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永基
真教會是神親自建立的,具有屬靈的生命,所以教會應該會不斷地成長,事實上我們也看過教會有一段非常光輝的成長時期,但是近年來為何緩慢下來,問題出在何處?如何讓教會的發展,再一次強烈地見證神就在我們當中!
有時在工作上,看到神的確與我們同工,但是為何又會有些難題困擾著我們,從下列幾個問題來看,到底神要我們從其中學到什麼功課?
「最近弟兄姊妹熱心參與傳福音的工作,神也與我們同工,慕道者增加的太快了,福音組的人手不夠,以後的跟進、陪談的工作誰來做?」宣道股的股負責心中又高興,又心急地述說最近工作的困難。
「我們的教會信徒數已超過700人了,長執的人數只有兩三位,在牧養上實在有力不從心的感覺,應該多增加一位傳道人,或是多立長執,才有辦法解決這牧養上的難題。」教牧股股負責面對教會不斷地發展,卻又感到在牧養上有點無力感,於是向教區提出這樣的呼籲。
「各年齡的團契已設立,教會分齡關懷與全人宗教育的目標雛形已現。但是各個團契的出席率偏低,團契幹部已有些挫折感,當如何處理?」教育股股負責全力地推展各分齡的團契工作,卻碰到了棘手的難題,他在職務會中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希望有人可以幫他解套。
除此之外,也尚有其他的難題尚待解決,例如:如何防止信徒的流失?如何提升聚會的出席率?如何動員信徒人人事奉?諸如此類的問題,到底如何處理呢?
主耶穌說:「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太十一30)既然是如此,我們就要從主的教導中,去瞭解如何突破事奉上的難關,以印證事奉是一件輕省、而且是快樂的事。
一、愛心是教會發展不可或缺的要素
根據先知的預言,教會末後的榮耀要大過先前,而教會的榮耀就是信徒的愛心日漸增加,才能顯出教會的榮耀來。
當聖靈降臨時,主親自建立了第一間教會,就是充滿愛心的耶路撒冷教會,他們不但得眾民的喜愛,主也將得救的人數天天加給他們(徒二47);為何他們能成為一間愛的教會呢?主要的秘訣在於他們知道如何實踐基督徒的基本生活,也就是彼此相交的團契生活(徒二42)。
團契生活的內涵可以由聖餐禮的真理來瞭解,聖餐禮又稱為團契禮,其中的意義在於基督藉著祂的大愛,為人流血替死,使人可以與主復合,並且拆毀了人之間隔斷的牆,使人過和睦的生活;所以保羅說:「我們所祝福的杯,豈不是同領基督的血嗎?我們所擘開的餅,豈不是同領基督的身體嗎?我們雖多,仍是一個餅,一個身體,因為我們都是分受這一個餅。」(林前十16)
這裡所說「同領」就是團契的意思,因著在主裡的團契,我們才能學會真正愛的生活,唯有掌握團契的真意,就能體會這完美的愛,並且把愛的真理實踐出來,愛心能帶來最美的見證,也是最能吸引人歸主的原因之一,所以愛心是教會發展不可或缺的要素。
二、教會為何軟弱了?
主耶穌非常重視彼此相愛的生活,所以對教會的發展有很高的期待。當祂看到教會不符合祂的期待時,祂就立即教導他們。
以弗所的教會起初是一所有愛心的教會,是保羅用愛心建立的,當地的信徒確實有過美好的信仰見證(徒十九10、19、27、35)。保羅告別以弗所約三十多年之後,此時的信徒已是第二、三代的信徒了,教會在愛心上顯然逐漸軟弱了,牧養的問題就不斷地產生。這時主耶穌藉著約翰寫信給以弗所教會的使者,提醒他要負起教導的責任,讓教會繼續以愛來傳揚美好的信息。
神就是愛,教會若是失去了愛,就失去了見證,這是非常不榮耀的事,也是容易絆倒人的事,所以主非常在意這件事,主所愛的,當然祂就要責備,絕不縱容。
以弗所的教會為何會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從主給以弗所教會的信得知,他們忽略了團契的精意,所以愛心就變了質。今日不少的教會經常領受聖餐,但是忽略了聖餐教義中團契真理的實踐,沒有藉著生命的團契,把主的愛活出來,結果教會的愛心失落了,聖工就每下愈況。常見的現象如下:
1.屬靈的親情失落:
當信徒不知道團契的真意,就是還沒有認知我們都是屬靈的一家人,所以在路上碰面,有的只是點頭之交,有的甚至連招呼都沒有,如同陌生人一般,這樣的行為容易絆倒軟弱的人。
2.不肯付出代價:
在團契裡愛心的培養是要付出代價,人若是不知道這個重要的真理,就會以自我為中心,經常以沒有時間為由來推辭事奉,但是他忘了,神若是取走他的生命,他還能這樣的推辭嗎?
3.磨擦不斷地發生:
團契是建立在真理的基礎上,團契的推動若是忽略了真理的造就,就容易因意見不同,而紛爭四起,不能同心,教會的聖工就受阻了。
4.信徒容易流失:
軟弱的信徒得不到愛的包容與扶持,在失望之餘,就會偷偷地從後門溜走了(太二十五41-46)。
5.失去搶救靈魂的機會:
教會失落了愛,就失落了吸引人進入教會的力量;再多的福音見證,常是事倍功半。
由此可見,教會失落了愛心,這個後遺症是多可怕!
三、團契為何不能發揮應有的功能?
具有生命力的團契,可以讓人們在生團契生活中感受到濃厚的人情味,並且出席率高、信徒流失率少,同時事奉充滿熱誠,人才倍出、慕道者與日俱增;但是不少教會極力推動團契工作,卻不能發揮上述應有的功能;團契的工作到底在那方面出了問題?常見的問題如下列三個要點,急需努力去解決,才能看到教會健康的成長。
1.團契是否能分工又能合作?
團契既是有生命的組織,就要讓弟兄姊妹在愛中成長(弗四16),以連結成愛心的組織網為目標。
但是許多的教會不清楚團契的組織原理,不管是人數多的教會或是人數少的教會,在一個教會裡就有許多的團契,例如:社青、中年、老年、婦女、兄弟等的團契,分工是有了(每一個年齡層橫向的關係是加強了),但是缺乏合作的關係(每一個年齡層與其他各個年齡層縱向的關係缺乏了連繫。
年輕人少有機會與老年人往來,老年人也少有機會與中年人互動,中年人也少與青年人互動),結果各行其道,這張愛心的網就容易四分五裂了,無法結合在一起。這就是今日各教會團契推展所面對的難題。
根據聖餐的原理,「人雖多,餅只有一個」的真理而言,就可以知道人雖多,團契只有一個;而這個團契可以涵蓋各個不同年齡層的團契,它不只有橫向的溝通,又有縱向的溝通,就能達到「屬靈一家人」的地步,這樣力量就不致於被分散了。
這就是以「一個大團契」就可以涵蓋「各種不同年齡層的團契」;這一個大團契稱之為「家庭小組團契」,這樣的帶領方式,可以加強橫向與縱向的關係,這就是所謂「以一蓋全的團契」,這種觀念是非常的重要,它可以讓教會真正達到合一的地步,這就是把「聖餐」的真理生活化了,我們在教導聖餐教義時,不可不知的事。
當然教會的人數多的時候,可以按需要成立各種年齡層的團契,這就是在一個大團契中仍容許再設各種小團契,卻不會造成教會分裂的主要原因。
2.團契是否以事奉為導向?
團契的功能有別於宗教教育,宗教教育的功能是以學習為主,事奉為輔;但是團契的功能是以事奉為主,學習為輔。所以團契的組織與帶領有別於宗教教育。因此團契不一定要像宗教教育每週有固定的崇拜與共習活動,可能一個月或是兩個月一次的團契聚會;當然若是時間許可,每週有固定的崇拜與共習活動也是可以。
根據經訓,團契的重點在於平時的事奉,事奉的內容可能涵蓋了教會大部分的事工,例如為了建立屬靈的親情,團契成員就必須要主動地關懷、互訪、接待,為了在靈修上扎根,團契成員就要學會如何分享聖經的真理、如何互相代禱。
為了做好僕人的事奉,就要學會如何互助、如何參與事工的策畫、如何培育人才、如何各按恩賜,協助宣道、牧養、輔導、文宣等各項聖工;讓每一位信徒在事奉中不斷成長。
3.團契是否讓組織更為簡化?
團契的組織應以「家庭小組團契」的方式來帶領,這是最容易的組織方式。一個教會可以根據信徒數來分組,一般而言是以50人左右一組為宜,因為每一組的成員涵蓋了每一個家庭年幼至年長的信徒。分組時應考慮每一組中真正能投入事奉的中青代信徒有多少(每一組可參與事奉的人口愈多愈好),所以每組的人數不宜太少。
團契是以「小組長」為主要幹部,他的工作可以涵蓋團契各種不同的事工,例如課務、活動、關懷、總務……,因此團契就不必再有課務組、活動組、關懷組、總務組……組別,這些工作都由小組長帶動小組的組員一起參與,靈活地運用每一個人不同的恩賜,就可以達到人人事奉的目的了,這樣的組織不但簡化、靈活又有效率,真正可以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投入事奉中。
「小組長」應由弟兄來擔任較為合適,姊妹來搭配各種的工作,因為弟兄與姊妹的角色各有不同:
1.弟兄的功用:領導、策劃、組織、訓練 2.姊妹的功用:襄助、管理、指點、教導
除了角色與功用不同之外,更重要的是保羅所強調:「基督是各人的頭;男人是女人的頭」(林前十一3),弟兄若是能負起信仰的責任,那麼家庭就可以得到幸福,教會的聖工也能活絡起來。不過這樣的觀念,常被大多數教會所忽略的。
原因是大多數的人太過於按人意體貼事業忙碌的弟兄,以為弟兄們為家計忙碌,不宜再要求他們在教會中有太多的服事,結果導致於弟兄們被世界所纏累住,信仰就開始走下坡了,這就是家庭不美滿的開始,也是今日教會軟弱的主因。所以我們必須要再一次的強調,要多多製造機會,讓弟兄投入事奉,讓弟兄負起信仰的責任,帶領他們一起在信仰上成長。
不過「小組長的人選」要慎選,因為同靈之間的靈程各有不同,必須由靈性堅強的來帶領靈性軟弱的;特別是團契大部份的工作都要由小組長來負責推動,小組長的人選是否恰當,深深關係到團契的成敗。
由於小組長要承擔重要的工作,通常我們都建議每一小組應有正副兩位組長共同來推展聖工,如同主差門徒出去作工也是兩人兩人出去,經上也說:「有人攻勝孤身一人,若有二人便能敵擋他了」(傳四12)。
四、團契推動的要領:
根據經訓,團契推動的要點就是靈修(約壹一3、6)、聯誼(徒二42)、互助(林後八4)、事奉(腓一5;林前一9)。這些已涵蓋了教會大部分的事工。將分別說明如下:
1.聯誼
團契使教會家庭化了嗎?今日不少的團契,信徒彼此之間的關係仍停留在點頭之交,造成溝通不良,因此意見分歧時,難以整合,結果造成誤解,紛爭表面化,團契的精神就失落了,教會怎會像一家人呢?
信徒之間要成為一體,必須學會過肢體的生活,經由認識、溝通、關懷、達到深交的地步,如同主所說的:「凡遵行神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姊妹和母親了。」(可三35)這就是「在基督裡,我們都是一家人」的理想實踐,這種屬靈親情的建立,是促進信徒聯誼的主要目標。 那麼要如何促進同靈之間的屬靈親情的建立?
(1)增進彼此認識:
小組長首先應促進大家彼此認識,鼓勵組員互相用心熟記對方的名字。「姓名」,它突顯了當事人的存在,使這個人有別於他人。對任何人而言,聽到自己的姓名都是最悅耳的聲音;所以記得別人的名字就是給予最大的關注。
因此小組長應藉由禱告,求主賜下智慧,知道如何指導組員彼此認識,例如藉由通訊錄或全家福照片,或彼此的互訪,可以加速彼此之間的認職,主動與人建立屬靈的情誼。
(2)製造認識的機會:
小組長應製造機會讓大家互相溝通,例如:準備茶點、聚餐,請團契熱心的成員招呼大家留下來,彼此溝通。尤其要特別注意那些被忽略的弱者。
在彼此溝通時,小組長要提醒組員經常微笑,這會給人一種幸福感!微笑不只是一種自信的表徵,更是一種積極的人生觀,一種面對人生的熱忱;也是我們對外在世界的一份愛,它發生於分秒之間,卻能令人永誌不忘。這是我們要學習的功課。
(3)重視靈裡的分享:
小組長平時就要製造彼此分享屬靈恩典的機會,讓大家平時見面,或是在閒聊之時,運用「談論他人感興趣的話題」的技巧,可以打開溝通之門。這個技巧不只是潤滑劑,更能幫助我們從別人那裡獲得更多的知識及智慧!但是所找的話題必需能造就人的,所以我們怎麼說,和我們說什麼,是同樣地重要。
如同有人與主論及當場被抓的淫婦,當如何處理;主耶穌冷靜地應對,結果造就了雙方當事人(約八3)。團契若能不斷加強這方面的教導,信徒在靈性上必大得造就。
(4)主動參與聖工:
小組長有責任帶領組員主動參與各項聖工,例如:多主動關懷軟弱的同靈,聚會前後的接送、或是在接待的工作當中,讓大家都能主動地關懷軟弱的同靈,藉著彼此的關懷而更加熟悉;所以平時要鼓勵組員多多參與各種的事奉,讓他們在參與當中,激發出責任感。
(5)重視小組之間的聯誼:
各小組除了應重視小組內的聯誼,同時也應重視小組之間的聯誼,可以藉著愛餐、茶會、戶外的活動或是藉著社青團契、弟兄團契、婦女團契、中堅團契、老年團契等活動,讓各家庭小組成員有機會認識,以促進彼此間橫向的聯誼,就可以避免造成各小組成員之間的隔閡。
(6)建立屬靈的親情:
組員之間屬靈親情的建立,將使團契成員更有默契;尤其今日有不少單親的家庭或是單身的信徒,他們需要受到更多的關懷,團契的愛心聯絡網愈堅固,就可以發揮更大的效果,人與人之間將如同親兄弟、親姊妹,大家可以談心,信徒的流失必可大大的減少。由於屬靈的親情是建立在真理的基礎上,所以屬靈親情就不致於被誤用了。例如在錢財的借貸上,知道不可強人之所難;在賙濟方面,理當量力而行,以真誠的心對待,這樣「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真理就能活化在生活之中。(下期待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