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焰
撒母耳先知死後,大衛為了逃避掃羅王的追殺,起身下到巴蘭的曠野,與六百跟隨者成為猶大邊界的守護者。受惠的大富戶拿八不懂感恩,反而以話激怒大衛,大衛在盛怒之下差一點鑄成大錯,留下一生無法磨滅「心裡不安,良心有虧」的遺憾。 經文:撒母耳記上二十五章
一、大衛的付出成為徒然
1.看守:使拿八的所有一樣不失落(7、15-16、21)
大衛流亡於猶大邊界,此地常有對敵亞瑪力人與非利士人不時犯境劫掠,大衛與六百跟隨者成為邊界牧民的護衛,為當地帶來安定的生活,使羊群財物沒有損失,大家都在邊界討生活,唇齒相依,更顯出同胞手足之情。
2.對待:與拿八的僕人和平共處(15-16)
拿八的僕人說:「那些人待我們甚好,我們在田野與他們來往的時候,沒有受他們的欺負,也未曾失落甚麼。我們在他們那裡牧羊的時候,他們晝夜作我們的保障。」(15-16)
大衛的跟隨者良莠不齊,是一群受窘迫的、欠債的、心裡苦惱的(撒上二十二2),也有惡人和匪類(撒上三十一22),這些人能受大衛的約束和訓練,對邊界牧民不騷擾、欺負,都是因大衛領導有方。
其實大衛也是受逼迫的人,對於跟隨者心中的苦情他最能體會,所以知道如何帶領他們、幫助他們。我們的大祭司主耶穌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最能體恤我們的軟弱,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求得憐憫、恩惠和幫助(來四15-16)。
3.好日子:拿八剪羊毛慶祝收成的日子(4、7)
拿八在剪羊毛收成的節日裡,好比農作物慶祝豐收一般,是主人與牧工歡樂慶祝的好日子。一個受保護的牧場,在當時民間有不成文的規定:主人在剪羊毛收成的時候,理應對保護者在物質的供給上有回餽的表示,這些都是合乎情理的。人都有缺乏的時候,一旦遇見須要施捨的對象,不應吝惜,理當相助。「有施散的,卻更增添;有吝惜過度的,反致窮乏。」(箴十一24)
4.謙卑問候:敬重拿八如自己的長輩(8)
大衛不以武力強取,吩咐僕人上迦密去求見拿八,題大衛的名字向他問安,並為拿八的家人與財產祝福,提醒拿八,大衛的僕人與拿八的僕人平時和平相處,沒有受欺負,不曾失落甚麼,以謙卑的態度問候:「因為是在好日子來的,求你隨手取點賜與僕人和你的兒子大衛。」
5.以惡報善:拿八惡語如刃錐心痛(10-11)
大衛原本期盼僕人帶回拿八餽贈的禮物,但僕人帶回卻是拿八的惡語,拿八以傲慢的語氣回覆大衛:「大衛是誰?耶西的兒子是誰?近來悖逆主人奔逃的僕人甚多,我豈可將飲食和為我剪羊毛人所宰的肉,給我不知道從哪裡來的人呢?」(10-11)他不但不感念大衛對他的照顧,反而諷刺大衛受掃羅王的追逼是罪有應得的。
大衛受激怒:「我在曠野為那人看守所有的,以致他一樣不失落,實在是徒然了!他向我以惡報善。」(21)人都想得到公平的相對待,當受到辜負時,在絕望中由恨生怒,使人憤恨不平。
目前的社會,有員工為公司賣命、忠心地工作,但即將退休之時,公司百般刁難,使員工知難而退,因而公司省下一筆退休金,使員工有被騙的感覺,一生的忠心卻是徒然。但我們在基督裡「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知道你們的勞苦,在主裡面不是徒然的。」(林前十五58)
二、盛怒下的大衛
1.各人都要帶上刀(13上)
刀:兵器、利器。兵:威也、力也《呂氏春秋》,刀也比喻:權力、優勢、實力。拿八用的是:口出惡語、愚頑的刀。大衛用的是:失去理智、盛怒的戰刀。當人為自己伸冤時,往往出手過重,造成一生無法磨滅的遺憾。經訓「不要以惡報惡……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羅十二17-21)我們當相信審判的主權在神,神必有公義的審判和報應。
2.大衛也帶上刀(13中)
大衛所帶的刀大有來歷,此刀乃向挪伯城祭司所借,是當年以拉谷之役戰勝非利士人歌利亞的戰刀(撒上二十一9),也因而惹怒掃羅王,將挪伯城八十五名祭司殺死,又殺了城中所有的人(撒上二十二18-19)。大衛為了得到此戰刀,付出重大的代價;如今卻用此利器去殺害一個無用之人拿八,這樣挪伯城祭司的犧牲就太不值得了。
3.凡屬拿八的男丁不留一個到早晨(22)
大衛說出重話,跟他上去的約有四百人,此次行動傾巢而出意在殺盡,「凡屬拿八的男丁,我若留一個到明日早晨,願神重重降罰與我。」(22)平時大衛尚能自我控制,不敢傷害神的受膏者掃羅王,但卻無法忍受拿八的忘恩與羞辱,心頭的怨恨如洪水決堤,一發不可收捨。
聖經上的警語:「你們各人要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慢慢地動怒,因為人的怒氣並不成就神的義。」(雅一19-20)慢慢動怒乃經過冷靜的思考,才不致魯莽行事。拿八雖惡,僕人卻個個懂得大衛的恩情;大衛的報復行動卻是超過對方所應受的懲罰。人在盛怒之下應當冷靜控制情緒,因神給每個人是非之心判斷對錯,而怒氣是對別人不合理,錯誤的一種情緒發洩,「但生氣卻不要犯罪」(弗四26),更應該從中學會忍耐與寬恕的功課。
三、神攔阻大衛報仇(32-33)
拿八的妻子亞比該聽僕人的轉告,知道拿八得罪大衛已經惹禍上身,全家面臨危險,趕緊準備賠罪的禮物,向大衛求情,自己承擔丈夫的罪過。亞比該一席得體勸勉的話:「我主現在若不親手報仇,流無辜人的血,到了耶和華照所應許你的話賜福與你,
立你作以色列的王,那時我主必不至心裡不安,覺得良心有虧。」(30-31)大衛猛然清醒,對亞比該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是應當稱頌的,因為祂今日使妳來迎接我。妳和妳的見識也當稱讚;因為妳今日攔阻我親手報仇、流人的血。」(32-33)大衛肯聽勸也算是理性、智慧之人(箴十二15)。最後神擊打拿八,他就死了。
大衛聽見拿八死了,就說:「應當稱頌耶和華,因為祂伸了拿八羞辱我的冤,又阻止僕人行惡;也使拿八的惡歸到拿八的頭上。」(39)大衛雖然沒有動刀兵,卻因寬恕與憐憫向審判(心裡不安、良心有虧)誇勝,是另一種靈性高貴的得勝。
四、憐憫原是向審判誇勝
1.一般人對審判的觀念
「審判」,一般基督徒都認為是末日最後的審判,「因為我們眾人必要在基督臺前顯露出來,叫各人按著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惡受報。」(林後五10)「我又看見一個白色的大寶座與坐在上面的;從祂面前天地都逃避,再無可見之處了。我又看見死了的人,無論大小,都站在寶座前。案卷展開了,並且另有一卷展開,就是生命冊。死了的人都憑著這案卷所記載的,照他們所行的受審判。」(啟二十11-12)
人犯了罪,必按律法受審判,神也以人的是非之心(良心)定人的是非、對錯(羅二12-16之意),人曾犯下的罪,不論時間再久遠,其良心仍然不斷在內心控告、審判。
例如:約瑟被賣到埃及為奴,多年後約瑟的兄長到埃及糴糧遭遇極大的不順,回想約瑟被賣之前,在土坑裡苦苦哀求的那一幕,歷歷在眼前。「他們彼此說:『我們在兄弟的身上實在有罪,他哀求我們的時候,我們見他心裡愁苦,卻不肯聽,所以這場苦難臨到我們身上。』流便說:『我豈不是對你們說過,不可傷害那孩子麼?只是你們不肯聽,所以流他血的罪向我們追討。』」(創四二21-22)後來約瑟與眾兄長相認,以憐憫、寬恕終止兄長在良心上所受的審判,「現在,不要因為把我賣到這裡自憂自恨。這是神差我在你們以先來,為要保全生命。」(創四五5)
世上沒有不犯錯(罪)的人,人人都須要憐憫與饒恕,「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太六14-15)。若對人失去憐憫的心,那將如何面對神的審判,「因為那不憐憫人的,也要受無憐憫的審判;憐憫原是向審判誇勝。」(雅二1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