪,願意接受主的呼召,悔改信耶穌,讓耶穌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所流的寶血,洗淨我們的良心,除去一切的罪性和罪行,得著神所應許的產業 呢(來九12-15)?

還是,我們自認良心無虧,行事光明,道德高尚,又多施賙濟,功德圓滿呢!聖經說:「無病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纔用得著;我來本不是召義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路五31-32),但也指出:「時常行善而不犯罪的義人,世上實在沒有」(傳七20)。

除非是已被主稱義的人,不然,人就是自以為義,而廢棄了神的旨意,如同耶穌時代那些不信的猶太法利賽人及律法師一樣(路七30)。人對自我認知的態度,往往決定他抉擇的取向,「不知過,怎能改。」

當如何悔改呢?若口裏承認耶穌為主,心裏相信神叫祂從死裏復活,就必得救(羅十9),因為信心的悔改,將帶出得救的行動: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叫罪得赦,就必領受所賜的聖靈(徒二38)。亦即藉由重生的洗禮和聖靈的更新,使我們真正的得著救恩,可以憑著盼望承受永生(多三5-7)。而我們也當立志,受洗歸主後,順從聖靈的帶領,活出行善的生命,這原是神美善的旨意(弗二10)。

正如施洗約翰對那來接受洗禮的眾人說:「要結出果子與悔改的心相稱」(路三8),如使徒保羅傳福音時對各地的人都勸勉說:「行事與悔改的心相稱」(徒二十六20)。我們若有此歸向神的決心,聖靈必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裏,激勵我們為主而活,對人有情、有愛、有義(羅五5;林後五14-15;路三10-14)。

聖經中就曾以一個十分突出的事例,見證了一個罪人生命的改變。稅吏撒該因著耶穌的一句話、一個舉動,「撒該快下來,今天我必住在你家裏」,就急忙從樹上下來歡喜接待耶穌,並立即承諾「要把所有的一半分給窮人,若訛詐了誰,就還他四倍。」

救恩臨到了撒該的家,正如主自己的宣告,「人子來,為要尋找失喪的人」(路十九1-10)。親愛的朋友,當你有一顆想看耶穌的心,不要消滅這分感動,效法撒該渴慕的心,身矮、人多都不能阻擋他,仍排除萬難,爬上桑樹要看耶穌。當悔改就近耶穌,如此,救恩也要臨到你家。

或許,我們當中也有人雖信了基督,但因一時的軟弱,為過犯所勝,已離主好遠好遠。親愛的弟兄,主仍呼喚著你,如同神呼喚著犯罪的亞當:「你在那裏?」(創三9),主還深愛著你,正如盼望浪子回頭的慈父(路十五20)。

從神對先知的話,可以讓我們體會主的慈心,「我斷不喜悅惡人死亡,惟喜悅惡人轉離所行的道而活。以色列家啊!你們轉回、轉回,離開惡道,何必死亡呢?」(結三十三11),「惡人若回頭離開所做的一切罪惡,謹守我一切的律例,行正直與合理的事,他必定存活。」(結十八21)。

惡人尚且如此,何況我們是神用寶血救贖的兒女呢!當回想你是怎樣領受,怎樣聽見的,又要遵守,並要悔改(啟三3);當回想你是從那裏墜落的,行起初所行的事,從那裏跌倒,就從那裏站起來(啟二4-5)。

我們當深深考察自己的行為,再歸向神,誠心向天上的神舉手禱告,主必不永遠丟棄人,主要照祂諸般的慈愛發憐憫,因祂不甘心使人受苦,使人發憂愁(哀三31-33、40-41)。「悔改歸正」是我們重拾希望唯一的路。


作者: 恩奇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5/01/2003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