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言
主耶穌吩咐我們一個新命令,是叫我們要彼此相愛(約十三34),面對有需要的人,基督徒不應該視而不見,更要積極的付出關懷的動作(雅四17),這樣的利他思維,甚至可謂社會福利的概念,貫串了整本聖經,是神「愛」的本質的彰顯,也是神意志的實現。於是乎基督教過去經常被視為博愛的宗教,但是一個基督徒應該在意的是,在「博愛」這個模糊又抽象的字眼背後,去思考並實踐愛的真諦。
至於「技巧」兩個字說來有些匠氣,彷彿帶著心機,隱藏了真正的目的。所以切記!切記!如果失去真誠,寧願不懂什麼技巧。技巧的意義是在提醒我們,在付出關懷的時候,不是憑著惻隱之心、一股熱情就夠,而是需要更多的見識、智慧和能力才能夠做到真正的關懷。
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約壹四19)
勇氣和力量是踏出關懷的第一步,但是生活在複雜的人際社會中,保護自己卻是每個人的第一個反射動作,面對別人的需要,猶豫躊躇似乎是必經的歷程,這沒什麼不好,因為底下會說明,實踐關懷的動作,多麼需要神給我們力量和智慧,只憑著血氣,就會發現力量的微薄、不必要的二次傷害和自我中心的想法。只是作為神所喜悅、長大成熟的基督徒,是不該長時間停留在思索考慮的階段,只徒受恩典福氣。我們要用實際的行動證明我們是神所愛的兒女,以生活行為見證主的真理。
各耳板(可七1-13)
所有的信徒都知道應該遵行神的旨意,不過在一個信徒的教會生活裡,主耶穌用上述馬太福音經文中指出人類思考的嚴重漏洞,就是用虛浮的表象來掩飾自己的膽怯與自私,在人眼中看來已經善盡信徒的本分,但在神看來只是虛應故事。所以關懷的對象,應該是不用分人還是事;所付出的,也不要分金錢還是時間。筆者認為,主耶穌要求我們的是全方位的關照與付出,只要是出現在我們眼前的需要,就是主耶穌要我們留意去行的。如果信徒願意多盡一份心,教會能更有機會去落實真正的社會福利事業,把福音廣傳,拯救失喪的人。
無傷害(約壹四18)
關懷的目的是帶給憂傷、缺乏、痛苦與懼怕的人安慰、滿足、快樂和平安。假如關懷的結果,竟然是令當事人退縮、不信任和二次傷害,就太遺憾了。其實這種情形並不罕見,也反映我們在關懷的事上預備不夠。
首先是保密的課題。任何有粗淺助人概念的人都知道,為當事人保密是很重要的事(但注意,有緊急狀況,例如危及當事人或關係人的生命,財物損失就不在此列,同時不應該單獨處理)。善盡保密的責任才能促使當事人放心的表達問題,也才能讓關心他的人知道癥結,方能有效協助。很多時候當事人只是希望傾吐心聲,而我們只要聽就夠了。
另一個情況是避免偏頗的論斷或建議。當約伯面對三個朋友的批評時,約伯耐不住不公平的指摘,憤而反擊,原本來安慰約伯的人,成為約伯要抵抗防衛的對象。這還算好,要是受不了這些冤枉,可能就陷入更深的痛苦和自責。
在這裡,企圖助人者所犯的毛病就是過於急躁,想不出良方就亂提意見,不清楚狀況就憑個人好惡批評。當然有人認為忠言逆耳,指出當事人的錯也是幫助對方。沒錯,但問題是那得真的是「忠言」才真的有力量(伯六25)。而且很重要的,指出對方的錯處也需要高超的智慧,就是神所賞賜的智慧,才不至於因人為的因素引起對方不快,造成反效果(參看撒下十二1-9)。
另外別因為幫助的動作,讓對方感到更沉重的自卑和壓力,如何讓對方在保有尊嚴的情況下接受幫助,很需要旁邊的人再三斟酌。通常原則是別讓雙方的「地位」失去平衡,朋友也好,教會弟兄姐妹也好,關係大多是對等的,所以就以一般情況來說,最好是互通有無,不是單方面的提供與支持。
耐心的傾聽
主耶穌是最佳的傾聽範例,祂一味的聽我們禱告,從不拒絕,二十四小時全年無休。我們就不可能這麼做,但可以在有限的時間裡面,用不帶偏見的態度好好的去聽別人的想法或意見。這有三個好處:一是取得信任;二是給予支持的感受;三是可以清楚了解而不會誤解。所以傾聽的過程不要作多餘的揣測,也別過度投入情感,所以就不用擔心受騙,除非你打算資助巨額金錢,或者在法律上擔保作證,因此需要多做考慮,否則就算當事人隱瞞事實又何妨?不過是欺騙了他自己。
但話說回來,當事人確實有物質上的缺乏時,應該就我們能力範圍內幫助他,在當事人可信任的前提下,讓更多人介入協助,別空口說白話(雅二16)。
回到傾聽的話題,既然是傾聽,別反客為主,變成來關心的人滔滔不絕,說一大堆自己的感想和建議,倒讓那個難過的人沉默半天。言多必失,就容易變成約伯三個朋友的樣子,造成更多傷害或者誤導當事人,這時逆耳的一定不是「忠言」。
同理心
這可能是經常被引用,也是經常被誤用的技巧。一句同理心,叫人有很溫暖的想像,得到理解,不再孤單或壓抑自己。不過也就僅止於此,並沒有認同的意思。我們可以同情無知帶來的損失,但不認為當事人可以繼續無知,或不需要為無知負責,就像聖經告訴我們情慾的行為要厭惡,對人則應該憐憫(猶22、23),把人和事分開,這是很重要的,免得掉進關懷的陷阱與迷思。
所以當我們表達同理心的時候,可以這麼說,例如:「你遇到這件事真是讓我很意外,也很替你難過,你一定覺得很無奈又委屈」,此外沒有對人或事有對錯的判斷和認同。而說:「我真是為你打抱不平,其實你也不算有錯」,或許這是真實的情況,這樣的表達也讓當事人感到有人站在他這邊,但這不是同理心。因為這樣子把人和事混在一起,有價值判斷,只能叫做同仇敵慨,問題就在萬一我們的判斷是錯的時候怎麼辦?並且對於一方的肯定等於對另一方的否定,而我們又知道,人際關係中沒什麼全對或全錯的道理,同情歸同情,實事求是才是正確的態度。
正確的反應
關懷這件事當然不能永遠在問題旁邊打轉,而沒有一個肯定的建議,主耶穌做一個很好的示範,「你要我為你做什麼?」(路十八41),詢問當事人的需要在哪裡,弄清楚雙方能配合的程度,有助於提出有效建議,如同醫師給藥得考慮體質、病情來調整種類和劑量,尤其如果我們打算給的是逆耳「忠言」的時候。當我們透過一段時間的了解,要給予建議,必須是對方可以理解的建議,不要太過於隱諱,講比方也要對方聽的懂。其次給的是可以執行的建議,這就要考慮當事人的生活背景、個人能力,包括信心。例如總不能要識字不多的人,要求在使用電器之前看清楚說明,告誡他這樣才不會弄錯。這樣說了等於沒說。
有時候也可以把我們的建議或說法套在自己身上看看,行得通嗎?是出於誇耀學問知識嗎?是帶著幸災樂禍的心理嗎?還是愛人如己的態度?因此要謹慎,要多多祈求神給我們智慧,要很虛心的面對出口的言語。
止乎禮
人際關係千變萬化,我們的能力卻渺小的不得了,面對複雜的關係,一不小心就可能受到「波及」,甚至「公親變事主」,通常這就是「莫管他人瓦上霜」的理由。謹慎是必須的,但只要有清楚的人際界線便可以避免許多麻煩。
第一是距離。包括身體的距離和心理的距離,都應該適中,尤其當心身體上的接觸,以及只有兩人相處在封閉的空間,這個原則同性或異性都適用。在此很難解釋到底怎樣的距離才不會造成雙方有移情作用或依賴產生註,又不會有拒人千里的感覺,但這是一個重要原則,假如雙方逾越了原來的關係,而且與一般社會文化習慣不合、與聖經的道理相悖,就應該立刻打住。
第二是時間。或許我們精力旺盛,可以二十四小時隨叩隨到,但這不是做人的常態,除非在緊急狀況下。給別人太多方便,不但造成自己的不便,也讓當事人產生依賴的心態,這不是好事。
第三是對象與狀況。其實該如何幫助別人,我們經常視雙方的熟悉程度,事情的輕重而定,如果我們真的想幫助對方,又不想增加對方的困擾,例如人情壓力,匿名是個不錯的作法。主耶穌也說,別讓左手知道右手做的事(太六3),透過第三者傳達我們的關懷,既實際又免去許多顧慮。有時候,我們不見得是最合適的人,那麼就舉起聖潔的手,不斷禱告吧!
信靠主耶穌
我們都知道,最好的幫助是聖靈的安慰,用真理來指引人生道路,可惜的是我們不都有這樣的信心,這包括需要幫助的人和去幫助的人。所以別嘴裡說要靠主,自己生活中卻沒有認真讀經禱告,用心靠主,行為表現跟道理相差太多。信主的人都知道,人心是屬靈戰場,兵家必爭之地,極其險惡,所以在關懷他人的事上,最重要的技巧其實是穿戴主所賜的全副軍裝(弗六11-18)。願意成為勸慰子,就要成為經常信靠耶穌的人,具有美好的靈性,讓主的大能實現在我們關心的對象上,能夠榮耀主名,而我們也因為愛人就滿足了律法,臻於完全以致得救,這才完整的表達出「愛的真諦」。
註:移情作用就是接受幫助的人,將他原本生活中對他在意的人的感覺,轉移到幫助他的人身上;而助人者對於受助者居然也因此起了和受助者在意的人類似的反應(其實他們應該只有協助的關係),就是反移情作用,後者是比較糟糕的,因為會破壞助人的關係。依賴的情形則是逾越了助人的關係,沒有循個人生活中通常獲得支持力量的管道走,就是只給魚吃,沒有教當事人釣魚,有些人會樂於被依賴,以此來肯定自己有助人的能力,這是很不健康的態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