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電子圖書       English 
電子圖書首頁 |  分類瀏攬 |  研讀聖經    
 (聖靈月刊第321期2004年6月)
靈修小品:人蟻大戰
目錄 | 上一章 | 下一章

璞琢

夏天,是個讓人期待享受冰品和假日的季節,但隨著氣溫的升高,擾人的螞蟻雄兵亦開始蠢動。若一時不留神未將甜食或垃圾收拾好,便會招集成千上萬的螞蟻大軍,縱橫屋內,群集「獵物」所在地。不同於台灣螞蟻「涓涓細水型」的細小路徑,美國螞蟻的行軍方式猶如洪水猛獸般地大舉入侵。

有時清早起來,看見宛如黑色洪流般的螞蟻雄兵從前門的縫隙竄流到靠近後院的垃圾桶周圍,綿延不絕的「蟻流」景觀雖嘆為觀止,實際上卻令人作嘔。

接下來展開的人蟻大戰,不論使用先進的化學武器「殺蟲劑」,或是土製的家傳秘方,總考驗著人的殲滅螞蟻的決心,並防禦螞蟻再次入侵的毅力。似乎每年的夏天,總免不了與螞蟻雄兵搏鬥數場戰役。

歷經年復一年的人蟻大戰後,雖敬佩螞蟻懂得在夏天預備糧食的智慧與勤奮的工作精神,卻也領悟到人蟻大戰本身亦反應了我們與生俱來的惰性與誘惑之間的爭戰。

雖然心裡知道應隨手將甜食、會招惹螞蟻的食物或垃圾收好,但每逢惰性大發的時候,便會經不起「不一定會有事」的強烈誘惑。往往,每當與「不一定會有事」的僥倖心理妥協時,讓螞蟻雄兵有機可趁,並帶來戰況慘烈的人蟻大戰。

想想始祖夏娃當初在伊甸園時,豈不是因無法抗拒一句「不一定會死」,而被魔鬼化身的蛇所說服,摘下並嘗了神所交代不可吃的善惡果。青年朋友們時常詢問如何勝過試探,其實在發問前,他們的心中已約略知道他們生活上的試探為何。但對青少年朋友而言,最大的危機不在於不知道試探為何,或是不知道如何躲避試探,而是能否克服「不一定會」的誘惑。

當今世代流行著主打「不一定會」的另類創新思維,或逆向思考以突破傳統的窠臼束縛。如此的思維模式固然能提升創造力與追求真理的精神。然而,若過度強調如此「不一定會」的觀念且不予以慎思明辨,將對基督徒在持守聖經道理上產生極大的衝擊。因為「不一定會」背後包含挑戰權威,並自高、自傲的心態。

像是熱門的兩性交往話題,儘管大家都知道不論是已婚或未婚男女都應保守聖潔的道理,但不論在肢體方面或心靈方面對親密尺度的界定,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因為「不一定會」的僥倖心理預留無限的空間給想再跨前一步的人。

曾有大學時期在各方面表現極優秀的好友,極有自信,相信自己能把持住情慾的衝動,卻抵不過「不一定會」的誘惑而逐漸陷入婚前性行為的網羅。但也有朋友因摒棄「不一定會」的僥倖心態,堅持不願跨越雷池一步而得罪神,最終得著婚禮上神的祝福。「不一定會」究竟是會還是不會呢?

現今的世界到處可見規則中有例外,例外當中又似乎有規則可循的事例。像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道理未必百分百應驗;在《傳道書》八章14節,所羅門王提到「世上有一件虛空的事,就是義人所遭遇的,反照惡人所行的;又有惡人所遭遇的,反照義人所行的。」在缺乏絕對真理的世界裡,若以人為價值的標準依據時,僅能找到不標準的標準答案。

然而,在聖經中最有智慧的所羅門王探究天下的事理後,他清楚明白人類價值的最終標準不是變換無窮的世事,乃是在於神。他對人生的最後總結:「總意就是:敬畏神,謹守祂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因為人所做的事,連一切隱藏的事,無論是善是惡,神都必審問。」(傳十二13、14)

基督徒在奔走世上的天國路時,難免會經歷保羅所提立志行善與肉體軟弱的掙扎。但保羅的親身經驗告訴我們:「靠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就能夠脫離了。」(羅七25)誠如《箴言》三章7節:「不要自以為有智慧;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唯有在神面前自我謙卑,才能從神得著力量,勝過「不一定會」的誘惑。

彼得長老提醒我們:「務要謹守、警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你們要用堅固的信心抵擋牠,因為知道你們在世上的眾弟兄也是經歷這樣的苦難。」(彼前五8、9)

其實,今日魔鬼的工作,宛如無孔不入的螞蟻。平時,我們若能加強屬靈上的防範措施,如讀經、禱告和與神親近等,當我們一時不慎或面對「不一定會」的誘惑時,才能得著從神而來的信心與力量,勝過試探和引誘,不留下任何機會讓大批的螞蟻雄兵擾亂我們平靜的生活。




作者: 璞琢
出版社: 棕樹文教基金會聖靈月刊雜誌社
出版日期: 06/01/2004
列印本頁
分享好友
意見反應